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應用藥物時,除應了解各種藥物的作用、用途外,還應了解影響藥物作用的一些因素,以便更好地掌握藥物使用的規(guī)律,充分發(fā)揮藥物的治療作用,避免引起不良反應。
影響藥物作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概括為人體與藥物兩大因素。
【人體因素】
(1)精神因素:病人的精神狀態(tài)與藥物的治療效果有密切關系,對疾病痊愈充滿信心,調動機體的積極因素戰(zhàn)勝疾病,用藥療效會明顯增高。
(2)性別:性別也會影響藥物的作用,如婦女有其生理特點,用藥時應適當注意。
(3)年齡:不同年齡的個體對藥物的反應有差異,小兒和老年人對某些藥物的反應與成人不同,用藥時應酌情考慮。
(4)病理狀況:病理狀態(tài)下可改變機體的功能,因此,病態(tài)機體對藥物反應也不一樣,如解熱藥對發(fā)熱病人有效,但對正常人并無降溫作用。病理狀態(tài)也能影響藥物的代謝,從而影響藥物的作用。
(5)其他因素:如病人營養(yǎng)狀況、耐藥性、醫(yī)療環(huán)境等也都對藥物作用有影響。
【藥物因素】
(1)藥物劑量:劑量掌握得好,可使藥物起到良好的治療作用;如掌握不當,用量過大可致中毒;用量太小,起不到治療作用。
(2)給藥途徑:給藥途徑能直接影響到藥物的吸收和藥物在血液中的濃度,從而決定藥物作用的強弱、快慢與長短。應根據藥物的性質、劑型、病變部位、組織對藥物吸收的情況而選擇適當的給藥途徑。
(3)藥物在體內的代謝過程:藥物在體內代謝過程直接影響到藥物到達作用部位的濃度和有效濃度維持的時間,因而與藥物的療效和毒性有密切關系。
(4)用藥時間、次數和環(huán)境:①用藥時間:藥物應用必須與人的飲食、睡眠相適應,才能更好地發(fā)揮作用。臨床用藥時間有空腹、飯前、飯后、睡前等。②用藥次數:應根據治療要求和藥物在體內的排泄速度而定,排泄快的用藥次數要多,反之則少。③用藥環(huán)境:環(huán)境可以影響人體的功能狀態(tài),從而影響藥物的療效。如用鎮(zhèn)靜劑時,就應有一個安靜的環(huán)境才能保證藥物發(fā)揮作用。
(5)配伍用藥:用藥過程中,常同時應用數種藥物,以求提高療效。如使用不當,往往會產生不良后果。在配合用藥時可出現以下幾種情況:無關作用、協同作用和配伍禁忌。兩種以上藥物合用,可使作用減弱和毒性增加,也可在藥物混合后,產生理化反應而出現沉淀、渾濁、中和、分解,使藥物療效降低,甚至喪失。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