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落下,我靜靜地坐在辦公桌前,看著窗外的車來車往,思緒又開始放飛,仿佛隨著連綿的電波,穿越時空的界限,再次來到了遙遠的雪域。
廣袤的時空,在信仰藏傳佛教的藏民族那里,顯得更加神秘和深邃。在他們眼里,前世今生的一切,似乎都可以在時空中獲得輪回。多少年來,在藏區(qū)的每條路上,時時可以見到虔誠的朝圣者,蓬頭垢面,一路風塵,磕著長頭緩慢地向著心中的圣地前行,那是一種怎樣的苦難歷程啊! 無數(shù)朝圣者的生命也正是在這艱險的路途上畫上了句號。幼年時,每次看到路邊朝圣者的場景,我都會產(chǎn)生一種莫名的心靈震撼。因此,我確信,對于行路的艱難,藏族人民一定有著更加深切的體會。正因為這樣,現(xiàn)代文明帶來的時空觀念的改變,也給藏民族帶來了更大的心靈觸動。于是,我們才聽到了《向往神鷹》《天路》這樣優(yōu)美而充滿神奇想象的歌曲。歌曲自然是充滿了浪漫情懷,但現(xiàn)實中的人們,對于雪域上的每一條交通線路,卻有著更加真切的體會。
童年時,我最喜歡一部電影,名字叫《五彩路》,講的是幾個藏家小孩歷盡磨難找尋川藏公路的故事。除了故事本身,其實我童年時代對于電影的很大一部分喜愛,就集中在這個充滿幻想的名字上面。而在我眼前,活生生的有著一條五彩路,那就是幾乎和川藏公路同時修建的成阿公路。
這條長達505千米的公路,自從它修建的那天起,就注定了是一條充滿著故事的路。
六十多年前,共和國剛剛成立,在萬般艱苦的物質(zhì)條件下,我們開始了這條充滿艱辛的道路建設工作。沒有挖掘機,缺少推土機,一切工程作業(yè)都依賴原始的手工制作的工具和炸藥的幫助進行。在如此簡陋的條件下,無數(shù)的解放軍戰(zhàn)士用鮮血和生命為藏區(qū)的人民鋪就了這條五彩路。當公路像哈達一樣懸掛在高原之上的時候,幾百名戰(zhàn)士也靜靜地長眠于理縣烈士陵園的地下。
公路的誕生是艱辛的,它的生存也并不容易。很小的時候,我就熟悉了一個也許只有西部人才理解的名詞:道班。今天生活在都市的人們幾乎不知道這個名詞。然而,在成阿公路上,道班卻實實在在地成為不可或缺的元素。在人煙稀少的藏區(qū),這條長505千米的道路的許多路段上,少有人類的聚居地。然而,穿行在這些地方的道路卻需要有人保養(yǎng)。于是,在這些渺無人煙的荒原、草灘,時不時矗立起幾間平房,幾座院落,這就是道班,雪域高原特有的風景線。多少年來,道班里的養(yǎng)路工人們,克服著物資的短缺、精神的寂寞,保持了成阿公路永遠煥發(fā)的青春。
成阿公路,它是一條希望的路。從道路修成的那天開始,就決定了阿壩將不再寂寞。無數(shù)人帶著對雪域高原的向往,到這片土地上來了。他們帶來了文明和科技,與這片土地融合,譜寫了一部部建設者的傳奇故事。也有不少的阿壩人帶著憧憬出去了,他們帶去了雪山草地的豪邁情感和美麗傳說。從此,當藏家兒女們用特有的民族服飾和高原紅向世界展示自己的存在時,世界知道了阿壩,阿壩也向世界敞開了自己的神秘面紗。在這條公路的連接下,阿壩不再是一個孤立的元素,它和世界一起發(fā)展、一起進步了。
成阿公路也是一條景觀路。從成都出發(fā)直到鷓鴣山腳,沿途可以領略岷江的激流驚濤,也可以欣賞峽谷的雄俊秀美,還可以品味米亞羅的深山紅葉。翻過鷓鴣山踏進高原,又可以觀賞龍日壩上的灌木叢林,還有一路的高山草地。這條路上永遠不缺風景,當許多去九寨溝的旅游者們抱怨沿途坐車的枯燥時,我就想,他們崇尚九寨的秀美,追求美麗的結果時,卻將沿途的美景都扔掉了。
世間總是有遺憾,成阿公路也是如此。在那篤信人定勝天的年代,人類對于阿壩茂密的原始森林的無限欲望,也因為這條公路的存在而輕易實現(xiàn)。于是,人們毫無節(jié)制的砍伐開始了,無數(shù)的參天大樹倒下了,裝上卡車,源源不斷地沿著這條公路運到了內(nèi)地。許多年以后,人類終于為自己的無知付出了代價。缺少了森林的護佑,風沙開始侵襲我們的草原,荒漠開始占據(jù)牧人的家園。只有這時候,我們才終于明白了人不能勝天。在自然面前,我們永遠是那樣的渺小。這是我們?nèi)祟惖耐?也是成阿公路的痛。
今天,人類已經(jīng)進入了21世紀,這條五彩路仍然靜靜地懸掛在阿壩高原的崇山峻嶺上。它老了嗎? 不,我想它永遠不會老。阿壩人不會忘記這條帶給我們夢想和吉祥的路,未來,它一定會變得更加美麗。它將用更加雄壯的身姿,迎接八方來客,宛如我眼前的這條條大道。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