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死神擦肩
動畫般的藍天、白云
早上9點50分從理塘出發(fā),過了理塘便是巴塘。
每個人的感受不一樣,如果有人問我去西藏感覺什么最美,我會說,最美的正是一路相伴的藍天、白云,這里的藍天、白云有著油畫般的層次美。
總之,這段路程光線極好!途中會看到成群的藏牛,在吃草、休息。這種牛生活在海拔2300~3800米地區(qū),具有耐缺氧環(huán)境和放養(yǎng)的特點。
下午1點50分到達海子山,海子山背面和正面的景色都非常美麗,就像來到了童話世界。海子山平均海拔4500米,共有1145個大小海子。其規(guī)模和密度在我國是獨一無二的,故名海子山,被稱為“天外星球,千湖之山”。我驚嘆有生以來從沒見過如此美妙的真實世界,在這里我們拍攝了近兩個小時。
海子山
海子山
白云仿佛隨意潑灑在藍天上,山峰連綿起伏,與天空銜接,綠草覆蓋著小山丘,裸露的白石像堅實的臂膀,小木房就在這臂膀里做夢、低吟、淺唱。近里,是云遮的陰翳,草地蒙上了淺黑色的面紗。這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世界,純凈到讓人窒息!
圣湖鑲嵌在神山之中,神山投映在圣湖之中。山水相依,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人的審美極致。在內(nèi)陸難以見到如此清澈純粹的山水,讓人興奮與感動!
鏡頭定格的境景,似有蠻荒之感,沉郁內(nèi)斂,有幾分魏晉南北朝時期鮑照筆下的山水神韻。礫石撒落在各處,有些山巒像是燃燒過,有些山巒像是被雕刻過,而最遠處的山峰上還不知道是云是雪。
蜿蜒的小路并不曾打擾這片清凈,當我經(jīng)過這里時,這一個個的海子已嵌進我的靈魂,碧綠如處子。遠處的雪峰與海子遙相呼應(yīng)。
下午4點16分,來到一個小村莊。村莊坐落于兩山之間,有潺潺小溪彎曲環(huán)繞,景色非常美麗。
拍攝之余,我們跟一個年輕的藏族媽媽聊了起來……這位年輕的媽媽只有18歲,已經(jīng)是3歲孩子的母親了。
下午6點半左右,到達四川距西藏最近的一個縣城——巴塘。在巴塘的一家由西川漢人開的飯館匆匆吃了飯,大概用了20分鐘,這個時間我估計一輩子都不會忘記,因為稍后我們就知道這20分鐘真是生死攸關(guān)的20分鐘。
18歲的媽媽
出發(fā)前往川藏過境大橋——金沙江大橋,過了這座金沙江大橋,就是屬于西藏的范圍了。我們計劃連夜趕往西藏芒康縣住宿,之間只有120公里。我有些激動,西藏,這個魂牽夢縈的地方,近在咫尺。
然而剛過此橋后的10公里處,遇到了一次大的山體塌方,橫截面約200余米,擋住了我們前行的道路。據(jù)搶修工人說,塌方發(fā)生在20分鐘前。那正好就是我們在巴塘吃飯的時間,如果我們沒有在巴塘吃晚飯,早一步來到這里,很可能人和車就淹沒在塌方的層層巨石中,被山體掩埋,我們聽后倒吸一口涼氣。下車觀望,雖然夜黑看不到塌方狀況,但耳邊轟轟隆隆的巨石滾落聲,鋪天蓋地的灰層撲面而來,讓人不寒而栗。當然也有一種可能,假設(shè)再早一步剛好就避開了塌方,直接大道坦途駛進了西藏??墒乾F(xiàn)實既沒有如果,也沒有假設(shè)。
我們調(diào)轉(zhuǎn)車頭返回巴塘,并在此住宿了一夜。
第二天清晨起床,經(jīng)問詢,由于塌方面積過大,需要六天才通車。我的天!這無疑是晴天霹靂,意味著我們的計劃將全部打亂。我不敢相信。我們將行李裝上車,再次前往川藏過境大橋檢查站,打聽情況,事實確實如此。無奈中我們商量,不能等六天,決定改道滇藏線,先到四川德榮,再到云南的德欽,然后到西藏的芒康(芒康是川藏線、滇藏線進藏的必經(jīng)之路)。
這一路,由于路不好走,六百公里的路程,我們走了整整兩天時間。好在滇藏線沿路風光多姿多彩,也算有失必有得。
經(jīng)過這幾天的行程,我體會到,出遠門,特別是去西藏這類的地方,一是一定要約志同道合的人,二是其中要有人對路線比較熟悉,三是要有人能合理地掌握全局,這樣才有可能順利完成旅程。
海子山
▲拍攝技法:天空和地平線以31的比例分割上下畫面。
根據(jù)近暗遠亮的自然規(guī)律,形成畫面的縱深感,充分展示天空之浩瀚、大地之神奇。以天空測光曝光。用光圈11,快門1/640秒,焦距35mm拍攝。
溪
▲拍攝技法:三角形構(gòu)圖。
利用側(cè)光拍攝,使畫面增強立體層次感。以四塊動靜交會的三角形組成畫面:小溪一塊、青稞一塊、畫面右側(cè)的山巒一塊、天空一塊。以小溪測光。用光圈11,快門1/160秒,焦距28mm拍攝。
巴塘縣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