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治敏感。
新聞工作屬于上層建筑,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和民主政治的重要組成部分。新聞一方面要接受政治的指導和制約,反映黨和國家的政治立場、政治主張和政治觀點,不斷把握正確的政治動向和輿論導向;另一方面要以政治為重要的新聞源,從黨和國家與時俱進的政治動態(tài)中獲取大量的新聞線索和素材,不斷滿足廣大受眾對于政治信息的需求。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后,中國的改革首先在農(nóng)村啟動,千家萬戶實行了大包干。包干到戶,是不是分田單干?人們普遍提出這樣的疑問。1980年春,廣東省紫金縣烏石公社景聯(lián)大隊開始推行家庭聯(lián)產(chǎn)承包責任制。社員賀榮增心生疑慮,以對聯(lián)形式向大隊黨支部書記賀云開提問:“三十年前分田地,三十年后又分地,為什么?”賀云開對大包干也不大理解,搖搖頭說:“我只能給這副對聯(lián)加個橫額:難解其故?!?年過去了,景聯(lián)大變,家家戶戶糧滿倉、油滿缸,人均分配由大包干前的46元增加到200多元,徹底改變了過去那種缺糧、缺錢的窘迫境況。賀云開從大包干帶來農(nóng)家富的變化中得到了答案,寫了一副對聯(lián),登門送給賀榮增,回答他3年前提出的問題。對聯(lián)寫道:“三十年前分田地,耕者有其田;三十年后又‘分’地,耕者有其責?!睓M額是:“社會主義好!”
《南方日報》記者李英民、岑祖謀了解到這一線索后,憑著敏銳的政治敏感,意識到這一新聞背后的政治意義和宣傳價值。他們通過采訪,寫了《大包干和分田單干的根本區(qū)別何在?》的消息,回答了社會上普遍存在的包干到戶和分田單干有什么區(qū)別的焦點問題。消息通過賀云開的對聯(lián),用“耕者有其田”和“耕者有其責”這樣精辟的語言,指出大包干和分田單干的根本區(qū)別:土改分田,是把土地分到戶,生產(chǎn)資料所有權歸個人;現(xiàn)在“分”田,是在社會主義公有制的基礎上實行責任制。橫額“社會主義好”,表明了廣大農(nóng)民對大包干的社會主義性質的充分肯定,對大包干增產(chǎn)增收優(yōu)越性的拍手叫好。報道刊登后,引起了強烈反響。賀云開的對聯(lián)和他認識上的變化,對廣大干部群眾很有啟發(fā)、教育意義。人們在“耕者有其責”上提高認識,更加理直氣壯地推行、完善大包干責任制。
談到政治敏感,還需要強調一個問題,就是新聞的政治標準。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提出:“文藝批評有兩個標準,一個是政治標準,一個是藝術標準?!薄斑@兩者的關系怎么樣呢?”“政治標準放在第一位”,“藝術標準放在第二位”。他還說,“按照政治標準來說,一切利于抗日和團結的,鼓勵群眾同心同德的,反對倒退、促成進步的東西,便都是好的;而一切不利于抗日和團結的,鼓動群眾離心離德的反對進步,拉著人們倒退的東西,便都是壞的?!迸袛嘈侣勛髌吠瑯邮莾蓚€標準,一個是政治標準,一個是新聞標準,并且政治標準第一,新聞標準第二。政治標準與宣傳價值密切相關,新聞標準與新聞價值密切相關。政治上過關的新聞必須具有宣傳價值,而有宣傳價值的新聞政治上應該是合格的。判斷新聞的政治標準是什么呢?就是江澤民在1994年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提出的“五個有利于”:“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就是要造成有利于進一步改革開放,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體制,發(fā)展社會生產(chǎn)力的輿論;有利于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民主法制建設的輿論,有利于鼓舞和激勵人們?yōu)閲腋粡?、人民幸福和社會進步而艱苦創(chuàng)業(yè)、開拓創(chuàng)新的輿論;有利于人們分清是非,堅持真善美,抵制假惡丑的輿論;有利于國家統(tǒng)一、民族團結、人民心情舒暢、社會政治穩(wěn)定的輿論?!迸囵B(yǎng)政治敏感,就要樹立強烈的政治標準意識,堅持政治標準第一。這樣,我們既能從政治上敏銳地發(fā)現(xiàn)具有宣傳價值的新聞,又能保證政治上不出輿論導向錯誤的問題。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