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們的印象之中,借口是不想負責任的托詞,常常為自己的行為找借口的人,會給人留下一種不信守承諾的印象。小男孩由于年齡小,閱歷不深,經常會為自己的行為編織各式各樣的借口,爸爸媽媽需要巧妙地應對,讓他們懂得從自身找原因,而不是掩耳盜鈴,處處推卸責任。
諾諾今年8歲,人非常聰明,學習也很努力,懂得上進,每次考試都在班里排前三名。但是讓爸爸媽媽比較傷腦筋的是,他很頑皮,而且借口比較多,每次犯了錯誤總是為自己的過錯找借口。
有一次,他因為賴床上課遲到了,當老師問他為什么遲到的時候,他就隨便找了一個借口,說:“媽媽準備早餐的時間晚了,非要我吃完飯再來,我才會遲到的。"還有一次,諾諾放學后和同學去踢足球了,忘記做老師布置的作業(yè)。第二天老師問他為什么沒做作業(yè)的時候,他就告訴老師:“我做好了,只是忘在家里沒有帶來。"諸如此類的小借口,都是老師家訪的時候告訴媽媽的。
期中考試的時候,諾諾的語文只考了75分,和平時的成績差距很大。媽媽就問他:“兒子,你不是一直都喜歡學習語文嗎,怎么這次卻考得不好呢?"諾諾就找了一個借口來回答媽媽,他說:“我們語文老師的普通話講得不太清楚,我仔細聽課呢,卻什么也聽不懂。"媽媽知道他又在為自己的過錯找借口了,于是跟他說:“兒子,你這樣說是不對的。聰明的孩子是從來不為自己的過錯找借口的,他會很虛心誠懇地接受別人的批評,反思自己的不足,認真地改正過來。"
聽媽媽這樣說,諾諾還想辯解什么,但是媽媽顯然沒有給他繼續(xù)找借口的機會,說:“其實考試考不好沒什么大不了的,只要你能從自己身上總結原因,爭取下次考好了就是了,又何必為了這點事情而找借口呢!"諾諾這次沒有說什么,他仔細想了想,覺得媽媽說得很有道理,老師也曾提醒過他的這個毛病,他卻沒有立即改正過來,總是用一個又一個的借口逃避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
媽媽知道通過這件事情,諾諾已經漸漸地明白了這樣的道理:遇事為自己找借口是愚蠢的行為,不僅欺騙了別人,也愚弄了自己。媽媽相信在以后的日子里,諾諾能夠改正處處找借口為自己的錯誤開脫的壞毛病。
假如家中的小男孩有找借口推脫責任的壞習慣,爸爸媽媽就應該反思一下,看看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不是也存在著推卸責任的言行,是不是在男孩做錯事情的時候用嚴厲的語言甚至打罵的手段來懲罰過孩子,迫使他不得不為自己的錯誤而推卸責任。假如存在這種現(xiàn)象,家長一定要反思一下,徹底改正。
建議一:出了問題從自身找原因。
很多男孩子喜歡為自己的失敗找借口,總是習慣將失敗的原因歸結在外部環(huán)境和其他人身上,卻很少能認真地審視自己,從自身找原因。事實證明,失敗的最大因素還是在于自身能力的不足,所以找借口為自己推卸責任無異于掩耳盜鈴,自欺欺人。
趙強總是喜歡為自己的過錯找借口,有一次他們小組沒有打掃好衛(wèi)生,被老師批評了?;丶液筅w強跟媽媽抱怨道:“都是那個李明,因為他沒有將地掃干凈,連累我也被老師批評!"
媽媽搖搖頭,兒子又在為自己的過錯找借口,將錯誤習慣性地推在別人身上。媽媽耐心地說:“你是小組長,整個小組衛(wèi)生打掃不好,老師當然要批評你了。出了問題要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不能總是往別人身上推卸責任。假如你總是這樣的話,刻意避開自己身上的缺點,不愿意正視和改正,那么你就永遠不會成功。"
聽了媽媽的話,趙強想了想,覺得媽媽說得很有道理,他決定以后做事要從自身上找原因。
建議二:讓男孩子認識到借口的危害。
當男孩子不聽勸告,繼續(xù)找借口為自己的行為開脫的時候,爸爸媽媽最好能告訴男孩子找借口的種種危害,這樣能對男孩子起到一種警示作用。比如爸爸媽媽發(fā)現(xiàn)孩子把自己做錯事的責任推到別人身上的時候,那么爸爸媽媽可以及時地揭穿他,然后告訴他這樣做的后果很可能是讓別人不再相信他。另外,爸爸媽媽還可以讓男孩子承擔自己找借口被拆穿之后的責任,告訴他做錯了事情就要改正,這樣才能成為一個讓別人喜歡和信任的好孩子。
男孩子回家告訴爸爸,老師今天批評他和同桌沒將黑板報辦好,他將責任推給同桌,告訴老師是因為同桌畫得不好,而不是他寫得不好。爸爸連忙糾正道:“這樣找借口為自己開脫責任可不好,將錯誤推到了同桌身上,那么你們以后就再也做不成好朋友了。下午上學的時候你要主動跟老師說清楚,承認自己也有責任,而且要跟同桌真誠地道歉。"
見爸爸說得很嚴肅,男孩子意識到自己犯錯誤了。果然下午同桌就像不認識他一樣,對他不理不睬。男孩子趕緊真誠地道歉,并拉著同桌來到老師的辦公室,當著同桌的面向老師承認自己的錯誤,這樣才換來了同桌的原諒。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