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欧美无遮挡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中文字幕一区二区日韩欧美,久久久久国色αv免费观看,亚洲熟女乱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首頁 ? 理論教育 ?秦文公郊天應(yīng)夢

        秦文公郊天應(yīng)夢

        時(shí)間:2023-12-31 理論教育 版權(quán)反饋
        【摘要】:秦襄公告辭回國。秦襄公稽首受命而歸,即整頓戎馬,為滅戎之計(jì)。岐、豐一片,盡為秦有,辟地千里,遂成大國。獵人驚異,奔告文公。文公復(fù)立陳寶祠于陳倉山。明日,此人以鬼語告于文公。文公依其說,復(fù)使人伐之,樹隨鋸而斷。文公聞之,使騎士候而擊之。遂僭用郊禘,比于王室。卻說鄭武公夫人,是申侯之女姜氏。屢次向其夫武公,稱道次子之賢,宜立為嗣。二宰久知太叔為國母愛子,有嗣位之望。

        話說平王東遷,車駕至于洛陽,見市井稠密,宮闕壯麗,與鎬京無異,心中大喜。京都既定,四方諸侯,莫不進(jìn)表稱賀,貢獻(xiàn)方物。惟有荊國[1]不到,平王議欲征之。群臣諫曰:“蠻荊久在化外,宣王始討而服之。每年止貢菁茅[2]一車,以供祭祀縮酒[3]之用,不責(zé)他物,所以示羈縻[4]之意。今遷都方始,人心未定,倘王師遠(yuǎn)討,未卜順逆。且宜包容,使彼懷德而來。如或怙終不悛[5],俟兵力既足,討之未晚?!弊源四险髦h遂息。


        秦襄公告辭回國。平王曰:“今岐、豐之地,半被犬戎侵據(jù)。卿若能驅(qū)逐犬戎,此地盡以賜卿,少酬扈從[6]之勞,永作西藩,豈不美哉?”秦襄公稽首受命而歸,即整頓戎馬,為滅戎之計(jì)。不及三年,殺得犬戎七零八落,其大將孛丁、滿也速等,俱死于戰(zhàn)陣,戎主遠(yuǎn)遁西荒。岐、豐一片,盡為秦有,辟地千里,遂成大國。髯翁有詩云:

        文武當(dāng)年發(fā)跡鄉(xiāng),如何輕棄畀[7]秦邦?

        岐豐形勝如依舊,安得秦強(qiáng)號始皇!

        卻說秦乃帝顓頊[8]之裔。其后人名皋陶[9],自唐堯時(shí)為士師[10]官。皋陶子伯翳[11],佐大禹治水,烈山焚澤,驅(qū)逐猛獸,以功賜姓曰嬴,為舜主畜牧之事。伯翳生二子:若木,大廉。若木封國于徐[12],夏、商以來,世為諸侯。至紂王時(shí),大廉之后,有蜚廉[13]者,善走,日行五百里。其子惡來有絕力,能手裂虎豹之皮。父子俱以材勇,為紂幸臣,相助為虐。武王克商,誅蜚廉并及惡來。蜚廉少子曰季勝,其曾孫名造父[14],以善御得幸于周穆王,封于趙[15],為晉趙氏之祖[16]。其后有非子[17]者,居犬丘[18],善于養(yǎng)馬,周孝王[19]用之,命畜馬于汧、渭二水[20]之間,馬大蕃息。孝王大喜,以秦地封非子為附庸之君,使續(xù)嬴祀,號為嬴秦。傳六世至襄公,以勤王功封秦伯,又得岐、豐之地,勢益強(qiáng)大,定都于雍[21],始與諸侯通聘。襄公薨,子文公[22]立,時(shí)平王十五年[23]也。

        一日,文公夢鄜邑[24]之野,有黃蛇自天而降,止于山阪[25]。頭如車輪,下屬于地,其尾連天。俄頃化為小兒,謂文公曰:“我上帝之子也。帝命汝為白帝,以主西方之祀?!毖杂櫜灰姟C魅?,召太史敦占之。敦奏曰:“白者,西方之色[26]。君奄有西方,上帝所命,祠之必當(dāng)獲福?!蹦擞卩~邑筑高臺,立白帝廟,號曰畤[27],用白牛祭之。

