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字諭紀澤兒:
接爾四月十九日一稟,得知五宅平安。
爾《說文》將看畢,擬先看各經(jīng)注疏,再從事于詞章之學。余觀漢人詞章,未有不精于小學訓詁者,如相如、子云、孟堅于小學皆專著一書,《文選》于此三人之文著錄最多。余于古文,志在效法此三人,并司馬遷、韓愈五家。以此五家之文,精于小學訓詁,不妄下一字也。
爾于小學,既粗有所見,正好從詞章上用功?!墩f文》看畢之后,可將《文選》細讀一過。一面細讀,一面抄記,一面作文,以仿效之。凡奇僻之字,雅故之訓,不手抄則不能記,不摹仿則不慣用。自宋以后能文章者不通小學,國朝諸儒通小學者又不能文章,余早歲窺此門徑,因人事太繁,又久歷戎行,不克卒業(yè),至今用為疾憾。爾之天分,長于看書,短于作文。此道太短,則于古書之用意行氣,必不能看得諦當。目下宜從短處下工夫,專肆力于《文選》,手抄及摹仿二者皆不可少。待文筆稍有長進,則以后詁經(jīng)讀史,事事易于著手矣。
此間軍事平順。沅、季兩叔皆直逼金陵城下。茲將沅信二件寄家一閱。惟沅、季兩軍進兵太銳,后路蕪湖等處空虛,頗為可慮。余現(xiàn)籌兵補此瑕隙,不知果無疏失否?
余身體平安。惟公事日繁,應復之信積擱甚多,余件尚能料理,家中可以放心。此信送澄叔一閱。余思家鄉(xiāng)茶葉甚切,迅速付來為要。
滌生手示
同治元年五月十四日
【譯文】
字諭兒紀澤:
我已經(jīng)收到了你四月十九日寫來的信,信中說家中五宅平安,我已經(jīng)知道了。
你說《說文》這本書基本上已經(jīng)讀完了,現(xiàn)在開始準備看各經(jīng)的注疏,再著手研究辭章之學。我看漢代人的各類辭章,對小學訓詁沒有不精通的,如司馬相如、揚子云、班孟堅,他們都各有一部小學訓詁的專著?!段倪x》中選錄這三個人的文章最多。在古文方面,我一直立志向這三個人及司馬遷、韓愈等五家學習。因為這五家的文章,都精于小學訓詁,從不會妄寫一個字。
對于小學方面的學問,現(xiàn)在你已經(jīng)略有見解,可以開始從辭章上下功夫了。讀完《說文》之后,可以再將《文選》細細研讀一遍。一面細讀,一面做筆記,一面寫文章,這樣就可以達到模仿的目的。凡是怪僻的字,古雅又深奧難懂的解釋,若不用手抄就很難記住,不模仿就無法應用到自己的文章中。自宋朝以來,能寫文章的人大多不懂得小學,而本朝各位儒者,雖懂得小學,又不擅長寫文章。我早年就洞悉其中的門徑,只是因為公事繁忙,再加上長期的戎馬生涯,未能完成自己未竟的學問,至今仍感內(nèi)疚和遺憾。你天生擅長讀書,而不善于寫文章。若不精于作文之道,那么對于古文的用意、行氣,根本無法領會其中的真諦。眼下你應該從弱點上多用功,具體應該專門研讀《文選》,手抄及模仿要同時進行,不可省略其中任何一個方面。待文筆稍有長進之后,再研究經(jīng)史書籍,難度就會大大降低了。
最近的戰(zhàn)況平穩(wěn),進展得很順利。你沅、季兩叔都率軍直逼金陵城下?,F(xiàn)將沅弟的兩封信寄回家中。只是沅、季兩軍進軍太快,后路蕪湖等地空虛,讓人不禁為之憂慮。目前我正籌措兵力來填補這個軍力的空虛,不知最終會不會出現(xiàn)差池?
我身體平安,只是公事繁重,應該回復的信件耽擱了很多。其他的事還能料理,家中可以放心。這封信送給你澄叔看看。我很想要點兒家鄉(xiāng)的茶葉,希望能盡快寄來為好。
滌生手示
同治元年五月十四日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