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欧美无遮挡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中文字幕一区二区日韩欧美,久久久久国色αv免费观看,亚洲熟女乱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首頁 ? 理論教育 ?治療肝癌最近發(fā)明了什么藥

        治療肝癌最近發(fā)明了什么藥

        時間:2023-03-16 理論教育 版權反饋
        【摘要】:原發(fā)性肝癌是我國常見惡性腫瘤之一。我國每年死于肝癌約11萬人,占全世界肝癌死亡人數(shù)45%。[療效] 采用溶巖膠囊治療原發(fā)性肝癌34例,用1個療程后,完全緩解2例,部分緩解25例,無變化4例,進展3例,總有效率為79%。[療效] 采用辨證施治原發(fā)性肝癌153例,完全緩解7例,部分緩解42例,無效60例,惡化44例[6]。[療效] 用中西醫(yī)結(jié)合治療原發(fā)性肝癌63例,完全緩解3例,部分緩解37例,穩(wěn)定20例,惡化3例。

        原發(fā)性肝癌是我國常見惡性腫瘤之一。病死率高,在惡性腫瘤死亡排位中僅次于胃、食管癌而居第三位,在部分地區(qū)的農(nóng)村中則占第二位,僅次于胃癌。我國每年死于肝癌約11萬人,占全世界肝癌死亡人數(shù)45%。由于依靠血清甲胎蛋白(AFP)檢測結(jié)合超聲顯像對高危人群的監(jiān)測,使肝癌在亞臨床階段即可做出診斷。早期切除的遠期效果尤為顯著。加之積極綜合治療,已使肝癌的五年生存率有了顯著提高。

        處方1

        [組成] 生黃芪、黨參各15g,炒白術、茵陳、丹參、生麥芽各30g,陳皮、三棱、莪術、炒萊菔子、葛根各10g,炙甘草6g。

        [加減] 腹腔積液者,加益母草、茯苓;黃疸者,加梔子、生大黃、連翹;出血者,去三棱、莪術,加云南白藥膠囊2粒/次,3次/日;腫瘤發(fā)熱者,加赤芍、女貞子、墨旱蓮;脅痛者,加延胡索、川楝子、郁金。

        [制用法] 治療組27例,每日1劑,將上藥水煎分2~3次內(nèi)服。用5日間隔2日。與對照組24例,均用替加氟600mg,維生素C 900mg,復合維生素B 9片,每日分3次口服;維生素E 100mg,頓服;配合支持及對癥處理。

        [療效] 中西醫(yī)結(jié)合治療中晚期肝癌患者,生存率、生活質(zhì)量評分治療組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1,P<0.05)[1]。

        處方2

        [組成] 太子參(或黨參、人參)、茯苓、天冬、郁金、莪術、枸杞子、鱉甲各15g,黃芪20~30g,白術、柴胡、枳殼、厚樸、桃仁、凌霄花各12g,丹參、夏枯草各30g,預知子10g。本方亦可隨癥加減。

        [制用法] 治療組15例,將上藥水煎后,分2~3次內(nèi)服,每日1劑。并用B族維生素、維生素C、維生素E及肝泰樂(葡醛內(nèi)酯)等護肝治療。對照Ⅰ組12例,Ⅱ組8例,分別用上述中、西藥。均予支持、對癥治療。1個月為1個療程。

        [療效] 中西醫(yī)結(jié)合治療中晚期原發(fā)性肝癌患者,治療2~3個療程后,三組分別顯效(癥狀消失,肝縮?。籅超或CT示病灶消失或縮小,>1個月)3例、2例(為治療組和對照Ⅰ組),有效8例、5例、2例,無效4例、5例、6例[2]。

        處方3

        [組成] 生地黃20g,當歸10g,枸杞子、北沙參、麥冬各15g,川楝子9g。

        [制用法] 本方亦可隨癥加減。治療組28例,將上藥水煎后分3次內(nèi)服,每日1劑。對照組29例,用吲哚美辛25mg/次,3次/日,口服。

        [療效] 運用上藥治療晚期肝癌癌性發(fā)熱患者,兩組分別顯效(<7日體溫復常,停藥7日內(nèi)無復熱)15例、10例,有效9例、6例,無效4例、13例。治療組療效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3]。

        處方4

        [組成] 溶巖膠囊(含藏紅花3g,三七6g,白花蛇舌草、黃芪各30g,麝香0.15g,半邊蓮、莪術各15g,人參20g,桃仁、預知子、凌霄花、香附各10g)。

        [制用法] 用溶巖膠囊(上藥按比例共為細末,裝0號膠囊,每粒含生藥0.3g。天津北辰區(qū)中藥研究所研制)4粒/次,4次/日,口服;2個月為1個療程。

        [療效] 采用溶巖膠囊治療原發(fā)性肝癌34例,用1個療程后,完全緩解2例,部分緩解25例,無變化4例,進展3例,總有效率為79%。0.5年、1年、2年分別生存28例、22例、3例。生存質(zhì)量卡氏行為狀態(tài)評分增加10分8例、穩(wěn)定19例、減少10分7例[4]。

        處方5

        [組成] 方①:柴胡、當歸、白芍、茯苓、白術、牡丹皮各10g,重樓、炒萊菔子各15g,預知子12g,黃芪30g;方②:赤芍、三棱、莪術、郁金、佛手、水紅花子各10g,延胡索12g,丹參15g,半枝蓮、白花蛇舌草各30g;方③:茵陳30g,梔子、重樓、車前子(包)、大腹皮各12g,大黃、龍膽、黃芩、生甘草各10g,虎杖15g,半枝蓮、白花蛇舌草各20g;大量腹腔積液者,加大棗湯;方④:麥冬、女貞子、山茱萸、澤瀉各12g,北沙參、枸杞子各15g,川楝子、牡丹皮各12g,生地黃20g,鱉甲(先煎)、半枝蓮、白花蛇舌草各30g。

