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功能減退癥(簡稱甲減)是由多種原因致甲狀腺激素合成、分泌減少,或是生物效應不足所致的一組內分泌疾病。根據(jù)起病的年齡分為3型,即呆小病、幼年型甲狀腺功能減退癥和成年型甲狀腺功能減退癥。根據(jù)病因分為原發(fā)性甲狀腺功能減退癥、繼發(fā)性甲狀腺功能減退癥、再發(fā)性甲狀腺功能減退癥和周圍性甲狀腺功能減退癥。各型后期病重時均可表現(xiàn)為黏液性水腫。
(一)營養(yǎng)代謝特點
1.碘代謝紊亂 人體碘主要來自食品、食鹽、水和空氣,每天攝入量為0.3~0.5mg。碘是甲狀腺素合成的原料,缺乏碘會使甲狀腺激素合成不足,反饋抑制促甲狀腺激素(TSH),致使甲狀腺增生肥大,發(fā)生甲狀腺功能減退癥的臨床癥狀。碘在體內有保護作用,缺碘可直接影響大腦組織的發(fā)育,也可導致胎兒甲狀腺功能低下而間接影響大腦發(fā)育。在缺碘地區(qū),無論是甲狀腺腫患者,或是無甲狀腺腫的居民,都存在體內缺碘的情況,甲狀腺腫大是缺碘代償?shù)谋憩F(xiàn)。反之,長期食用碘化物或含碘有機物質,也可發(fā)生因碘化物過高導致的甲狀腺腫,臨床治療應加以鑒別。
2.生甲狀腺腫物質 某些蔬菜及藥物中有生甲狀腺腫的作用,如卷心菜、白菜、油菜等蔬菜類食品,含有生甲狀腺腫物質。此外,木薯、核桃等食品也是缺碘地區(qū)發(fā)生甲狀腺腫的因素之一。因生甲狀腺腫物質影響甲狀腺激素的合成而致暫時性甲狀腺功能減退癥者,當停用生甲狀腺腫物質時,甲狀腺功能可自行恢復。
3.蛋白質缺乏 在蛋白質營養(yǎng)不良時,甲狀腺功能有低下的趨勢。如果要降低甲狀腺腫的發(fā)生率,除了保證食品中的碘供給之外,還應供給足夠的蛋白質和能量,才能改善甲狀腺的功能。
4.脂肪代謝紊亂 脂肪是體內供給能量和幫助脂溶性維生素吸收的物質。甲狀腺功能減退癥時血漿膽固醇合成雖不快,但是排出較緩慢,故血漿膽固醇濃度升高,三酰甘油和β-脂蛋白均增高,在原發(fā)性甲狀腺功能減退癥時更為明顯,其血脂增高程度與血清TSH水平呈正相關,故宜限制脂肪的攝入量。
5.對造血功能的影響 甲狀腺素不足可影響紅細胞生成素合成而致骨髓造血功能減低,有月經(jīng)過多、鐵吸收障礙等。另外,還與胃酸內因子、維生素B12、葉酸等與造血功能有關的因子缺乏有關。
(二)營養(yǎng)治療原則
營養(yǎng)治療的目的是給予一定量的碘和忌用可能致甲狀腺腫大的食品,保證蛋白質供給,改善和糾正甲狀腺功能。
1.補充適量碘 忌用可能致甲狀腺腫大的食品。
(1)補充碘鹽:國內通常采用1/50 000~1/10 000的碘鹽濃度,即每2~10kg鹽加1g碘化鉀,用以防治甲狀腺腫大,使發(fā)病率明顯降低,適用于地方性甲狀腺腫流行區(qū)。此外,對生育期婦女更應注意補充碘鹽,防治因母體缺碘而致后代患克汀病。
(2)忌用致甲狀腺腫食品:避免選用卷心菜、白菜、油菜、木薯、核桃等食品,以免致甲狀腺腫大。
2.供給足夠蛋白質 每人每天供給優(yōu)質蛋白質的量至少應超過20g,才能維持正常體內蛋白質平衡,氨基酸是組成蛋白質的基本成分,每天約有3%蛋白質不斷更新,甲狀腺功能減退癥時因小腸黏膜更新速度減慢,消化液分泌腺受到影響,酶活力降低。一旦出現(xiàn)清蛋白降低,應補充必需氨基酸,供給足量蛋白質,改善病情。
3.限制脂肪和富含膽固醇膳食 甲狀腺功能減退癥患者常有高脂血癥,這在原發(fā)性甲狀腺功能減退癥更明顯,故應限制脂肪供給量。每天脂肪應占總能量的20%左右,并限制高膽固醇食品的攝入。
4.糾正貧血 對有貧血的患者應補充富含鐵質的膳食,并供給豐富的維生素。主要補充維生素B12,如動物肝等。必要時還應供給葉酸及鐵制劑等。
5.膳食調配
(1)宜選食物:因缺碘致的甲狀腺功能減退癥,需選用適量海帶、紫菜,可用碘鹽、碘醬油和面包加碘。炒菜時應注意,碘鹽不宜放入沸油中,以免碘揮發(fā)而使碘丟失增多。蛋白質補充可選用蛋類、乳類、肉類、魚類等,植物性蛋白質與動物性蛋白質有互補作用;各種大豆制品、黃豆等,供給動物肝可糾正貧血,還要保證供給各種蔬菜和新鮮水果。
(2)忌選食物:忌用生甲狀腺腫物質,如卷心菜、白菜、油菜、木薯、核桃等食品,忌富含膽固醇的食品,如蛋黃、奶油、動物腦髓和內臟等。限用高脂肪類食品,如食油、花生米、核桃仁、杏仁、芝麻醬、火腿、五花肉、奶酪等。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