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成開始上幼兒園中班了,父母總希望孩子能在成長的過程中,行為習慣也同時進步。成成道理都懂,卻依舊我行我素,不免讓媽媽的心里著急。
一個星期六的早上,媽媽正忙于打掃衛(wèi)生,看到成成那一堆亂丟亂扔的玩具心情不免又煩躁起來。但媽媽還是耐住性子,蹲下來對兒子說:“成成,你看媽媽打掃衛(wèi)生多辛苦呀,玩具是你自己的,你來收拾好嗎?”只見他倒在沙發(fā)上,撒嬌地對媽媽說:“媽媽,我不會,您幫我收拾好不好?”媽媽頓時生氣了,要把地上的玩具全部清掃出去,這下成成才乖乖地收拾玩具,但是對積木、餐具模型、拼圖等玩具也不分類,就雜七雜八地堆在了一個大紙箱里。
接下來的幾天中,玩具還是到處都是,成成又不收拾了。媽媽思來想去,覺得用命令的方式去強迫孩子收拾玩具,效果不盡如人意。于是,媽媽請教其他幾位家長,終于找到了一個好辦法。
一天,媽媽下班回家,就把成成叫到身邊,對他說:“成成,媽媽想到了一個好主意!”成成好奇地問:“媽媽,什么好主意???”媽媽說:“你們幼兒園有餐廳是吧?其實我們自己家里也可以布置個小餐廳,這樣等你的小伙伴來了,你們就可以一起玩餐廳游戲了!你先把能夠開餐廳的玩具整理出來可以嗎?”成成一聽興趣來了,連忙說:“好的,媽媽,我也要開一家餐廳!”于是很利索地把所有餐具模型挑了出來,擺放得整整齊齊的。
接著,媽媽又說:“成成,咱們再開一家醫(yī)院吧!”于是,成成又很快從一大堆玩具中找出了醫(yī)療用具模型,將“藥瓶”、“聽診器”、“救護車”等都擺放在一起。
媽媽看著兒子忙個不停,玩具擺得整齊有序,高興得直夸兒子“真棒”。后來,成成參照著幼兒園的班級布置,在媽媽的幫助下陸續(xù)整理出了“小小書吧”“音樂區(qū)”“娃娃家”等。
當天晚上,爸爸下班后也夸獎成成做得真棒,成成可高興了。經(jīng)過爸爸媽媽們的引導,成成亂丟玩具的壞習慣改掉了。
看到兒子的進步,爸爸媽媽都很欣慰。
玩具是孩子的玩伴,能給孩子帶來無限的歡樂,伴隨他度過幸福的童年。因此家長都樂意給自己的孩子購買玩具。但是,孩子把玩具扔得到處都是,不少家長為此很苦惱,卻沒有好的辦法說服孩子,忽視了教育孩子的好機會,結果孩子養(yǎng)成不愛惜物品的壞習慣。大多數(shù)家長都認為孩子小,亂扔的玩具應該由大人來收拾,這種認識和做法對孩子不利。家長應不失時機地培養(yǎng)孩子收拾玩具的好習慣,切不可認為是小事而掉以輕心。
其實,當孩子2歲的時候,父母就可以讓孩子學習收拾玩具了,開始以父母收拾為主,請孩子幫助遞拿,并告訴孩子:“小狗、娃娃、小汽車和你玩累了,要回家休息了?!泵刻爝@樣告訴孩子,孩子就會懂得玩具玩完要收拾好。之后,逐漸讓孩子在父母的提醒下,把玩具放到指定的地方,由父母幫助放整齊,一直到他會自己收拾為止。
到孩子5歲左右的時候,父母應教孩子按類別把玩具擺放好。教孩子收拾玩具前,應先為孩子準備幾個大紙盒或木盒子,或給孩子一個高矮合適、開合方便的抽屜,也可將大人的書架騰出一格或一角讓他放玩具。
習慣成自然。在父母的幫助和提醒下,孩子不僅能養(yǎng)成收拾玩具的好習慣,而且隨著這個良好習慣的不斷強化和遷移,還能做到收拾好自己使用過的其他東西,如畫完畫后的紙、筆,脫下的衣服,等等。在日常生活中,從點滴小事開始培養(yǎng)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以及生活有序、做事有條理的好習慣,這將會使孩子終身受益。
孩子將玩具四處亂丟是非常常見的現(xiàn)象,這也是讓父母頭疼的行為,經(jīng)常是父母收拾好,孩子又弄得到處都是。為了讓孩子學會收拾,父母用盡了方法,可是效果都不太好,究竟該如何讓孩子懂得收拾呢?
收拾是一種生活習慣,也是一種興趣,這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慢慢地讓孩子養(yǎng)成習慣或者讓收拾成為孩子的興趣。下面就說說父母該怎么做。
1.父母以身作則,營造良好的環(huán)境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模仿的對象。如果想讓孩子養(yǎng)成主動收拾玩具的習慣,父母就要做到東西不亂放,將物品放在固定的地方,這樣時間久了,孩子就知道把物品放回原處了。良好的環(huán)境氛圍是習慣養(yǎng)成的基礎,因此,父母要努力給孩子創(chuàng)造這樣的環(huán)境,這樣才有利于孩子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
2.教會孩子整理、歸類、擺放的方法
在很多情況下,孩子不知道該如何整理或是擺放玩具。因此,剛買回玩具時,父母要告訴孩子玩具的具體擺放位置,以方便下次取用。必要時父母可以給予適當幫助。同時,先和孩子約法三章,告訴孩子如果不能自己收拾,下次就不能玩了,或拒絕給孩子增添新玩具以示懲戒??傊?,父母在采取措施時要先禮后兵,而且要注意尺度,這樣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3.幫助孩子一起收拾玩具,達到言傳身教
當孩子玩完玩具時,父母可啟發(fā)誘導孩子:“讓我們一起把你的玩具在箱子里擺放好,行嗎?”“把你的小車停在它的車庫里。”然后一同收拾。同時還要給他講為什么要這樣做,時間長了他就明白玩完玩具要收拾起來的道理了。
4.把收拾玩具當成游戲,適時鼓勵
游戲力求簡單,可用競賽方式,比如:把玩具車開進小車庫,把布娃娃放到床上,把積木裝進箱子里,等等。當完成一項任務時,模擬動物聲音、動作,給予孩子表揚,以激發(fā)孩子收拾玩具的興趣。
5.反復訓練,持之以恒
習慣的養(yǎng)成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父母要仔細講解示范,通過一個個活動,再加上手把手地指導和不厭其煩地說教,讓孩子在反復訓練中形成習慣。特別是剛開始時,父母一定要有耐心,通過不斷強化、不斷積累,才能讓孩子做到持之以恒。
6.適當懲罰,以儆效尤
在孩子玩玩具之前給孩子提要求,玩完以后要及時把玩具收拾好,如果孩子實在不愿意,就適當減少孩子玩玩具的時間或者減少玩具的數(shù)量,作為小懲罰。
總之,孩子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父母不能急于求成,一定要給孩子充足的時間,使孩子在沒有壓力、沒有思想負擔的情況下,輕松愉快地接受教育,從而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