        [制用法] 肝郁脾虛型者,用方①;氣滯血瘀型者,用方②;肝膽濕熱型者,用方③;正虛瘀結(jié)型者,用方④。每日1劑,水煎分2~3次內(nèi)服。高熱(6例)用安宮牛黃丸半粒/次,2次/日,口服。

        [療效] 辨證治療中晚期肝癌30例,用30~204劑后,存活1例,死亡29例。中位生存期5.75個月[5]。

        處方6

        [組成] 方①:柴胡、白術、茯苓、枳殼、郁金各10g,赤芍、當歸尾、黨參各12g,丹參20g,牡蠣30g,半枝蓮、仙鶴草各15g,甘草5g;方②:龍膽、梔子、黃芩各10g,生地黃30g,木通6g,澤瀉12g,佛手9g,車前子10~40g,赤芍15g,半枝蓮、白花蛇舌草各15~120g,大棗10枚;方③:人參、豬苓各9g,白術、半夏、赤芍各10g,黃連、干姜、甘草各5g,茯苓、澤瀉各15g,薏苡仁20g,天花粉12g,三七6g,仙鶴草30g;方④:黃芪、黨參、熟地黃、梔子、何首烏、丹參、半枝蓮各15g,白術、茯苓、當歸各10g,山藥、赤芍各12g,甘草5g。

        [制用法] 屬氣滯血瘀型者,用方①;屬瘀毒傷陰型者,用方②;屬脾虛濕困型者,用方③;屬正氣虧虛型者,用方④。均隨癥加減。每日1劑,水煎分2~3次內(nèi)服,60日為1個療程。

        [療效] 采用辨證施治原發(fā)性肝癌(均Ⅱ、Ⅲ期患者)153例,完全緩解7例,部分緩解42例,無效60例,惡化44例[6]。

        處方7

        [組成] 柴胡、白術、赤芍、白芍、莪術、預知子、炙鱉甲各15g,當歸、黨參、茯苓、丹參、白花蛇舌草各20g,薏苡仁、半枝蓮各30g,青皮12g,雞內(nèi)金、焦山楂、焦神曲、焦麥芽各10g。

        [制用法] 本方亦可隨癥加減。每日1劑,水煎分2~3次內(nèi)服。2~3個月為1個療程。并用Seldinger方法,用絲裂霉素16~20mg,氟尿嘧啶1g,多柔比星50~60mg(或順鉑80~100mg),經(jīng)股動脈穿刺注入;再用40%碘化油10ml,栓塞病灶;每月1次,2~3次為1個療程。

        [療效] 用中西醫(yī)結(jié)合治療原發(fā)性肝癌63例,完全緩解3例,部分緩解37例,穩(wěn)定20例,惡化3例。0.5年、1年生存率分別為87%、43%[7]。

        處方8

        [組成] 太子參25g,白術、陳皮、法半夏、枳實各12g,茯苓、穿山甲、郁金各15g,豬苓、生黃芪、莪術、土鱉蟲、雞內(nèi)金各10g,茵陳20g,半枝蓮30g。

        [制用法] 本方亦可隨癥加減。每日1劑,水煎分2~3次內(nèi)服,30日為1個療程。酌情對癥處理及支持療法。用3個療程后觀察效果。

        [療效] 采用上藥治療中晚期原發(fā)性肝癌36例,其中部分緩解5例,輕度消退9例,無變化13例,惡化9例,總有效率為75%。平均生存期13個月[8]。

        處方9

        [組成] 醋柴胡、白術、雞內(nèi)金各15g,生地黃、黃芪、枸杞子、焦山楂、焦神曲、焦麥芽各20g,赤芍、白芍、青皮、陳皮、川厚樸、女貞子、川楝子、郁金各10g。

        [制用法] 本方亦可隨癥加減。治療組50例,將上藥水煎分2~3次內(nèi)服,每日1劑。2~3個月為1個療程。與對照組45例,均用絲裂霉素16~20mg,氟尿嘧啶1g,順鉑80~100mg(或多柔比星50~60mg),肝動脈灌注;用碘化油10~20ml,病灶栓塞;1~2個月1次,2~3次為1個療程。

        [療效] 用上藥配合肝動脈介入治療中晚期肝癌患者,兩組分別部分緩解(腫瘤縮小>50%)30例、25例,無進展18例、14例,惡化2例、6例。1~2年生存兩組分別35例、18例[9]。

        處方10

        [組成] 黨參20g,白術、茯苓、柴胡、白芍、女貞子各15g,炙甘草6g。

        [加減] 肝區(qū)劇痛者,加三棱、莪術、丹參;嘔吐者,加砂仁、木香;發(fā)熱者,加龍膽、金銀花。

        [制用法] 每日1劑,水煎服。并先行肝動脈插管化療栓塞術;止嘔用樞丹(鹽酸昂丹司瓊)8mg。用1~4次,間隔1~3個月。術后1周再用本方。

        [療效] 用上藥治療中晚期肝癌32例,治愈2例,好轉(zhuǎn)22例,無效8例。免疫指標治療后均明顯提高(P<0.05)[10]

