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認識市盈率
(一)市盈率是如何決定的
市盈率(L Price/Earnings Ratio,P/E Ratio),又稱為“本益比”,是每股股價與每股利潤的比值,是量度及比較公司股價高低和投資分析的一項重要指標。市盈率的計算公式是:
市盈率是一個風險指標,它綜合反映了某一時期內(nèi)投資股票在成本與收益這兩個方面的特征。例如,對于10倍市盈率(稅后凈利為年報數(shù)據(jù))的股票,就意味著在收益不變的情況下,股東可以在10年內(nèi)收回在該證券上的投資成本。因此,市盈率越低,說明收回成本的時間越短;市盈率越高,收回成本的時間越長。這也就是為什么一些投資者要強調(diào)市盈率越低越好,并認為市盈率越低,越有投資價值。市盈率反映了市場對企業(yè)盈利的看法,市盈率越高暗示市場越看好企業(yè)盈利的前景。對于投資者來說,市盈率過低的股票會較有吸引力。
市盈率還可用于對股票市場的估價。如果我們能夠分別估計出股票的市盈率(例如,取相關行業(yè)或板塊的平均值)和每股收益,就可由市盈率公式大致估計出股票的價格。這種市盈率估價法還可以用于確定新股的發(fā)行價格。
要動態(tài)看待市盈率。目前,我們所談論的市盈率大多是靜態(tài)市盈率。眾所周知,證券市場最看重預期與未來,只有動態(tài)市盈率才能真正反映市場的價值。在實際的股票操作中,投資者也常發(fā)現(xiàn),有些市盈率低的股票并不活躍,一些市盈率并不低的股票股價在上漲,但市盈率非常低的股票同期不但不漲,反而下跌。這就使一些投資者感到不容易理解,為什么他們有時買的是市盈率最低的股票,不但沒有收益反而產(chǎn)生虧損。這是因為市盈率是動態(tài)的,股價和每股收益都是可變的。如某只股票今年的每股收益0.5元,明年它可能會到0.3元,業(yè)績大幅下降;而另一只股票今年的每股收益0.001元,明年它可能會到0.2元,業(yè)績大幅增長。根據(jù)新的每股收益計算出來的市盈率將會發(fā)生大幅變化。市盈率只能代表過去一段時間內(nèi)公司業(yè)績的經(jīng)營情況,代表不了未來。所以,要動態(tài)看待市盈率。
市盈率受股本規(guī)模影響。股本(尤其是流通股本)越小,市盈率就會越高,反之,就會越低。需求理論可以解釋這一現(xiàn)象,而不能單純機械套用決定市盈率的股價與每股利潤的兩個因素來認定。股本越大,股性呆滯,市盈率偏低;股本越小,股性靈活,市盈率居高。
市盈率和股本結構有著非常重要的關系。如果一個2000萬元左右流通盤的小盤股的每股收益和一個2億元左右流通盤的大盤股的每股收益相同,通常大盤股的市盈率要大大低于小盤股的市盈率。因此,看市盈率要考慮流通盤。目前看來,如果上市公司的股份是全流通,市盈率就會趨低;如果股份不是全流通,那么流通股的市盈率就會趨高。有關資料顯示,我國非流通股的數(shù)量在2002年已高達3778.61億股。按資本市場有關的預期,到2010年,以美國、日本、中國為首的世界股市格局為15∶5∶2,即2010年美國的股票市值大約為15.46萬億美元,日本是5.41萬億美元,中國則接近于2.16萬億美元,折合人民幣大概為18萬億元。假設目前股權分割的結構改進不大,那么,2010年流通股約為7500億股,而非流通股則是14000億股,為2002年的3.7倍。此類含有非流通股的股票的市盈率到底是趨高還是趨低,實為變數(shù)。
市盈率與公司成長性相關。市盈率取決于公司的盈利和盈利增長潛力,它在短期內(nèi)可以隨市場供求波動,而在長期不可能大幅度偏離它的客觀基礎,即公司的盈利能力。高成長性的公司股票市盈率高于低成長性的公司。
圖8—11 可口可樂股票價格及市盈率(1984~2004年)
上圖反映了1984~2004年可口可樂股的市盈率與股票價格和每股收益增長率相關。股票價格漲幅超過每股收益增長率,則市盈率上升;反之則下降。
式中:a表示股票價格漲幅;b表示每股收益增長率。
顯然,市盈率作為股票價格與當前賬面盈利的比值,隨股票市場對公司成長預期和當前業(yè)務賬面利潤變化而變化。
市盈率與IPO時的發(fā)行價有關。中國一級市場股票的平均發(fā)行市盈率在40倍偏上,在成本接力賽中,一級市場市盈率逐浪推高了二級市場市盈率。
(二)關于市盈率的爭議
在評價整個市場的投資價值時,市盈率無疑是最好的指標。由于歷史原因,我國證券市場市盈率一直是困擾投資者的最大難題。它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兩個方面:①沒有統(tǒng)一的市盈率。目前主流證券媒體在計算兩市市盈率時,由于沿用不同的計算口徑,最終得出了兩個結果:其一(中證報)是將上市公司的流通股市值除以上市公司的流通股凈利潤。如某一日,深市A股的平均市盈率為52.19倍,滬市A股的市盈率為47.25倍,兩市的平均市盈率為49.11倍;其二(上證報)是剔除兩市的虧損股,然后再計算平均市盈率,結果深市A股市盈率為39.55倍,滬市A股市盈率為36.05倍,平均市盈率約為37.8倍。由于存在兩種市盈率的標準,投資者在分析目前市場投資價值時常常陷入茫然。②目前成熟市場市盈率一般在15~25倍之間波動,相比之下,我國A股的市盈率無論是49.11倍抑或是37.8倍均大大高出這一區(qū)間。
股票市場總體市盈率水平是否能夠作為股票市場高度投機或危機的預警評價指標?2001年初,圍繞A股市場市盈率數(shù)值是否過高的爭論異常尖銳??梢詺w納為五種觀點:①“股票是否具有投資價值,最主要的依據(jù)應該是企業(yè)內(nèi)在價值,而不是其他。中國股市目前的平均市盈率已高達60~80倍,確實過高了,沒有哪個國家的經(jīng)濟能長期支持這么高的市盈率?!薄爸袊墒型稒C已經(jīng)到了一個非常嚴重的地步?!雹诋斍暗氖杏孰m然不低,但還算正常?!叭绻仁杏实脑挘覀兪?0倍,比日本還要低很多,日本的市盈率要到80倍甚至100倍?!雹邸拔覈善笔袌鍪杏仕脚c國際股票市場缺乏可比性。因為我國上市公司只有1/3左右的股票能夠流通,如果這些股票能夠全額流通,股票價格將下降,市盈率就絕對不會這樣高。”④基于對國內(nèi)上市公司市盈率分類統(tǒng)計,如果剔除ST、PT等市盈率異常高的股票,A股市場總體市盈率并不高。⑤從供求關系角度認為“國內(nèi)證券市場是發(fā)展型市場,股票供給不夠,造成了股價和市盈率比較高,這不能用常規(guī)的市盈率觀點來衡量?!?/p>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