        又陳倉[28]人獵得一獸,似豬而多刺,擊之不死,不知其名,欲牽以獻(xiàn)文公。路間,遇二童子,指曰:“此獸名曰猬,常伏地中,啖死人腦,若捶其首即死。”猬亦作人言曰:“二童子乃雉精,名曰陳寶,得雄者王,得雌者霸。”二童子被說破,即化為野雞飛去。其雌者,止于陳倉山之北阪,化為石雞。視猬,亦失去矣。獵人驚異,奔告文公。文公復(fù)立陳寶祠于陳倉山。

        又終南山[29],有大梓樹,文公欲伐為殿材,鋸之不斷,砍之不入。忽大風(fēng)雨,乃止。有一人夜宿山下,聞眾鬼向樹賀喜,樹神亦應(yīng)之。一鬼曰:“秦若使人被[30]其發(fā),以朱絲繞樹,將奈之何?”樹神默然。明日,此人以鬼語告于文公。文公依其說,復(fù)使人伐之,樹隨鋸而斷。有青牛從樹中走出,徑投雍水[31]。其后近水居民,時(shí)見青牛出水中。文公聞之,使騎士候而擊之。牛力大,觸騎士倒地。騎士發(fā)散被面,牛懼更不敢出。文公乃制髦頭[32]于軍中,復(fù)立怒特祠[33],以祭大梓之神。

        時(shí)魯惠公[34]聞秦國僭祀上帝[35],亦遣太宰讓到周,請用郊禘[36]之禮。平王不許。惠公曰:“吾祖周公有大勛勞于王室。禮樂吾祖之所制作,子孫用之何傷?況天子不能禁秦,安能禁魯?”遂僭用郊禘,比于王室。平王知之,不敢問也。自此王室日益卑弱,諸侯各自擅權(quán),互相侵伐,天下紛紛多事矣。史官有詩嘆曰:

        自古王侯禮數(shù)懸,未聞侯國可郊天。

        一從秦魯開端僭,列國紛紛竊大權(quán)。

        再說鄭世子掘突嗣位,是為武公[37]。武公乘周亂,并有東虢[38]及鄶[39]地,遷都于鄶,謂之新鄭[40]。以滎陽為京城[41],設(shè)關(guān)于制邑[42]。鄭自是亦遂強(qiáng)大,與衛(wèi)武公同為周朝卿士。平王十三年[43],衛(wèi)武公薨,鄭武公獨(dú)秉周政。只為鄭都滎陽[44],與洛邑鄰近,或在朝,或在國,往來不一。這也不在話下。卻說鄭武公夫人,是申侯之女姜氏。所生二子,長曰寤生,次曰段。為何喚做寤生?原來姜氏夫人分娩之時(shí),不曾坐蓐[45],在睡夢中產(chǎn)下,醒覺方知。姜氏吃了一驚,以此取名寤生,心中便有不快之意。及生次子段,長成得一表人才,面如傅粉,唇若涂朱,又且多力善射,武藝高強(qiáng)。姜氏心中偏愛此子:“若襲位為君,豈不勝寤生十倍?”屢次向其夫武公,稱道次子之賢,宜立為嗣。武公曰:“長幼有序,不可紊亂。況寤生無過,豈可廢長而立幼乎?”遂立寤生為世子。只以小小共城[46],為段之食邑,號曰共叔。姜氏心中愈加不悅。及武公薨,寤生即位,是為鄭莊公[47],仍代父為周卿士。姜氏夫人見共叔無權(quán),心中怏怏。乃謂莊公曰:“汝承父位,享地?cái)?shù)百里,使同胞之弟,容身蕞爾[48],于心何忍!”莊公曰:“惟母所欲?!苯显唬骸昂尾灰灾埔胤庵俊鼻f公曰:“制邑巖險(xiǎn)著名,先王遺命,不許分封。除此之外,無不奉命?!苯显唬骸捌浯蝿t京城亦可?!鼻f公默然不語。姜氏作色曰:“再若不允,惟有逐之他國,使其別圖仕進(jìn),以糊口耳。”莊公連聲曰:“不敢,不敢!”遂唯唯而退。