        處方11

        [組成] 培元固本膠囊(含人參、延胡索、莪術、丹參、苦瓜、山豆根、黃芪、靈芝、柏子仁、豬苓、魚腥草、茯苓、柴胡、焦山楂、焦神曲、焦麥芽、當歸、海藻、五加皮、半枝蓮、白花蛇舌草、酸棗仁、冬凌草等各1g,全蝎、馬錢子、斑蝥、山慈姑、鹿茸等各0.1g,維生素C,維生素B及葡萄糖酸鈣、硫酸亞鐵各1g,亞硒酸鈉0.1g,硫酸鋅、硫酸鎂各0.5g)。

        [制用法] 治療組42例,用培元固本膠囊(上藥制成膠囊劑,每粒膠囊0.4g)8粒/次,4次/日,口服。與對照組41例,均用Seldinger法經(jīng)股動脈穿刺,造影后,導管插入肝動脈,行MADF方案化療:絲裂霉素10mg,多柔比星30mg,氟尿嘧啶500mg,順鉑60mg,液化碘油10ml,混合注入,用明膠海綿約1mm栓塞。1個月1次。均3個月為1個療程。

        [療效] 用上藥治療中晚期肝癌患者,兩組分別完全緩解11例、7例,部分緩解27例、21例,無變化3例、10例,進展1例、3例,總緩解率為90%、68%。治療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1年生存分別為34/38例、24/38例(P<0.01)[11]

        處方12

        [組成] 清開靈注射液。

        [制用法] 治療組與對照組,均常規(guī)經(jīng)肝動脈灌注化療栓塞。治療組用清開靈注射液40ml,加5%葡萄糖注射液250ml,用7日;對照組常規(guī)用抗生素,用3日,均靜脈滴注,1次/日。

        [療效] 用上藥治療原發(fā)性肝癌介入后綜合征46例(治療組與對照組各23例),肝功能、不良反應(發(fā)熱、腹痛、惡心嘔吐、便秘)程度及持續(xù)日數(shù)兩組比較均有顯著性差異(P<0.01,P< 0.05)[12]。

        處方13

        [組成] 黃芪、半枝蓮、白花蛇舌草各30g,當歸、薏苡仁、茯苓各15g,白術、龍葵、白英、重樓各12g,三棱、莪術各9g。

        [制用法] 將上藥水煎后,分3次(或頻)服。每日1劑。酌用抗生素、止血藥等,輸液。15日為1個療程。連續(xù)用藥至癥狀緩解止。

        [療效] 用上藥治療晚期肝癌42例,用2~5個療程后,完全緩解2例,部分緩解7例,穩(wěn)定18例,進展15例,緩解率為21%,總有效率為64%[13]。

        處方14

        [組成] 熟大黃9g,西洋參、水蛭、鱉甲、穿山甲、延胡索、三七各10g,丹參30g,白術15g。

        [加減] 腹腔積液者,加茯苓、車前子;痛甚者,加川楝子;黃疸者,加茵陳、郁金;低熱者,加柴胡、白花蛇舌草;白細胞低者,加女貞子、阿膠。

        [制用法] 將上藥水煎3次后合并藥液,分4次內(nèi)服。10日為1個療程。

        [療效] 用上藥治療原發(fā)性肝癌30例,顯效(黃疸、肋痛、腹腔積液均明顯改善、體溫下降)5例,良效10例,好轉(zhuǎn)12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為90%[14]。

        處方15

        [組成] 烏梅、焦山楂、薏苡仁、半枝蓮各30g,人參、山茱萸、山慈姑各10g,白術、苦參、土茯苓各12g,鱉甲20g,茯苓15g。

        [制用法] 化療后3日,用本方,每日1劑,水煎分2~3次內(nèi)服,每個化療周期為21日;用3個周期。與對照組44例,均用絲裂霉素12~14mg,加生理鹽水40~60ml,肝固有動脈緩慢推注,再用多柔比星40~60mg,加40%碘化油6~10ml,超選擇左、右肝動脈栓塞,導管退至腹腔動脈處推注氟尿嘧啶1g。再用抗生素,支持療法及對癥處理。

        [療效] 用上藥治療原發(fā)性肝癌107例(其中治療組63例,對照組44例),兩組分別存活55例、27例,死亡8例、17例[15]。

        處方16

        [組成] 薏苡仁注射液(主要成分含薏苡仁脂的靜脈脂肪乳注射液)。

        [制用法] 治療組38例,用薏苡仁注射液100ml,靜滴,1次/日;20日為1個療程,療程間隔7~10日。對照組20例,用氟尿嘧啶1g,絲裂霉素10mg,栓塞劑約150mg,加稀釋造影劑、碘甘油混合劑,混勻;腫瘤區(qū)推注。3~4周1次。

        [療效] 用上藥治療原發(fā)性肝癌患者,兩組分別部分緩解10例、5例,穩(wěn)定18例、7例,惡化10例、8例,癥狀及生活質(zhì)量改善治療組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1,P<0.05)。見不良反應分別11例、53例[16]

        處方17

        [組成] 柴胡、枳殼各10g,赤芍、石見穿、半枝蓮各30g,絞股藍10g,天花粉、制守宮各15g,豬苓、茯苓、白術各20g,黃芪50g,全蝎粉(分沖)5g,穿山甲粉(分沖)8g。

        [制用法] 本方亦可隨癥加減。每日1劑,水煎服。30日為1個療程。并用華蟾素(安徽金蟾藥業(yè)公司提供)20ml,加5%葡萄糖注射液500ml,緩慢靜脈滴注;4周為1個療程,每周間隔1~2日,并西醫(yī)支持療法及對癥處理。

