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制訂少年兒童健身運動處方建議
1.根據少年兒童運動系統(tǒng)的解剖生理特點制訂處方
(1)少年兒童骨骼承受壓力和肌肉拉力的能力都不及成年人,骨骼易發(fā)生彎曲、變形。為防止他們發(fā)生脊柱、胸廓、骨盆和下肢變形,除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要注意使他們養(yǎng)成正確的姿勢外,在體育鍛煉中也應注意培養(yǎng)他們養(yǎng)成站、立、跑、跳的正確姿勢。
(2)有些運動項目,如乒乓球、羽毛球、投擲運動或跳高、跳遠等,肢體的負擔是非對稱性的,握拍手、投擲臂、踏跳腿負擔偏重,又如自行車、射擊、速度滑冰等運動項目,要求身體較長時間處于比較固定的一種姿勢,長此以往,就易造成肢體發(fā)育不均衡和脊柱的變形。因此,在體育運動中應注意身體各部分的全面鍛煉,尤其是對側肢體的鍛煉?;炯夹g訓練也不要過于集中。
(3)少年兒童脊柱生理彎曲較成年人小,緩沖作用較差,故不宜在堅硬的地面上反復進行跑、跳練習。長時期在堅硬地面上進行跑、跳,會對下肢骨的骨化點產生過大和頻繁刺激,易引起過早骨化和骺軟骨的損傷,從而影響骨的正常生長發(fā)育。同時要避免過多地從高處向地面跳下的,防止骨盆發(fā)育變形。
(4)少年兒童不宜過早地從事力量性練習,12~15歲時,肌肉的生長和肌肉力量的增長較快,可采用一些較輕的負重練習來發(fā)展肌肉力量。負重練習時,重量過重,練習次數過多,練習時間過長,不僅會影響正常的下肢發(fā)育,引起腿的變形、足弓下降,而且還會促進下肢骨化早期完成,有礙身高的增長。
(5)少年兒童關節(jié)活動幅度大,柔韌性好,宜進行柔韌性練習。但在體操、武術運動項目中,如不注意發(fā)展腰背肌肉和腹肌力量,單純過多地進行脊柱過伸的靜力性練習,用以發(fā)展腰部的柔韌性,就易引起錐體的骺軟骨損傷。同樣,在籃球、排球運動項目中,如不注意發(fā)展股四頭肌力量,過多地練習膝關節(jié)半蹲位發(fā)力活動,尤其在過硬的場地上過多地用力踏跳,使髕骨與股骨下端經常發(fā)生摩擦、撞擊,很容易造成股骨下端骺軟骨的損傷及髕骨軟骨損傷。
2.根據少年兒童心血管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的解剖生理特點制訂處方
(1)少年兒童心血管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機能在正常情況下雖與他們的發(fā)育水平相適應,但在劇烈運動中,他們的最大肺通氣量、最大吸氧量及負氧債能力都小于成年人的。因此,對他們的運動負荷要合理安排,強度可以稍大一些,但不應要求過高、過急,密度要小一些,間歇次數要多一些。練習時間不宜過長。一些長時間緊張的運動、負荷過大的力量性練習以及消耗過大的耐力性練習也不宜過多采用。13~14歲以后,心血管系統(tǒng)機能逐漸接近于成年人,可以承受較大運動負荷的訓練,但也應注意遵循循序漸進和個別對待的原則。同年齡少年,個子高大的人,心臟的負擔量相對較大,性成熟遲緩的人,心臟發(fā)育也較遲緩,在安排運動負荷時應注意區(qū)別對待。
(2)少年兒童應避免做過多的屏氣運動。屏氣時,胸腹腔壓力升高,使回心血量減少,從而也降低了心輸出量,使心臟本身的血液供應也受到影響。屏氣后,胸腹腔壓力驟減,致使大量血液流回心臟,使心臟一時過度充盈,不利于心臟工作。倒立、拱橋等動作也不宜多做。做這些動作時,人的頭部朝地面,心臟也呈一定的倒置狀態(tài),由于血液的重力作用,頭部的血回流心臟困難,心房的血入流心室也增加了阻力,加重了心臟的負擔。
(3)要培養(yǎng)少年兒童在運動中能根據動作的結構、節(jié)奏及用力情況,逐步掌握適宜的呼吸方法,并教育他們注意呼吸衛(wèi)生。
3.根據少年兒童神經系統(tǒng)的解剖生理特點制訂處方
(1)少年兒童健身運動的內容和形式要生動活潑,多樣化,可穿插一些游戲和小型比賽等。在活動過程中,要有適當的間歇。
(2)由于少年兒童第二信號系統(tǒng)功能發(fā)育尚不完善,教學過程中應多采用直觀教學和示范教學手段,多運用簡單、形象的語言進行講解,多做一些模仿性練習,注意培養(yǎng)其思維、分析能力,促進第二信號系統(tǒng)的發(fā)展。
(3)由于少年兒童大腦皮層神經細胞分化尚不完善,神經系統(tǒng)分析綜合能力較成年人差,小肌肉群發(fā)育較遲,因此,不宜要求他們做過于復雜、精細的技術動作。
(4)青春發(fā)育期的少女由于內分泌腺活動的改變,神經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受到影響,在形成動作時,身體各項運動能力會有所下降。同時反映在心理特征上表現為對參加體育運動的積極性和興趣不高,對她們在各項體育運動中要適當降低要求,并注意循循善誘,鼓勵、啟發(fā)她們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的自覺性和興趣。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