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利用眼神的殺傷力
23. 正確利用眼神的殺傷力
王實甫的《西廂記》中有這樣的一段話:“怎當他臨去秋波那一轉(zhuǎn)!休道是小生,便是鐵石人也意惹情牽?!弊怨牛藗兙桶蜒劬闯勺罹哂小皻Α钡钠鞴?。要說到眼神的威力,我們先來看看下面這個令人不可思議的故事。
俄羅斯《真理報》曾報道過這樣一個真實的案例:
2007年3月,為了慶祝建市786周年,下諾夫哥羅德市(曾名高爾基市)商會共同籌資,上演歌劇《浮士德》。接到演出任務(wù)后,歌劇院最終選定資深演唱家安德烈夫扮演主角浮士德。多年的演藝生涯練就了安德烈夫一雙傳神的眸子,他甚至只用眼神就能表達出喜怒哀樂。
4月23日,安德烈夫參加集體彩排。在第五幕的宮殿篇,安德烈夫飾演已屆高齡的浮士德,此刻的憤怒是全劇的最高潮,在大運河前焦躁不安地與梅菲斯特對白。這是一段充滿了壓抑、憤怒的臺詞,安德烈夫到這時宛然變成了浮士德,充滿了憤怒的力量。此時,場下一名場景師在搬運道具,聲音偏大了些。安德烈夫不滿地瞪向他,希望他能安靜下來。場景師接觸到了安德烈夫的目光,他的身體猛地顫抖了一下,呆立片刻,然后,突然倒了下去。他手指奮力指向安德烈夫的頭部,一言未發(fā),猝然停止了呼吸。
醫(yī)生在解剖場景師的尸體后,沒有找到死亡的原因,只能暫時以猝死作為結(jié)論。但歌劇院卻立即傳出了可怕的詛咒之說,安德烈夫用魔鬼的眼神殺死了場景師。
4月29日,《浮士德》正式上演。
演出進行得很順利,很快又到了第五幕的宮殿篇,安德烈夫再次因劇情而表現(xiàn)出焦慮的表情。而樂隊指揮阿列克謝卻分了神,手勢頓了一頓,音樂中立刻出現(xiàn)了不和諧的音符。對于凡事都追求精益求精的安德烈夫來說,這是不可原諒的。他惡狠狠地瞪了阿列克謝一眼。阿列克謝身子猛地一震,在呆立了幾秒鐘后身子突然向前倒了下去。臉龐痛苦地扭曲著說:“安德烈夫的目光……我的胸口……喘不過氣……”說完就昏了過去。
第二天早上,從醫(yī)院里傳來噩耗,阿列克謝死了。
被眼神電暈甚至秒殺,這種在卡通動漫中才會有的情節(jié),竟然真實地出現(xiàn)了。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后來,俄羅斯腦波信息技術(shù)研究所的所長弗拉德和生物學博士格蘭特一起揭開了謎底。原來,人類的眼神就像奇特的光電系統(tǒng),既能接收也能發(fā)射信號。從眼睛里發(fā)出的輻射是短波,像X光或激光一樣具有穿透力,可以影響到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大腦乃至整個身體。
可見,作為“五官之王”的眼睛,其威力不可小覷。眼神能夠負載很多言語所不能表達的感情。是手勢以外很重要的一種態(tài)勢語。從醫(yī)學上來看,眼睛是人的五種感覺器官中最敏銳的,幾乎占感覺領(lǐng)域的70%以上。
這里當然不是要讓大家去練就一雙安德烈夫那樣能夠秒殺人的眼睛,而是要啟發(fā)大家,既然眼神的威力如此之大,在日常社交或演講中,你能將它的威力運用到了幾分呢?很多人一見到領(lǐng)導或者陌生人,眼神就開始回避閃爍,飄忽不定,不敢直視,即使沒做什么錯事也看起來賊眉鼠眼,缺乏光明磊落。
在演講中,如何運用眼神?
