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欧美无遮挡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中文字幕一区二区日韩欧美,久久久久国色αv免费观看,亚洲熟女乱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首頁 ? 理論教育 ?商務(wù)英語詞匯的專業(yè)性

        商務(wù)英語詞匯的專業(yè)性

        時間:2023-04-01 理論教育 版權(quán)反饋
        【摘要】:第二章 商務(wù)英語常用詞匯的翻譯第一節(jié) 商務(wù)英語的一詞多義現(xiàn)象一、一詞多義與翻譯現(xiàn)代英語詞匯豐富,詞義靈活,一詞多用、一詞多義的現(xiàn)象極為普遍,這一特點在商務(wù)英語中也顯得非常突出,同一詞匯在商務(wù)英語不同的語境下具有不同的含義。誤譯是由于忽略了該詞在商務(wù)英語中的特別涵義。例6和例7中, security是商務(wù)專業(yè)術(shù)語,意思分別為“抵押品,擔(dān)保品”和“證券,債券”。

        第二章 商務(wù)英語常用詞匯的翻譯

        第一節(jié) 商務(wù)英語的一詞多義現(xiàn)象

        一、一詞多義與翻譯

        現(xiàn)代英語詞匯豐富,詞義靈活,一詞多用、一詞多義的現(xiàn)象極為普遍,這一特點在商務(wù)英語中也顯得非常突出,同一詞匯在商務(wù)英語不同的語境下具有不同的含義?!爸恢湟?,不知其二”很容易造成錯誤理解。在翻譯中,如何分析把握源語中的多義詞在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的具體含義,準(zhǔn)確無誤地使之在目的語中再現(xiàn),是翻譯的關(guān)鍵問題之一。

        語言的使用離不開語境。同樣的詞語在不同的語境中,其含義會大相徑庭。許多常用的英語詞匯在商務(wù)英語中既有普通含義,又被賦予新的含義,進(jìn)而有的發(fā)展成為專業(yè)詞匯、商貿(mào)術(shù)語。忽略這些詞匯的特殊意義而去想當(dāng)然地按照常用意義去理解,就會不可避免地導(dǎo)致翻譯錯誤。因詞義理解錯誤而導(dǎo)致的翻譯錯誤是商務(wù)英語翻譯中最常見的錯誤,主要為一詞多義導(dǎo)致的錯誤。

        例1:These are large deposits usually over $ 1,000,000 that cannot be withdrawn until an agreed maturity date.

        誤譯:這些通常超過1 000 000美元的大額存款,在同意的成熟日之前不能夠提款。

        正譯:這些通常超過1 000 000美元的大額存款,在合約指定的到期日前不可以提取。

        解析:此句中maturity是我們熟悉的詞,其常用義為“成熟”,而在本句中, maturity意為“(票據(jù)等)到期,期滿”。誤譯是由于忽略了該詞在商務(wù)英語中的特別涵義。

        例2:Outstanding payments will be transferred to your account after the cargo ship arrived.

        誤譯:優(yōu)秀的貨款將在船到岸后轉(zhuǎn)到你的賬戶。

        正譯:未付的貨款將在船到岸后劃入貴方賬戶。

        解析:outstanding作為普通詞匯,常用義為“優(yōu)秀的,突出的”,此句中outstanding 與account搭配意為“未支付的,未完成的”。例如:outstanding debts(未償清的債務(wù))。

        例3:We accept 100 % confirmed irrevocable letter of credit by draft at sight.

        譯文:我們接受百分之百保兌的,不可撤銷的即期信用證。

        解析:confirm 的意思是“保兌;證實”。confirmed L/C 應(yīng)譯為“保兌信用證”,即指一家銀行所開的由另一家銀行保證兌付的一種銀行信用證。

        例4:A holder shall endorse and deliver the bill of exchange when exercising the rights stipulated in the first paragraph of the Article.

        譯文:持票人行使第一款規(guī)定的權(quán)利時,應(yīng)當(dāng)背書并交付匯票。

        解析:endorse的意思是“認(rèn)可;核準(zhǔn)”。句中的endorsed是指背書人endorser“在(票據(jù))背面簽名”。

        二、詞義的確定

        由于語言的經(jīng)濟原則,很多詞語會負(fù)載過多的意義,造成同形詞、多義詞的現(xiàn)象,給語言的理解和翻譯帶來一定的困難。脫離語境,孤立地譯一個詞就很難確切地表達(dá)該詞的真正含義。

        1.根據(jù)語境確定詞義

        語言在運用中受語境的制約,語境決定著語言的意義、色彩和用法。英語中的一詞多義、異詞同義現(xiàn)象只有在特定的語境中才能分辨出來。換言之,一個詞的意義必須有它所處的語言環(huán)境加以限定才能明確。

        例5:One moment's false security can bring a century of calamities.

        譯文:圖一時之茍安,貽百年之大患。

        例6:The property was pledged as security for loans.

        譯文:房地產(chǎn)被當(dāng)作貸款的抵押。

        例7:The Fed established new lending programs, and approved large purchases of government securities and mortgage-related securities.

        譯文:美聯(lián)儲建立了新的放款計劃,并批準(zhǔn)大量購買政府有價證券和抵押相關(guān)的證券。

        解析:例5中, security的普通義是指“安全”。例6和例7中, security是商務(wù)專業(yè)術(shù)語,意思分別為“抵押品,擔(dān)保品”和“證券,債券”。

        例8:The firm barely covers its costs; it hasn?t made a profit for years.

        譯文:該公司幾乎入不敷出,已經(jīng)多年沒有盈利了。

        例9:Are you fully covered against fire and theft?

        譯文:你是否保了足夠的火險和盜竊險?

        解析:“cover”一詞在字典中至少有十種以上的意思,但是根據(jù)語境,以上兩個例句中的“cover”,分別譯為“支付”和“投?!?。

        2.根據(jù)專業(yè)確定詞義

        現(xiàn)代英語中,許多詞都具有一般含義和特殊含義。詞的一般含義是指用于文學(xué)與社會生活方面的含義,特殊含義則是指用于專業(yè)方面的含義。由于商務(wù)英語在內(nèi)容上涉獵很多具體的學(xué)科,如貿(mào)易、金融、財政、保險、統(tǒng)計等等,同一商務(wù)詞語不僅僅用于某一特定專業(yè),往往是一詞多用,在不同的專業(yè)領(lǐng)域中所表達(dá)的概念會截然不同,翻譯時須依據(jù)其業(yè)務(wù)范疇來確定詞義。

        例10:But if you buy one hundred sets, we?ll give you a 10 per cent discount.

        譯文:但如果貴公司買100套的話,我們可給您九折優(yōu)惠。(國際貿(mào)易)

        例11:The discount rate is what Federal Reserve charges banks to borrow money.

        譯文:這個貼現(xiàn)率就是聯(lián)邦儲備局要求銀行貸款的利率。(銀行金融)

        例12:If the forward exchange rate is higher than the spot rate, we call it forward premium, and if it is lower, we call it forward discount.

        譯文:如果遠(yuǎn)期匯率比即期匯率高,我們稱之為遠(yuǎn)期升水;如果遠(yuǎn)期比即期低,我們稱之為遠(yuǎn)期貼水。(金融外匯)

        3.通過搭配關(guān)系確定詞義

        上面提到,英語詞匯的意義具有很大靈活性,一詞多用、一詞多義情況較多。一個詞雖具多義于一身,但在具體的上下文中卻只有一個意義,這個意義是依賴其所在的上下文或該詞語同其他詞語的搭配或組合關(guān)系而衍生出來的。在商務(wù)英語中,不僅詞義對上下文的依賴性極大,而且詞匯與詞匯之間的搭配與協(xié)調(diào)關(guān)系,對詞匯意義也有著微妙的影響。

        例13:The article is at a higher price than when it was bought wholesale.