        [療效] 應用疏肝健脾消積湯合華蟾素治療原發(fā)性肝癌32例,用3個療程后,部分緩解5例,輕度消退8例,無變化12例,惡化7例,平均生存期13個月[17]。

        處方18

        [組成] 黃芪50g,丹參、重樓各20g,白芍、黨參各15g,土鱉蟲、桃仁、茯苓、炙鱉甲、白術、枳殼、莪術各10g,白花蛇舌草、薏苡仁各30g。

        [加減] 肝區(qū)痛甚者,加延胡索;濕熱甚者,加大黃、茵陳;納呆腹脹者,加豆蔻、谷芽;陰虛者,加麥冬、枸杞子。

        [制用法] 治療組60例,將上藥水煎服,每日1劑。2個月為1個療程,用1~10個療程。對照組30例,第1、8日用絲裂霉素4~6mg/m2,靜脈推注;氟尿嘧啶0.5g/m2,靜滴,1次/日,用5日。3周為1個周期,2個周期為1個療程。用1~4個療程后觀察效果。

        [療效] 用上藥治療原發(fā)性肝癌患者,兩組分別部分緩解6例、4例,穩(wěn)定31例、8例,進展23例、18例。兩組0.5年、1年、2年生存率分別為45%、20%,22%(為治療組),7%(為治療組),中位生存期264日、141日。治療組生存期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1)[18]

        處方19

        [組成] 太子參、山藥、枸杞子、龍葵各15g,天花粉20g,三七粉3g,黃芪30g,陳皮12g,紫石英、白芍、桃仁各10g。

        [制用法] 治療組68例,將上藥水煎后,分2~3次內(nèi)服,每日1劑;2個月為1個療程。與對照組34例,均單一瘤灶用無水乙醇5~10ml,瘤內(nèi)注射,每周1次;6~10次為1個療程。多個瘤灶每次注射1個,間隔2~3日,再注另一瘤灶。

        [療效] 用上藥治療肝癌患者,腫瘤體積兩組分別縮小40例、13例,不變22例、12例,增大6例、9例。平均生存時間分別42個月、37個月、76個月(P<0.05)[19]。

        處方20

        [組成] 黨參30g,白術、茯苓各15g,半夏10g,陳皮12g,甘草6g。

        [制用法] 治療組39例,入院后,即用本方?;熀螅l(fā)熱者,加大青葉20g,柴胡15g,墨旱蓮、知母、紫草各10g;惡心嘔吐者,加吳茱萸12g,白扁豆、竹茹各15g,干姜6g,雞內(nèi)金10g。每日1劑,水煎服。與對照組38例,均用肝動脈栓塞化療,術前用昂丹司瓊8mg,均術后發(fā)熱<39℃物理降溫,>39℃用吲哚美辛25mg,無效用地塞米松5mg;嘔吐Ⅲ度用甲氧氯普胺20mg,肌內(nèi)注射;Ⅳ度用昂丹司瓊8mg,靜脈注射。

        [療效] 用上藥治療肝癌化療栓塞后綜合征患者,發(fā)熱兩組分別正常2例、1例,輕度12例、4例,中度18例、16例,重度7例、17例;惡心嘔吐0度9例、2例,Ⅰ度15例、9例,Ⅱ度11例、18例,Ⅲ度4例、8例,Ⅳ度1例(為對照組)。療效治療組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20]。

        處方21

        [組成] 黨參、黃芪、茯苓、白花蛇舌草、溪黃草各30g,白術、郁金、柴胡各12g,鱉甲(先煎)、澤瀉、丹參各20g,蜈蚣3條。

        [制用法] 本方亦可隨癥加減。每日1劑,水煎服。與對照組均用昂丹司瓊8mg,靜脈注射;繼行選擇性肝動脈化療栓塞術;股動脈穿刺插管,用碘化油約5ml,絲裂霉素10mg,氟尿嘧啶750mg,多柔比星50mg(或卡鉑300mg),依次注入;再用碘化油10~25ml,夾心栓塞,6例用少量明膠海綿;用1~3次。

        [療效] 用上藥治療Ⅱ、Ⅲ期原發(fā)性肝癌患者,兩組分別完全緩解4例、2例,部分緩解15例、13例,無變化各7例,進展4例、6例。生存1年兩組分別19例、16例[21]。

        處方22

        [組成] 黃芪30g,黨參20g,白術、茯苓、熟地黃、丹參各15g,當歸、白及、紫珠葉各12g,升麻3g,柴胡10g,甘草、陳皮各6g。

        [制用法] 每日1劑,水煎分3次涼服。并用云南白藥0.4g/次,3~4次/日,口服,用5~7日。與對照組均用善寧(乙酸奧曲肽)0.025mg/小時,靜脈滴注,用2~5日。西咪替丁0.6g,靜滴,1次/日,用5~7日。酌情輸血、抗感染及對癥處理。

        [療效] 中西醫(yī)結(jié)合治療肝癌TACE術后上消化道出血60例(治療組與對照組各30例),0.5年、1年生存兩組分別25例、19例,19例、17例;血止時間、生存質(zhì)量及中位生存期治療后兩組比較均有顯著性差異(P<0.01)[22]。

        處方23

        [組成] 黃芪30~60g,黨參、白術各10g,茯苓、當歸、熟地黃、墨旱蓮、女貞子、枸杞子、菟絲子、焦山楂、焦神曲、焦麥芽、陳皮各9g,白花蛇舌草15g,甘草6g。亦可隨癥加減。

