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大便的性狀
由于寶寶處于發(fā)育時期,各階段的喂養(yǎng)方法和飲食結構不盡相同,而且受諸多因素的影響,所以,哪怕是正常大便性狀也變化多樣。正常大便主要包括以下情況:
胎便
胎便的主要成分是水,大約占了72%,由胎兒腸道脫落的上皮細胞、膽汁、濃縮的消化液及吞入的羊水組成。新生兒在出生后幾小時內(nèi)(一般10小時內(nèi))首次排出胎糞,呈墨綠色、有點發(fā)亮,很像夏天路面上被烈日曬溶了的柏油,無臭味,多在2~3天排解完畢。待寶寶吃奶后,大便即轉為黃色。
嬰幼兒大便
母乳喂養(yǎng)的寶寶 大便多呈金黃色軟膏樣并稍有酸臭味,有時呈淡綠色或混有少許奶瓣,一般每天2~3次。即使每天大便達到3~5次,只要大便不含太多的水分,呈糊狀,也可視為正常。
配方奶喂養(yǎng)的寶寶 糞便呈淡黃色,質(zhì)較硬,較臭,每日1~2次。隔日1次,每次量較多。
混合喂養(yǎng)的寶寶 哺母乳加牛乳者糞便與喂牛乳者相似,但較黃、軟。添加谷物、蛋、肉、蔬菜等輔食后,糞便性狀接近成人,每日1次。在最初給寶寶添加蔬菜等輔食時,大便中可含有未消化的菜葉等,待寶寶的胃腸功能逐漸適應了以后,該現(xiàn)象就會消失。
年長兒大便
與成人的大便性狀基本相同,多為黃色或黃褐色軟便,每天1~2次,或每隔1~2天1次。但如寶寶吃了西瓜、西紅柿,大便中可見紅色瓜瓤樣物,或解少許帶紅色的水樣便;如食用了動物的血、肝和較多的肉類,或服用鐵劑、碳劑,大便會呈黑色。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