        次日升殿,即宣共叔段欲封之。大夫祭足[49]諫曰:“不可。天無二日,民無二君。京城有百雉[50]之雄,地廣民眾,與滎陽[51]相等。況共叔,夫人之愛子,若封之大邑,是二君也!恃其內(nèi)寵,恐有后患?!鼻f公曰:“我母之命,何敢拒之?”遂封共叔于京城。共叔謝恩已畢,入宮來辭姜氏。姜氏屏去左右,私謂段曰:“汝兄不念同胞之情,待汝甚薄。今日之封,我再三懇求,雖則勉從,中心未必和順。汝到京城,宜聚兵蒐乘,陰為準(zhǔn)備。倘有機(jī)會可乘,我當(dāng)相約。汝興襲鄭之師,我為內(nèi)應(yīng),國可得也。汝若代了寤生之位,我死無憾矣!”共叔領(lǐng)命,遂往京城居住。自此國人改口,俱稱為京城太叔[52]。

        開府[53]之日,西鄙、北鄙[54]之宰,俱來稱賀。太叔段謂二宰曰:“汝二人所掌之地,如今屬我封土。自今貢稅,俱要到我處交納,兵車俱要聽我征調(diào),不可違誤?!倍拙弥鍨閲笎圩?,有嗣位之望。今日見他豐采昂昂,人才出眾,不敢違抗,且自應(yīng)承。太叔托名射獵,逐日出城訓(xùn)練士卒,并收二鄙之眾,一齊造入軍冊。又假出獵為由,襲取鄢[55]及廩延[56]。兩處邑宰逃入鄭國,遂將太叔引兵取邑之事,備細(xì)奏聞莊公。莊公微笑不言。班中有一位官員,高聲叫曰:“段可誅也!”莊公抬頭觀看,乃是上卿公子呂[57]。莊公曰:“子封有何高論?”公子呂奏曰:“臣聞人臣無將[58],將則必誅。今太叔內(nèi)挾母后之寵,外恃京城之固,日夜訓(xùn)兵講武,其志不篡奪不已。主公假臣偏師[59],直造京城,縛段而歸,方絕后患?!鼻f公曰:“段惡未著,安可加誅?”子封曰:“今兩鄙被收,直至廩延,先君土地,豈容日割?”莊公笑曰:“段乃姜氏之愛子,寡人之愛弟。寡人寧可失地,豈可傷兄弟之情,拂國母之意乎?”公子呂又奏曰:“臣非慮失地,實(shí)慮失國也。今人心皇皇,見太叔勢大力強(qiáng),盡懷觀望。不久都城之民,亦將貳心。主公今日能容太叔,恐異日太叔不能容主公,悔之何及?”莊公曰:“卿勿妄言,寡人當(dāng)思之?!?/p>

        公子呂出外,謂正卿祭足曰:“主公以宮闈之私情,而忽社稷之大計(jì),吾甚憂之!”祭足曰:“主公才智兼人,此事必非坐視,只因大庭耳目之地,不便泄露。子貴戚之卿也,若私叩之,必有定見?!惫訁我姥?,直叩宮門,再請莊公求見。莊公曰:“卿此來何意?”公子呂曰:“主公嗣位,非國母之意也。萬一中外合謀,變生肘腋[60],鄭國非主公之有矣。臣寢食不寧,是以再請!”莊公曰:“此事干礙國母。”公子呂曰:“主公豈不聞周公誅管、蔡[61]之事乎?當(dāng)斷不斷,反受其亂。望早早決計(jì)。”莊公曰:“寡人籌之熟矣!段雖不道,尚未顯然叛逆。我若加誅,姜氏必從中阻撓,徒惹外人議論,不惟說我不友,又說我不孝。我今置之度外,任其所為。彼恃寵得志,肆無忌憚。待其造逆,那時(shí)明正其罪,則國人必不敢助,而姜氏亦無辭矣?!惫訁卧唬骸爸鞴h(yuǎn)見,非臣所及。但恐日復(fù)一日,養(yǎng)成勢大,如蔓草不可芟除[62],可奈何?主公若必欲俟其先發(fā),宜挑之速來?!鼻f公曰:“計(jì)將安出?”公子呂曰:“主公久不入朝,無非為太叔故也。今聲言如周,太叔必謂國內(nèi)空虛,興兵爭鄭。臣預(yù)先引兵伏于京城近處,乘其出城,入而據(jù)之。主公從廩延一路殺來,腹背受敵,太叔雖有沖天之翼,能飛去乎?”莊公曰:“卿計(jì)甚善,慎毋泄之他人?!惫訁无o出宮門,嘆曰:“祭足料事,可謂如神矣!”

