何必將軍是丈夫
載馳載驅(qū)1,歸唁衛(wèi)侯2。驅(qū)馬悠悠3,言至于漕4。大夫5跋涉,我心則憂。
既不我嘉6,不能旋反。視而不臧7,我思不遠8。既不我嘉,不能旋濟9。視而不臧,我思不閟10。
陟彼阿丘,言采其蝱11。女子善懷,亦各有行12。許人尤13之,眾穉14且狂。
我行其野,芃芃15其麥。控于大邦16,誰因誰極17?
大夫君子18,無我有尤。百爾所思19,不如我所之20。
——出自《詩經(jīng)·鄘風·載馳》
注釋
1.載:語助詞。馳、驅(qū):快馬加鞭的意思。
2.唁(yàn):向死者家屬表示慰問,此處不僅是哀悼衛(wèi)侯,還有憑吊宗國危亡之意。毛傳:“吊失國曰唁?!毙l(wèi)侯:指作者之兄,已死的衛(wèi)戴公申。
3.悠悠:遠貌,形容道路悠遠的樣子。
4.漕:地名。
5.大夫:許國趕來阻止許穆夫人去衛(wèi)的許臣。
6.嘉:認為好,贊許。
7.視:表示比較。臧:好,善。
8.思:憂思。遠:擺脫。
9.濟:止。
10.閟(bì):同“閉”,閉塞不通。
11.阿丘:有一邊偏高的山丘。言:語助詞。蝱(máng):貝母草。采蝱治病,喻設法救國。
12.懷:懷戀。行:道理、準則,一說道路。
13.許人:許國的人們。尤:責怪。
14.眾:“眾人”或“終”。穉(zhì):同“稚”,訓“驕”。
15.芃芃(péng):草茂盛貌。
16.控:往告,赴告。大邦:大國,指齊國。
17.因:親也,依靠。極:至,來援者的到達。
18.大夫君子:許國一批當權(quán)者。
19.百爾所思:主意眾多。
20.之:往,行動。
譯文
駕起輕車快馳騁,回去吊唁悼衛(wèi)侯。揮鞭趕馬路遙遠,到達漕邑時未久。許國大夫跋涉來,阻我行程令我愁。
竟然不肯贊同我,哪能返身回許地。比起你們心不善,我懷宗國思難棄。竟然沒有贊同我,無法渡河歸故里。比起你們心不善,我戀宗國情不已。
登高來到那山岡,采摘貝母治憂郁。女子心柔善懷戀,各有道理有頭緒。許國眾人責難我,實在狂妄又稚愚。
我在田野緩緩行,壟上麥子密密遍。欲赴大國去陳訴,誰能依靠誰來援!
許國大夫君子們,不要對我生尤怨。你們考慮上百次,不如我親自跑一趟。
這是許穆夫人所作的一首詩,許穆夫人何許人也?
她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詩人,也是世界文學史上第一位女詩人,其詩作享有盛譽。
許穆夫人是宣姜和公子昭伯所生的孩子,她遺傳了母親的美貌,傾國傾城,年少就聞名于諸侯,“一家有女,百家來求”,四方來求親的諸侯踏破了衛(wèi)國宮殿的門檻,最積極的是齊國和許國。
據(jù)說,當時許穆夫人心儀的是齊國的齊桓公,她從小就有一種愛國情懷,在她眼中,齊國是她母親宣姜的老家,地產(chǎn)豐饒,兵丁強悍,能夠給衛(wèi)國以蔭庇和保護。而許國呢?國小勢單,且離著衛(wèi)國又遠,一旦有強敵來犯,許國無力支援,她是想要嫁給齊桓公的。
不過,衛(wèi)國國君鼠目寸光,見許國的求親禮厚,就將她嫁給了許穆公,她也成了許穆夫人。
要讀懂這首詩的歷史背景,還要從衛(wèi)懿公開始說。
衛(wèi)懿公好鶴,宮苑里供養(yǎng)了成百上千只白鶴,還賜給它們轎輦,封它們做將軍,民怨沸騰。后來,狄人來犯,衛(wèi)國民眾無人愿意前去抗敵,衛(wèi)懿公兵敗身亡。
這時候,許穆夫人已經(jīng)嫁到許國了,聽到母國飽受外敵欺凌,心內(nèi)如焚,恨不得一夜奔馳到家鄉(xiāng),和衛(wèi)國人民一起抗敵,她央求夫君許穆公出兵援助。
