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要真摯
1.擁抱真情
“情動于中而形于言?!保ā睹娦颉罚熬Y文者情動而辭發(fā)?!保ā段男牡颀垺ぶ簟罚┻@些古人精辟的言論都昭示了一個真理:要寫出真正使人感動的文章,首先要自己真正地“情動”。也就是說作者首先要真情投入,真情擁抱。用作者的“情動”來喚起讀者類似的生活體驗而產生強烈的共鳴。胡燕同學寫了篇頌父親的文章《懂你》,作者寫了“鐵石心腸”的父親用破舊的三輪車默無聲息地把“我”拉到車站后,有這么一段文字:
我下了父親的車,上了輛公共汽車,坐在靠窗的位置上,父親不留一句話,繼續(xù)踩著他的車前進了,漸漸消失在我的視線中。
車終于啟動了,我坐著,無聊地望著窗外的景色,呆呆地看著車窗外行人匆忙的身影。忽然,我一怔,前面不遠處那個踩著三輪車的不正是我的父親嗎?看著父親高大的身影漸漸近了,我的車跟父親的車擦肩而過。父親看見了我,我下意識地叫了一聲“爸爸!”父親仿佛聽見了,高興地朝我點了點頭。就在那一剎那,父親離我近了,我差點流下激動的眼淚,從沒這么近,也沒有這么清楚地看過父親。父親那雙眼中流露出慈祥的目光,沖破了層層阻擋,溫暖了我的心房。
就這么一件小事,作者深深地感動了,理解了父親,作者在《后記》中這樣寫道:
一直以來我都不是很了解父親。與父親之間有一條深深的代溝,父親那張嚴肅的臉,我從不正視??删驮谀且惶?,那一剎,我感觸很深,父親臉上的皺紋讓我懂得,父親也愛他的子女,并且是用自己獨特的方式。
假如沒有作者的真正感動,并用真情抒寫出對父親發(fā)自肺腑的愛,我想讀者是不會產生這樣的情感共鳴的。
2.袒露真情
冰心說:“你的感情只要有一點不真實,讀者一下子就會念得出來。所以,要對讀者真實,首先要對自己真實,要把自己的真情實感寫出來?!保ā秾懽鹘?jīng)驗瑣談》)只有把自己的真情實感袒露在讀者面前,才有可能與讀者進行情與情的交流,心與心的撞擊。如果“以無情之語而欲動人之情,難矣”。(沈德潛《說詩語》)我讀魏巍的《我的老師》已經(jīng)二十多年了,但蔡老師與作者的師生之愛一直撥動著我的心弦。特別是作者在暑假想念蔡老師而深夜迷迷糊糊起來尋找的情景,在我的腦海中一直揮之不去:
在一個夏季的夜里,席子鋪在當屋,旁邊燃著蚊香,我睡熟了。不知道睡了多久,也不知道是夜里的什么時辰,我忽然爬起來,迷迷糊糊地往外走。母親喊住我:
“你要去干什么?”
“找蔡老師……”我模模糊糊地回答。
“不是放假了么?”
哦,我才醒了??纯茨菈K席子,我已經(jīng)走出六七尺遠。母親把我拉回來,勸說了一會,我才睡熟了。
學生對老師的感情是多么的純真。正如作者所說:“我是多么的想念我的蔡老師啊……一個孩子的純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熱戀中的人們也難比??!”讀了這樣袒露真情的文章,哪一個讀者會不感動呢?
3.體悟真情
要給讀者以真正的持久的感動,光有作者的感動和一腔真情還是不夠的,還應該去體悟真情,升華真情,讓讀者在熱情的冷卻過程中得到理性的啟悟,以豐富他們的人生。如《沸騰的生命》:
經(jīng)歷了黑色七月,我并沒有取得自己夢想中的好成績,盡管分數(shù)上還說得過去,但進了不是清華、北大的大學。放寒假在家時,父親向我問起了大學生活。我告訴他說:“其實真的很沒勁?!?/p>
我的父親是個鐵匠。他聽了我的話后,臉上一直很驚愕。沉默了半晌之后,轉過身用他那雙粗壯的手操起了一把大鐵鉗,從火爐中夾起一塊被燒得通紅通紅的鐵塊,放在鐵砧上狠狠地錘了幾下,隨之丟入了身邊的冷水中。“滋”的一聲響,水沸騰了,一縷縷白氣向空中飄散。父親說:“你看,水是冷的,然而鐵卻是熱的。當把熱熱的鐵塊丟進水中之后,水和鐵就開始了較量——他們都有自己的目的,水想使鐵冷卻,同時鐵也想使水沸騰?,F(xiàn)實中,何嘗不是如此呢?生活好比是冷水,你就是熱鐵,如果你不想使自己被水冷卻,就得讓水沸騰。”聽后,我感動不已。
第二學期開始了,我反省自己,并且不停地努力,學習終于有了一點起色,內心也開始一天天地豐富起來。
如果你不想被平庸無色的生活“冷卻”了你的斗志,你就得用生命的激情與辛勤的汗水把這盆冷水煮沸,不是嗎?
