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要合理搭配
食物要合理搭配
各類食物都有各自的營養(yǎng)特點,每個人所需的營養(yǎng)素絕不能單靠吃一二種食物就能滿足,食物只有合理搭配,人體才能獲得所需要的各種營養(yǎng)素。主要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食物搭配:
1.主食與副食搭配。
小米、燕麥、高粱和玉米等雜糧中的礦物質營養(yǎng)豐富,而人體不能合成的物質,只能從外界攝取,因此不能只吃菜、肉,忽視主食。要保證身體健康,每個成年人每天應攝取以谷類為主的主食300~500克,蔬菜400~500克,魚、蛋、肉125~200克,水果100~200克,奶制品100克,油脂小于或等于25克。
2.粗與精的搭配。
人體需要的營養(yǎng)是多方面的。因膳食求精導致膳食偏于簡單化,實則有害無益,特別是對生長發(fā)育不利,偏食和食物過精易造成微量元素鐵、鋅、碘、礦物質元素鈣和某些維生素的缺乏以及一些營養(yǎng)素的過剩。因此,除需注意食品色、香、味和形以外,更應提倡食品來源的多樣化。古人說:“雜食者,美食也!”著名營養(yǎng)學家李瑞芬教授曾談到,為保持身體健康,每天要吃25~30種不同的食物。
3.酸性食物與堿性食物搭配。
酸性食物包括含硫、磷和氯等非金屬元素較多的食物,如肉、蛋、禽、魚蝦和米面等;堿性食物主要是含鈣、鉀、鈉和鎂等金屬元素較多的食物,包括蔬菜、水果、豆類、牛奶、茶葉和菌類等。酸性食物吃多了會讓人感到身體疲乏、記憶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及腰酸腿痛,增加患病的概率,需要一定的堿性食物來中和。
4.干與稀的搭配。
不同食物在胃中停留時間的長短是不一樣的,所引起的血糖反應也不相同。在正常情況下干稀混合食物可以在胃中停留4~5個小時,而流質食物由于體積大,剛吃完感覺很飽,但在胃中停留時間很短,其中營養(yǎng)成分來不及充分消化即被排出,上升的血糖水平也很快就低落下來,不能持久。只吃干食會影響腸胃吸收,容易形成便秘;而光吃稀的則容易造成維生素缺乏。因此,在食物的選擇上一定要注意“干稀”平衡。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