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一邊在屋檐下躲雨,一邊祈求路過的撐著傘的菩薩保佑。
下面是人和菩薩的對話:
人:菩薩大慈大悲,帶我走上一路吧。
菩薩:你在檐下,我在雨中,你不需要我。
那人走到雨中:我在雨中,你該度我了吧?
菩薩:你在雨中,我也在雨中,現(xiàn)在是傘度我,你要想度,自己去尋找一把傘即可。
不少人遇到困難的時候,很容易六神無主,把別人視作解決自己走出困境的救命稻草。這時候的人們處于恐懼中,只看到了自己的脆弱,而沒有找到解決問題的核心人物應該是誰。通常面對工作中的問題和壓力,你有兩個選擇:第一,通過努力提升自己,解決不斷產生的問題;第二,改變環(huán)境,讓自己成為事態(tài)發(fā)展的推動者,如權威專家、決策者等,這種方式需要閱歷,也需要較長時間的考驗。
困境常常是不期而遇的,可是哪位貴人又能次次及時地救你于“危難之中”?因為沒有人會像影子一樣跟隨你左右,和你形影不離、給你最大動力的人是你自己。在問題面前,心態(tài)決定姿態(tài)、姿態(tài)影響狀態(tài)。在我成為講師的路上,也曾遇到過很多讓我感到左右為難的境況:我的孩子在成長,她需要我盡到做父親的責任,可是為了事業(yè)我必須要做出取舍;由于不善于溝通,以往的工作中時不時會有種被遺忘、被忽略的失落感;因為身體不好,我時常要在課堂中強忍身體的不適而保持最飽滿的激情。我告訴自己,這些都是一個能帶給別人力量和能量的講師需要經歷的過程,實際情況雖然不那么如人意,但是我不能放棄幫助自己。雖然6年間我忽略了自己對家庭、對女兒的照顧,但是有了同仁、客戶、公司,我始終保持巔峰狀態(tài),保持飽滿的熱情,感染身邊的每個人。我一直相信:自助者,天助之。“自助”就是不放棄努力;“天”就是機遇和成功的好運。只有自助,天才可助之;人不自助,天將棄之。
那么,如何自助呢?你需要先明確自己目前遇到了什么問題,自己面臨的現(xiàn)狀,才能理清楚現(xiàn)在要做什么。
5個問題幫你理清現(xiàn)狀,建立解決問題流程
1.當前問題的中心在哪。例如一個業(yè)務員總是成交不了客戶,那么成交失敗是問題的中心嗎?不是,問題中心是要找到客戶最需要的是什么。
2.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問題。要找到問題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比如一個員工總是遲到,直接原因可能是起床晚了、交通比較擁堵或者距離比較遠,而根本原因是他對這份工作不夠用心和積極。
3.該做出什么行動。找到了問題的原因,接下來就是努力改變現(xiàn)狀而設置目標行動。
4.現(xiàn)在你擁有哪些資源。分析自己現(xiàn)在對于解決問題有利的資源有哪些,現(xiàn)存的不利因素是什么,然后綜合起來為制定策略做準備,這個過程也會加深了自己對問題的思考。
5.怎樣達到目標狀態(tài)。盤點好資源之后,就要根據(jù)現(xiàn)狀找到實現(xiàn)目標的最佳路徑。當然,最快、最省力、最適合自己的路徑才是最好的。
我相信,只要把精力放在勤奮自修與精益求精上,我們將比任何時候都擁有更好的機遇和光明的未來——我們已然起步,但堅韌不拔才是成功的必要推動力。你不能永遠等著別人來救助你,在別人為你提供幫助的同時,你也需要付出自己的努力,否則你永遠都不可能成功。道理人人都懂,但只有真正行動起來,才能夠去實現(xiàn)理想,成為未來期盼的自己。
【溫馨提示】
工作的每項成就都是一個改變,改變源于積累,量變才有質變,改變自己就是幫助自己。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