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檢影驗光
我們已說到,有“驗光28忌”的協(xié)作,主覺、間接驗光仍然不能主導對戴鏡族的驗光,不能斷定原戴眼鏡的驗光和現(xiàn)在重新驗定的屈光度與最佳矯正視力應有屈光度之間的誤差和誤差的實量。其對驗光的判斷,還不是高深層次的,還有它的大不足與大缺憾,有它解決不了的問題。這就告訴了我們,光憑驗光時患者的反應和當時的視力表現(xiàn),在驗光法以外找杜絕驗光不準確的方法或辦法,極難成功,兩百年時間的驗光史,就是證明。因此,一,必須另外尋求能直接進入眼屈光系統(tǒng)內(nèi)部準確檢測屈光度的方法;二,找出能將原多了的、少了的、主要是將多于準確度數(shù)的度數(shù)即過矯屈光度去掉的辦法及其具體的操作流程,從根本上解決驗光的問題。
首先是驗光得有標準,眼鏡裝配有標準,驗光也應該可以找到一個比“驗光28忌”嚴格、簡明,且便于操作的屈光度標準,以改變電腦驗光后還要患者配合插片或綜合驗光儀,去尋找沒有標準可確認是否準確的屈光度的驗光被動形象?
還有一個問題是判別法,驗出的屈光度準不準確、能不能找到一個可供患者和驗光師雙方都能做出準確判斷的,即彌補了“驗光28忌”的不足,又更為深層的且可直接涉及眼屈光不正度數(shù)的判斷方法?
一旦準確檢測遠、近視度數(shù)的方法、標準和判別方法都得到了解決以后,就還得解決這件大事:90%以上的近視人群驗光被過矯怎么辦?能不能有法去除?要知道,即使檢影驗光法完全合符我們在尋求的要求,也還只是解決了三大問題中的兩個。一,對新驗光的遠、近視患者,哪怕是屈光難度大的,驗光時都可以處理到不過矯、欠矯;二,可以測查準確患眼原驗光配鏡和手術(shù)的欠過矯,尤其是近視過矯。但是,還有第三個大問題,即:驗出了過矯不等于就去掉了過矯。如果沒有探索出去掉患眼原驗光配鏡過矯的辦法,即使得出了原過矯度數(shù),也會因為在試鏡中患眼視力有可能遠不如原所戴鏡片度數(shù)的視力而茫然,甚至還會讓驗光師和患者雙方都懷疑檢影驗光的準確性和檢影的功能。所以,檢影驗光師還必須學會和進一步探索去掉過矯的具體辦法以及整個的操作流程。檢影發(fā)明150年來一直不能普及,與此當然也不無關(guān)系。
這個問題也當搞清楚,盛行于世界各國驗光市場的電腦驗光,綜合驗光儀或插片驗光,為什么不能查判和去掉自身所造成的欠、過矯?為什么不能解決它們自身在驗光中和手術(shù)、配鏡后帶來的問題?
下面,我們就將這些問題做實際性的討論,在當今的三種驗光法中,檢影驗光法是什么樣的驗光法?研究它、用上它,對于上述現(xiàn)代驗光尚未解決的問題,會不會給我們一個圓滿如愿的答案?這是本書重點中的重點。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