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出類拔萃的故事_出類拔萃的成語故事
關(guān)于出類拔萃的故事_出類拔萃的成語故事
出類拔萃釋義:形容超出同類之上。指某人的品質(zhì)、才能或水平超出同類。
伊尹是商朝初期的名臣,先后輔佐了湯王、外丙、仲壬,可謂德高望重。仲壬死后,太甲即位。太甲昏庸無道,伊尹便把太甲放逐。直到太甲悔悟自新,又被重立為王。
伯夷、叔齊是商王朝所分封的一個諸侯孤竹君的兩個兒子,孤竹君命叔齊為繼承人。孤竹君死后,叔齊讓位于伯夷,伯夷不受,叔齊也不愿登位,于是兄弟二人先后去投奔周文王。文王死后,武王即位,他帶兵伐商,伯夷、叔齊堅決反對。武王滅商,建國號為周。伯夷、叔齊拒絕吃周朝的糧食,隱居首陽山,后來餓死。兄弟二人看重同胞情誼、淡泊功名富貴的品質(zhì),享譽后世,深為后人稱道。
有一天,孟子的學(xué)生公孫丑詢問孟子:“能不能將伊尹、伯夷與孔子相提并論,同稱為天下圣人呢?”
孟子回答得非常干脆,池說:“當然不能,孔子是有人類以來唯一的圣人,誰也沒資格與孔子相比?!?/p>
公孫丑又問:“那么這三位賢人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嗎?孟子答道:“有,而且不少。比如伊尹甘愿冒篡位反叛的惡名,放逐了太甲。使商湯王的社稷不致傾覆。這件事,孔子會做,伯夷也會這么干。伯夷不愿違背父親的意志,放棄了諸侯的封爵,甘愿忍受貧寒,孔子與伊尹會采取與他相同的做法。
這三位賢人如果當了國君,他們都有能力統(tǒng)一天下,使天下諸侯按規(guī)定的禮節(jié)來朝見;如果讓他們?nèi)プ鲆患`反道理的事,他們都會拒絕;如果讓他們?nèi)o辜的人,哪怕會因此獲得天下,他們也同樣會拒絕做的。這就是他們的相同之處?!?/p>
公孫丑追問道:“既然他們都不做壞事,那還有不同的地方嗎?”
孟子繼續(xù)回答道:“不同的地方差別就太大了,你應(yīng)先了解一下孔子的學(xué)生是怎樣評價孔子的。宰予說:‘我的老師比堯舜高明得多。’子貢說:‘我的老師能夠從一國的禮制來判斷這個國家的政治情況,聽到一國的音樂就可以知道這個國家的品德教育水平。123shoppingwar.com
我的老師的治國思想是千秋萬代的君主所必須遵循的最高原則,誰違背了我的老師的治國思想,他就治理不好國家。伊尹和伯夷都是屬于一個時代的賢人,但是跟孔子相比,他們相差太遠了.因為他們沒有功垂百代的治國思想.所以孔子比他們優(yōu)秀得多?!?/p>
出類拔萃出處:《孟子·公孫丑上》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