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為“普列漢諾夫”寫概括語
怎樣為“普列漢諾夫”寫概括語?
請看[普列漢諾夫]的不同的概括語:
原是俄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傳播者,后墮落為修正主義者,俄國孟什維克和第二國際修正主義的首領之一。(《辭海》1979年版,后來略有修改,但基本格調(diào)未變)
俄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者之一,后成為孟什維克和第二國際機會主義的首領之一。(《簡明社會科學詞典》1982年版)
著名的俄國哲學家和馬克思主義宣傳家,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的主要創(chuàng)始人之一。(《社會主義辭典》1985年版)
俄國最初的馬克思主義傳播者之一,俄國第一個馬克思主義團體“勞動解放社”的創(chuàng)始人。(《簡明政治學詞典》1985年版)
由上可見,《辭?!泛汀逗喢魃鐣茖W詞典》是一種類型,它們的概括語的前一句,肯定了普列漢諾夫曾經(jīng)從事的革命活動,僅在評價上有所不同;而后一句則指出了他在后期反對革命的活動。這種評價,基本上符合普列漢諾夫一生的歷史事實,而能給讀者一個全面完整的印象?!渡鐣髁x辭典》和《簡明政治學詞典》則是另一種類型,它們僅把普列漢諾夫從事過的革命活動作為他的概括語的根據(jù),而完全不顧他的后期的歷史表現(xiàn)。人物的概括語,是對人的一生的全面的概括。讀者如果不看[普列漢諾夫]的釋文,僅看后一種概括語,從中只能得出普列漢諾夫是一個完美無缺、必須全面肯定的人物。
普列漢諾夫1875年起從事革命活動,有不可磨滅的貢獻,但1903年后政治上日益右傾,1905年終于墮落為孟什維克,反對列寧的布爾什維克的策略,最后反對十月革命。他的晚節(jié)是不能肯定的。因此,留頭去尾,用他前半生的主要活動給他作一生的結(jié)論是不恰當?shù)摹?/p>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