父親對兒子的深愛運用了獨特的方式——“從火爐中夾起一塊被燒得通紅通紅的鐵塊”,“丟入身邊的冷水中”,以此來開導作者,作者聽后“感動不已”。其實讀者也產生了強烈的共鳴。如果作者只寫到這里,沒有感情的升華與飛躍,就馬上會“冷卻”的。文章便有了作者對父愛的體悟:“如果你不想被平庸無色的生活‘冷卻’了你的斗志,你就得用生命的激情與辛勤的汗水把這盆冷水煮沸,不是嗎?”讀者由此也得到理性的沉淀,且給讀者以永恒的啟悟:沸騰生命。
寫作鏈接
兩碗水餃
馬列鋒
這是一家小型的餐館,坐落在縣城一條繁華的大街上,每天都有絡繹不絕的顧客光臨,一天,它迎來了兩位不尋常的客人。
他們是一對母子,兒子紅潤的臉上包著兩塊白紗布,微微有些瘦小的手搭在母親的肩上,母親約莫是一位四十出頭的中年婦女——從她兒子的年紀看來;臉有些蒼黃,夾雜著深深的皺紋,深陷的眼睛下面是黝黑的眼袋;手中還拎著印有鮮紅十字架的塑料袋。
母親找了位子讓兒子坐下,問:“小強,你要吃什么?”
“聽護士說這里的水餃很好吃,就吃水餃吧!”
“好的,你在這里等我,我去買,噢。”母親不知道要先買票,再憑票購買,她向服務員詢問了好幾次,總算排在了買水餃的隊伍中,兒子雙手捧著塑料袋,抬起頭,可他看不到,他只好側著耳朵聽著,好久沒有聽到母親的聲音了,他竟急得直跺腳。
大約過了一刻鐘,母親端著放有兩碗水餃的盤子來了,兒子有些責怪似的說:“這么久呀!”“人多,我又走了好幾趟冤枉路,所以……”母親用手背擦了一下額頭,說,“吃吧,嘗嘗味道如何!”母親給兒子端了一碗,并把碗勺也交給兒子,兒子餓狼似的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母親只是坐在一旁,喝著她那碗里的湯,看著兒子吃得這么香,她會心地笑了。
“媽,我還想再吃一碗?!眱鹤佑悬c不好意思地說出了口。“我早就知道這里的水餃好吃,想到你一定愛吃,所以呀,我買了三碗?!蹦赣H把自己未吃過的一碗水餃挪到兒子的面前,又把兒子的那碗湯移到自己跟前,說:“吃呀,兒子?!?/p>
兒子滿足地吃著,母親還是在一旁微笑著,喝著剩余的湯,滿足地微笑著。
“媽,你飽了沒?我還有幾只多,你吃嗎?”兒子打了個飽嗝,“這碗水餃湯這么少,吃得我膩死了?!蹦赣H拿過那碗水餃說:“那碗水餃在拿來的時候把湯給蕩出了,所以湯就少了?!蹦赣H安心地吃著兒子吃膩的那碗水餃。
等母親吃完,兒子看了看桌上的碗,才兩個:“媽,你不是說有三碗嗎?可是,現(xiàn)在只有兩個碗了?”“噢……那是服務員拿走了?!蹦赣H說著還掏出一張褶皺的紙巾遞給兒子,“沒錯,呃……剛才你吃另一碗的時候拿走的?!?/p>
“哼,什么人嘛?連兒子都騙?!币慌缘挠^者憤懣地說,“真是的,哎。”“是呀,這世上什么事都會有?!辈恢獜哪睦镩W出一聲:“不要這樣說人家,別人也是有苦衷的呀!”“……”
母親拉著兒子走開了,走開了旁人對“兩碗”和“三碗”的議論。
后記:很多時候,都以為自己家境很好,是一個中等家庭,可是寒假那天,我和媽媽去紹興時,她竟為省幾塊錢,走了大約三公里的路去吃了一碗水餃,還問我:“吃肯德基嗎?”要知道,母親身體不好,晚上又沒有安穩(wěn)覺可睡,每天都只有四個小時的熟睡時間,白天又要為整個家操勞。一段三公里長的路,對她來說是一個多么遠的行程呀!
