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禽流行性感冒簡稱人禽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人、禽、畜共患急性傳染病。禽類甲型流感病毒中某些亞型(主要為H5、H7和H9)中的一些毒株可引起人類疾病,其中A(H5N1)病毒引起的人禽流感可導致呼吸系統(tǒng)和全身多臟器功能衰竭,病情進展快,病死率高。
【病原學】 禽流感病毒屬甲型流感病毒,由禽鳥傳人的禽流感病毒有3種亞型:H5N1、H7N7及H9N2。其中H5N1血清亞型屬于高致病性甲型流感病毒,患者病情重,死亡率高。禽流感病毒對熱、乙醚、氯仿、丙酮等敏感,常用消毒劑如甲醛、過氧乙酸等能迅速破壞其傳染性;56℃30min,60℃10min,65~70℃3~5min即可使禽流感病毒喪失活性;直射陽光下40~48h,紫外線可滅活病毒;禽流感病毒對低溫抵抗力較強,在有甘油保護的情況下可保持活性1年以上。
【流行病學】
1.感染源 本病的感染源主要為患禽流感或攜帶禽流感病毒的雞、鴨、鵝等家禽,特別是雞,但不排除其他禽類或豬成為感染源的可能性。禽流感的擴散主要是通過糞便中大量的病毒粒子污染空氣而傳播。人員和車輛往來是傳播本病的重要因素。通過廣泛的調查表明:與活的病禽密切接觸是人類感染的原因。
2.傳播途徑 主要為飛沫傳播,也可通過密切接觸感染家禽或其糞便而感染,也可直接接觸病毒而感染。目前尚未發(fā)現(xiàn)由于吃雞肉和雞蛋而受到感染的病例,亦沒有證據(jù)表明禽流感病毒能夠在人與人之間進行傳播,禽流感病毒由人間傳播的可能性極低。即使在沒有適宜的隔離措施條件下,醫(yī)務人員在醫(yī)院中被傳染的風險亦較小。
3.易感人群 從事家禽業(yè)或在發(fā)病前1周內去過家禽飼養(yǎng)場所(或出售禽類的攤點)是危險因素。一般認為,任何年齡均具有易感性,但12歲以下兒童發(fā)病率較高,病情較重。與不明原因病死家禽和(或)感染、疑似感染禽流感家禽密切接觸人員為高危人群。
【發(fā)病機制】 A(H5N1)病毒選擇性侵犯Ⅱ型肺細胞、肺泡巨噬細胞和非纖毛狀上皮細胞,引起嚴重肺疾患。Ⅱ型肺細胞損傷后將影響細胞再生、轉運和表面活性產物形成。巨噬細胞感染可損害天然免疫反應并加重A(H5N1)病毒感染后炎癥反應。流感病毒一旦成功感染呼吸道上皮細胞,數(shù)小時內病毒復制并產生大量毒力。高病毒載量、免疫失調和炎癥反應是A(H5N1)病毒致病機制的核心。
【臨床表現(xiàn)】 潛伏期一般為1~7d,通常為2~4d。任何年齡均可發(fā)病,兒童、年老體弱者多見。多數(shù)急性起病,早期表現(xiàn)類似普通流感,主要表現(xiàn)為發(fā)熱,體溫大多持續(xù)在38.5℃以上,熱程1~7d,一般為2~3d。若體溫持續(xù)超過39℃,需警惕重癥傾向。可伴有流涕、鼻塞、咳嗽、咽痛、頭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適。部分患者可有惡心、腹痛、腹瀉、稀水樣便等消化道癥狀。有些患者可見眼結膜炎,有些患者無呼吸道癥狀,僅表現(xiàn)為嚴重腹瀉。約50%患者肺部有實變體征,可聞及干、濕啰音。大多數(shù)患者病情較輕。少數(shù)患者病情進展迅速,有明顯的出血現(xiàn)象,咳嗽、痰中帶血,血壓下降、休克,肺部炎癥進行性加重,口唇甚至全身發(fā)紺。并出現(xiàn)急性肺損傷、呼吸窘迫綜合征、肺出血、反應性胸腔積液、全血細胞減少、心力衰竭、腎衰竭、敗血癥及Reye綜合征等多種并發(fā)癥,最終因出現(xiàn)全身多臟器功能衰竭而死亡。
【實驗室檢查】
1.血常規(guī)及生化 白細胞總數(shù)正常或偏低,淋巴細胞減少;ALT、AST等異常。
2.影像學檢查 X線顯示肺部實質炎癥。
3.病原學檢查 檢測到特異性抗體、RT-PCR方法檢測病毒核酸。
【診斷】 結合流行病學史、臨床表現(xiàn)、實驗室、影像學和病原學檢查,排除其他疾病,可以作出禽流感的診斷。診斷標準如下:
1.醫(yī)學觀察病例 有流行病學史,1周內出現(xiàn)流感臨床表現(xiàn)者。