首先,不管是脫稿演講還是不脫稿演講,都要盡量看著聽眾說話。因為只有和聽眾之間有眼神的交流,雙方才能互相感受到內(nèi)心的真情實感。如果你因為羞怯等原因仰頭盯著天花板,或者低頭俯視地板,或者眼神漂浮,躲避聽眾的目光,都會顯得不莊重,沒有禮貌。當然,演講者也不能像死魚眼一樣一味地直視。正確的做法是兩眼略向下的平視,并且目光要親切、自然。
如果你初次登臺,眾目睽睽之下,你感到“視線壓力”太大,不敢看眾人的眼睛,那么,你不妨使用目光虛視法:眼睛雖然看著臺下的聽眾,但是,并不把眼光停留在某個人的身上?;蛘甙炎约旱囊暰€停留在頻頻向你點頭表示好感和支持的人,從而增加自己的演講信心,等自己平息了緊張之后,再平視或掃視全場的聽眾??傊?,千萬不要因為緊張就不看聽眾,這樣做更加會暴露你的緊張。
其次,演講中要綜合運用不同的眼神。如果演講者總是用一種眼神,就會給聽眾一種麻木、僵硬、呆滯的感覺,即使你的演講內(nèi)容感情豐富,也會讓聽眾感到單調(diào)乏味。眼神的運用應(yīng)該是豐富多彩的,應(yīng)該根據(jù)演講的具體內(nèi)容,根據(jù)聽眾的反應(yīng),根據(jù)現(xiàn)場的氣氛等運用多樣化的眼神。比如,當表示希望、呼喚、號召等感情時,演講者頭部微微上揚,那么,視線也要隨之上揚;而表示沉重、謙虛等感情時,演講者應(yīng)稍稍低頭,那么,視線也應(yīng)當隨之下垂。
再次,演講中應(yīng)當掃視、凝視、環(huán)視相配合。在剛開始演講時,一定要對全場來一遍掃視,演講的過程中也應(yīng)該再穿插幾次遍及全場的掃視。這樣,不至于冷落了任何一個角落里的聽眾,但是,絕大多數(shù)時間都應(yīng)該是凝視。因為凝視顯得專注,能夠增強演講者同聽眾之間的感情聯(lián)系,并且,有利于演講者看到聽眾的反饋,及時調(diào)整自己的演講內(nèi)容或方法。需要注意的是,雖然大部分的演講應(yīng)該用凝視的眼神,但是,演講者的眼光也不要總是盯著某幾個聽眾或者某個小區(qū)域的聽眾,更不能將眼神停留的時間過長。這樣都會讓被凝視的聽眾感到不自在,也會讓其他聽眾感到你厚此薄彼。
在日常談話中,如何運用眼神?
在日常談話中,我們要敢于并且善于運用眼神,使之與談話產(chǎn)生一種同步效應(yīng)。這不僅僅是一種禮貌,更重要的是,眼神能幫助我們說話,能傳達我們無法用語言表述的感情,能完善我們的有聲語言,讓我們的語言更加富有感情。
很多人不懂得眼神的價值,甚至感到眼神是談話時的累贅。我們經(jīng)常能看到,有的人說話總是盯著地板或者別處的某個東西,這是很不利于人際溝通和發(fā)揮口才的做法。其實,人們往往更相信眼睛所傳達出的感情。如果你不愿與對方進行目光接觸,很可能會被認為是企圖在掩飾什么或者心中有鬼而心虛,或者被認為缺乏自信心,過于羞怯。這些都不利于人際交往的正常進行。
當然,我們也不能總是盯著對方,除非你是警察或法官,需要用這種威懾的眼神來迫使罪犯坦白。一般社交場合千萬不要使用這種凝視。正如英國人體語言學家莫里斯說:“眼對眼的凝視只發(fā)生于強烈的愛或恨之時,因為大多數(shù)人在一般場合中都不習慣于被人直視。”
有研究表明,交談時,目光接觸對方臉部的時間應(yīng)該占全部談話時間的30%~60%為宜,超過這一界限,可能被認為你對對方本人比對談話內(nèi)容更感興趣;低于這一界限,則表示你對談話內(nèi)容和對方都不怎么感興趣。不管怎樣,在社交中,這都是一種失禮的行為。
怎樣練出炯炯有神的眼睛?
眼神可以后天練習嗎?當然!六小齡童是近視眼,可是他卻練成了孫悟空的“火眼金睛”。他的練習方法就是白天盯著太陽看20分鐘,直到眼淚流下來,以此來練習眼神的固定。晚上盯著香頭看,屏氣凝神,以此來練習眼神的聚光。他還經(jīng)??创蚱古仪颍凵窀S乒乓球而跳動,以此來練習眼睛的靈活度。
除此以外,練習眼神還可以用這樣幾個動作:
1)立正姿勢站好,兩手握緊于腰間,雙眼瞪圓,盯住正前方一個目標不動,就像要看穿目標一樣。
2)頭部不動,雙眼瞪圓,眼球平行左轉(zhuǎn),看左側(cè)的極限角度。過一會兒后,迅速地平行右轉(zhuǎn),如此反復(fù)練習數(shù)次。
3)頭部不動,雙眼瞪圓,眼球平行看上方的極限角度。過一會兒后再下移,移到最低角度。如此反復(fù)練習數(shù)次。
4)頭部不動,沿雙眼邊緣所能看到的極限角度,按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做圓形旋轉(zhuǎn)眼球的動作。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