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數(shù)人心目中,作為一周之始的周一,應該是我們一周中最精神煥發(fā)、最充滿活力的一天。但是,國外的一項調查表明:人們在星期一的心理壓力是一周中最大的。經(jīng)過兩天的休息,從星期一開始,學生們又要面臨一周緊張的學習。很多人,尤其是對學習不感興趣的同學,此時會有一種“失落”感,對前兩天的休息戀戀不舍。另外,經(jīng)過周末兩天生活節(jié)奏和內容完全不同的休息和放松,到了星期一早上,生理和心理指標都無法馬上進入工作狀態(tài),造成緩沖機制失調。
但是,為什么不同的人對星期一的反應不一樣呢?這與如何安排周末生活有很大關系。有些同學在周六玩的太瘋,打球、聚會、看電視、上網(wǎng),甚至通宵打游戲,周日很晚起床,起床后,又接著玩,直到下午或晚上才開始做作業(yè),而這時體力已經(jīng)處于低谷,很容易在做作業(yè)的時候產(chǎn)生疲憊,與兩天的興奮相比,心理上產(chǎn)生巨大反差,這種情緒持續(xù)下去,嚴重影響了周一的心情。
另外,因為平時為了上學,大家都起個大早,所以很多同學認為,休息就應該補覺。于是在周六時往往要睡到很晚才起。但是,我們的生物鐘卻因此被打亂,星期天的早晨被打亂的生物鐘再一次被重復。到了星期一,身體內的生物鐘依然停留在被推遲的節(jié)律上,起床自然就變得格外困難。但是,又不得不起,于是沮喪情緒油然而生。再加上,對生物鐘提前的節(jié)律不可能馬上適應,因此,課堂上容易犯困。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