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脈形特征
《診家正眼》:“脈短澀小,首尾俱俯,中間突起,不能滿部。”
《脈理求真》:“短則寸上尺下,低于寸尺”“關中無見短之理?!?/p>
《診宗三昧》:“短脈者,尺寸俱短,而不及本位。”
短脈的脈形特征是:寸口脈的跳動不夠長,上不能充滿整個寸部,下不能充滿整個尺部;或者短而中部較突起,寸脈的上部和尺脈的下部相對來說較細。
2.主證
(1)主郁證:如果說脈長表明是“氣治”,那么,脈短就表明是氣郁?!端脑\抉微》云:“短脈由胃氣厄塞,不能條暢百脈?;蛞蛱禋馐撤e,阻礙氣道。”《催氏脈訣》云:“(短)為陰伏陽,為三焦氣壅,為宿食不消?!薄睹}理求真》云:“思傷脾而脈短。”《脈訣闡微》云:“脈短者,欲長而不能,欲速而不達,因邪氣克犯正氣,正負則邪勝也?!?/p>
(2)主虛證:《診家正眼》指出:“短主不及,為氣虛證?!薄啊饵S帝內(nèi)經(jīng)》云:短則氣病,蓋以氣屬陽,主乎充沛,若短脈獨見,氣衰之確兆也?!薄睹}理求真》云:“短為陽氣不接,或中有痰氣積阻礙氣道,亦由陽氣不力,始見阻塞,故凡見有阻塞之癥者,當于通豁之內(nèi)加以扶氣之品,使氣治而豁之見矣。若使中無阻塞而脈見短隔,急用大溫補以救垂絕,否則便爾不治矣?!彪m然如此,有豐富臨床經(jīng)驗的醫(yī)生往往會發(fā)現(xiàn)短脈主虛證的機會較少,而主郁證的情況卻較常見。如果把用順氣開郁的方法和用溫養(yǎng)氣血的方法分別進行治療的結果加以對比,相信對短脈主病的問題會有更深刻的體會。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