        譯文:商品的零售價高于購進(jìn)時的批發(fā)價。

        例14:The change of this agreement or additional article, should be subject to written form.

        譯文:本協(xié)議的變更或附加條款,應(yīng)以書面形式為準(zhǔn)。

        解析:上述兩個例句中都有article 一詞,其專業(yè)詞義有“條款、項目、貨物”等,在例13中,根據(jù)語境,譯為“商品”;例14是關(guān)于合同與協(xié)議的上下文,譯成“條款”才貼切。

        例15:The euro's foreign exchange value has remained strong against the dollar and other currencies.

        譯文:歐元對美元和其他貨幣的外匯價值一直非常堅挺。

        解析:strong 一詞的詞義相當(dāng)多。該句的內(nèi)容主要是關(guān)于貨幣的比價,又是與外匯搭配的,所以譯成“堅挺”。另一個詞是against,其含義也相當(dāng)多,當(dāng)它后面跟隨的是貨幣名稱時,表示交換關(guān)系,意為“以??抵付,憑??換取”。

        4.商務(wù)縮略語的一語多義及翻譯

        商務(wù)英語中,不僅僅是普通詞匯、半專業(yè)詞匯、專業(yè)詞匯有一詞多義現(xiàn)象。商務(wù)英語縮略語也常常有一詞多義的情況。如:W/B(waybill or World Bank貼現(xiàn)匯票或世界銀行);CSR(cash surplus ratio)意為“現(xiàn)金盈余比”, CSR(Count Strength Product)則指“品質(zhì)指標(biāo)”, CSR(contract status report)又意為“合同完成情況報告”,而CSR(critical storage report)意為“臨界庫存報告”。這些縮略語含義各不相同,在各自的專業(yè)領(lǐng)域都很常用,這樣就必須借助上下文來確定其含義。

        例16:With the exception of late delivery or non-delivery due to“Force Majeure”causes, we can assure you of TOD according to schedule.

        譯文:除因不可抗力所致遲交貨或不能交貨外,我方可向您保證按規(guī)定日程交貨。

        解析:TOD可分別表示:“交貨時間(time of delivery);發(fā)運時間(time of departure);技術(shù)目標(biāo)文件(Technical Objective Documents);今天(today);總需氧量(Total Oxygen Demand)”等,但是例16中,整個語境都是與delivery 相關(guān),只能是“交貨時間”。

        第二節(jié) 商務(wù)英語詞匯的專業(yè)性

        商務(wù)英語詞匯的顯著特點之一就是專業(yè)性強,詞義面相對較窄。商務(wù)英語詞匯按其意義與用途,大致可分為普通詞匯、半專業(yè)詞匯和專業(yè)詞匯三類。普通詞匯是各語域通用的語言共核部分,各類文體通用,通常不是翻譯的難點。半專業(yè)詞匯是由普通詞匯轉(zhuǎn)化而來的,在商務(wù)英語中有特殊的含義,這部分詞匯占商務(wù)英語詞匯的大部分,使用頻率高,而且絕大多數(shù)一詞多義,是翻譯的重點詞匯。

        一、普通詞匯,特殊意義

        商務(wù)英語詞匯中使用了大量的普通詞匯,很多普通英語中的常見詞匯在商務(wù)英語中,通過引申、轉(zhuǎn)換、添加等手段而獲得了特定的專業(yè)內(nèi)涵。熟悉專業(yè)有助于辨別理解詞在特定專業(yè)中的含義,可以更好地避免與其一般含義相混淆。

        例1:Please send me any literature you have on camping holidays in South Africa.

        譯文:請惠寄貴處有關(guān)在南非野營度假的宣傳材料。

        解析:literature 在普通英語中表示“文學(xué)作品”;而在商務(wù)英語中,則表示文字宣傳資料,如“產(chǎn)品說明書、產(chǎn)品目錄、價目表”等印刷品。

        例2:When the goods are dispatched, we?ll issue a sight draft against you.

        譯文:貨物一啟運,我方即向貴方開出即期匯票。

        解析:這里“sight draft”是“即期匯票”的意思,是商務(wù)英語中的意義,而在一般的英語詞匯中,“sight”表示“視力,看見”,“draft”表示“起草,草案”,按照普通英語詞匯的含義來理解整個句子就會如墜霧中。

        例3:In the United States firms may bring dumping charges against foreign competitors.

        譯文:在美國,企業(yè)可以指控外國競爭者進(jìn)行傾銷。

        解析:dumping源于“dump”,本意為“倒垃圾”,在商業(yè)領(lǐng)域被引申為“傾銷”。

        例4:Your immediate attention to our enquiry and proposal will be appreciated.

        譯文:我方詢盤與建議若能得到貴方迅速辦理,則不勝感激。

        解析:“enquiry”作為普通詞匯,意為“詢問、打聽、調(diào)查”。但在商務(wù)信函中指“詢盤”。

        例5:French nationals are restricted to a certain extent when they acquire real estate abroad.

        譯文:法國公民在外國購臵不動產(chǎn)也受到一定的限制。

        解析:“acquire”原意是“取得,獲得,擁有”,在商務(wù)英語中,它的意思是“收購”。

        二、半專業(yè)詞匯

        商務(wù)英語除了包括普通詞匯之外,還有一些半專業(yè)詞匯和專業(yè)詞匯。一部分普通英語詞匯因在商務(wù)語篇中被大量地、頻繁地使用,形成了帶有專業(yè)詞語色彩的準(zhǔn)專業(yè)詞語群。這些普通詞匯由于被用于商務(wù)環(huán)境中而具有新的含義。在商務(wù)英語當(dāng)中,半專業(yè)詞匯不但使用頻率高,而且絕大多數(shù)一詞多義。

        例6:Cheques can only be accepted up to the value guaranteed on the card.

        譯文:支票的承兌金額不可高于卡上所擔(dān)保的數(shù)額。

        例7:We hereby undertake to honour all drafts drawn in accordance with the terms of this credit.

        譯文:按本信用證所列條款開具并提示的匯票,我行保證承兌。

        解析:accept通常表示“接受”,在金融業(yè)務(wù)中意為“承兌,認(rèn)付(匯票等)”;honor做名詞時,表示“榮幸,榮譽,崇敬”,作動詞時,意思是“承兌遠(yuǎn)期票據(jù);承付即期或到期票據(jù)”,其反義詞dishonor指銀行“退票、拒付”等,不是“玷污”之意。

        又如,名詞coverage 在普通英語中為“覆蓋”之意,而在商務(wù)英語中則為“所投保的險種、險別”等含義。動詞offer 在普通英語中為“提議、主動答應(yīng)”之意,而在商務(wù)英語中則有“報價、發(fā)盤”之義。形容詞particular 在普通英語中為“具體的”,而在商務(wù)英語中則用作名詞,意為“詳細(xì)的情況、具體細(xì)節(jié)”。

