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 手工編制詞表
在計算機技術尚未引入情報檢索領域前,敘詞表主要靠手工編制,并用于紙質文獻信息檢索系統(tǒng)。經(jīng)過詞表編制的高潮時期,敘詞表編制技術日益成熟,而且日趨規(guī)范化,敘詞表編制實用手冊和國際化的詞表編制標準也相應問世。手工編制詞表一般分以下步驟:
(1)確定主題領域范圍。敘詞表分為綜合性詞表和專業(yè)詞表兩種,在編制詞表之前,要明確詞表編制目的、針對的領域范圍,以便可以根據(jù)涉及的范圍對詞匯進行選擇和處理。一般情況下,中心主題領域是收詞的重點,應做到詞量充足;對邊緣學科門類,則可相對概略。
(2)詞匯收集。從多種途徑收集詞匯,一般從標引詞、百科全書、手冊、教科書、期刊題名和文摘、分類法、相關敘詞表、詞典等現(xiàn)有資源收集詞匯,并對收集的詞匯進行統(tǒng)一規(guī)范化處理。
(3)組織詞匯和詞間的關系,形成詞表結構。由專家和潛在用戶分析每個詞匯和其相關詞(包括同義詞、上位詞和下位詞)的定義和注釋,完成詞間關系處理。
(4)制作字順表。根據(jù)上述處理結果,就可以根據(jù)詞表組成結構,進一步生成完整的詞表,包括字順表、系統(tǒng)顯示,如等級索引、范疇索引、輪排索引等。
(5)校訂詞表,保持詞表的一致性。在生成詞表的同時,應廣泛征求專家意見,并對詞表進行詳細的審核,包括:審核款目參照是否完備,同義詞、準同義詞的處理是否恰當,敘詞的詞形是否符合規(guī)范,字排列是否準確,詞表的格式字體是否符合規(guī)定等。同時,使用草表進行試驗,包括試標和結合用戶提問進行對照等。通過試標可以發(fā)現(xiàn)問題,增補新詞,調整參照關系,使其更加適合實際使用。
手工編制詞表工程浩大,曠日持久,而且質量難以保證。計算機技術用于詞表編制后,這種純手工編制詞表的方式很快被淘汰。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