        次日早朝,莊公假傳一令,使大夫祭足監(jiān)國,自己往周朝面君輔政。姜氏聞知此信,心中大喜曰:“段有福為君矣!”遂寫密信一通,遣心腹送到京城,約太叔五月初旬,興兵襲鄭。時(shí)四月下旬事也。公子呂預(yù)先差人伏于要路,獲住赍書之人,登時(shí)殺了,將書密送莊公。莊公啟緘看畢,重加封固,別遣人假作姜氏所差,送達(dá)太叔。索有回書,以五月初五日為期,要立白旗一面于城樓,便知接應(yīng)之處。莊公得書,喜曰:“段之供招在此,姜氏豈能庇護(hù)耶!”遂入宮辭別姜氏,只說往周,卻望廩延一路徐徐而進(jìn)。公子呂率車二百乘,于京城鄰近埋伏。自不必說。

        卻說太叔接了母夫人姜氏密信,與其子公孫滑商議,使滑往衛(wèi)國借兵,許以重賂。自家盡率京城二鄙之眾,托言奉鄭伯之命,使段監(jiān)國。祭纛[63]犒軍,揚(yáng)揚(yáng)出城。公子呂預(yù)遣兵車十乘,扮作商賈模樣,潛入京城,只等太叔兵動(dòng),便于城樓放火。公子呂望見火光,即便殺來。城中之人,開門納之,不勞馀力,得了京城。即時(shí)出榜安民,榜中備說莊公孝友,太叔背義忘恩之事,滿城人都說太叔不是。

        再說太叔出兵,不上二日,就聞了京城失事之信。心下慌忙,星夜回轅,屯扎城外,打點(diǎn)攻城。只見手下士卒紛紛耳語。原來軍伍中有人接了城中家信,說:“莊公如此厚德,太叔不仁不義?!币蝗藗魇?,十人傳百,都道:“我等背正從逆,天理難容?!焙迦欢?。太叔點(diǎn)兵,去其大半,知人心已變,急望鄢邑奔走,再欲聚眾。不道莊公兵已在鄢,乃曰:“共吾故封也?!庇谑亲呷牍渤牵]門自守。莊公引兵攻之,那共城區(qū)區(qū)小邑,怎當(dāng)?shù)脙陕反筌??如泰山壓卵一般,須臾攻破。太叔聞莊公將至,嘆曰:“姜氏誤我矣!何面目見吾兄乎!”遂自刎而亡。胡曾先生有詩曰:

        寵弟多才占大封,況兼內(nèi)應(yīng)在宮中。

        誰知公論難容逆,生在京城死在共。

        又有詩說莊公養(yǎng)成段惡,以塞姜氏之口,真千古奸雄也。詩曰:

        子弟全憑教育功,養(yǎng)成稔惡[64]陷災(zāi)兇。

        一從京邑分封日,太叔先操掌握中。

        莊公撫段之尸,大哭一場,曰:“癡兒何至如此!”遂簡[65]其行裝,姜氏所寄之書尚在。將太叔回書,總作一封,使人馳至鄭國,教祭足呈與姜氏觀看。即命將姜氏送去潁[66]地安置,遺[67]以誓言曰:“不及黃泉[68],無相見也!”姜氏見了二書,羞慚無措,自家亦無顏與莊公相見,即時(shí)離了宮門,出居潁地。莊公回至國都,目中不見姜氏,不覺良心頓萌,嘆曰:“吾不得已而殺弟,何忍又離其母?誠天倫之罪人矣!”

