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的效率
我們的學習離不開閱讀——甚至于我們每天都在進行閱讀活動:讀書、看報、瀏覽網(wǎng)頁……如何有效地收集和提煉有用信息,這是時代的需要?!爸R爆炸”迫使我們提高閱讀速度,大量地吸取知識。
提高閱讀速度已成為時代的需要!
快速閱讀,帶來大量的知識與信息。
快速閱讀,留出更多的時間去投身社會實踐。
時間即金錢,快速閱讀法就是我們的“搖錢樹”。
根據(jù)心理學家的實驗觀察,在閱讀過程中,眼球并不是沿著每個字連續(xù)不斷地移動,而是經(jīng)常出現(xiàn)眼球的停頓,即抓住一些字靜讀一下后再移到另一些字上去。閱讀是眼球運動一連串的快速跳動。眼球停視時才能感知字句,閱讀過程的90%-95%的時間屬于眼球停視,眼動只占全部閱讀時間的5%-10%。每次眼球停視獲得的文字信息的大小與視覺廣度有關,視覺廣度大的可見6-7個字,小的只有3-4個字,有時一個字還需經(jīng)過2-3次注視,有時還要重復回視,回視次數(shù)越多,所占用的時間也越多。
1.閱讀效率的概念
閱讀效率與閱讀速度、理解率兩個因素相關。光有速度沒有理解率或理解率很高而速度上不去,都不會有閱讀效率。美國閱讀專家施道弗博士在他主編的《快速學習》一書中提出了一個閱讀效率公式:E=R·C。其中E表示閱讀效率;R表示閱讀速度,即每分鐘所閱讀的詞數(shù);C表示理解率,指閱讀后答對的問題數(shù)與受試問題數(shù)之比。公式中速度和理解率是互相制約的。
為達到一定的閱讀效率,速度快時,理解率就要降低些;相反,如果過分追求很高的理解率,那么速度就勢必要大大放慢。因而孤立地強調閱讀速度或理解率,都不利于提高閱讀效率。施道弗認為:如果理解率低于70%,則表示讀得太快;如果高于90%,則表示讀得太慢;理解率介于70%-80%,則表示閱讀速度適中。當一個人的閱讀能力提高時,即閱讀效率公式中R與C的乘積增大時,E便隨之提高。
閱讀效率公式及其與公式相關的參數(shù),適用于一般讀物,我們在實踐中還應該考慮閱讀內(nèi)容這一關鍵因素,據(jù)此來確定閱讀速度的快慢和理解率的高低。關于內(nèi)容與理解率之間的關系,培根有一段名言:“有些書可供一嘗,有些書可以吞下,有不多的幾部書則應當咀嚼消化。”
2.如何提高閱讀的效率
看一本書,就如同打開一臺電腦,先要確定目標,然后用鼠標點擊。書前的目錄體現(xiàn)了書的基本內(nèi)容和脈絡,因此掌握了目錄,就掌握了知識的大概。此外還要注意書的前言、章節(jié)的導引段落、總結段落。比如讀我們的語文課本,要先瀏覽全部教材,知道全書幾個大的單元,每個單元的主要課文有哪些,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學習這個單元的目的是什么,重點應該掌握什么等。這樣讀書的目標就明確了,明確了目標在讀書的過程中就知道該側重什么,該提取什么樣的信息。
有些孩子在閱讀時,習慣逐句逐字的細讀。這樣“細嚼慢咽”固然易于消化,但對有些文章而言,一概采用這種方法,就顯得不合適了。因此閱讀時要注意“搜索”,抓住關鍵詞、重點句。比如:首句,有些文章開頭起到概括內(nèi)容、揭示中心或表達感受的作用。中心句,抓住中心句也就把握了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中心。同理,各段的中心句就是各段的中心。警句,警句含義深刻,富有哲理,啟人心智。反復句,為了更好的表情達意,有些文章會有意識的重復某些句子,如抓住這些句子的分析就很容易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和感情。結句,文章的結尾句常起到總結全文,抒發(fā)感情,引人思考的作用。如果在閱讀的過程中,孩子們能抓住這些語句將對閱讀有很大的幫助。
有些文章的章節(jié)比較多,這時要注意前后的聯(lián)系,使內(nèi)容前后貫穿,以便獲得概括而又完整的印象。
最后還要做好讀書筆記,把所讀書中最精彩、最重要的詞句摘記下來。摘錄有兩種:一種是摘錄原文的某些部分,另一種是用自己的話記下需要摘錄的內(nèi)容。摘錄能加強記憶,還可以加深理解,積累資料,豐富知識,提高寫作水平。在讀書的過程中還應及時記錄自己的感受,可不求連貫、不求成文。這是讀寫結合的最佳途徑,是鍛煉思維品質,提高寫作能力的重要方法。
把這些閱讀的方法介紹給孩子們,希望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提高孩子們的閱讀效率,從書中得到更有益的幫助。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