        [制用法] 治療組44例,每日1劑,水煎服。與對照組30例,均用多柔比星40mg,靜注,用1日;氟尿嘧啶750mg,靜注,用5日;21日為1周期,3個周期為1個療程。腹腔積液用呋塞米40mg,加50%葡萄糖注射液60ml,于化療后靜脈推注,每日1次,連續(xù)用至腹腔積液消失。

        [療效] 用上藥治療原發(fā)性肝癌,兩組分別完全緩解4例、2例,部分緩解28例、10例,穩(wěn)定10例、14例,進展2例、4例,總有效率為73%、40%[23]。

        處方24

        [組成] 白術、山藥、茯苓、木香、香附各12g,太子參、當歸、何首烏、枸杞子、白芍、雞血藤、黃芪各15g,甘草6g。

        [制用法] 治療組與對照組各30例,均硬脊膜外麻醉,從胃網(wǎng)膜右動脈(或胃十二指腸動脈)置入化療泵導管,深入到肝固有動脈(或左、右肝動脈支),注入亞甲藍,固定導管,其引出端與化療泵體連接并固定,置于皮下、關腹。術后1周,用PF方案化療。治療組并于術后進半流食后,將上藥水煎后,分4次內(nèi)服。每日1劑,用至化療結(jié)束后半個月。本方亦可隨癥加減。兩組均保肝、支持療法。

        [療效] 用上藥治療晚期肝癌。ALT、AST、TBIL及甲胎球蛋白治療后兩組比較均有顯著性差異(P<0.05)。見腎功能損害分別8例、17例[24]。

        處方25

        [組成] 陳皮5g,浙貝母、射干、茵陳各15g,石菖蒲9g,藿香(后下)10g,滑石(先煎)20g,豆蔻(后下)、連翹、黃芩各12g,薄荷(后下)8g。

        [制用法] 每日1劑,水煎服,用7日。用100%莪術油1ml,超液化碘油10ml,用Seldinger技術經(jīng)股動脈插管,灌注栓塞。4周1次;2次為1個療程。

        [療效] 用上藥治療繼發(fā)性肝癌28例,部分緩解6例,穩(wěn)定13例,進展9例[25]。

        處方26

        [組成] 柴胡、赤芍各12g,枳殼、陳皮、郁金、白術各10g,白花蛇舌草、黃芪各30g,蒲公英20g,鱉甲、黨參、茯苓各15g。

        [加減] 術后惡心嘔吐者,加半夏、竹茹、生姜;脅肋痛甚者,加延胡索、莪術、香附;納少腹脹者,加萊菔子、砂仁、木香;濕熱黃疸者,加茵陳、梔子、黃芩;腹腔積液者,加大腹皮、車前子、豬苓等。

        [制用法] 將上藥水煎,分2~3次內(nèi)服。每日1劑。1個月為1個療程,連續(xù)用3個療程。與對照組32例,均用肌苷0.4g,三磷腺苷40mg,輔酶I 100U,西咪替丁0.6g,維生素B60.1g,加10%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靜脈滴注,1次/日;用復合維生素B、肝泰樂(葡醛內(nèi)酯),惡心嘔吐加甲氧氯普胺,痛甚加路蓋克(氨酚雙氫可待因),口服。均行肝動脈化療栓塞,3~4周1次,用1~6次。

        [療效] 用上藥治療中晚期肝癌94例(其中治療組62例,對照組32例),兩組分別完全緩解3例、1例,部分緩解16例、8例,穩(wěn)定40例、19例,惡化3例、4例(P<0.05)。肝功能降低率分別為44%、56%(P<0.05)[26]。

        處方27

        [組成] 太子參、丹參各30g,冬蟲夏草3g,黨參、白術、黃芪、雞內(nèi)金、大腹皮、當歸、萊菔子各15g,茯苓、陳皮、焦山楂、焦神曲、焦麥芽、焦檳榔各10g,甘草6g,砂仁5g。

        [制用法] 治療組38例,與對照組20例,均行液氮深度冷凍術:腫瘤病位表淺(或小結(jié)節(jié)),手術切除患處,斷面用扁平狀冷凍頭輕壓,溫度-186℃,持續(xù)15分鐘。深度(或不能切除),用針形冷凍頭穿刺至瘤體內(nèi),溫度-184℃,持續(xù)15分鐘;B超示冷凍面積>瘤體,復溫至-30℃,拔出冷凍頭,用明膠海綿條填塞穿刺腔道,病變多處重復本法。術后胃腸道功能復常后,治療組用本方;對照組用敗醬草、白花蛇舌草、半邊蓮、半枝蓮各30g,當歸、赤芍、牡丹皮、三棱、莪術、川楝子、山慈姑各15g,野菊花20g,茯苓12g。均每日1劑,水煎服。15日為1個療程。

        [療效] 中西醫(yī)結(jié)合治療原發(fā)性肝癌患者,用3個療程后,兩組分別顯效(癥狀消失、肝功能及甲球蛋白均復常、生存期延長)27例、1例,有效8例、5例,無效3例、14例,總有效率為92%、30%(P<0.01)[27]。

        處方28

        [組成] 生牡蠣60g,仙鶴草、黨參、半枝蓮、海藻、葫蘆、澤蘭、靈芝、槲寄生各30g,穿山甲、天冬、炙鱉甲、石斛各20g,全蝎、蛤蚧各6g,三七粉(分沖)3g。

        [制用法] 本方亦可隨癥加減,每日1劑,水煎服。2個月為1個療程。不用其他抗腫瘤藥。

        [療效] 應用補肝軟堅方治療肝癌患者100例,其中,病灶部分緩解8例,穩(wěn)定75例,惡化17例,生存質(zhì)量及生存期總有效率分別為71%、85%[28]。

