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樹上的泥面具
將軟泥捏在手中、擠過指縫是件很快樂的事。盡管過程有點混亂,親手用泥捏一個面具更是一項能增加幸福感的活動。只需運用一下想象力,這項活動就能讓許多奇異的新居民在樹上安家,并以全新的方式讓森林變得熱鬧非凡!
這項活動需要將水和泥土糅合在一起,制作一個泥面具,這符合孩子們愛探索自然事物、愛琢磨的天性。這項活動結(jié)合了藝術(shù)、科學和感官功能,通過創(chuàng)意活動來提高孩子們的溝通能力和自信心。即便孩子們把自己弄成大花臉也沒關(guān)系,研究表明,孩子們把自己弄臟是一種能力,這是兒童認知能力發(fā)展過程中的重要一環(huán)。而且,把自己弄臟對健康也有益處:接觸泥土中的自然生物有助于提高兒童的免疫力和增強對疾病的抵抗力。
對孩子們來說,這項活動可能是他們?nèi)松械谝淮伪辉试S把自己弄得臟兮兮的。有些孩子會很喜歡這個活動,而有的孩子或許會暫時感到難以接受。不斷地給予許可和鼓勵可以消除他們的顧慮,使他們享受活動的樂趣。鼓勵參與活動的成年人也熱情一點,請他們別為這種臟兮兮的游戲擔心——活動結(jié)束后,孩子們就會把手洗干凈。
在這項活動中,孩子們可以自由地探索周圍的環(huán)境,并與之建立起聯(lián)系。為了給泥面具添加“頭發(fā)”而去尋找草或蕨類植物也好,為了給泥面具添加一雙“眼睛”和一副“牙齒”而去尋找石塊和堅果也好,都是這種聯(lián)系的一部分?;旌稀⒃O(shè)計、制作——這些步驟把每個人都帶回了創(chuàng)造和魔法的領(lǐng)域:整個活動為孩子們想象力的表達提供了完全的可能。這的確是一項既能發(fā)展創(chuàng)造力,又能給孩子充分自由的精彩活動。
場地:
任何有泥土和樹木的自然區(qū)域(就活動氣氛而言,林地最為理想)。
適合年齡段:
沒有限制。
拓展能力:
想象力 運用感官的能力 精細運動技巧 科學和藝術(shù)素養(yǎng)創(chuàng)造力 溝通能力 同情心 親近自然的能力 自信心
工具:
防水的或不怕臟的衣物;
合適的鞋類;
鏟子或小鐵鍬(每人一把);
小桶或其他盛水的容器(每人一個);
水(和泥用);
肥皂和清水(供活動結(jié)束后洗手用)或大量的濕巾紙。
準備工作
鼓勵孩子談?wù)勛约旱膭?chuàng)意:他要捏的面具是給誰戴的?是給一棵樹、一只動物還是一只昆蟲?他會按照他們認識的某個人或故事角色的臉來捏面具嗎?還是會自己想象出一個會魔法的角色?面具是大眼睛還是小眼睛?也許它不止有兩只眼呢!它的耳朵是什么樣的?它是卷發(fā)還是直發(fā),還是干脆一根頭發(fā)也沒有?也許孩子們還會捏出一個有胳膊、有手、有腳,還有腳趾頭的角色來搭配自己的面具!
一切就緒
每個人按次序描述完自己想捏的面具之后,就可以出發(fā)去收集做面具所需的材料了。橡果和馬粟果可以當眼睛,葉子可以當耳朵,樹枝可以做成嘴巴,小羽毛拿來當頭發(fā)最合適不過了。孩子們或許會選擇這些東西,但或許也會采用完全出乎你意料之外的東西!究竟選用什么,面具制作者說了算!只要不是珍稀或有毒的植物就好。選好自己需要的材料后,便可以開始挖洞了。用鏟子或小鐵鍬挖一個洞,洞的深度以超過地面的硬質(zhì)表土層,達到?jīng)]有多余覆蓋物的軟土為宜(約5~20厘米)。孩子們需挖出約占小桶容量1/4那么多的泥土,然后慢慢地將水注入其中,直至泥漿變得濃稠,能夠捏出面具??梢岳脴涓蓙頊y試泥漿的濃稠度——如果泥漿能掛在樹干上的話,就沒有問題(如果需要的話,隨時都可以增加水或泥土)。
開始!
請每個孩子找一棵樹,好讓自己的創(chuàng)造物在上面安家。然后用能盛滿兩只手掌的泥漿捏一個圓球,年幼的孩子手掌較小,捏出的球可能會偏小,不足以捏出一個面具,這時可以為他們提供幫助。將捏好的泥球粘牢在樹干上,按壓泥球的邊緣使它貼得更為牢固。接下來,奇妙的創(chuàng)造就開始了!鼓勵每個孩子按自己的想法去捏出想要的面具或角色。慢慢地,各種奇特的外星人、妖怪、機器人、動物和其他古怪而精彩的角色就開始呈現(xiàn)于樹干上了!樣子是那么獨特,表情是那么生動!
結(jié)束工作
如果孩子們想談?wù)勊麄兊膭?chuàng)造物,應(yīng)給予鼓勵,讓他們按次序一個個來講,孩子講到哪兒,其他人就聽到哪兒。還可以鼓勵孩子們描述一下他們使用的自然材料,問問他們那些材料叫什么,是在哪里找到這些材料的,選擇這些材料有什么理由。在離開活動場地前,記得跟那些樹上的面具道一聲拜拜。如果天氣晴好的話,泥捏的面具可能會保存好幾天,所以不妨再來看看它們!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