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的語法功能
1.3 A和B的語法功能
從語法功能即詞性上看,A和B可以是名詞、動詞、形容詞或語素,如:
1)A、B分別為名詞或名詞性語素,如:半人半獸、半文半商、半官半民、半儒半仙、半神半人、半商半宦、半官半商、半官半匪。
2)A、B分別為動詞或動詞性語素,如:半說半唱、半推半就、半蒸半煮、半背半攙、半買半送、半蹲半爬、半拖半抱、半騙半劫、半嘲半羨。
3)A、B分別為形容詞或形容詞性語素,如:半對半錯、半勤半懶、半真半假、半肥半瘦、半生半熟、半醒半癲、半洋半土、半禿半白。
從出現(xiàn)頻率上看,由動詞或動詞性語素嵌入構(gòu)成的四字格占絕對優(yōu)勢,其次是形容詞、名詞。下面對能進入此格式的形容詞、動詞、名詞作詳細的分析。
1.3.1 A、B同為形容詞或形容詞性語素
現(xiàn)代漢語的形容詞可以分為以下三個小類:
A、高效、大型、男、女、金、銀
B、筆直、雪亮、冰冷、白茫茫、可憐巴巴
C、紅、黑、肥、瘦、草率、沉重、曖昧、涼快
A類即所謂非謂形容詞,一般又叫區(qū)別詞。區(qū)別詞的特點主要是修飾名詞,充當定語,不能做謂語,也不受副詞修飾。但有少量的表示相反或相對意義的區(qū)別詞可以進入“半A半B”格式,如“半男半女、半金半銀”。B類是狀態(tài)形容詞。狀態(tài)形容詞至少有兩個音節(jié),所以一般不適合“半A半B”格式。C類是性質(zhì)形容詞。從語法功能上看,這類詞可以受副詞“半”的修飾,進入“半A半B”相對比較自由。如:
半明半暗、半肥半瘦、半喜半悲、半古半新、半陰半晴、半新半舊、半深半淺、半瘋半傻、半咸半淡、半虛半實、半對半錯、半白半黑、半黃半綠、半青半黃、半紅半白
進入格式的形容詞或語素多數(shù)為單音節(jié),從語義上看,大致有以下幾類:表示色、香、味的(如:紅、黑、黃、綠、青、紫、灰、藍、香、臭、酸、甜);表示量度的(如:大、小、高、低、深、淺);表示形狀的(如:方、圓);表示事物性質(zhì)的(如:真、假、虛、實、好、壞、軟、硬)。當然,也有少數(shù)雙音節(jié)形容詞進入此格式,在檢索到的實際語料中,僅發(fā)現(xiàn)三例:半明白半胡涂、半真誠半蒙混、半期待半懷疑。
“A”或“B”只要有意義相對的詞或語素,就可能出現(xiàn)一“A”對多“B”或一“B”對多“A”的情形,如可以構(gòu)成“半明半暗、半明半滅、半明半昏、半明半隱、半明半晦、半明半昧”等意義相近的類固定短語,也可以構(gòu)成“半明半暗、半亮半暗、半顯半暗”等類固定短語。
有些區(qū)別詞在進入“半A半B”格式后,其語義往往在字面意思上有一定的引申和融合。比如“男、女;中、西;土、洋;陰、陽”等進入“半A半B”格式后形成“半男半女、半中半西、半陰半陽、半土半洋”等對舉格式?!鞍肽邪肱辈辉偈且话胧悄腥?,一半是女人;“半中半西”也不是一半是中式的一半是西式的;“半陰半陽”也不再是一半是陽性的一半又是陰性的。除了受“半”語義模糊性的影響之外,其語義還發(fā)生了一定的融合,產(chǎn)生了一定的評價義,進入這個格式之后都有了一定的貶義。這些狀態(tài)都是常人不太贊同和喜歡的,比如說“半男半女”,當說一個男人“半男半女”時,意思是站在男人的角度,他不夠男人,有些女性化;當說一個女人“半男半女”時,是說她女性的特征不夠明顯,有些男性化。這類“半A半B”可以和“A不A,B不B”、“不A不B”替換,意義基本不發(fā)生變化。由這些區(qū)別詞嵌入構(gòu)成的四字格短語大多已經(jīng)熟語化。
1.3.2 A、B同為動詞或動詞性語素
A、B同為動詞或動詞性語素的“半A半B”表示A和B動作之間的中間狀態(tài),即兩種動作狀態(tài)同時存在。如:
半說半唱、半背半攙、半買半送、半拖半抱、半騙半劫、半猜半問、半走半跑、半看半猜、半唱半編、半租半送、半嬌半嗔、半爬半拉、半枕半臥、半推半退、半醉半醒、半嗔半喜、半蹲半立、半睜半合
能進入此格式的動詞大多是動作動詞(如:說、唱、走、跑、蹲、立)、心理活動類動詞或語素(如:愛、恨、怨、嗔、驚、疑)、性狀動詞或語素(如:死、活、醉、醒、昏、懵)。
1.3.3 A、B同為名詞或名詞性語素
A、B同為名詞或名詞性語素,數(shù)量較多,如:
半人半妖、半人半獸、半人半仙、半文半商、半官半民、半儒半仙、半神半人、半官半商、半沙半草、半水半油、半米半菜、半中半洋、半農(nóng)半牧、半主半仆、半師半友
A、B同為名詞或名詞性語素的“半A半B”表示介乎A和B之間的事物或者人的一種狀態(tài),如:
(1)垂胸的“三千銀絲”,加上一支拐杖,一部破舊的自行車,[半儒半仙],風流倜儻。
(2)你沒有上過京,又是[半官半商],何以倒對京官的推遷升轉(zhuǎn),如此熟悉?也可以表示“有時是A,有時是B”,如:
(3)近50萬青壯年“[半商半農(nóng)]”,一邊做生意,一邊經(jīng)營土地。
名詞一般不受副詞修飾,進入“半A半B”中的名詞,受副詞“半”的修飾,實際上已經(jīng)陳述化了,A和B是名詞的“半A半B”實際上表達的是一半是A,一半是B,或者有時是A,有時是B,具有判斷的意味。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