        處方29

        [組成] 黨參40g,茯苓、五味子各25g,生地黃20g,澤瀉、黃芪、白芍、丹參、山藥各15g,甘草3g。

        [制用法] 治療組56例,將上藥水煎服,每日1劑;用至放療后1個月。與對照組39例,均視野邊界在腫塊1cm處,肝區(qū)前后野對穿照射;巨塊型腫瘤距皮膚近的一側(cè)與對側(cè)劑量為2∶1;彌漫型前后劑量相等,常規(guī)分割。2Gy/日,10Gy/周;總劑量30~35Gy/3~4周?;蛴靡苿訔l法照射,每點28Gy/3周,60 Co-γ射線外照射。

        [療效] 用上法治療中晚期肝癌患者,兩組分別腫塊縮小34例、25例,肝功能損害16例、25例,甲胎球蛋白轉(zhuǎn)陰28/46例、20/34例[29]

        處方30

        [組成] 麥芽、谷芽、延胡索、木香、半夏、陳皮、蒼術、厚樸各10g,山楂、白芍、萊菔子各12g,茯苓15g,枳殼、雞內(nèi)金各9g,甘草6g。

        [加減] 便秘者,加大黃、玄明粉、虎杖;黃疸、口苦者,加茵陳、土茯苓;小便短赤者,加白茅根、金錢草。

        [制用法] 治療組46例,將上藥水煎服,每日1劑。與對照組40例,均常規(guī)用甘利飲,14-氨基酸、輔酶I、三磷腺苷、維生素C、門冬氨酸鉀鎂、多潘立酮、西沙必利、多酶片等。均14日為1個療程。

        [療效] 用上藥治療晚期癌癥肝性胃腸功能不全(病種包括原發(fā)性及繼發(fā)性肝癌)患者,兩組分別痊愈13例、6例,好轉(zhuǎn)26例、20例,無效6例、12例,惡化1例、2例,總有效率為84.78%、65%(P<0.05)[30]

        處方31

        [組成] 柴胡10g,預知子、當歸、黨參各20g,茯苓、白芍、黃芪、雞內(nèi)金各30g,莪術、女貞子、白術各15g,炙甘草8g。本方亦可隨癥加減。

        [制用法] 治療組52例,每日1劑,水煎服,用7~9周。用7日后,與對照組51例,均用Seldinger法,用導管選擇插至肝固有動脈(或左右肝動脈),用稀釋的多柔比星30mg,絲裂霉素10mg,氟尿嘧啶1g,注入;再用碘化油10~15ml,多柔比星30mg,混勻,緩慢注入,至血流明顯減慢,加壓包扎止血。4周1次。術后常規(guī)補液,止吐等。

        [療效] 采用上藥治療中晚期肝癌患者,兩組分別完全緩解各2例,部分緩解13例、8例,穩(wěn)定及惡化37例、41例。肝功能改善總有效率分別為88.5%、68.6%(P<0.05)。免疫功能4項指標治療組治療前后比較均有顯著性差異(P<0.01)[31]。

        處方32

        [組成] 肝971沖劑。

        [制用法] 治療組25例,用肝971沖劑(含黨參、茯苓、生山楂、神曲各32.25g,白術、厚樸、枳殼各215g,預知子、白花蛇舌草各645g,鱉甲64.5g。制成顆粒1kg,每袋15.5g。上海復旦大學腫瘤醫(yī)院研制)1袋/次,1日3次,口服。與對照組25例,均用氟尿苷0.5~1kg,順鉑40mg,碘化油、表柔比星、多柔比星共60~80mg,經(jīng)股動脈插管至肝內(nèi)腫瘤靶動脈灌注;用2次。

        [療效] 用上藥治療肝癌遠處轉(zhuǎn)移患者,兩組1年、2年生存分別18例、19例,16例、10例(P<0.01);1年、2年遠處轉(zhuǎn)移分別2例、7例,6例、13例(P<0.05)[32]。

        處方33

        [組成] 西洋參(另煎)、三棱、莪術、鱉甲(先煎)、龜甲(先煎)、白芍各10g,女貞子、黃芪各30g。

        [加減] 惡心嘔吐者,加半夏、厚樸;發(fā)熱者,加龍膽、金銀花。

        [制用法] 治療組32例,將上藥水煎服,每日1劑,用≥3個月。與對照組30例,均用Seldinger經(jīng)股動脈行選擇性肝動脈化療栓塞術:吡柔比星50~70mg,絲裂霉素10~20mg,氟尿嘧啶1~1.25g(或卡鉑300~500mg),碘油10~20ml;嘔吐用樞丹(鹽酸昂丹司瓊)8mg。用1~6次,每次間隔1~3個月。

        [療效] 中西醫(yī)結(jié)合治療中晚期肝癌患者,兩組分別完全緩解12例、9例,部分緩解14例、10例,穩(wěn)定6例、7例,進展4例(為對照組),總有效率為81.25%、63.33%(P<0.05)[33]。