        三、專業(yè)詞匯

        專業(yè)詞匯又稱“行業(yè)詞匯”。商務(wù)專業(yè)詞匯是商務(wù)英語中特有的、固定的表達(dá)方式。這些專業(yè)詞匯通常以詞、詞組、術(shù)語以及縮略語等形式出現(xiàn)。商務(wù)英語擁有數(shù)量可觀的專業(yè)術(shù)語詞匯,譯者必須懂得商務(wù)英語所涉及學(xué)科領(lǐng)域的相關(guān)知識,避免專業(yè)術(shù)語詞匯普通化,否則輕則鬧翻譯笑話,重則將造成嚴(yán)重的經(jīng)濟損失。

        商務(wù)英語翻譯中,專業(yè)詞匯的表達(dá)是翻譯的關(guān)鍵所在。專業(yè)詞匯有嚴(yán)格的界定,用普通詞匯表達(dá),只會使譯文成為外行話。例如,“保險費”不譯為insurance expense,而應(yīng)用premium;“賠償”用“indemnities”,而不用“compensation”;“不動產(chǎn)轉(zhuǎn)讓”用“conveyance”,而不用“transfer of real estate”;“房屋出租”用“tenancy”,而“財產(chǎn)出租”則用“l(fā)ease of property”;“停業(yè)”用“wind up a business”或“cease(名詞是cessation)a business”,而不用“end/stop a business”;當(dāng)事人在破產(chǎn)中的“和解”用“composition”,“以實物出資”為“investment in kind”,“買賣交易”用“commercial transaction”;appreciation of money作“貨幣升值”解?!癰reak-even point”字面含義是“打破平衡的點”,其實它的專業(yè)名稱是“保本點”。在技術(shù)合同中,“提成費”指技術(shù)使用費,英語中用“royalty”表達(dá)這一概念,譯成technical use charge 或別的短語便成了外行話。專業(yè)詞匯是理解文本內(nèi)容的關(guān)鍵,失之毫厘,謬以千里。

        例8:The private equity groups, which still own about a third of Burger King, have already made healthy profits and are expected to make a total gain of at least four times their initial investment.

        譯文:這些私募基金目前仍擁有漢堡王大約三分之一的股權(quán)。迄今為止,它們已經(jīng)賺取了可觀的利潤,且預(yù)計這筆交易將會讓它們的初始投資至少翻兩番。

        解析:句中equity 一詞通常為“公正、公平”的意思,而在金融市場上指的是企業(yè)資產(chǎn)中所占的股份。private equity一般是指非上市公司的股權(quán)。initial investment是商貿(mào)中常用的術(shù)語,通常譯為“初始投資”或“初期投資”,而不是“一開始的投資”。

        例9:HSBC Insurance benefits from bancassurance as well as the extensive distribution network of the HSBC group.

        譯文:匯豐保險公司從銀保業(yè)務(wù)以及匯豐集團的廣泛的分銷網(wǎng)絡(luò)中受益匪淺。

        解析:distribution是一個普通的商務(wù)英語詞語,意為“(商品的)銷售,推銷”,不能想當(dāng)然譯為“分布”。

        四、詞語涵義的理解

        商務(wù)英語語境決定或制約著部分詞匯具有其特殊的商務(wù)語義,對此,譯者應(yīng)充分認(rèn)識到商務(wù)詞匯對語境的依賴性,不要將其混同于一般詞匯。有些詞匯在商務(wù)環(huán)境中的意思與其基本意思有些聯(lián)系,但也有很多詞匯在商務(wù)環(huán)境中的詞義和它的基本含義毫無聯(lián)系。

        例10:We refer you to our bank for a statement about our financial standing.

        譯文:關(guān)于我們的財務(wù)狀況,請向我方銀行查詢。

        解析:此句中的standing,為名詞,意思是“狀況、信譽、地位”,而非“站立”之意。其他類似表達(dá)法還有“business standing”(營業(yè)狀況),“commercial standing”(商業(yè)信用)等,均不譯成“站立”。

        例11:But between February and June 2011, when daily turnover almost tripled, monthly new loans halved.

        譯文:但在2011年2月至6月期間,股市日成交量幾乎增長了兩倍,而月度新增貸款卻下降了一半。

        例12:In 2012, BHP Billiton, the largest mining group in the world, posted turnover of US $ 72.226 billion.

        譯文:必和必拓集團是世界最大的礦業(yè)集團,2012年的營業(yè)額是722.26億美元。

        例13:The industry has a high turnover of young people.

        譯文:該行業(yè)的年輕從業(yè)者流動率較高。

        例14:As a high turnover warehouse we operate 24 hours a day, moving inventory in and out.

        譯文:作為一周轉(zhuǎn)率很高的倉庫,我們一天工作24小時,把庫存貨物搬進(jìn)搬出。

        解析:在商務(wù)英語中“turnover”有多種意思,可以表示“營業(yè)額,交易額”;“證券成交額”;“(貨物等的)流動,流通,吞吐”以及“人員更替數(shù),人員更換率”等。翻譯時,應(yīng)根據(jù)上下文,靈活選擇。

        第三節(jié) 商務(wù)英語詞匯的文化含義

        商務(wù)英漢翻譯是一種語際轉(zhuǎn)換,它不僅包括語言符號的轉(zhuǎn)換,更涉及不同商業(yè)文化之間的溝通,是兩種異域文化的碰撞與交融。美國翻譯理論家尤金·奈達(dá)指出:“要真正出色地做好翻譯工作,掌握兩種文化比掌握兩種語言甚至更為重要,因為詞語只有運用在特定的文化中才具有意義?!保∟ida,1998)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同時又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進(jìn)行交際的過程是跨文化交際。離開文化背景去翻譯,不可能達(dá)到兩種語言之間的真正交流。

        一、商務(wù)英語中的文化語境

        語言與文化密不可分,相互依存。語言既是文化的產(chǎn)物又是文化的載體,可以容納文化的各個方面,同時它也受到文化的制約。正如Juri Lotman所說:“沒有一種語言不是根植于具體的文化之中的;也沒有一種文化不是以某種自然語言的結(jié)構(gòu)為中心的。”英語和漢語是不同語系的兩種語言,由于文化的不同,語言的內(nèi)涵及表達(dá)也就不同。上面提到,商務(wù)英語翻譯是一種跨文化的語際交流,它要求譯者具備熟練的語言知識,又要熟悉多種文化,掌握語用技巧,從而完成具有一定語用目的的商業(yè)文化交流。提高商務(wù)英語翻譯技能和語用能力就應(yīng)關(guān)注文化的異同,靈活變通,以達(dá)到源語的語用目的。在商務(wù)英語翻譯工作中應(yīng)靈活處理因不同文化背景、語言表達(dá)習(xí)慣等因素造成的交際障礙,把握語用原則,根據(jù)語境做必要的調(diào)整,避免語用失誤。Newmark(1982:113)指出:“語境在所有翻譯中都是最重要的因素,其重要性大于任何法規(guī)、任何理論、任何基本詞義?!?/p>

        文化語境是語境的重要組成部分,翻譯的最終目標(biāo)是在原文與譯文之間尋找最恰當(dāng)而又最自然的對等語,而譯文語言的重構(gòu)過程很大程度上受到文化語境的制約。譯員要取得等值的翻譯,必須克服不同文化語境帶來的影響,積極順應(yīng)不同文化,弄清詞語的真實涵義,準(zhǔn)確地選擇詞義,才能獲得相對等值的翻譯。