        卻說潁谷封人[69],名曰潁考叔,為人正直無私,素有孝友之譽(yù)。見莊公安置姜氏于潁,謂人曰:“母雖不母,子不可以不子。主公此舉,傷化[70]極矣!”乃覓鸮鳥數(shù)頭,假以獻(xiàn)野味為名,來見莊公。莊公問曰:“此何鳥也?”潁考叔對曰:“此鳥名鸮,晝不見泰山,夜能察秋毫,明于細(xì)而暗于大也。小時(shí)其母哺之,既長,乃啄食其母,此乃不孝之鳥,故捕而食之?!鼻f公默然。適宰夫進(jìn)蒸羊,莊公命割一肩,賜考叔食之??际逯粧萌猓眉埌?,藏之袖內(nèi)。莊公怪而問之??际鍖υ唬骸靶〕技矣欣夏福〕技邑?,每日取野味以悅其口,未嘗享此厚味。今君賜及小臣,而老母不沾一臠[71]之惠。小臣念及老母,何能下咽?故此攜歸,欲作羹以進(jìn)母耳?!鼻f公曰:“卿可謂孝子矣!”言罷,不覺凄然長嘆??际鍐栐唬骸爸鞴螢槎鴩@?”莊公曰:“你有母奉養(yǎng),得盡人子之心。寡人貴為諸侯,反不如你!”考叔佯為不知,又問曰:“姜夫人在堂無恙,何為無母?”莊公將姜氏與太叔共謀襲鄭,及安置潁邑之事,細(xì)述一遍?!耙言O(shè)下黃泉之誓,悔之無及!”考叔對曰:“太叔已亡,姜夫人止存主公一子,又不奉養(yǎng),與鸮鳥何異?倘以黃泉相見為歉,臣有一計(jì),可以解之?!鼻f公問:“何計(jì)可解?”考叔對曰:“掘地見泉,建一地室,先迎姜夫人在內(nèi)居住。告以主公想念之情,料夫人念子,不減主公之念母。主公在地室中相見,于及泉之誓,未嘗違也?!鼻f公大喜,遂命考叔發(fā)壯士五百人,于曲洧[72]牛脾山下,掘地深十馀丈,泉水涌出,因于泉側(cè)架木為室。室成,設(shè)下長梯一座,考叔往見武姜,曲道莊公悔恨之意,如今欲迎歸孝養(yǎng)。武姜且悲且喜??际逑确钗浣僚F⑸降厥抑?。莊公乘輿亦至,從梯而下,拜倒在地,口稱:“寤生不孝,久缺定省[73],求國母恕罪!”武姜曰:“此乃老身之罪,與汝無與。”用手扶起,母子抱頭大哭。遂升梯出穴,莊公親扶武姜登輦,自己執(zhí)轡隨侍。國人見莊公母子同歸,無不以手加額,稱莊公之孝。此皆考叔調(diào)停之力也。胡曾先生有詩云:

        黃泉誓母絕彝倫,大隧猶疑隔世人。

        考叔不行懷肉計(jì),莊公安肯認(rèn)天親!

        莊公感考叔全其母子之愛,賜爵大夫,與公孫閼同掌兵權(quán)。不在話下。

        再說共叔之子公孫滑,請得衛(wèi)師,行至半途,聞共叔見殺,遂逃奔衛(wèi),訴說伯父殺弟囚母之事。衛(wèi)桓公[74]曰:“鄭伯無道,當(dāng)為公孫討之。”遂興師伐鄭。不知?jiǎng)儇?fù)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1] 荊國:即楚國,古代部落名。羋姓,始祖鬻熊,原為商的與國。西周初立國于荊山(今湖北南漳西)一帶,故周人稱之為荊國、荊蠻。