文中的母親是一個慈母,就是我媽。我非常感激她為我做出的一切。看著母親的蒼老,我無法忍受,那次我做了一件傻事:為媽媽買了化妝品。我用一個學期節(jié)余的幾百塊錢生活費——本來想生日的時候大家開心地吃一頓(明天就是我生日)——買了化妝品,希望留住母親的青春。
點評
作者用極質樸的語言真實而本色地記錄了母子吃水餃的事。就是這極平常的生活小事讓人感動,究其原因:一、材料真實本色——幾乎是原汁原味的,絕不摻假;二、主題表現(xiàn)的是人類的共同主題——母愛、人性;三、作者真正感動過(就是作者與母親親身經(jīng)歷的事),并在寫作時還繼續(xù)感動著——含淚寫完(據(jù)作者自己說);四、描寫極為細膩,如母親的外貌,說話的語氣、表情以及喝水餃湯的動作,都描繪得栩栩如生,給讀者深刻的印象。
本文與日本作家栗良平的《一碗陽春面》有異曲同工之妙。
我 和 你
包麗萍
九月不語,西河早已緘默。
秋葉伴著桂花淡淡的純香,迎著與夕陽交錯的方向,漫漫長風中,我又輕輕走到你的身旁,與你耳語:“你好嗎,西河?”
我從村里搬出已有八年。闊別的朋友已不再找得到,唯有西河仍駐守在這里。仍記得那時,河水漲上了岸,我與小伙伴卷起了褲腿,爭著搶抓小魚小蝦。而你總是毫不吝嗇地讓我們滿足。你溫柔的流水緩緩流經(jīng)我們的小腳丫,你我心中溢滿了幸福,那是赤足的快樂呀!
還記得每年七月十五的夜晚,村子里的人都拿著蠟燭、紙燈籠,紛紛向你涌來。你是否還記得那個捧著精致的荷花燈,引來無數(shù)艷羨眼神的小女孩?那就是我。也總記著和你的約定,將你裝點成今夜最亮的一員。我拉著爸爸媽媽的手,深情地看著你,企望你滿足我一個小小的心愿。
還記得你那兩個忠實的朋友——石橋和老屋嗎?它們陪伴了你百年,也和你一樣,充實了我的童年。那時我常常來回踱步在小橋上,聽腳尖觸及青石板發(fā)出的“嗒嗒”聲。我喜歡與你分享在學校獲得的知識,從兒童歌謠到古詩,還發(fā)不清楚的口齒讓你見笑了嗎?而當我回首時,老屋也搖曳著藤蔓,正淺笑著。
還記得……
“還記得”。人們往往以這三個字追溯歷史,然而有多少人懂得這字背后的甜蜜與酸澀。若不是失意與悵惘,多少人在生活的激流中體味記憶的美好,又有多少寶貴的往事在不經(jīng)意中流失著。
我和西河正如西河自己訴說的那樣,細水長流,淡泊如水,那份恬靜也讓我在迷亂中找回了自己。
重回老家,已不再有小時候的炊煙裊裊與漲水季節(jié)了。徐行在小河旁,“吱”的一聲開門聲,一個老公公走了出來,“老長壽公公”,他滿頭的白發(fā)我仍記得。又在他家吃了飯,我時時體味,人間有味是清歡。盡管許多人已不能被我想起,而那全部的美好就溶解在西河的清波中。
我和你,西河!我的快樂、悲傷、成長,由你而生,因你而長。那份經(jīng)歷忙亂后重拾的素淡也將陪伴我,于是,在某個時候,我會常常想起你,想起和你的經(jīng)歷,在遠方問一聲:你好嗎,西河?