        在國際商務(wù)活動中,單純地掌握外語這種語言工具不能保障對外商務(wù)活動的順利進(jìn)行。國際商務(wù)英語翻譯不單是一個語言或商務(wù)本身的翻譯問題,而且還涉及更深層次的文化翻譯問題。成功的翻譯絕不僅僅是在了解語法、詞匯等語言基礎(chǔ)知識后就能做到的。辭典里的釋義在商務(wù)文章及其活動中,必須依據(jù)上下文和文化背景來理解翻譯,否則就會造成誤解,以至誤譯。僅以非英語國家中的英語標(biāo)識為例:一家旅館的電梯中貼有“Please leave your values at the front desk.(請把價值觀留在前臺)”;某診所的辦公室標(biāo)識是“Specialist in women and other diseases.(婦女及其他疾病的專家)”,在酒吧間的標(biāo)志語“Ladies are requested not have children in the bar.(女士請勿在酒吧內(nèi)生產(chǎn))”,此類令人啼笑皆非的語言誤譯在世界各地比比皆是,為跨文化交際帶來了不同程度的誤解。

        任何不同文化之間的交往,都需要在交流時克服異國文化的障礙,達(dá)到交流溝通的目的。有人也提出翻譯是一種文化移植的過程,譯者是兩種不同文化的中間人,其任務(wù)是把作者和讀者聯(lián)系起來。所以,作為一名翻譯工作者,不僅要具有雙語能力(bilingual competence),而且還要有雙文化能力(bicultural competence),能夠成為文化交流的使者,幫助來自不同文化的交流雙方克服文化差距。因此,國際商務(wù)翻譯人員特別要了解本國與異國的文化差異,盡可能減少對外商務(wù)交流與溝通中的理解障礙與誤解。

        二、商務(wù)詞匯中的文化差異

        語言是由詞匯構(gòu)成,而詞語又是語言中最活躍的因素,最敏感地反映了社會生活和社會思想的變化,是語言中最能反映文化特征的部分。商務(wù)英語中的文化差異同樣也會反映在商務(wù)的不同方面。語言作為商務(wù)活動中的交際工具,離不開政治、經(jīng)濟和社會文化的影響。中西方文化在思維習(xí)慣上、語言表達(dá)形式上,詞匯意象和含義上,都有著自己的特色,故翻譯時要特別注意。

        1.語用涵義差異

        在英漢兩個民族的語言歷史發(fā)展過程中,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導(dǎo)致兩者在觀察事物和反映客觀世界的角度和方法上差別很大。甚至在兩種文化中同指一事物或現(xiàn)象的詞在不同文化中所引起的聯(lián)想和在情感上所引起的反應(yīng)也是不相同的。

        國際商務(wù)翻譯時涉及一種文化通過翻譯進(jìn)入到另一種異質(zhì)文化。人們?nèi)狈ι鐣Z言差異的敏感性,會無意識地進(jìn)行語用遷移,商務(wù)翻譯人員要了解并掌握漢英兩種語言所涉及的不同文化的差異,要從字面意思之外領(lǐng)悟到言語中的語用意義,運用恰當(dāng)?shù)氖侄芜M(jìn)行補償,盡量做到文化信息等值或等義。例如,國內(nèi)某廠曾出口一種“雙羊”牌高檔羊絨被,英文商標(biāo)被譯成Goats,盡管品質(zhì)很好,銷路卻不佳,究其原因就在于goat這個詞,在中國人的心目中“山羊”是個褒義詞,而在英語中g(shù)oat除了本意“山羊”外,還有“色鬼、淫蕩的人”之意,英語中就有old goat(好色之徒)的說法。

        再看英語和漢語中都有表達(dá)“干貨”這一指稱對象的詞語,正確的英文術(shù)語是dried food and nuts,而不能隨手譯成dry goods(紡織品)。這方面的例子不勝枚舉。再如漢語形容新事物大量出現(xiàn)時常用“猶如雨后春筍”這個短語,但是在英國,由于竹子不是土生土長的植物,因此語言中缺乏與此有關(guān)的原始詞匯。漢語中的“筍”字只能譯成“bamboo shoot”(竹芽),漢語中的“雨后春筍般地涌現(xiàn)”,在英語則只能對應(yīng)地使用動詞“mushroom(雨后春筍般涌現(xiàn))”或慣用語“spring [grow, shoot] up like mushrooms”。

        例1:Since the opening of the first shop, new branches have mushroomed all over the country.

        譯文:自從第一家店開張以來,新的分店如雨后春筍般地遍布了全國。

        2.語義聯(lián)想差異

        語言本身不僅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文化的載體。每一種語言都是一個國家、民族文化發(fā)展的產(chǎn)物,都有其久遠(yuǎn)的歷史背景和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東西文化語境的差異導(dǎo)致了人們對同一事物或同一概念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釋。在翻譯中,要做到用詞準(zhǔn)確,不僅要掌握詞的字面意義,而且要知道由文化語境所決定的詞語內(nèi)涵意義,避免錯譯。

        以動物形象為例,在不同民族的人眼中,同一種動物可能會引發(fā)截然不同的聯(lián)想。漢語中“饞貓”比喻人貪嘴,常有親昵的成份。英語中關(guān)于cat的習(xí)語很多,但是比作人時,一般給人的聯(lián)想都不太好,西方迷信認(rèn)為遇到black cat是不吉利的征兆。英語中常用cat指惡意傷人、包藏禍心的女人,把脾氣很壞的老太婆稱之為old cat。由cat加上后綴的catty指“愛搬弄是非的人”;cattish的意思是“狡猾的”,表示反對或嘲笑的噓聲被稱為cat call。上海的“白貓”牌洗衣粉,在國內(nèi)很受大眾歡迎,但被譯為white cat時到了英國卻無人問津,因為英語中cat有“心腸惡毒的女人”的潛層意義。試想哪個家庭主婦愿意要white cat? 男士們更是敬而遠(yuǎn)之了。再如,我國一種叫“白象”牌的干電池,在中國市場上銷量很好,出口時英譯成White Elephant,從字面上看似乎沒有不妥之處,但在國際市場上卻不受英語國家人們的歡迎,因其語義信息似乎對等,但文化信息不對等。英語中white elephant是固定短語,意思是“沒用反嫌累贅的東西”。英語國家的人當(dāng)中,恐怕沒有哪個消費者愿意花錢購買那種“大而無用的東西”。又比如,“雄雞牌鬧鐘”曾被譯為“Golden Cock”Alarm Clock寓意“雄雞”牌鬧鐘會像雄雞一樣響亮的報時,漢語當(dāng)中“雄雞報曉”是很自然的說法,同時“雄雞”在中國也是吉祥物。但是, cock一詞在英語中屬于忌諱語、下流話,常用于罵人,用cock一詞作產(chǎn)品商標(biāo),給人一種粗俗、缺乏教養(yǎng)的印象,必然損害商品的形象,也使國外消費者望而生厭。Golden Cock商標(biāo)后來改譯為Golden Rooster,避免了不當(dāng)使用cock一詞的尷尬與難堪。

        3.人情習(xí)俗差異

        語言來源于生活,生活習(xí)俗與人情世故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語言的表達(dá)系統(tǒng)。例如中西方在數(shù)字含義文化方面的差異。中國人喜歡6、8、9等數(shù)字。因此有活力28、三九胃泰、168信息臺等。漢語俗語中有“六六大順”之說,而數(shù)字“666”,在《圣經(jīng)》里象征魔鬼。數(shù)字“七”在歐美國家相當(dāng)于中國人心目中的“八”,有“積極的、勝利的”等含義,是一個大吉大利的數(shù)字,如Boeing 777(飛機),7-Up牌的(飲料), Mild Seven(香煙)、7-Eleven(連鎖店)。但在我國,“七”只是個普通的數(shù)字。而數(shù)詞“八”在漢語中受到部分人熱捧,因其與“發(fā)”諧音,能夠滿足和迎合一些人發(fā)財致富的心理,但英語中“eight”并無這層含義。

        不同文化的人對顏色的認(rèn)識也有差異。例如,blue既有“藍(lán)色”的意思,還有“憂郁的,沮喪的,下流的,淫猥的”等含義。

        例2:It really is blue Monday after a wonderful weekend.

