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布局、設置
(1)母嬰同室應分別設有工作人員辦公室、母嬰隔離室、嬰兒淋浴室、新生兒處理室、治療室(如無病理新生兒病區(qū)的醫(yī)院應設病理新生兒室、高危兒室、早產兒室、新生兒隔離室)、雜物儲存室、消毒室、洗滌室、庫房、工作人員更衣室、洗手間等。
(2)病室地面、墻壁的建筑要以便于清潔消毒為原則,墻角為鈍角。應靠近分娩室,設有隔離走道(經消毒地墊方可進入),并有清潔或消毒手的設備。
(3)母嬰同室,每床占地面積不少于8~9m2(5~6m2),有空調、通風設備,空氣消毒等設施,室內光線充足,空氣新鮮,室溫22~26℃,相對濕度55%~65%。
(4)新生兒淋浴室,分感染嬰兒淋浴池和健康嬰兒淋浴池,設有衣物及換臍用物、恒溫熱水器及嬰兒淋浴用的物品,最好有空調設備。光線充足,有室溫控制設施。
(5)配奶室為人工喂養(yǎng)嬰兒專設。設有消毒柜、冰箱、喂奶用具及物品柜,有空氣消毒設備。
(6)儲物室和被服室,設有物架、衣柜、抽濕機及排氣扇,其他與普通病房相同。
(7)母乳喂養(yǎng)宣教室(設于產休區(qū)),室內設置家庭化,做到舒適:有空調設備、洗手設備或消毒手設施,設置一定數(shù)量的座位,室內有電視機,為哺乳母親播放母乳喂養(yǎng)知識及育兒知識。
2.管理要求
(1)凡無母乳喂養(yǎng)禁忌證的母親及無特殊醫(yī)療處理的新生兒均實行24小時母嬰同室,母乳喂養(yǎng)。
(2)新生兒的治療護理必須由責任心強,并具有新生兒護理專業(yè)理論知識和熟練護理技能的護理人員擔任護理工作。
(3)加強對產婦的衛(wèi)生宣教工作,如母乳喂養(yǎng)知識和技能培訓、乳房的護理等,患感冒者應戴口罩。
(4)新生兒入室必須進行體檢,核對床號、母親姓名、嬰兒性別,仔細觀察臍帶有無出血,全身有無異常。
(5)嚴格查對制度,新生兒洗澡、哺乳、出院時,均應嚴格查對手圈與包被是否一致,嚴防差錯事故。
(6)保持病室整潔、安靜、安全、舒適,溫、濕度適宜,每周大清潔1次。
(7)嚴格執(zhí)行消毒隔離制度
①患傳染病的母親和嬰兒應進行隔離,對感染性較強的疾病,如膿皰瘡、眼炎、鵝口瘡等應及時隔離,查找原因,以便對健康者采取預防措施。
②凡患呼吸道感染、皮膚化膿性疾病和健康帶菌者,不得接觸新生兒。
③新生兒使用的被服、衣物、尿布(最好使用紙尿褲)、浴巾等物品,必須經過滅菌處理后方可使用,洗澡盆用畢先消毒后清洗,再送滅菌處理。出院后床、被、褥墊及時進行終末消毒。
④室內用物、母嬰床、家具等定期清潔消毒。保溫箱每周清潔消毒1次,用畢終末消毒。
⑤室內每天空氣消毒2次,通風2次。每個月空氣培養(yǎng)1次。喂奶用物,消毒物品每月抽樣細菌培養(yǎng)檢查1次。
(8)嚴格執(zhí)行病區(qū)安全管理制度
①病區(qū)有條件應設門衛(wèi),做好安全保衛(wèi)工作,確保嬰兒安全。
②嚴格執(zhí)行交接班制度,逐個清點嬰兒,出院時出示有關憑證經核對檢查方可離去。
③住院期間,產婦及家屬不能將嬰兒抱離病區(qū),嬰兒外出檢查由本區(qū)工作人員陪同。
④落實防火、防盜安全制度,易燃、易爆、化學危險品,劇、麻、精神類藥等專人保管,防止意外事故發(fā)生。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