2.疑似病例 有流行病學史,1周內出現(xiàn)流感臨床表現(xiàn),呼吸道分泌物、咽拭子、痰液、血清甲型流感病毒和血清H亞型病毒抗體(酶免疫法)陽性。
3.臨床診斷 診斷為人禽流感疑似病例,但無法進一步取得臨床檢驗標本或實驗室檢查證據(jù),而與其有共同接觸史的人被診斷為確診病例,并且沒有其他疾病確定診斷依據(jù)者;或具備流行病學史中任何一項,伴有關臨床表現(xiàn),實驗室病原檢測患者恢復期血清紅細胞凝集抑制試驗或微量中和試驗抗體陽性。
4.確診病例 有流行病學史及臨床表現(xiàn),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標本中分離出甲型流感病毒或檢測到病毒核酸,發(fā)病初期與恢復期雙份血清抗禽流感病毒抗體滴度有4倍或4倍以上升高。
【治療】
1.對癥支持治療 目前沒有特異治療方案。對癥治療主要有臥床休息、解熱、止咳、祛痰、吸氧等。兒童禁用阿司匹林,以防止發(fā)生Reye綜合征。
2.抗病毒治療 對疑似禽流感患者應及早應用抗病毒藥物,主要有:①神經氨酸酶抑制藥如奧司他韋(商品名達菲);②離子通道阻滯藥如金剛烷胺和金剛乙胺。
3.抗生素的應用 禽流感患者一般抵抗力較低,常同時感染其他病原菌,使用抗生素(常選擇氟喹諾酮類或大環(huán)內酯類)可排除其他細菌性感染性疾病。
4.免疫調節(jié)治療 重癥病例可給予糖皮質激素治療。
【護理】
1.隔離 人禽流感已經被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乙類傳染病范疇,按甲類傳染病進行隔離治療和管理。在標準預防的基礎上,還應采用接觸傳播和飛沫傳播的隔離與預防。
2.重癥患者絕對臥床休息,呼吸困難時取半坐臥位,護理人員完成生活護理工作。
3.保證水及營養(yǎng)供給 發(fā)熱期多飲水,給予易消化、營養(yǎng)豐富的富含維生素的流質或半流質飲食,成年人每天入量為3000ml左右。病情危重不能進食者,采用胃管腸內營養(yǎng)和部分靜脈營養(yǎng)的方式保證營養(yǎng)攝入。
4.病情觀察
(1)觀察生命體征:監(jiān)測體溫、脈搏,尤其小兒,預防高熱驚厥;監(jiān)測呼吸,注意呼吸節(jié)律和頻率,有呼吸困難、發(fā)紺的缺氧癥狀,給予氧療。
(2)觀察咳嗽的特點和痰液的顏色、性狀和量;患者咳嗽咳痰時,可協(xié)助翻身、叩背,必要時進行吸痰。
(3)觀察有無惡心、嘔吐、嗜睡、肝功能異常等情況,警惕并發(fā)癥發(fā)生。
5.對癥護理
(1)降溫:參見“流行性感冒”降溫護理。
(2)保持呼吸道通暢:咳嗽咳痰者,指導病人進行有效咳嗽,先進行5~6次深呼吸,在吸氣后張口,然后咳嗽一下將痰咳至咽部,再迅速將痰咳出;痰液黏稠時給予祛痰藥、霧化吸入每日4次、叩背等方法及時排出呼吸道分泌物,必要時吸痰;氣促明顯、缺氧者,協(xié)助患者取半臥位或坐位,給予鼻導管或面罩氧氣吸入,流量2~4L/min;對于呼吸困難、缺氧、發(fā)紺經吸氧不能糾正者,出現(xiàn)Ⅱ型呼吸衰竭、血氧飽和度在吸氧情況下仍低于85%者,應及時給予機械通氣。
(3)保持眼、鼻部清潔:及時擦除分泌物,溫水清洗局部,患者怕光時,給予眼罩或降低室內亮度。
(4)保持口腔清潔:每天刷牙或口腔護理2次,進餐后溫開水漱口,預防口腔黏膜感染。
【預防】
1.對人和禽類流感疫情監(jiān)測 發(fā)現(xiàn)動物感染H5N1病毒,應按照《動物檢疫法》有關規(guī)定,就地銷毀,對疫源地進行徹底消毒,對患者及疑似患者進行隔離治療。
2.接觸人禽流感患者應戴口罩、戴手套、戴護目鏡,穿防護衣和鞋套。加強監(jiān)測標本和實驗室禽流感病毒毒株的管理,嚴格執(zhí)行操作規(guī)范,防止醫(yī)院感染和實驗室的感染及傳播。
3.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避免去人群聚集的公共場所;注意個人衛(wèi)生,勤洗手;不吃未熟的肉類及蛋類食品,密切接觸者可預防性服用神經胺酸酶抑制劑類藥物。
(劉春梓)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