        譯文:過了愉快的周末之后,星期一(要上班)實在是令人沮喪。

        在美國“藍(lán)色星期一”(blue Monday),指“情緒不好的星期一”。blue sky英文含意是“沒有價值的”,如把“藍(lán)天”牌臺燈翻譯成blue sky lamp,意思便成了“沒有用的臺燈”,銷路可想而知。藍(lán)色在中國人心目中一般不會引起“憂郁”或“倒霉”的聯(lián)想。

        英語國家視“red”為“殘暴、不吉利、虧空”,英語里說go into(the)red(發(fā)生虧損);in the red意思是“負(fù)債、赤字、虧空”,反之in the black 表示“贏利”。在中國紅色常預(yù)示喜慶,經(jīng)商時,商人希望“開門紅”。經(jīng)營賺錢了,大家都來分“紅利”,老板發(fā)“紅包”。

        在中國文化中,綠色代表春天,是新生與希望的象征,而在西方文化中, green會使人聯(lián)想到“幼稚”、“沒經(jīng)驗”,如“a boy green to his job(工作無經(jīng)驗的小伙子)”。顏色詞black,在中西方的文化中都可以表示“黑色,暗淡的;壞的;邪惡的”的意思,如, black market(黑市), blacklist(黑名單)等,英語中的black還有漢語中所沒有的文化含義。

        例3:Naturally, a business must stay in the black to keep on.

        譯文:當(dāng)然,一個企業(yè)必須盈利才能維持。

        4.典故與宗教信仰差異

        英漢兩民族的宗教信仰不同,自然也會體現(xiàn)在語言方面。特定的宗教信仰產(chǎn)生了語詞的特定含義。人們的語言也深深地打上了民族宗教色彩的烙印。如在西方人們有時會說:“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謀事在人,成事在天);“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天助自助者);“He that serves God for money will serve the devil for better wages.(為錢侍奉上帝,會為更多的錢替魔鬼效勞;類似漢語中的“有奶便是娘”)。

        例4:Actually, human-related factors occupies a lion's share among the factors leading to accidents.

        譯文:事實上,在導(dǎo)致安全事故的諸多因素中,人為因素占據(jù)了主導(dǎo)地位。

        例5:Primary education receives the lion's share of Third World expenditures.

        譯文:初等教育占據(jù)了第三世界教育費用的最大部分。

        解析:英語中的“the lion's share”譯為“獅子的份額”則不能傳達(dá)出源語含義,該成語源自《伊索寓言》里的一則故事,故事主角是萬獸之王——獅子。這只獅子擅長狩獵,而且十分貪心,在故事中因為不肯把共同狩獵的戰(zhàn)利品分給其他同伴,而用暴力威嚇同伴,自己獨享所有的獵物。于是人們往往就用the lion's share來指“最好或最大部分”。

        還有大家所熟悉的美國運動系列商品Nike作為商標(biāo)能使英語國家人士聯(lián)想到勝利,吉祥,因為Nike一詞意思是“希臘勝利女神”。傳說中的Nike身上長有雙翅,拿著橄欖枝,給人們帶來勝利和諸神的禮物,是吉祥、正義和美麗之神。Nike作為體育用品商標(biāo),在中國大陸被譯為“耐克”,既有堅固耐穿的含義,又暗示著使用Nike牌體育用品能在比賽中克敵制勝。

        5.思維方式與審美意識的差異

        中國人和西方人在觀察和思維上都存在著差異,因而對同一種東西及其特征和屬性有著不同的概念和表達(dá)方式,翻譯時譯者必須清楚地了解中西方對某一具體事物各自不同的表達(dá)方式,越過英漢表達(dá)形式的局限,進(jìn)行意義上的對等翻譯。

        例6:Green and Oolong tea beverages, bagged or loose, contained less caffeine than black tea.

        譯文:無論袋裝還是散裝綠茶和烏龍茶飲料其咖啡因含量均低于紅茶。

        解析:將black tea 譯成“黑茶”,會令人不知所云,難以理解,譯成“紅茶”則符合中國人的文化習(xí)慣。

        例7:Beat butter, granulated sugar, brown sugar and vanilla extract in large mixer bowl until creamy.

        譯文:將奶油、砂糖、紅糖及香草精放至攪拌碗中攪打至乳狀。

        解析:英語中的“brown sugar”對應(yīng)與漢語的“紅糖”,“l(fā)ight brown sugar”與“黃糖”對應(yīng)。

        還有,英語中的“black coffee”在漢語里是“濃咖啡”,漢語中的“濃茶”在英語中則是“strong tea”。

        以上例子表明,英漢文化在思維方式和審美觀方面的差異影響語詞的翻譯。進(jìn)行商務(wù)英語翻譯時必須特別注意這些差異,充分考慮源語詞所包含的民族文化與語言個性,深入了解語詞所蘊含的獨特的文化意味,盡可能結(jié)合原文的文化背景,留存原文的語言風(fēng)格、語言形式及藝術(shù)特色。

        第四節(jié)  翻譯技巧——詞義的選擇、詞義的引申與詞性的轉(zhuǎn)換

        翻譯中涉及最多的問題是詞義的處理。在商務(wù)英語英譯漢時,如果按詞典上的意義生搬硬套,逐字死譯,譯文必會晦澀僵硬,甚至還可能引起誤解。此時,譯者應(yīng)根據(jù)上下文的內(nèi)在聯(lián)系,通過句中詞或詞組乃至整句的字面意義由表及里,在準(zhǔn)確把握詞義內(nèi)涵的基礎(chǔ)上,精心選擇詞義,必要時加以適度的引申和詞性轉(zhuǎn)換,選用最貼切的漢語詞句,將原文內(nèi)容的實質(zhì)準(zhǔn)確地表達(dá)出來。

        一、詞義的選擇

        詞義的選擇是英漢翻譯的基本功之一,正確理解一個詞在具體場合的確切含義并忠實表達(dá)原文內(nèi)容是翻譯過程中一個最基本的環(huán)節(jié)。在翻譯時,詞義的選擇通常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根據(jù)詞性選詞義

        我們知道,許多英語單詞具有不同詞性,亦即分屬幾種不同的詞類。詞類不同,詞義常有差異。英譯漢選擇詞義時,最好先確定該詞在句中的詞性,或者所起的作用,然后根據(jù)詞性選取適當(dāng)?shù)脑~義。英語中round也可以說是一詞多類,一詞多義比較典型的例子,請看以下例句:

        例1:The money goes into the team pool, which this summer, in round figures, has now reached £38,000.

        譯文:錢都存入小組的集體基金。到今年夏天,基金的整數(shù)已經(jīng)達(dá)到了38 000英鎊。(形容詞)

        例2:This is the latest round of job cuts aimed at making the company more competitive.

        譯文:這是旨在增強公司競爭力的新一輪裁員。(名詞)

        例3:A charge of 2.90 will be rounded up to 3, and one of 4.10 rounded down to 4.