        [2] 菁(jīnɡ京)茅:草名,亦稱苞茅、三脊茅。古代祭祀時(shí)用以縮酒。

        [3] 縮酒:古代祭祀,束茅立于祭前,沃酒于茅上,酒滲而下,如神之飲酒。故稱縮酒。

        [4] 羈縻(mí迷):羈為馬籠頭,縻為牛韁繩。比喻聯(lián)絡(luò)、維系。

        [5] 怙終不悛(ɡuān圈):依仗奸邪而終不悔改。怙,倚仗。悛,改悔。

        [6] 扈從:隨從,侍從。多特指隨從帝王。

        [7] 畀(bì畢):給予,賜與。

        [8] 顓頊(zhuān xū專須):古帝名,五帝之一。相傳為黃帝之孫,昌意之子。號高陽氏。生于若水(今四川雅礱江),居于帝丘(今河南濮陽)。

        [9] 皋陶(yáo堯):亦名咎繇。傳說中東夷族首領(lǐng),姓偃。舜時(shí)大臣,掌管刑法。后被禹選為繼承人,因已故,未繼位。

        [10] 士師:古代官名。掌訴訟刑獄。

        [11] 伯翳(yì義):一作伯益。舜時(shí)東夷部落首領(lǐng)。幫助禹治水有功,禹要讓位給他,他避居箕山之北。伯翳為秦之祖先,《國語·鄭語》中記載:“嬴,伯翳之后也。”

        [12] 徐:古國名。故址在今安徽省泗縣。

        [13] 蜚(fēi飛)廉:人名。與其子惡來俱為商紂王幸臣。武王滅商,驅(qū)之于海隅而戮之。

        [14] 造父:擅長駕駛馬,相傳曾取驊騮、綠耳等名馬獻(xiàn)與周穆王。穆王使造父駕御,西巡見西王母,樂而忘返。后賜造父以趙城(今山西洪洞縣北),故其后代以趙為氏。

