鄚州大廟名聞天下
歷史上的鄚州大廟位于鄚州城北約2.5千米處,坐北朝南,鼎盛時期由正殿三皇殿、東配殿扁鵲祠、西配殿文昌廟組成,四周筑有圍墻,高約2.5米。整個大廟南北長250米,東西寬450米,總面積112500平方米,占地約15公頃,連同香火地在內共有約26公頃。大廟建筑重檐飛翹,紅墻綠瓦,畫棟雕梁,彩椽回廊,氣勢非凡,宏偉壯觀,有“天下大廟數(shù)鄚州”之說。
古鄚州大廟示意圖
鄚州大廟氣勢非凡
明萬歷時期,重修后的鄚州大廟規(guī)模宏偉。大廟圍墻南面建有三座高大的山門,每座山門各有三個門洞,各山門前額嵌有長條石匾,上刻各廟的名稱,并都冠以“敕(chì)建”二字。正殿三皇殿門前豎有華表,表身雕有蟠(pán)龍,做工極為精細,龍身飛舞,大有躍然騰空之勢。
山門前有鐵獅一對,穿過山門,即入廟內,迎面有五彩琉璃影壁一座,正殿前有亭式焚香爐,正殿供奉黃帝、神農(nóng)、伏羲的塑像;西配殿文昌廟供奉文昌帝君;東配殿扁鵲祠又稱藥王廟,供奉神醫(yī)扁鵲。
新扁鵲祠
你知道嗎
鄚州大廟歷經(jīng)滄桑
鄚州大廟史建于元朝,初建時僅有一間很小的扁鵲祠。明世宗嘉靖年間任丘知縣周佑、王齊重修。萬歷十九年至二十一年又重修,增建三皇殿、文昌廟。鄚州廟幾度重修,也數(shù)次毀于火。
抗戰(zhàn)時期八路軍經(jīng)過鄚州大廟
扁鵲祠、藥王廟、鄚州大廟一脈相承
鄚州大廟的興起源于扁鵲祠。據(jù)明萬歷《任丘縣志》記載:“鄚東北舊有‘藥王祖業(yè)莊’,即扁鵲故宅。”扁鵲周游列國期間,因醫(yī)術過人,遭秦太醫(yī)令李醯(xī)妒忌被殺害,鄉(xiāng)里故人為其建造了衣冠冢,此后千百年來,世代祭祀。至元朝,元人野仙乞實迷兒“因偶病夢扁鵲賜藥”,愈后親自主持在扁鵲衣冠冢(zhǒng)前建祠堂一間,稱扁鵲祠。
明嘉靖年間任丘知縣周佑、王齊先后重修扁鵲祠,改稱“藥王廟”。相傳萬歷皇帝喜好醫(yī)術,也為扁鵲的事跡所感慨,于是撥銀派人重修“藥王廟”。萬歷十九年,皇帝得病,皇太后派人到鄚州藥王廟進香祈禱,皇帝病體康愈,于是皇太后派人到藥王廟添修三皇殿、文昌廟,至此,廟宇規(guī)模恢宏,雄偉莊重,香火旺盛,各地前來祈禱請愿的人絡繹不絕,大廟之名逐漸聞名天下。因同一時期我國其他地方也有“藥王廟”,為了便于區(qū)分,人們稱此廟宇為鄚州大廟。
皇帝欽命立鄚州廟會
“天下大廟數(shù)鄚州”所說的“鄚州大廟”,不僅僅指“鄚州廟”,還兼指鄚州廟會。萬歷二十一年鄚州廟全部竣工后,皇帝發(fā)布上諭,欽命立鄚州廟會。因傳說扁鵲的生日為農(nóng)歷四月二十八。所以定每年四月為鄚州廟會期,時間一個月。敕令全國各地較大商號屆時“咸來鄚州趕會”。此后,廟會日益興盛,繁榮數(shù)百年。
鄚州廟會
你知道嗎
以“北京人全,鄚州貨全”著稱的鄚州廟會
相傳起廟第一年,大太監(jiān)魏忠賢曾陪伴皇太后和皇姑前來降香,廟會因此逐漸興盛,聞名全國。每逢會期,千百里外的善男信女前來燒香許愿,香火沖天,逛廟會者“接踵(zhǒng)摩肩”。從每年農(nóng)歷二月底到三月初,全國各地客商云集鄚州,來自各地的商品堆積如山。東北的人參鹿茸、川廣云貴的珍貴藥材、江浙的絲綢夏布、湖廣的竹器傘扇,壩上的皮毛氈毯等各地名優(yōu)特產(chǎn),應有盡有,連京津巨賈也多到廟會進貨。當時流傳著“北京人全,鄚州貨全”的民謠。
鄚州繁華高手保鏢
廟會商貿(mào)的興盛使保鏢這一行業(yè)應運而生。在鄚州最繁華的時期,鄚州城內較大的鏢局就有3個。各商家富戶看家護院的更不計其數(shù)。武俠小說《三俠劍》的故事就從鄚州廟會說起,相傳小說主人公“南七北六十三省總鏢頭”的勝英,就是鄚州城北古城村(古州)人。
故事屋
小勝英要去鄚州廟會(節(jié)選自《三俠劍》)
勝英勝子川乃是直隸鄚州附近古城村人氏,其父名曰勝公,字良臣,精明強干,略通武功……
勝英這個七歲的頑童,天真活潑,性情好動,每當父親勝公伸拳踢腿,耍槍舞棒,他便纏著要學……
這日,勝英正在院中習武,家人勝忠說道:“小主人,今天是鄚州廟會頭一天,可熱鬧啦!”
勝英道:“廟會上好玩嗎?”
“嘿,怎么不好玩,天下大會數(shù)鄚州,離這兒好幾千里地的人都來趕廟,廟會上有名式各樣的貨物,還有玩猴的、耍狗熊的、唱大戲的、變戲法的、練武術的……什么都有。當年,我小時候,常去趕廟會,可好玩啦。不過,老爺太太有吩咐,你可不能去?!?/p>
勝忠這番話不要緊,可惹出了一場大禍。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鄚州大廟的新生
為弘揚民族文化、發(fā)展旅游事業(yè)、振興任丘經(jīng)濟,也為紀念神醫(yī)扁鵲,任丘市決定重修鄚州大廟,并于1992年年底完成了一期工程——扁鵲祠。
新建的扁鵲祠位于鄚州城北約2千米的古州村西,毗鄰風景秀麗的白洋淀。
新建的扁鵲祠東西寬80米,南北長250米,占地2公頃,由正殿、東西配殿、宮門和山門組成,正殿采用重檐歇山頂式明代建筑格式,殿里供奉神醫(yī)扁鵲,兩旁有侍童相陪,兩側是八組扁鵲行醫(yī)的塑像,活靈活現(xiàn),栩栩如生。
東西配殿是王叔和、張仲景、雷太乙、淳于意、華佗、孫思邈(miǎo)、皇甫謐(mì)、韓普濟、葛稚(zhì)川、劉守珍歷代十大名醫(yī)塑像。
多少虔(qián)誠拜謁者面對神醫(yī)扁鵲的塑像,靜心傾聽,仿佛清朝詩人邊連寶穿越時空,正在吟唱:“上池春水授長桑,妙術還能洞一方。我患詩狂兼酒病,有何癥結問醫(yī)王?!?/p>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