        譯文:把2.90英鎊的費用上調(diào)為整數(shù)3鎊,把4.10英鎊下調(diào)為整數(shù)4英鎊。(不及物動詞)

        例4:The house disappeared from sight as we rounded a corner.

        譯文:我們繞過街角就看不到那座房子了。(及物動詞)

        例5:The nightdress has handmade lace round the armholes and neckline.

        譯文:這件女式睡衣的袖孔和領(lǐng)口都鑲著一圈手織花邊。(介詞)

        例6:The end result was that the ship had to turn round, and go back to Rotterdam.

        譯文:最后,這艘船不得不掉轉(zhuǎn)方向,駛回鹿特丹港。(副詞)

        例7:The plan calls for a round sum of money.

        譯文:這個計劃需要一筆很可觀的錢。(形容詞)

        2.根據(jù)語境或上下文選擇和確定詞義

        除了根據(jù)詞性來判斷詞義之外,詞義選擇一個更為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據(jù)上文來判斷詞義。英語上下文和詞匯搭配對詞義影響極大。同一個詞用于不同場合、不同學(xué)科或?qū)I(yè),詞義往往有別。以動詞move為例,如果上下文不一樣, move的意思顯然也是不一樣,必須依據(jù)上下文才能準(zhǔn)確通順地翻譯,試舉幾例:

        例8:Please charge the meal up to the company.

        譯文:請把這頓飯記到公司的賬上。

        例9:Will you charge up my car battery?

        譯文:你替我把汽車電瓶充一下電好嗎?

        例10:I won?t charge you this time.But you?d not do it again!

        譯文:這一次我就不告發(fā)你了,不過你最好別再這么干了!

        例11:Besides, reasonable quantities of marketing literature are supplied free of charge.

        譯文:此外,我們還免費提供一定數(shù)量的營銷資料。

        例12:The hole is drilled, the charge is set up.

        譯文:孔眼鉆好了,炸藥安上了。

        再比如financial意為“財政的、金融的”,至于選擇哪個詞義,取決于其所在的語境:

        例13:All these events, however geographically remote, urgently affected Western financial centers.

        譯文:所有這些事件,無論發(fā)生在地理上如何遙遠(yuǎn)的地方,都對西方金融中心產(chǎn)生緊迫的影響。

        解析:這里financial譯為“金融的”,符合現(xiàn)實情況和漢語表達(dá)習(xí)慣。

        例14:The loan was a palliative, not a cure, for ever-increasing financial troubles.

        譯文:對于越來越多的財政問題,貸款只是權(quán)宜之計,不是解決方法。

        3.根據(jù)搭配關(guān)系選擇和確定詞義

        英漢兩種語言各自具有自己的習(xí)慣搭配關(guān)系,主要表現(xiàn)在形容詞、副詞、名詞和動詞短語和詞組上。同一個詞用于不同習(xí)語,意思迥然不同。在英譯漢時,要考慮詞的搭配關(guān)系,弄清一個詞在某個上下文中的確切含義,根據(jù)漢語的搭配習(xí)慣處理英語的習(xí)語或搭配,確定正確的譯法。

        例15:But Mrs.Thatcher also declared war on the organized working-class, breaking the power of the unions in a series of set piece confrontations in the mid-1980s, culminating in the yearlong miners? strike of 1984-1985.She stood for laisser-faire, the entrepreneurial ethos and the sturdy individualism of the middle classes.The wealth creation that she championed was meant to render class irrelevant, and so to spur further economic advance.

        譯文:但是,撒切爾夫人也向有組織的工人階級宣戰(zhàn),在二十世紀(jì)八十年代中期通過一系列逐個擊破的形式來削弱工會的力量,最終在1984—1985年引發(fā)了長達(dá)一年的礦工罷工。她支持自由放任的原則、企業(yè)家精神和中產(chǎn)階級堅定的個人主義精神。她倡導(dǎo)的創(chuàng)造財富的觀念意味著社會階層之分已無關(guān)緊要,這樣來促使經(jīng)濟進(jìn)一步發(fā)展。

        解析:laisse-faire是一個法語詞,意思是“放開”。它指的是資本主義國家政府對工商活動采取的自由放任的原則。to stand for是個常用的習(xí)慣用語,有“代表、代替、象征、支持、主張、容忍、允許”等義。此段中的stood for有三個賓語:“l(fā)aisser-faire”和“the entrepreneurial ethos and the sturdy individualism of the middle classes”,翻譯時要考慮漢語語言習(xí)慣搭配,可以將stood for分別譯成“支持”和“主張”。

        例16:The primary objective of the European energy policy is to ensure the security of energy supply while respecting the 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promoting healthy competition on the European energy market.

        譯文:歐盟能源政策的主要目標(biāo)是要在穩(wěn)定能源供應(yīng)并確保能源安全的前提下,保護(hù)環(huán)境,重視經(jīng)濟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促進(jìn)歐洲能源市場的有序競爭。

        解析:本文中respecting the environment中的“respecting”除有“尊敬”之意,還有“考慮”、“關(guān)心”、“重視”以及“敬慕”、“尊重”和“遵守”等義。在該段內(nèi),respecting實指“重視”,其根據(jù)是該詞的賓語environment,因為在漢語中,我們可以說“尊敬一個人”,但不說“尊敬環(huán)境”。

        二、引申的譯法

        引申是英漢翻譯中廣泛使用的一種技巧和方法。英漢兩種語言分屬于不同的語系,在長期發(fā)展和使用中形成了富有各自特點的修辭方法、搭配習(xí)慣和行文規(guī)范。英漢兩個民族的歷史背景、社會習(xí)慣、風(fēng)俗人情等等,也不盡相同,這種差異必然會反映到語言中來。逐詞死譯,不僅會使譯文生硬晦澀,詞不達(dá)意,而且還有可能弄巧成拙,令人迷惑甚或引起誤解。所以,翻譯時常常要采取一些靈活辦法,在準(zhǔn)確把握詞義基礎(chǔ)上,進(jìn)行恰如其分的引申,使譯文意義明朗。

        1.詞義引申

        所謂詞義引伸是指不拘泥于詞的字面意義或字典提供的意義、釋義,而從詞的根本含義出發(fā),依據(jù)特定的語境和邏輯關(guān)系,把原文中詞句所包含的意義在譯文中引申出新的意義,以求譯出最貼切的含義。詞義引伸手法的具體運用,豐富多樣,不一而足,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種:

        (1)抽象化引申

        英語中有時用表示具體形象的詞或短語來表示某種特性、事物、概念等。譯成漢語時,往往要將這種含義或短語作抽象化的引申,用比較籠統(tǒng)概括的詞加以表達(dá),譯文才能流暢、自然,通順易懂。例如:

        例17:“How they bow to that Creole because of her hundred thousand pounds!”

        譯文:“他們對那個克里奧樂人奉承討好的樣兒,還不是為著她有成千上萬的財產(chǎn)嗎!”

        解析:譯文中把具體的pounds 引伸為籠統(tǒng)、抽象的“財產(chǎn)”,把bow 引伸為“奉承討好”,這樣讀起來比較自然,符合漢語的特點。

        例18:The work is worth your while.Give it some head.

        譯文:這個活兒是值得你干的。想一想吧。

        解析:原文中head本意為“頭腦,智力;智慧,理智”,與即將著手的工作聯(lián)系在一起,引申出“思考”這一含義。

        (2)具體化引申

        英漢翻譯中,還經(jīng)常需要將原文中含義比較抽象而概括的詞用意思比較明確而具體的詞表達(dá)出來,以避免譯文晦澀費解。在翻譯這一類詞時,就應(yīng)該掌握該詞的確切含義,從而在譯文中作具體化的引申。例如:

        例19:I mustn?t trouble if he doesn?t come tonight.