        處方34

        [組成] 中藥外敷膏。

        [制用法] 治療組47例,用中藥外敷膏(含龍葵、三棱、莪術各15g,白花蛇舌草、夏枯草各30g,丹參10g,延胡索20g,重樓12g,生乳香、生沒藥各25g。水煎,取濾液300ml,加米醋20ml,鮮豬膽汁100ml后,濃煎成糊狀。加黃蠟、白蠟各10g,溶化后,加凡士林10g,收膏。冰片10g,血竭5g,研粉,調(diào)入藥膏),外敷肝區(qū),每次8~10h;隔天1次;5次為1個療程,療程間隔1周。與對照組45例,均用華蟾素、維生素、甘草制劑等。靜脈滴注。對癥處理。

        [療效] 應用上藥治療肝癌疼痛患者,兩組分別完全緩解25例、7例,部分緩解10例、7例,輕度緩解6例、9例,無效6例、22例[34]

        處方35

        [組成] 漏蘆、半枝蓮各15g,薄荷、三棱、姜黃各10g,白花蛇舌草、豬苓、重樓、薏苡仁各30g。

        [制用法] 治療組30例,每日1劑。將上藥水煎服。對照組30例,用復方斑蝥膠囊3粒,每天2次口服。均常規(guī)西醫(yī)輸液、抗炎等。均30天為1個療程。

        [療效] 應用上藥治療原發(fā)性肝癌患者,用1個療程后,兩組分別完全緩解5例(為治療組),部分緩解15例、5例,穩(wěn)定4例、11例,進展6例、14例[35]。

        處方36

        [組成] 復方苦參注射液。

        [制用法] 治療組27例,用復方苦參注射液20ml,靜脈滴注,用10天。與對照組30例,均用以Seldinger法行肝動脈栓塞化療術(TACE):經(jīng)股動脈穿刺插管至肝固有動脈后,注入造影劑,明確已插入腫瘤區(qū)供血血管后,注入化療藥物(含順鉑40mg,氟尿嘧啶0.75~1g,多柔比星50~60mg。加超液化碘油,制成懸液10~30ml),同時根據(jù)肝癌供血情況用明膠海綿栓塞供血動脈血管。4周1次,用5~6次。支持療法及對癥處理。

        [療效] 采用上藥聯(lián)合肝動脈栓塞治療不能手術切除的原發(fā)性肝癌患者,兩組分別完全緩解2例、1例,部分緩解19例、18例,無變化4例、6例,進展2例、5例。隨訪1、2、3年,分別生存18例、16例,13例、11例,10例、6例[36]。

        處方37

        [組成] 大黃、凌霄花、阿膠、桂枝、石韋、干姜、厚樸各4g,牡丹皮、白芍各8g,鱉甲30g,桃仁、法半夏、葶藶子、人參、瞿麥、巴戟天、白頭翁、白花蛇舌草、半枝蓮各3g,射干、露蜂房、黃芩各5g,樸硝12g,柴胡、米酒各10g,土鱉蟲6g。隨癥加減。

        [制用法] 每日1劑,將上藥水煎后,分2~3次內(nèi)服。1個月為1個療程。

        [療效] 應用鱉甲煎丸加減治療原發(fā)性肝癌54例,顯效41例,有效9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為92.59%[37]。

        處方38

        [組成] 當歸、土鱉蟲各10g,西洋參、浙貝母各15g,黃芪、制鱉甲、玄參、白花蛇舌草、半邊蓮、半枝蓮各30g。隨癥加減。

        [制用法] 治療組85例,將上藥水煎服,每日1劑。與對照組81例,均用真空形袋固定,5mm層厚CT掃描,按不同部位病灶的要求分別勾畫GTV、CTV及PTV;根據(jù)病灶大小及形狀采用單靶點(或多靶點)照射,處方劑量用50%~70%等劑量曲線,包繞大于95%的PTV并盡量適形。每次2.8~5Gy;每周5次,用10~12次。

        [療效] 中西醫(yī)結(jié)合治療中晚期肝癌患者,兩組分別完全緩解8例、4例,部分緩解45例、40例,穩(wěn)定17例、11例,進展5例、11例,死亡10例、15例,總有效率為62.4%、54.3%(P<0.05)[38]。

        處方39

        [組成] 華蟾素(以中華大蟾蜍皮為原料,每支10ml,含生藥2g)。

        [制用法] 治療組32例,用華蟾素30ml,加生理鹽水500ml,靜脈滴注,每日1次;28天為1個療程。出院后用華蟾素片(均由安徽金蟾生化股份有限公司提供)0.9g,每天3次口服。與對照組(對照組30例),均用Seldinger法,行經(jīng)導管肝動脈栓塞化療(TACE)術;每次間隔2~3周。術后用抗生素;止血、止吐及保肝護肝。兩組分別平均用1.6次、1.8次。

        [療效] 應用上藥治療中晚期肝癌患者,兩組分別完全緩解9例、8例,部分緩解14例、12例,穩(wěn)定各6例,進展3例、4例,總有效率為71.9%、66.7%[39]。