可是許國是個小國,而且離衛(wèi)國也不是很近,山高水長,路途漫漫,許穆公怕許國一旦率兵出征,國內(nèi)就兵力空虛,萬一有敵國奇襲,許國也就朝不保夕了。因此,許穆公想到的首先是要自保,切莫讓戰(zhàn)火燃燒到自己的國土上,所以許穆夫人在許穆公那里碰了一頭釘子。
既然夫君不肯出兵,那就自己回去看看吧,許穆夫人抱著這個念頭離許赴衛(wèi),一路奔馳,也就是本詩的開篇,“載馳載驅(qū),歸唁衛(wèi)侯。驅(qū)馬悠悠,言至于漕。大夫跋涉,我心則憂”。駕上馬兒快奔走,許穆夫人星夜不停息,一路上擔心母國的親人和兄弟,恨不得一日千里,終于趕到了漕城,許穆公派來攔她的大臣也跟著來了。
許穆夫人從馬車上下來,一路的風塵仆仆,一路的流淚揪心,讓她面容憔悴,許國的大臣奉許穆公之命,不允許她踏足衛(wèi)國,因為一旦她踏足衛(wèi)國,就等于許國也介入了這場戰(zhàn)爭,這是許國君臣不想看到的,他們只想自保而已。
所以,許國大臣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七嘴八舌地勸說許穆夫人跟他們一起回到許國。那種場面,你或許也能想象到,沒有一個人贊同許穆夫人回到衛(wèi)國,幫襯自己的親人,她一個弱女子,是多么的孤立無援呀。
可她卻說:“既不我嘉,不能旋反。視而不臧,我思不遠?!?/p>
“雖然你們不贊同我回到衛(wèi)國,可是我卻不能回頭,家國有難,我不能不管,你們嘰嘰喳喳說了半天,也沒有一個妥善的法子幫我,不如讓我按自己的計劃去辦?!?/p>
許穆夫人,走在母國熟悉的原野上,看到“芃芃其麥”,風吹起時,一波一波的麥浪此起彼伏,隨風搖曳,就像此時的衛(wèi)國,沒有大國的支援,山河雖在,卻是國破人亡,只能隨風飄搖。
這時候的許穆夫人,想起了齊國,想起那個當年殷勤求親的齊桓公,便只身求援。在古代野史上,經(jīng)常有人說許穆夫人和齊桓公有私情,不管怎么說,當時美人落難,梨花落雨,無人助力時,只有齊桓公雪中送炭,派兵援助衛(wèi)國,大廈已傾時,挽衛(wèi)國于狂瀾之中,幫助衛(wèi)國人重建家園。
比起許穆公的冷眼待之,以及許國那些大臣萬般斟酌,都沒有伸出援手,確實如許穆夫人所言,“百爾所思,不如我所之”,就算他們想了幾百條計策,都不如許穆夫人自己走一遭。
不過,我覺得,許穆夫人當年沒有嫁給齊桓公,也是有后福的。
雖然齊桓公年輕時勵精圖治,葵丘會盟,挾天子以令諸侯,稱霸天下,也不忘當年的許穆夫人,一片癡情如春水,可是晚年卻是昏聵無用,特別是管仲死后,任用易牙、豎刁等小人。五公子奪嫡時,齊國一片混亂,齊桓公當時已經(jīng)病危,餓死在病榻上,尸體在床上放了六十七天,尸蟲都從窗子飛進了屋子里,也沒有人管,一直到新君登位才被收殮。
在歷史上,許穆夫人堪稱巾幗英雄,載馳救國,慷慨激昂。
在那個戰(zhàn)火燃燒的歲月里,獵獵的戰(zhàn)旗下,本是男兒的世界,女子太孱弱,她們要么被劫掠,要么被進獻,要么默默勞作,要么死于離散,許穆夫人卻是一個例外。
她有才情,有美貌,有膽識,在男人的世界里馳騁,名垂青史,真乃奇女子也!她身上發(fā)生的故事可以寫成一本又一本的書來歌頌。
和慕清一起讀詩經(jīng)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