        譯文:今晚他若不來,我就不用費心勞神了。

        解析:原文的trouble本來是“麻煩”的意思,譯文引申為“勞心費神”。

        例20:Bribery and corruption were rife in the industry.

        譯文:在這個行業(yè)中,賄賂和腐敗現(xiàn)象猖獗。

        解析:譯文對句中bribery和corruption都作了適當(dāng)引申,譯為“賄賂和腐敗現(xiàn)象”更加貼切自然,更符合漢語習(xí)慣。

        (3)內(nèi)涵化引申

        一個詞除了固定的基本意義和一些派生意義之外,當(dāng)它用于某個特定上下文時,往往還會表示某種偶然的附帶意義。這種附帶意義既然是上下文所賦予,也就具有一定程度的含蓄性質(zhì)。翻譯時要將這一含蓄意義表達(dá)出來,就需根據(jù)上下文的具體情況,運用某些詞匯手段加以引伸。

        例21:GM said the discounts are primarily needed to keep demand rolling on trucks and SUVs.

        譯文:通用說,為使卡車和SUV的需求繼續(xù)保持上升勢頭,那些折扣手段基本都是必須的。

        解析:句中roll,的意思是“滾動,搖擺”,“keep … rolling”本意是“使保持滾動”,由此引伸出“保持??勢頭”之意。

        例22:The local press challenged the license of the TV station.

        譯文:當(dāng)?shù)氐拿襟w要求吊銷那家電視臺的營業(yè)執(zhí)照。

        解析:“challenge” 常用的義項是“反對;向??挑戰(zhàn);對??質(zhì)疑”等,但所有這些義項似乎都無法譯出原意。根據(jù)《朗文現(xiàn)代英漢雙解詞典》上的釋義3:“to question the lawfulness or rightness of(someone or something)[質(zhì)疑(某人或物)的合法性]”,依據(jù)漢語表達(dá)習(xí)慣作進(jìn)一步引申,譯為“要求吊銷”。

        2.比喻和成語典故的引申

        英漢兩種語言中存在大量的習(xí)語,這些習(xí)語大都具有鮮明的形象,適于用來比喻事物。各自社會文化背景不同,而比喻具有很強的民族色彩。這時,往往需要將其象征意義表達(dá)出來,便于讀者理解。

        例23:American girls are puffing more cigarettes and popping more prescription pills than boys, and using as much alcohol and illicit drugs, the White House drugs control Czar said on Sunday.

        譯文:美國白宮負(fù)責(zé)藥物控制的官員周日表示,美國女孩在抽煙和吞食藥丸上超過了男孩,并且還服用大量的烈酒和違法毒品。

        解析:(Czar 原指俄國沙皇,可以引申為“大權(quán)獨攬的人、領(lǐng)導(dǎo)者”??偨y(tǒng)將全國的drug problems都交給他去打理,所以稱為Drug Czar;如果是負(fù)責(zé)能源危機的最高官員,就是the president's energy czar“總統(tǒng)身邊獨攬能源大權(quán)的人物”)。

        例24:People are firmly opposed to the policy of Procrustean bed.

        譯文:人們堅決反對那項“一刀切”的政策。

        解析:普羅克汝斯忒斯(Procrustes)是希臘神話中臭名昭著的強盜。他攔路搶劫,把受害人綁在床榻之上。如果受害人身高超過床榻,普羅克汝斯忒斯就截斷其下肢;如果受害人身高短于床榻,他就抻長其下肢,使其與床榻齊長,他用這種方法殺害了很多人。成語“Procrustes? bed(普羅克汝斯忒斯之床)”的意思是任何試圖使所有的人符合一個標(biāo)準(zhǔn)、一個思想或行為模式的做法,與漢語成語“削足適履”、“截趾穿鞋”頗相同;也類似俗語“強求一律”的說法,按照漢語表達(dá)習(xí)慣,引申為“一刀切”。

        三、詞類轉(zhuǎn)換法

        詞類轉(zhuǎn)換是翻譯中常見的技巧。作為一種譯詞技巧,轉(zhuǎn)換法指翻譯過程中為了使譯文符合譯語的表述方式和習(xí)慣而對原句中的詞類進(jìn)行轉(zhuǎn)換。詞類轉(zhuǎn)譯的種類很多,就商務(wù)英語翻譯而言,最常見的是名詞、介詞、形容詞及動詞間的互相轉(zhuǎn)譯,使譯文更通順、自然。

        1.轉(zhuǎn)換成動詞

        我們知道,漢語是一種動詞顯著的語言。英漢句法的一個重要區(qū)別就在于動詞的使用。因此英譯漢的詞類轉(zhuǎn)換最重要的一項就是將英語的各種詞類轉(zhuǎn)換成漢語動詞。

        (1)名詞轉(zhuǎn)化成動詞

        英語中較多使用名詞,名詞可以用來表現(xiàn)動作,而漢語則習(xí)慣使用動詞。英譯漢時,應(yīng)注意把英語的名詞轉(zhuǎn)譯成漢語的動詞或形容詞。英語中由動詞派生的或具有動作意義的名詞,如將名詞譯成動詞,則更易于處理。

        例25:Upon receipt of the Shipment Notice and fulfillment of all conditions set forth herein, Party A shall provide the loan pursuant to the provisions hereof.

        譯文:在收到裝運通知并滿足所有本協(xié)議列明的條件后,甲方應(yīng)依本協(xié)議的規(guī)定提供貸款。

        例26:Payers usually delay payment until the arrival and unloading of the goods.

        譯文:付款人通常要等到貨物到達(dá)并卸下以后才付款。

        解析:上述兩例由于英語語法限制,只有用名詞形式,英譯漢時轉(zhuǎn)換成動詞,語義顯豁,表達(dá)簡潔流暢。

        (2)介詞轉(zhuǎn)換成動詞

        英語的介詞具有豐富的詞匯意義并且使用相當(dāng)普遍且靈活,搭配不同,其意義往往也不相同,常??梢员磉_(dá)漢語中需要用動詞來表達(dá)的意義。

        例27:The chief engineer was in charge of directing the building of the subway.

        譯文:主任工程師負(fù)責(zé)指揮地鐵的建造工程。

        解析:在作表語的介詞短語中,介詞常轉(zhuǎn)譯為動詞,而連系動詞則省略不譯。

        例28:Everyone who is going abroad will need to be immunised against yellow fever.

        譯文:準(zhǔn)備出國者均需接種預(yù)防黃熱病的疫苗。

        解析:在作目的或原因狀語的介詞短語中,介詞轉(zhuǎn)譯成動詞。

        (3)形容詞轉(zhuǎn)化成動詞

        許多英語形容詞,在聯(lián)系動詞之后,如表示人的意識、感情、感受、愿望等往往需要轉(zhuǎn)換成漢語的動詞。

        例29:In fact, Mr.Obama cannot be certain even now of securing any health reform at all.

        譯文:其實,即使到現(xiàn)在奧巴馬對醫(yī)改法案能否通過也沒有十拿九穩(wěn)的把握。

        (4)副詞轉(zhuǎn)換成動詞

        例30:The level of unemployment is down.

        譯文:失業(yè)率在下降。

        例31:Open the valve to let air in.

