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君不要輕易寫《自傳》
勸君不要輕易寫《自傳》
常言:“散文易寫難工?!逼鋵崳魏挝捏w的寫作又何嘗不是如此。入門容易,寫出佳作來都不容易。只是因文體的不同,各有各的難處。就拿寫自傳來說,除了要看傳主的生平事跡有無可寫的價值,最難的就是如班固在《漢書·司馬遷傳》中所說的,如何做到“不虛美,不隱惡”,客觀地寫出一個真實的自我來。在這兩者之間如何拿捏,確實是自傳寫作者最難邁的坎兒。
從一個小小的“細節(jié)”說起。在出版社出的各類書的勒口或扉頁上,大都會用簡短的文字作一個“作者簡介”。出過書的人都知道,這樣的“作者簡介”,只要作者健在,一般都由作者本人提供,我們也就可以看作是一種“微自傳”。如果你在自傳中標明“作家、評論家”,那就等于給自己的身份“定性”,有人也許會提出質疑,你稱自己“作家、評論家”的依據是什么?出了幾本書,寫了多少評論文章,才可以稱之為“作家、評論家”?如果換一種表述方式呢?比如,“某某,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某某文藝理論研究會會員”,這就沒有“自諛”之嫌了,因為你在陳述一個事實。當然,如果你根本就不是什么“委員會”的“委員”,在“簡介”中給自己添加上去,那就不僅僅是“虛美”、“虛榮”問題了……
有研究者比較了中西方自傳的特點后發(fā)現(xiàn),在中國人寫的自傳中,大多缺少懺悔、告白那樣自我批判的性質;比較高明的是通過個人歷史來反映社會,諸如“這樣的社會生出了這樣的一個人”或“有過這樣的人生在這樣的時代”,把史傳結合起來,算是中國式自傳或傳記的一個特征。遺憾的是,當下大多自傳都達不到這樣的水平,而以名人或成功人士身份自吹自擂、諄諄教導他人者居多。他們提供的成功經驗,大多數人無法復制。諸如成為一個歌星,前提是得有一副好嗓子,然后再談別的。沒有好嗓子,無論你如何奮斗,都是白搭。而好嗓子是爹媽給的,你要走出一條成為歌星的道路,首先得在你出生前“擺平”爹媽,這事兒誰能辦到?
癸巳春節(jié),除了處理個人事務,空了都在讀韓石山先生剛出的一本自傳體新書《裝模作樣》。本來沒有打算把春節(jié)休閑的時光,貢獻給這部“裝模作樣”的書,確實是因為韓先生前面的短序,一下子把我“勾引”住了。韓先生說,這不是“自傳”,“如果世上有‘側傳’或‘丑傳’的說法,我倒愿意認領。”最后一句是,“感謝陜西人民出版社的朋友,愿意為這么個三流作家出這么一本書?!表n先生是何等人氏?成了“精”的老狐貍?。∷钪獙懽詡鞯摹帮L險”在哪里?容易讓讀者產生厭煩心理的根由在何處?因此,他敢于自嘲、“自賤”,把調門、身段放低得不能再低。試想,在現(xiàn)當代作家寫的自傳中,有勇氣承認自己是“三流作家”的有幾個?其次,這位被稱為“山西刀客”的批評家,得罪過不少人,他深知有為數眾多的刀斧手正埋在“帳”外,瞅機會好下手。因此,一涉及“自我褒獎”的文字,他下筆就格外小心謹慎。他的高明就在于,使用自我調侃、“自賤”的筆調,完成了對自我形象的塑造。但即便如此,“老狐貍”也偶爾有露出洋洋自得的“尾巴”的時候??偟膩碚f,這是我近年讀到的一部難得的能夠理智、客觀對待自己的自傳。
如此說來,寫出好的自傳,關鍵是有一個好的心態(tài),這個好的心態(tài)就是韓先生在《裝模作樣》中寫到的:“什么時候都不要太看重自己,以打仗作喻,這是一個人成功與幸福的前進陣地,進可以攻,退可以守,即使無功可建,也絕不會失敗?!辈磺宄行拔泊蟆钡拿嘶虺晒θ耸?,在寫自傳前抱持的是一種什么樣的心態(tài)?
2013.2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