        [15] 趙:古邑名。在今山西洪洞縣北趙城鎮(zhèn)。

        [16] 為晉趙氏之祖:造父六世孫曰奄父,為周宣王之御。奄父生叔帶,奔晉,事晉文侯,始建趙氏于晉國。

        [17] 非子:為惡來五世孫。

        [18] 犬丘:西周時(shí)地名。在今陜西興平縣東南。

        [19] 周孝王:西周第八個(gè)君王,乃周宣王曾祖父。大約公元前897至公元前888年在位。

        [20] 汧、渭二水:汧水為渭水支流,源出陜西隴縣之汧山,南流經(jīng)汧陽、鳳翔二縣,至寶雞流入渭水。

        [21] 雍:古邑名。故址在今陜西鳳翔縣南。按《史記·秦本紀(jì)》,定都于雍者乃襄公五傳之后的德公,時(shí)間要晚一百多年。

        [22] 文公:秦文公名不詳,在位五十年(前765-前716)。

        [23] 平王十五年:此處有誤。應(yīng)為平王六年,即公元前765年。

        [24] 鄜(fū夫)邑:春秋時(shí)邑名,即今陜西富縣。

        [25] 山阪(bǎn板):山坡。

        [26] “白者”二句:舊說以五色配五方:東方為青,南方為赤,西方為白,北方為黑,中央為黃。

        [27] 鄜畤(zhì至):意即鄜邑祭天之處。畤,祭名,指祭祀天地五帝。

        [28] 陳倉:古地名。即今陜西寶雞市。寶雞即因下面故事而得名。

        [29] 終南山:山名,秦嶺主峰。在今西安市南。

        [30] 被:同“披”。

        [31] 雍水:渭水支流,源出陜西鳳翔縣西北,經(jīng)岐山、扶風(fēng)、武功等縣流入渭水。

        [32] 髦頭:亦作旄頭,指披發(fā)的騎士。秦時(shí)所設(shè)髦頭軍,后代作為帝王的儀仗。

        [33] 怒特:指健壯勇武的公牛。特的本義為公牛。

        [34] 魯惠公:姬姓,名弗涅。魯孝公子。在位四十六年(前768-前723)。

        [35] 僭祀上帝:越禮祭祀天帝。周時(shí),只有周王,即周天子,才有祭天的資格。

        [36] 郊禘(dì帝):在國都南郊祭祀天神。禘,即帝王祭天之禮。

        [37] 武公:鄭武公姬掘突,在位二十七年(前770-前744)。

        [38] 東虢:周諸侯國名。姬姓。開國君主系周文王弟。地在今河南滎陽縣東北。鄭武公四年(前767)被兼并。

        [39] 鄶(kuài快):周諸侯國名。妘姓。傳為祝融氏之后。故址在今河南鄭州市南。

        [40] 新鄭:古邑名,在今河南新鄭縣。為與始封之鄭邑(陜西華縣東)相區(qū)別,故名新鄭。

        [41] 滎陽:古邑名,戰(zhàn)國時(shí)韓置,原屬東虢。在今河南滎陽縣南。為京城:即改稱京城。

        [42] 制邑:古邑名,原屬東虢。在今河南滎陽縣汜水鎮(zhèn)。形勢險(xiǎn)要,此處所設(shè)之關(guān),即稱虎牢。

        [43] 平王十三年:即公元前758年。

        [44] 鄭都滎陽:此句疑誤。上文有“遷都于鄶,謂之新鄭”等語,鄭都應(yīng)在新鄭。且滎陽之名,始見于戰(zhàn)國初年。

        [45] 坐蓐(rù入):舊時(shí)婦女分娩時(shí)身下鋪草,故稱坐蓐。蓐,草席。

        [46] 共城:古邑名。在今河南輝縣(衛(wèi)輝市),西周時(shí)為共伯封國。

        [47] 鄭莊公:春秋初年鄭國較有作為的國君,人稱“鄭莊小霸”。在位四十三年(前743-前701)。

        [48] 蕞(zuì最)爾:渺小的樣子。

        [49] 祭(zhài寨)足:排行為仲,又稱祭仲。祭為其食邑,地在今河南中牟縣之祭亭。

        [50] 百雉(zhì至):指三百丈的城墻。雉,度名,古代計(jì)算城墻面積的單位。方丈曰堵,三堵曰雉。一雉之墻,高一丈,長三丈。

        [51] 滎陽:此處實(shí)指鄭都,應(yīng)為新鄭。

        [52] 太叔:稱段叔為太叔,意指他是鄭莊公的第一個(gè)弟弟。

        [53] 開府:指開置府署,委任僚屬。

        [54] 西鄙、北鄙:指西部及北部邊境的城邑。京城在鄭都新鄭西北方,太叔想把鄭國西北部歸入自己管轄區(qū)。

        [55] 鄢(yān焉):古邑名,在今河南鄢陵縣西北,即京城與新鄭之間。

        [56] 廩延:古邑名。在今河南延津縣西北,古黃河南岸。

        [57] 上卿公子呂:上卿為諸侯國中職位最高之卿。公子呂字子封,鄭伯宗室。

        [58] 人臣無將:意指臣下不能擅自攻伐。

        [59] 偏師:軍隊(duì)的一部分,指不是主力。

        [60] 肘腋:胳膊肘與胳肢窩。比喻最靠近中樞之地。

        [61] 周公誅管、蔡:指周武王弟管叔鮮與蔡叔度,在武王死后,聯(lián)合紂王之子武庚發(fā)動(dòng)叛亂。周公出兵討伐,殺武庚、管叔,放蔡叔。

        [62] 芟(shān山)除:割掉,除掉。

        [63] 祭纛(dào到):纛,軍中大旗,帥旗。祭纛,古代領(lǐng)兵出征之前先祭帥旗,以祈吉利。

        [64] 稔(rěn忍)惡:罪惡昭彰。稔,醞釀成熟。

        [65] 簡:查檢。

        [66] 潁(yǐnɡ影):古邑名。此指城潁,在今河南臨潁縣西北。

        [67] 遺(wèi未):交付、送給。

        [68] 黃泉:地下深處,即葬身之地。此指死后。

        [69] 潁谷封人:潁谷,地名,在今河南登封縣西。封人,鎮(zhèn)守邊疆的地方長官。

        [70] 傷化:有傷教化,即違反禮教。

        [71] 一臠(luán鸞):一塊肉。臠為切成塊狀的肉。

        [72] 曲洧(wěi委):古地名,即洧川,在今河南長葛縣境。

        [73] 定省(xǐnɡ醒):出《禮記·曲禮》:“凡為人子之禮……昏定而晨省?!倍ǎ捕ù蹭仭J?,問候平安。后世稱早晚向父母請安為定省。

        [74] 衛(wèi)桓公:姬完,衛(wèi)武公孫,衛(wèi)莊公姬揚(yáng)(前757-前735年在位)之子。在位十六年(前734-前719)。

        免責(zé)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我要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