        譯文:打開閥門,讓空氣進(jìn)入。

        2.轉(zhuǎn)化成名詞

        中英文中都有大量的名詞。在英漢翻譯中名詞和其他詞類之間的轉(zhuǎn)換是司空見慣的。

        (1)動詞轉(zhuǎn)換成名詞

        例32:He was motivated by a desire to reach a compromise.

        譯文:他的動機是希望達(dá)成某種妥協(xié)。

        例33:Its existing franchise commenced on September 1, 2010 and will expire on July 31, 2013.

        譯文:該公司專營權(quán)的有效期為2010年9月1日至2013年7月31日。

        (2)形容詞轉(zhuǎn)化成名詞

        帶有定冠詞的形容詞表示一類人或事務(wù)或者形容詞用作表語表示事務(wù)的性質(zhì)時可以轉(zhuǎn)化成名詞。

        例34:The two compounds are both alkalis, the former is strong, the latter weak.

        譯文:這兩種化合物都是堿,前者是強堿,后者是弱堿。

        例35:The supplier shall ensure that it is the lawful owner of the technology to be proved and that the technology provided is complete, accurate, effective and capable of attaining the technical targets specified in the contract.

        譯文:供方應(yīng)保證自己是所提供的技術(shù)的合法擁有者,并且保證所提供的技術(shù)具有完整性、準(zhǔn)確性、有效性,能夠達(dá)到合同規(guī)定目標(biāo)。

        (3)代詞轉(zhuǎn)換成名詞

        例36:Keep your phone away from your body when you not using it.

        譯文:手機不用時,將它放到遠(yuǎn)離身體的地方。

        解析:your body直譯是“你的身體”,而細(xì)讀原文,我們發(fā)現(xiàn)其實your body是泛指人體。作者為了引起與讀者的共鳴,用了與讀者更息息相關(guān)的your。在翻譯時,應(yīng)將此代詞轉(zhuǎn)換成名詞,體現(xiàn)其真實含義。

        (4)副詞轉(zhuǎn)換成名詞

        例37:The machine can dimensionally be changeable according to consumers? need.

        譯文:機器的大小尺寸可以根據(jù)客戶的需求加以變更。

        例38:After his vacation tour he was in fine condition both physically and mentally.

        譯文:休閑度假旅游之后,他的身體狀況和精神狀況都很好。

        3.轉(zhuǎn)換成形容詞

        (1)名詞轉(zhuǎn)換成形容詞

        例39:He noticed a close agreement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on the trade problem.

        譯文:他注意到兩國在貿(mào)易問題上的看法是非常一致的。

        例40:That accident impressed on me the necessity of traffic regulations.

        譯文:那次車禍?zhǔn)刮疑罡薪煌ㄒ?guī)則的必要。(名詞necessity轉(zhuǎn)譯為形容詞)

        (2)動詞轉(zhuǎn)換成形容詞

        例41:They differ with each other as to the precise meaning of this article in the contract.

        譯文:對于合同中這一條款的確切釋義他們的看法互不一致。

        (3)副詞轉(zhuǎn)換成形容詞

        英語動詞譯成漢語名詞時,修飾該動詞的副詞往往轉(zhuǎn)譯成形容詞。

        例42:This ventilation system is chiefly characterized by its simplicity of operation and the ease with which it can be maintained.

        譯文:這種通風(fēng)設(shè)備的主要特點是操作簡單,維修容易。

        例43:In the station, a telephone began to ring.The ringing was loud, evenly spaced and unanswered.

        譯文:車站里有一部電話的鈴聲響了起來。聲音很大,節(jié)奏均勻,無人接聽。

        解析:英語形容詞譯成漢語名詞時,修飾該形容詞的副詞往往也轉(zhuǎn)譯成形容詞。

        4.轉(zhuǎn)換成副詞

        有時為了翻譯需要,某些英語詞類可以譯成漢語的副詞。

        (1)形容詞轉(zhuǎn)換成副詞

        由于語言習(xí)慣不同,英語里的形容詞有時譯成漢語副詞:

        例44:As Beijing becomes increasingly congested and polluted, there has a growing realization that action is needed to tackle these problems.

        譯文:隨著北京變得越來越擁擠,污染問題日益嚴(yán)重,人們更加意識到需要采取行動來解決這些問題。

        例45:Party A hereby irrevocably authorizes Party B to make a direct payment for the Goods into the account of the supplier immediately after Party A signs the Delivery Note.

        譯文:甲方在此不可撤銷地委托乙方,甲方簽署貨物交接單據(jù)后,立即將貨物價款直接支付到供貨商的賬戶。(payment轉(zhuǎn)譯為動詞, direct也相應(yīng)地轉(zhuǎn)譯為副詞)

        (2)名詞和動詞轉(zhuǎn)換成副詞

        例46:They succeed in putting their rivals out of business.

        譯文:他們成功地將競爭對手?jǐn)D出商界。

        例47:For the time being, therefore, we regret our inability to accept D/A terms in all transactions with our buyers abroad.

        譯文:因此,我們很抱歉與國外客戶的一切交易中,時下無法接受以承兌交單的方式付款。

        練習(xí)

        一、把下列詞匯譯成漢語。

        1.backlog          21.bulk-cheap

        2.tranship goods      22.a current account

        3.guarantor         23.an open account

        4.golden share       24.amortization

        5.futures market      25.macro-economic control

        6.funded debt        26.arrears

        7.forward market      27.aftermarket

        8.flotation         28.advance

        9.facility         29.complex

        10.durables         30.collateral

        11.demand note       31.credit limit

        12.delivery         32.statement

        13.negotiating bank     33.public accountant

        14.factoring        34.liquidate

        15.payment balance     35.enquiry

        16.dishonour        36.zero-profit-point

        17.operative instruments  37.securities

        18.booking confirmation   38.risk averse

        19.sea waybill       39.regulation

        20.cover note        40.legal tender

        二、下列商務(wù)縮略語有不止一個意思,請說出各有哪些主要含義。

        1.NF            3.ASS

        2.PCA            4.trans

        三、運用轉(zhuǎn)化法將下列句子譯成漢語。

        1.We guarantee prompt delivery of goods.

        2.The “Events of Default”, as used in this Contract, shall mean the occurrence, from time to time, of any of the following circumstances.

        3.Instinct is not always a good guide.

        4.We lay special stress on the importance of offering good follow-up service.

        5.You are a greater blockhead than I had supposed you to be.

        6.The new contract would expire in 5 years.

        7.Formality has always characterized their relationship.

        8.John's got something for him, he would succeed in tackling the problem.

        9.These artistic handicrafts are very popular with foreign friends.

        10.Preference shareholders are entitled to a priority in the assets if the company is wound up.

        四、試用引申法翻譯下列各句,注意根據(jù)上下文及邏輯關(guān)系。

        1.The company will pay the rent, keep a roof over our heads.

        2.The owner's son has the inside track for the job.

        3.The week's see-saw market actions signaled two divergent views on the economy, analysts said.

        4.E-commerce has not yet been enthusiastically embraced.

        5.I have no head for mathematics.

        6.The oil also provides some cooling effect.

        7.And even if this informed speculation proves false, it's a fact that whoever does sign AOL to a long term search deal will have the inside track to an eventual acquisition.

        8.We should advise you to get in touch with them for your requirements.

        9.That's why I am not that fond of being described as an “economic czar”.

        10.All the wit and learning in this field are to be present at the symposium.

        免責(zé)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我要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