點評
作者深情地記錄了離別八年重回故鄉(xiāng)西河的事,包括八年后沉淀珍藏在作者心中的幾個值得回憶的生活片段或生活細節(jié)。這些細節(jié)經(jīng)過歲月的風化,情感的過濾,顯得有情有義而倍加珍貴。語言親切、煽情,運用第二人稱,更顯親切、自然、感人。
真情美文精品鑒賞
《愛的奉獻》唱得好:“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比碎g需要愛,生命需要愛,沒有愛,如同沒有空氣,沒有陽光,生命就會窒息;有了愛,病危的生命也會康復,衰老的生命也會年輕。不信,請看——
愛心的力量(英)勞拉·瓊斯
這是一個守墓人親身經(jīng)歷的一件頗為奇特的事。一連好幾年,這位溫和的小個子守墓人每星期都收到一個不相識的婦人的來信,信里附著鈔票,要他每周給她兒子的墓地放一束鮮花。后來有一天,他們見面了。那天,一輛小車停在公墓門口,司機匆匆來到守墓人的小屋,說:“夫人在門口車上,她病得走不動,請您去一下?!币晃簧狭四昙o的孱弱的婦人坐在車上,表情有幾分高貴,但眼神已哀傷得毫無光彩。她懷抱著一束鮮花。
“我就是亞當夫人,這幾年我每星期給你寄錢……”她說。
“買花?!笔啬谷苏f道。
“對,給我兒子?!?/p>
“我一次也沒忘了放花,夫人?!?/p>
“今天我親自來,因為醫(yī)生說我活不了幾個星期了。死了倒好,活著也沒意思了。我只是想再看一眼兒子,親手獻上這些花?!眮啴敺蛉藴卮娴卣f。
小個子守墓人眨巴著眼睛,沒了主意。他苦笑了一下,說:“夫人,這幾年您總寄錢來買花,我卻一直覺得有點可惜?!?/p>
“可惜?”
“鮮花擱在那兒,幾天就干了。無人聞、無人看,太可惜了!”
“你真這么想?”
“是的,夫人,您別見怪。我是想起以往自己常跑醫(yī)院、孤兒院,那里的人可愛花了。他們愛看花、聞花。那兒都是活人,可這兒是墓地,哪個活著?”
老婦人沒有作答。她只是默默祈禱一陣,沒說什么便走了。守墓人后悔自己說的這番話太直率、太欠考慮,讓老婦人受不了。
這之后,老婦人再也沒寄錢來了。
可是幾個月后,這位老婦人又忽然來訪,把守墓人驚得目瞪口呆——她這回是自己開著車來的。
“我把花都送給那兒的人們了?!彼焉频叵蚴啬谷宋⑿χ?,“你說得對,他們看到花可高興了,這真叫我快活!想不到我的病也好多了。醫(yī)生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可我自己明白,我覺得活著還有些用處!”
點評
作者寫的是這樣一個故事:一位病重的亞當夫人在守墓人的建議下,把每天送給死去兒子的花轉送給了醫(yī)院、孤兒院的人們,而自己的病反而神奇般地轉好了。這個故事充滿了愛心的力量,亞當夫人由對兒子的愛擴展到了對社會上所有需要關愛的人們,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愛,像陽光溫暖了人們的身軀,像春雨滋潤了人們的心田。與此同時,亞當夫人也從中體驗到了愛的滋味、愛的真諦,汲取了愛的力量。文章因“愛”而燃起了真情的烈火,因“情”而感染了所有的讀者,因“理”而啟迪了世間的人們——“活著要對別人有些用處才能快活?!?/p>
朋友,想必你讀過或聽說過世界短篇小說大王契訶夫的短篇《打賭》吧。一個銀行老板和一個有些文化的人打賭,要是那文化人能夠住在一間房子里,老是看書,不出門,不和人來往,這樣一直住滿十五年,老板愿意輸給那人兩百萬盧布。那人答應了。在臨近十五年限期屆滿之時,那人卻不愿意領取即將到手的巨款,只留下了一張紙條,而悄悄地跨出了那間房子。你是否為那人惋惜呢?別急,現(xiàn)在也給你個機會,如果有“財富”、“成功”和“愛”三件東西任你挑,規(guī)定只能挑一件,你會挑哪一件呢?為什么?請欣賞——
財富、成功和愛
佚 名
三個白須飄然的老人坐在婦人家院前歇腳,三人中,一個是“財富”,一個是“成功”,一個是“愛”。婦人邀請他們進屋,三個老者笑呵呵地謝了她,身子卻沒動。
婦人惑然。三個老人說:“我們不能同時進屋呀!不過,你可以去和你的家人商量,看你們最需要我們中的哪一個。”
婦人便進屋把老人的話說了。丈夫驚喜道:“既然如此,我們就邀請‘財富’老人吧,請他進來,讓我們的屋里裝滿財富!”
婦人不同意:“親愛的,我們?yōu)槭裁床谎垺晒Α先四兀孔鲆磺惺虑槎寄艹晒?,那感覺會有多好!”
這時候,兒媳插嘴進來,說:“我們還是邀請‘愛’吧,讓我們的家時時處處都充滿著愛?!?/p>
“那我們就聽兒媳的吧!”這對夫婦朝兒媳點點頭。
于是婦人出門,邀請“愛”老人進屋做客。誰知“愛”老人起身,“成功”老人和“財富”老人也都跟在后面。婦人感到驚訝:“我們邀請的是‘愛’老人,你們兩位怎么也一起來了?”
