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睡以后,各器官和組織都得到休息,心臟也減慢了跳動,神經(jīng)、血管也會放松,稍作休整。在這樣一種全身松弛的狀態(tài),如果醒來突然起床,人體的各個方面都要立即調動起來,應對起床這樣一個動作。不要小看這樣一個小小的姿勢改變,人體要進行的一系列緊張動員,要做的事情可多了,心臟要加快跳動,負責把血液送到需要運動的肢體肌肉,神經(jīng)也要緊張起來,指揮肢體協(xié)調地配合,由于肢體的血液供應需求量增加,其他部位的血液會相對不足,而當人體突然站立起來以后,處于人體最高位的頭部,血液供應會出現(xiàn)極短暫的不足,正常的人此時位于頸部的壓力感受器會極其敏感地反射給大腦,立即會得到血液的補充。這樣的反射作用過程是極其快速的,人體不會感覺出這種復雜的變化,一切好像什么也沒發(fā)生的一樣。
然而,這樣一種變化發(fā)生在一個動脈硬化的患者身上,尤其是發(fā)生在一個老年人身上,就會出現(xiàn)不同的情況。主要的差別是整個反應過程的速度減慢,其中的某些環(huán)節(jié)會露出破綻,動脈硬化使得頸部動脈的壓力感受器的敏感性減退,對人體站立后發(fā)出的大腦血液供應不足的信號難以立即做出反應,出現(xiàn)血液供應跟不上動作變化的反應。其結果是起床后行走的動作做出了,而大腦的血液供應沒跟上,出現(xiàn)頭暈、眼花,甚至一下子跌倒在地,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我們經(jīng)常提醒高血壓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夜間起床一定要記住動作要慢一慢、靠一靠、等一等。也就是醒來以后,不要立即起床下地,先慢一慢地坐起來,待清醒以后再坐一會兒,在床上靠一靠,沒有發(fā)現(xiàn)特殊的反應以后再下地等一等,然后再行走。這樣有意識地將整個醒來后起床的動作放慢,使人體的一系列生理性反應能夠跟上動作的變化,就可避免發(fā)生意外,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其實,高血壓患者和老年人,不光是在晚上起床時要保持動作緩慢,平時也同樣不可以突然地改變體位,尤其是動作幅度大,動作由低向高變化時更應該小心。除此之外,服用α-阻滯劑的高血壓患者也應注意,此種藥物對某些人容易引起直立性低血壓的現(xiàn)象,也就是說,突然地從躺下或坐著一下子站立起來時,會出現(xiàn)短暫的大腦供血不足表現(xiàn)。原因就是上面所說的那樣。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