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子都究竟是怎么死的
《伐子都》劇情:
《伐子都》又名《罰子都》、《牛脾山》、《搴旗奪車》等。說的是春秋時期,鄭莊公把母親姜國母禁在牛脾山,殺死惠南王母后。惠南王興兵伐鄭報仇,鄭莊公命潁考叔為帥,出兵抵抗,公孫子都不服。莊公令二將教場比武,潁考叔取勝為正帥,子都為副帥。戰(zhàn)場上,潁考叔殺死惠南王,奪得全功。子都心生嫉妒,暗箭射死潁考叔,冒功凱旋回朝。
以后的劇情有兩種演法。
演法一:公孫子都班師回朝,莊公出迎,并設(shè)宴慶功。慶功宴上,潁考叔之魂附于公孫子都之體,以公孫子都之口敘述戰(zhàn)爭經(jīng)過,并揭露了子都暗殺自己的情形,然后把子都之魂攝去。
演法二:公孫子都班師回朝,途中心生內(nèi)疚,疑神疑鬼,以為潁考叔之魂纏著他,無法擺脫。在莊公舉行的慶功宴上,子都的精神完全崩潰,出現(xiàn)失常,自己道出了暗殺潁考叔的經(jīng)過,最后咯血而死。
首先要說明的是,鄭莊公、潁考叔、公孫子都都是歷史人物,并非虛構(gòu)。那么,戲曲《伐子都》反映的事件是否真實呢?
鄭國的第一任國君叫姬友,是周宣王的庶弟,史稱鄭桓公。鄭桓公本來是周王朝的司徒,封地在鄭(今陜西華縣東),即歷史上最早的鄭國。周幽王時期,鄭桓公看出西周將要滅亡,于是將財產(chǎn)、部族、家屬、百姓統(tǒng)統(tǒng)東移到洛陽以東。鄭桓公死后,他的兒子掘突繼位,史稱鄭武公。鄭武公滅了附近的東虢國(今河南滎陽東北)和鄶(kuài)國(今河南新密東北),將都城建立在新鄭(今河南新鄭)。
后來,鄭武公娶了申國(今河南南陽境內(nèi))申侯之女武姜為夫人,武姜生了兩個兒子,一個叫寤生,一個叫叔段。寤生難產(chǎn),武姜不喜歡他;叔段順產(chǎn),武姜喜歡他。鄭武公快咽氣的時候,武姜請求將叔段立為太子,鄭武公沒有答應(yīng)。鄭武公死后,寤生繼位,這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鄭莊公。
后來,武姜勾結(jié)兒子叔段要謀取君位,鄭莊公毫不手軟,將叔段的軍隊擊敗,叔段外逃,武姜被囚禁于城潁(今河南臨潁縣)。鄭莊公發(fā)誓說:“不至黃泉,毋相見也。”
過了一年多,鄭莊公對自己囚禁母親的行為非常后悔,但又不好違背當初的誓言。這時候,鄭國大夫潁考叔給鄭莊公獻東西,鄭莊公賜給他一些食物。潁考叔是個大孝子,他對鄭莊公說:“臣有老母,請國君將這些食物賜給臣的老母?!?/p>
鄭莊公聽了潁考叔的話,非常感慨,說:“我也有母親,現(xiàn)在非常想念她,但又不想違背當初的誓言,這可怎么辦?”
潁考叔說:“這還不好辦,您挖一個地道,見了黃泉,不就可以跟母親相見了嗎?!?/p>
這個故事在歷史上非常有名,在《左傳》和《史記》中都有記載,至今傳為美談。戲曲《掘地見母》、《孝感天》就是根據(jù)這個故事改編的。
話說鄭國的南面有個很小的諸侯國叫許國(今河南許昌東),鄭莊公早就想吃掉這個小國。他曾經(jīng)向魯國國君魯隱公提出,要用其他地區(qū)換取許田(許國的一個地方,靠近鄭國),但因為許田有周公的廟,所以魯隱公沒有答應(yīng)。
公元前712年,鄭莊公以許國不聽周天子的號令為由,聯(lián)合魯國、齊國,一齊攻打許國。鄭、齊、魯三國約定,誰先拿下許國,許國的土地就歸誰。
據(jù)《左傳·隱公十一年》記載,這年五月,鄭莊公準備進攻許國,在太祖廟內(nèi)頒發(fā)武器。這時,公孫子都和潁考叔為了爭奪兵車,大打出手。潁考叔力氣大,搶了兵車就跑,公孫子都拔出戰(zhàn)戟緊追不放。一直追到大路上,公孫子都也沒有追上。為此,公孫子都就恨上潁考叔了。
到了七月,魯隱公會合齊僖公、鄭莊公開始攻打許國。潁考叔拿著鄭莊公授予的旗幟率先登上許國的城墻,沒想到公孫子都從下面射來冷箭,潁考叔摔下來摔死了。這時,鄭國的另一個大夫瑕叔盈又舉著鄭莊公的旗幟登上城墻,一面揮舞旗幟,一面高喊:“國君登城了,國君登城了!”鄭國的軍隊士氣大振,全部登上了城墻,攻占了許國。許國國君許莊公逃到了衛(wèi)國。
按照事先的約定,許國的地盤歸了鄭莊公。
戰(zhàn)爭結(jié)束后,鄭莊公雖然知道暗害潁考叔的人是公孫子都,但他卻佯裝不知。為了給潁考叔一個說法,鄭莊公讓每100名士兵拿出一頭公豬,每25人拿出一條狗和一只雞,來詛咒射死潁考叔的兇手。那么,鄭莊公為什么要庇護公孫子都呢?
據(jù)史書記載,公孫子都是周王朝的宗室,鄭國的貴族。此人不僅武藝高強,而且是個十足的美男子?!对娊?jīng)·鄭風(fēng)·山有扶蘇》中有“不見子都,乃見狂且”的句子,意思是說,一個女孩跟心目中的帥哥約會,但左等右等,帥哥沒有來,來的是一個愚笨的傻瓜。在這首詩里,“子都”被用作帥哥的代名詞,可見公孫子都在當時是著名的美男子,有很多的粉絲。
更令人想不到的是,鄭莊公作為一個國君,對公孫子都十分喜歡。這種喜歡不是一般的喜歡,已經(jīng)超過了限度。據(jù)此,有學(xué)者認為,鄭莊公很可能是一個同性戀者,這是鄭莊公不處罰公孫子都的一大原因。
公孫子都究竟是怎么死的?史書沒有記載,所以不敢妄加推測。戲曲《伐子都》虛構(gòu)出公孫子都的兩個死法,雖然都帶有迷信色彩,但卻反映了民眾對公孫子都的痛恨。
《伐子都》又叫《罰子都》、《搴旗奪車》,這都好理解。但為什么又叫《牛脾山》呢?相傳,牛脾山是鄭莊公“掘地見母”的地方,所以以地名為戲名。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