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結(jié)束蘭蘭邊哭邊補作業(yè)
在事情已經(jīng)發(fā)展到這個地步的時候,蘭蘭的父母先要知道兩件事:1.對于孩子來說,無論什么時候,父母永遠是最親最愛的人;2.如果她認為自己當前生命中最重要的兩個人——父母——不愛她,那她是無論如何沒有信心說出否認或懷疑感情的任何話的。
那么,既然蘭蘭深愛著父母,也知道父母深愛著自己,她為什么要說這樣令人傷心的、殘忍的話呢?原因很簡單,因為她當時在生氣,雖說沒完成作業(yè)就想看電視不對,但媽媽不問青紅皂白地數(shù)落,還把她偶爾犯下的錯誤和別人的優(yōu)點相比,也不許她分辯,爸爸也不說一句能讓她“下臺階”的話,這些都把蘭蘭氣瘋了,所以她當時說的話就是要發(fā)泄自己的怒氣——說得多“狠”就說明她氣得多厲害。
明白了父母子女之間的感情,媽媽可以找一個時間和蘭蘭好好談一談,先承認自己不應該不給女兒說話的機會,并情緒化地給女兒“亂”加“作業(yè)”;同時也把自己對女兒的關(guān)心、期望說一說;再商量一下以后再遇到?jīng)]做完作業(yè)或“說不出話來”之類的事情應該怎樣處理;最后,如果再把蘭蘭沒看著的電視劇錄像拿出來,那蘭蘭從中能學到的就不僅僅是“要先完成作業(yè)”或“做作業(yè)要怎樣安排時間”這種學習技能了。她還可以感受到父母是多么無條件地愛著自己的孩子——即使是孩子說了那么傷人心的話——子女和父母間的感情是無論如何也割舍不斷的。還能學到許多處事“玉律”:“得理也要讓三分”,不要過于情緒化——給明顯是錯了的一方說話的機會,就會有“退一步海闊天空”的境界,也許還能發(fā)現(xiàn)自己原來不明白的新問題,避免不必要的誤會、沖突。還有怎樣對待矛盾、如何解決矛盾……
“認錯”的原則一定要把握好,既點出孩子的錯誤——不完成作業(yè)又不說明原由,也承認自己的錯誤——壓制孩子、不給她說話的機會。切忌私自揣測孩子“氣話”的含義,然后表現(xiàn)得慌亂不堪,馬上表示撒手不管孩子了,或為了“討好”孩子干脆默許她的行為等等,因為這會讓孩子收到許多“錯誤”信息,產(chǎn)生不良后果——聰明的孩子會“明白”:原來這樣就會讓我媽媽(爸爸)心神不寧,就可以達到我的目的。那以后家里也許就永無寧日了。
上面雖然說了沖突后的補救方法,可話說回來,誰也不愿意家里發(fā)生這么不愉快的事情。其實以蘭蘭一貫的表現(xiàn)來講,她也知道應該先完成作業(yè),更知道“先看電視”是不對的,只是這部電視劇的誘惑實在太大了——好看,難得的是還能和父母一起欣賞,“和家人在一起”無論對孩子還是對父母來言都是“致命的誘惑”——她也在作心里斗爭。如果蘭蘭的媽媽能在得知孩子沒完成作業(yè)的第一時間先聽聽蘭蘭怎么說——是作業(yè)太多,還是不會做,或者心情不好;再問問女兒還有多少作業(yè)沒做完,多不多?如果看完電視再做會不會太晚?還是想明天早點起床再做?就會讓蘭蘭感受到來自媽媽的關(guān)懷,讓她知道父母還在為她的內(nèi)心感受——不光是學習——著想,那她一定會做出父母滿意的反應(可能是不看電視去做作業(yè),可能是以后更努力地學習,也可能是和父母商量出一套合理的解決方法)來回報父母的愛。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