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統(tǒng)計,100位科學家中,只有1位記憶力較差,100位演說家中,只有3位記憶力較差,100位成功商人中,只有4位記憶力較差,而100位普通職員中,卻有79位記憶力較差。如此推斷,良好的記憶力是成功的關鍵。其實人與人之間的智商相差不大,對學生而言,成績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記憶力的好壞,只要稍加留意就不難發(fā)現(xiàn),良好的記憶力是每個優(yōu)秀學生的必備特征。
記憶包括通過感覺器官將信息留在腦中的“識記”、把留在記憶中的信息加以保存的“保持”以及在需要的時候把所需的信息提取出來的“重現(xiàn)”三個階段。人們總結了很多關于記憶方法的類型,如系統(tǒng)記憶、連鎖記憶、選擇記憶、規(guī)律記憶、形象聯(lián)想記憶、分類歸納記憶等,具體的記憶方法如場景復述、數(shù)字標簽、信箱法、思維導圖等。由于人的左腦側重于抽象思維,主管語言、代數(shù)、邏輯等,右腦側重于形象思維,主管直觀圖像、音樂、幾何、綜合創(chuàng)造等。為了增強記憶能力,細細體味各種記憶方法,左右腦協(xié)同,視覺、聽覺、動作等各種感官協(xié)同,充分運用前述各種思維方法是最本質的方法。實驗也證明只聽不看的記憶能力是60%,只看不聽的記憶能力是70%,既看又聽的記憶能力是86%。
記憶能力可以訓練。記憶需選在頭腦清醒、情緒良好的時間和安靜并使人舒適的環(huán)境中,集中注意力進行,避免外界干擾。不動筆墨不讀書,勤動雙手(記筆記等)是記憶的保證,敏銳的觀察(發(fā)現(xiàn)特點、規(guī)律)是記憶的先導,濃厚的興趣是記憶的前提,理解是記憶的基礎。應盡量避免死記硬背,提倡理解基礎上的記憶,動腦筋思考是理解記憶的核心,各種思維方法的綜合與靈活運用是根本。后文筆者所總結的字詞學習圖標(“三同一反”)實質上就是思維方法運用導引。各種記憶要領中,專注力訓練最為重要。這里有兩個方法可供參考。
★把打亂的動物名稱的字母按順序排列準確,例如:大象、貓、馬等。
★站在窗前向外看。仔細觀察窗外各種景物的形狀和顏色,然后將你看到的情境在腦海中重新浮現(xiàn)出來。
同時需要注意提高處理信息的速度。為了減少遺忘,及時復習是必可缺少的步驟。
故事:賈逵舌耕
賈逵是我國東漢人,5歲還不會開口說話。有一次,他的姐姐聽到隔壁私塾傳來瑯瑯的讀書聲,就抱著賈逵隔著籬笆傾聽。之后賈逵每天都專心地聽著,他的姐姐看了也非常高興。到賈逵10歲時,有一次,他姐姐聽到他正在暗誦五經,就問他:“我們家這么窮,也沒有為你請過老師,你怎么曉得天下三墳五典(失傳的古書名),而且都會背誦呢?”賈逵回答說:“記得以前姐姐你抱著我到籬笆邊,聽隔壁的人讀書,那時我就把它們全部記下來了,我再反復背誦,都不會有所遺漏?!庇谑撬麑⑼ピ豪锏纳淦兞讼聛?,切成薄片,邊誦邊寫,經過一年,他已通曉五經及其他史書。
賈逵諳誦五經傳為美談后,許多人不遠千里拜他為師,甚至有人背著兒子來求學,也有人在他家附近租房子住。賈逵用嘴巴傳授經典,后人稱為“舌耕”。
點評:記憶方法各不同,首要需專注。
故事:心鎖
胡汀尼是位有名的鎖匠,無論多么精密的鎖,他不用30分鐘便能打開。名氣漸大之后,胡汀尼曾經說過一句豪言壯語:無論我被什么鎖鎖住,只要給我足夠的工具,我就一定能在一小時之內走出去。
為了驗證這一點,當?shù)鼐用窠o他設計了一個高難度的挑戰(zhàn),好強的胡汀尼想都沒想便答應了下來。挑戰(zhàn)當天,胡汀尼身著新衣,神采奕奕,帶上足夠的工具就進了那個小小的房間。他前腳剛踏進去,背后的鎖就“咔”地響了一聲,計時開始了。
胡汀尼怡然自得地坐了幾分鐘后,便開始擺弄那把看起來十分復雜的鎖。沒想到半小時過去了,那把鎖絲毫沒有被打開的跡象,鎖匠的額頭上開始冒汗了,他的大腦飛速地旋轉著,不停地輪換著手里的工具。又過了十分鐘、十五分鐘……眼看著預先約定的時間已經到來,胡汀尼更著急了,他差點兒就使用暴力了。
兩個小時之后,鎖還是打不開。胡汀尼終于累癱了,他頹喪地坐下去,把頭靠在門上,沒想到“吱”的一聲,房門竟然自動打開了。
原來,房間根本沒有上鎖,而心里的那把鎖,卻把這位技藝高超的鎖匠困了兩小時。
點評:先入為主有可能為贏得主動權,也可能讓人故步自封,困死在自己的心鎖中。要想兩全其美,就需要時刻記著:不要總把目光放在鎖上。
故事:丘吉爾捉魚
據(jù)說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之前,丘吉爾曾經和德國的大獨裁者希特勒在一次政府要員會晤中見過面。在會晤中某個閑暇的下午,兩人在花園中邊走邊談。來到一個水池邊時,為了緩和所談話題的嚴肅氣氛,也為了暗示一下自己的必勝心態(tài),丘吉爾忽然提議跟希特勒打個賭:看誰能不用釣具將水池中的魚捉起來。
希特勒心想,這還不容易!誰不知道死魚會漂到水面上來,我先把魚打死,等它們漂上來我伸手一抓就是!想到這里,他拔出手槍便朝池中射去,但由于一到水里子彈就會失去威力,所以接連七八槍之后,水面上還沒有一絲死魚的影子。希特勒尷尬無比,只好搓搓手說:“我放棄了,看你的吧?!?/p>
只見丘吉爾不慌不忙地把一把小湯匙從上衣口袋里掏了出來,然后走到池邊,蹲下身去,開始一勺一勺地往池外舀水。
“啊?”希特勒大聲喊道,“你開什么玩笑!這也太慢了,得等到什么時候啊!”
“這辦法是慢了點,”丘吉爾笑瞇瞇地回答道,“可是你不得不承認,最后的勝利必然是屬于我的?!?/p>
點評:一事當前,人們的通病是尋找“多快好省”的巧方法,一旦巧方法無濟于事,便立刻宣布放棄。其實,笨方法也是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無計可施之下,何妨一試呢?
小結:特別的不是問題,而是看問題的角度。很多時候,人們之所以不能成功,不是因為成功太難或太遙遠,而是被“不能成功’的習慣思維鎖住了。在善于變通地運用方法解決問題的人的世界里,不存在困難這樣的字眼。再頑固的荊棘,也會被他們用變通的方法拔根而起。他們相信,凡事必有方法可以解決,而且能夠解決得很完美。事實也一再證明,看似極其困難的事情,只要變通地運用方法,必定會有所突破。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