        參考文獻

        [1]張志安.中西醫(yī)結(jié)合治療中晚期肝癌27例療效觀察.山東中醫(yī)雜志,1999,18(3):125

        [2]溫而新.中西醫(yī)結(jié)合治療中晚期原發(fā)性肝癌15例療效觀察.江西中醫(yī)學院學報,1999,11(1):6

        [3]賴義勤.一貫煎治療晚期肝癌癌性發(fā)熱.福建中醫(yī)藥,1999,30(2):10

        [4]馬國海.溶巖膠囊治療原發(fā)性肝癌34例療效觀察.天津中醫(yī),1999,16(3):31

        [5]熊墨年.辨證治療中晚期肝癌的臨床觀察.山東中醫(yī)藥大學學報,1999,23(5):347

        [6]王天保.辨證施治原發(fā)性肝癌153例.中醫(yī)研究,1999,12(6):46

        [7]王洪海.中西醫(yī)結(jié)合治療原發(fā)性肝癌63例.中西醫(yī)結(jié)合肝病雜志,1999,9(6):64

        [8]劉綺.自擬健脾化積湯治療中晚期原發(fā)性肝癌36例.廣西中醫(yī)藥,2000,23(1):16

        [9]張玉芳.中藥配合肝動脈介入治療中晚期肝癌.中國中西醫(yī)結(jié)合外科雜志,2000,6(3):179

        [10]蔣梅.健脾法對中晚期肝癌介入治療后免疫功能的影響.新中醫(yī),2000,32(8):20

        [11]陳創(chuàng).肝動脈碘油栓塞化療聯(lián)合培元固本抗癌膠囊治療中晚期肝癌42例.中西醫(yī)結(jié)合肝病雜志,2001,11(3):183

        [12]羅海英.清開靈注射液治療原發(fā)性肝癌介入后綜合征.廣州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1,18(2):130

        [13]傅理琦.扶正抑瘤湯治療肝癌42例臨床觀察.浙江中醫(yī)雜志,2001,36(9):375

        [14]楊勤龍.大黃甲蟲湯治療原發(fā)性肝癌30例臨床報告.黑龍江中醫(yī)藥,2001(5):28

        [15]王兆香.扶正化積解毒方并肝動脈化療栓塞術治療原發(fā)性肝癌.河南中醫(yī),2001,21(6):48

        [16]官純壽.薏苡仁注射液治療原發(fā)性肝癌的研究.中國中西醫(yī)結(jié)合消化雜志,2001,9(6):355

        [17]周琴.疏肝健脾消積湯合華蟾素治療原發(fā)性肝癌32例小結(jié).甘肅中醫(yī),2001,14(6):26

        [18]隋道敬.化巖湯治療原發(fā)性肝癌60例.江西中醫(yī)藥,2002,33(1):17

        [19]范國田.經(jīng)皮瘤內(nèi)無水酒精注射配合中藥治療小肝癌.河南中醫(yī),2002,22(1):46

        [20]楊成志.六君子湯治療肝癌化療栓塞后綜合征的療效分析.陜西中醫(yī)函授,2002(1):8

        [21]鄔曉東.中藥護肝軟堅方對Ⅱ、Ⅲ期原發(fā)性肝癌肝動脈化療栓塞增效減毒作用的觀察.中西醫(yī)結(jié)合肝病雜志,2002,12(1):43

        [22]陳昌南.中西醫(yī)結(jié)合治療肝癌TACE術后上消化道出血的臨床觀察.中國中西醫(yī)結(jié)合雜志,2002,22(2):139

        [23]張樹梅.中西藥綜合治療中晚期原發(fā)性肝癌74例分析.新疆中醫(yī)藥,2002,20(3):41

        [24]魯建林.中西醫(yī)結(jié)合治療晚期肝癌30例.中西醫(yī)結(jié)合肝病雜志,2003,13(4):244

        [25]陳春永.莪術油肝動脈灌注栓塞治療繼發(fā)性肝癌28例療效觀察.新中醫(yī),2003,35(3):23

        [26]宋旭日.解毒扶正飲聯(lián)合肝動脈化療栓塞治療中晚期肝癌62例.山東中醫(yī)雜志,2003,22(5):293

        [27]張淑萍.中西醫(yī)結(jié)合治療原發(fā)性肝癌.山東中醫(yī)雜志,2003,22(10):614-615

        [28]彭海燕.補肝軟堅方治療肝癌100例臨床觀察.北京中醫(yī),2004,23(1):30

        [29]鄧國忠.放療加參苓湯治療56例中晚期肝癌的臨床觀察.四川中醫(yī),2004,22(1):38-39

        [30]陳曦.疏肝平胃散調(diào)節(jié)晚期癌癥肝性胃腸功能不全的臨床觀察.中國中西醫(yī)結(jié)合消化雜志,2004,12(1):51-52

        [31]浣海.疏肝健脾法配合介入治療中晚期肝癌.中國中醫(yī)藥信息雜志,2004,11(5):439-440

        [32]林鈞華.健脾理氣與聯(lián)合介入療法治療肝癌遠處轉(zhuǎn)移25例臨床觀察.中醫(yī)雜志,2005,46(1):26-28

        [33]文漢英.中西醫(yī)結(jié)合治療中晚期肝癌32例.陜西中醫(yī),2006,27(1):26-28

        [34]付敏.中藥外敷治療肝癌癌痛47例療效觀察.時珍國醫(yī)國藥,2007,18(8):1914-1915

        [35]王會倉.復方漏蘆湯治療原發(fā)性肝癌30例臨床觀察.湖南中醫(yī)雜志,2008,24(1):26-27

        [36]王紅民.復方苦參聯(lián)合肝動脈栓塞治療不能手術切除的原發(fā)性肝癌.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jié)合雜志,2009,18(12):1334-1335

        [37]姚世勇.鱉甲煎丸加減治療原發(fā)性肝癌54例.遼寧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9,11(6):161-162

        [38]何青.中西醫(yī)結(jié)合治療中晚期肝癌臨床觀察.湖北中醫(yī)雜志,2010,32(1):40-41

        [39]薛騫.華蟾素聯(lián)合TACE術治療中晚期肝癌患者32例臨床觀察.江蘇中醫(yī)藥,2010,42(2):22-24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

        我要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