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和目的
康復評定(rehabilitation evaluation)是用客觀的方法有效和準確地評定患者功能障礙的種類、性質(zhì)、部位、范圍、嚴重程度和預后的過程,是康復工作流程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對患者各方面情況的收集、量化、分析以及與正常標準進行比較的全過程。它是康復目標得以實現(xiàn)和康復治療得以實施的前提條件。確定康復目標既要充分發(fā)揮挖掘患者的潛能,又要有通過努力可以實現(xiàn)的可能,所以準確客觀地進行康復評定就顯得很重要。
(一)定義
康復評定是指在臨床檢查的基礎(chǔ)上,對病、傷、殘者的功能狀況及其水平進行客觀、定性和(或)定量的描述,并對結(jié)果做出合理解釋的過程,又稱功能評定。Granger(1996)對功能評定的解釋是“描述個體能力及其是否受限的一種方法,其范疇是測量個體在完成日常生活活動、休閑娛樂、職業(yè)、社會活動及其他行為活動中應用不同技巧的能力”。因此,康復評定至少應包括軀體功能、言語(交流)功能、心理精神功能及社會適應性等4個方面。
(二)目的
康復醫(yī)師對患者功能障礙的種類、性質(zhì)、部位、范圍和嚴重程度等缺乏正確的評定,則無法制訂出正確的康復治療計劃,難以使患者得到理想的功能恢復,所以康復評定是制定康復治療計劃的前提和基礎(chǔ),也是評價康復治療效果的客觀依據(jù)。其目的有以下幾個方面:
1.確定功能障礙的性質(zhì) 尋找可能存在的引起功能障礙的器官組織缺陷,如先天性疾?。ㄏ忍煨约顾枘づ虺?,先天性心臟病等),后天性疾?。ㄈ缒X性癱瘓,腦卒中等)或繼發(fā)性疾?。ü钦酆箝L期臥床引起的肢體攣縮、周圍神經(jīng)損傷后肢體活動減少引起的肌肉萎縮等)。
2.確定功能障礙的范圍 明確軀體、言語、心理、社會功能等方面中哪些功能受到限制,以便選擇針對性評定方法及量表。
3.確定功能障礙的程度 預測對患者本人及家庭近期、遠期的影響。
4.確定康復目標與治療方案 經(jīng)過康復評定,了解患者存在的問題和康復要求,制訂適宜的康復目標和治療計劃。由于患者年齡、職業(yè)、文化背景、家庭經(jīng)濟狀況的不同,其康復目標和要求也不一樣,所以康復治療方案因人而異。經(jīng)過一定時間的治療后,要再次評定,以了解治療效果(有效或無效),并根據(jù)再次評定結(jié)果,制訂或修改下一階段的治療方案,繼續(xù)治療,然后再評定,再治療,直至達到既定的康復目標。
5.療效評定和預后判斷 依據(jù)初期和中期評定的結(jié)果,不僅可以了解患者功能改善情況,進行療效評定,而且對患者將來的功能結(jié)局做出比較客觀、合理的預測,以便充分地利用各種資源,避免患者及其家屬對康復期望過低或過高。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