三個老人樂了:“哪里有愛,哪里就有財富與成功!”
點評
財富、成功與愛,是每個社會人所孜孜以求的。但功利的人,浮躁的人,總會選擇財富或成功,他們認為在商品經(jīng)濟社會中,財富駕馭一切——金錢萬能,是葛朗臺式的拜金主義者。他們沒有想到,也不可能想到,真正支撐財富或成功的基石是“愛”——真愛、博愛?!皭邸蹦苴A得一切。即使在資本主義的金錢社會,真正稱得上無價之寶的還是“愛”——親情、愛情、友情等。所以《財富、成功和愛》的結尾,寫到邀請到了“愛”老人,“成功”老人和“財富”老人也都跟在了后面。這是作者真誠的愿望,希望天下所有的人以“愛”為本。因為“哪里有愛,哪里就有財富與成功”。寓言的寓意深刻,它給每一個生活在當今商品經(jīng)濟社會的人指出了正確的人生觀(追求觀),給讀者以深刻的思考與啟迪。寓言既有形象的美,又有哲理的美。
有人認為,在商品經(jīng)濟社會中,人缺少了人文關愛,缺少了對生命的珍視與真愛,特別是人對動物的生命越來越趨于無視,甚至敵視的態(tài)度,因而“春眠不覺曉,處處無啼鳥”。對此你是怎么看的呢?這里,我可以幫你提供一個范例——
失去聲音的鳥
啞 樵
18只麻雀、3只烏鴉、2只喜鵲飛進羅布泊無人區(qū)之后……
一群鳥在天上飛。
它們飛著,沒有方向,沒有目的。只是因為它們還能飛。只有飛著,它們才知道自己還活著,生命還沒有像遺落的陰影一樣棄它們而去。
這里是死亡之海——羅布泊無人區(qū)。
沒有人知道這群鳥是什么時候飛進來的,只知道,它們從飛進來,就沒有吃過一點食物,喝過一點水。因為羅布泊無人區(qū)根本沒有食物與水。
在鳥兒們的字典里,“天高任鳥飛”這句話永遠是正確的,它包含了人類的經(jīng)驗和它們自己的體會。
哪兒有鳥不能飛的地方呢?直到自由的翅膀將它們帶進羅布泊。
這是個陌生的世界,沒有它們所熟悉的任何東西。繞樹三匝,無枝可依。
因為樹,也只不過是死了若干年的枯樁而已。
它們飛著,互相安慰著,喊著,直到完全發(fā)不出聲音,只是依賴生命的本能,機械地飛。直到一群探險者來到羅布泊,它們才看到一線生機,跟著探險的車隊一路飛著。一位有經(jīng)驗的探險者喊:停車。他知道,鳥兒們對自己將要飛往哪里已經(jīng)不關心,它們最需要的是水和食物。
探險者們停下來,拿出隨身帶的水、食物,放到地上,鳥兒們紛紛狂喜地栽落地上,不顧一切地吃喝起來。
探險者們小心翼翼地把一只只筋疲力盡的鳥兒捧入紙箱內,他們明白,必須用這種辦法才能把它們帶出無人區(qū)。
有四只麻雀在途中死了。它們已飛到了生命的極限。如果沒有遇上探險者,它們可能會在飛翔途中掉落下來,同自己的影子一起在黑沉沉的大地上消失。
點評
在羅布泊無人區(qū)這個特殊的環(huán)境里,一群面臨死亡的鳥與路過此地的探險者竟然產生了一種特殊的靈性和情感。鳥兒們從探險者身上“看到一線生機,跟著探險者的車隊一路飛著”。而探險者“拿出隨身帶的水、食物,放到地上”,讓鳥兒們吃喝,還小心翼翼地把一只只筋疲力盡的鳥兒捧入紙箱內。在每一個探險者的眼中,不再把這些鳥兒看做是動物世界里的飛禽,而是看做是與人平等的一個生命體。正視生命、關愛生命是每一個人、每一個生命體義不容辭的職責。探險者把生的希望送給了鳥兒們,而把死的威脅留給了自己,這種人文關懷發(fā)揮到了極致。如果世上每一個人與每一個生命體都能這樣和諧、友好、關愛地相處,我們的世界將會是一個怎樣美好的世界呢!本文給讀者以強烈的震撼與百倍的信心及深深的啟迪。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