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從幕后走向臺前
讓孩子從幕后走向臺前
譚秋丹
“現(xiàn)在,要頒發(fā)‘向日葵文學獎’中的最后一個獎項———飛躍文采獎!”班級里鴉雀無聲,等待著我公布獲獎者名字的那一刻。
“他就是———”我故意拖起長音,眼角的余光始終關注著他。他時而弄手擺腿,時而吐氣撇嘴,看似平靜,卻掩蓋不了那顆驛動又期待的心。
“他就是———小龍!”我微笑地看著他,提高了音量宣布。頓時,全班響起了掌聲,驚與喜赫然寫在他的臉上。
“送你一本帶鎖日記,希望你能繼續(xù)熱愛寫作,用它記錄你的生活,分享你的心情?!彼昧c點頭,揣著那本再平常不過的日記本,如獲珍寶似的走下講臺。班中再次掌聲雷動。此時此刻的他,自豪與快慰溢于言表。
這份榮譽無疑來自他的努力,但更要感謝的是那一次課本劇展演活動。
還記得上學期,課本劇表演活動在三至五年級開展得如火如荼。怎么讓全班學生都動起來,讓每個孩子都參與其中呢?若是隨意讓他們自由組合,學優(yōu)生肯定強強聯(lián)手,那中等生退求其次,而學困生勢必“沒人要”了。雖說這次的表演只要全員參與,但如果能將各個層面的學生融合在一個組,那樣才能相互幫助,相互學習,把“課本”更好地演繹成“劇本”,使每一位學生得到鍛煉的機會。我這樣想著,可又不能在學生們面前直說,因為那樣會讓一些孩子感到?jīng)]人“要”而自卑。于是,我提出了組建課本劇小隊的建議:“自由組合小組,但是有些小要求,四五個一組;男女同學比例要均衡;小干部要帶好頭,要分散到各個組,一個組不能多于2個小干部;每個組員除了擔任一個角色之外,還得兼任一職,每組要安排一個小組長,一兩個小編劇,一個小導演,一個小助理(其實就是為了讓每組中的每個孩子都有一個頭銜);看看哪組最團結(jié),合作最默契?!?/p>
學生們的積極性油然高漲,我也特別關注每一組的分配情況。
“小龍,你在組里擔任什么?”有一天中午自習時我問道。這孩子語文成績平平,但他平時愛看書,寫作也小有文采,又有求異思維,就因?qū)ψ约阂蟛桓?,態(tài)度懶散,所以一直居于班級中下游。可我卻依舊看好他,因為他對語文有著一種特別的感悟力。
“嗯……,還沒定”,他有些猶豫。
“還沒定?都好幾天了,有的組都開始分配角色寫劇本了!”我感覺他沒說實話?!澳俏业脝枂柲銈兘M長去,組長是誰?”
“不要不要,其實……定了,我是……助理?!笨此麡幼?,有些沮喪。
“助理?你好像不太適合哦,你總是丟三落四!譚老師幫你問問看,還有什么更適合你。”我看出了他的心思,并叫上了他們整個組。
“準備得怎么樣了?不介意譚老師給點建議吧?”這組學生們見我來參與高興極了,連忙把安排情況告訴了我。“你們這組人才挺多的!”這句開場白讓這組學生嘴角揚了起來。“但是我覺得你們在職務的分配上還沒有更好地發(fā)揮你們各自的才能哦。比如葉依云,人小但做事仔細,我覺得當小助理最合適不過;邰佳依一直都是班級的領頭羊,也有領導才能,組長非她莫屬;而小龍呢,老師覺得他閱讀面廣,又熱愛寫作,小編劇他絕對能勝任。你們覺得呢?”
大家面面相覷之后,都點起了頭。此時,小龍推了推架在鼻梁上的眼鏡,“好,那我今天就開始寫劇本了!不少組已經(jīng)開工了,我們可不能落后!”他現(xiàn)在興致高昂。很顯然,他一直就想當小編?。 爱斁巹】刹蝗菀?,要把課文改寫成劇本,是很費時間的,你老是那么磨磨蹭蹭,訂正作業(yè)都來不及,能勝任嗎?”我借機向他提出要求?!班?,一定行的,我會抓緊的!”他“信誓旦旦”。
接下來,小龍給了我源源不斷的驚喜。
之后的幾天,他一改懶散之態(tài),下課就抓緊訂正,中午抓緊作業(yè)。當然,“本性難移”,雖然也需要叮囑,但比起前段時間,進步多了。
他一寫完劇本就給我看了。看了他的劇本,我真的很感動。真的不相信這是一個小學五年級的學生所寫的。角色的分配,人物的語言,說話時候的神態(tài)動作都進行了描述,顯得非常專業(yè)。這一定花了他不少時間!對于這個劇本,我在全班給予了表揚,還特別擷取了最出彩的一段讀給大家聽,也給更多的同學以借鑒。得到了贊許,他更賣力了,又針對我提出的意見進行修改,一次又一次,毫不厭煩。也許,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就是有著這樣的興趣與毅力吧。
“劇本很好,老師希望你能和你們的組員一起演好它,做一名出色的演員。”我繼續(xù)鼓勵他。
排演過程中,他的確相當負責,嚴格要求組員照著劇本的臺詞,說話時候的動作、神態(tài)也一并要求,難不成他還把小導演一職也包攬下來了?
正式表演前,他們一組拿出精心制作的道具,雖說《嫦娥奔月》這個課本劇嚴肅、謹慎,但他的劇本中添加了喜劇元素,他對逄蒙此人的把握與演繹都十分到位,一抬頭一揚眉,一舉手一投足,將逄蒙的奸詐貪婪一一呈現(xiàn)。我看了之后,也送給了他們最熱烈的掌聲。
在孩子幼小的心靈里,都渴望別人對他充分地肯定和信任。
“小龍,這次課本劇活動讓老師看到你的才華,發(fā)覺你真的挺有當編劇的潛質(zhì)。而且你愛閱讀,寫的文章也挺有創(chuàng)意和文采,再接再厲,這學期的‘向日葵文學獎’希望你能爭取。”
一句話,激起了他的斗志,在今后的語文學習中,每到寫話寫段,他總是興味盎然,悉心思索,精心斟酌。有時我布置的寫段練習只要求百來字即可,他會跑上來:“譚老師,我能多寫點字嗎?”“當然,你有那么多可寫?”“嗯,……”他很親熱地與我說上一大通話。看著他仰起的臉,充滿著稚氣與可愛,盡管他已經(jīng)是五年級的大孩子了。說完后,便蹦跳著走開了。第二天,一篇潛心之作出現(xiàn)于我眼前。除了感動,更多的是欣喜。
寫作就這樣深入了他的學習,他的生活,他的世界,他的心靈!
那是課本劇帶給了他一次展示才華的契機,一片馳騁的天地。
老師,不應該用一個統(tǒng)一尺度評價所有的孩子,要關注每一位孩子的天賦、個性、特長、興趣和潛力,要去尋找到適合每個孩子的教育。每個孩子都是一個寶庫,只要我們堅持去挖掘,就會發(fā)現(xiàn)他們的光彩,就能幫助他體現(xiàn)自身的價值。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