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室收縮心房舒張正常嗎
心臟通過節(jié)律性收縮和舒張實現(xiàn)泵血功能。心臟收縮時,將血液射入動脈,并通過動脈系統(tǒng)將血液分配到全身各組織器官;心臟舒張時,則吸引靜脈系統(tǒng)內(nèi)血液回流到心臟,為下一次射血做準備。
(一)心率與心動周期
1.心率 每分鐘心臟搏動的次數(shù)稱為心率(heart rate)。正常成人安靜時的心率為60~100次/分,平均約75次/分;超過100次/分為心動過速,低于60次/分為心動過緩。心率有明顯個體差異,受年齡、性別及其他生理因素的影響。新生兒心率可高達130次/分以上,兩歲幼兒約為100~120次/分,5歲以后逐漸變慢,至青春期接近成年人;成人中女性略快于男性;經(jīng)常進行體育鍛煉和體力勞動者,安靜時心率較慢;同一個人,在安靜或睡眠時心率較慢,運動或情緒激動時心率加快。
2.心動周期 心房或心室每收縮和舒張一次所構(gòu)成的機械活動周期稱為一個心動周期(cardiac cycle)或稱一次心跳。心房和心室的活動周期均包括收縮期(systole)和舒張期(diastole)。每一個心動周期,先是兩心房同時收縮,然后舒張;心房開始舒張時,兩心室同時收縮,繼而舒張。如以心率為75次/分計算,則一個心動周期為0.8s,其中心房收縮期為0.1s,舒張期為0.7s;心室收縮期為0.3s,舒張期為0.5s。從心室開始舒張到心房開始收縮之前這段時間,心房、心室都處于舒張狀態(tài),稱為全心舒張期,約0.4s。由于推動血液流動主要依靠心室的舒縮活動,故臨床常把心室的收縮期和舒張期作為心的收縮期和舒張期,簡稱心縮期和心舒期(圖4-10)。
圖4-10 心動周期中心房和心室活動示意圖
在正常情況下,左、右心房或左、右心室的活動幾乎是同步進行,且心房和心室的舒張期均長于收縮期,這樣既有利于靜脈血液回流入心使心臟充盈,又使心臟得到了充分的休息,所以有利于心臟更有效地射血,從而保證心臟能持久工作不易疲勞。
心動周期的時間長短取決于心率快慢,兩者呈反變關(guān)系。如心率加快,則心動周期縮短,心縮期和心舒期均縮短,但心舒期縮短更明顯。因此,心率過快,對心的血液充盈和持久工作不利。
(二)心臟泵血過程和機制
血液由心室泵入動脈有賴于心室舒、縮所引起的心腔內(nèi)壓力變化及心瓣膜對血流方向的控制。心室的泵血過程可分收縮期射血過程和舒張充盈過程,左、右心的活動基本相同,現(xiàn)以左心為例介紹(圖4-11)。
1.心縮期 心室收縮之前,心室內(nèi)壓低于心房壓和主動脈血壓,此時二尖瓣開放,主動脈瓣關(guān)閉,血液由心房注入心室,心房收縮完畢進入舒張期后,心室開始收縮,進入心縮期。
圖4-11 心動周期中心房和心室活動關(guān)系圖
(1)等容收縮期:心室開始收縮后,室內(nèi)壓迅速增高,當(dāng)超過房內(nèi)壓時,心室內(nèi)的血液推動二尖瓣使其關(guān)閉。此時,室內(nèi)壓仍低于主動脈血壓,主動脈瓣仍處于關(guān)閉狀態(tài)。心室腔處于密閉狀態(tài),無血液進出,心室容積不變,心室肌收縮只產(chǎn)生張力而無縮短,故稱等容收縮期,持續(xù)約0.05s。此期心室內(nèi)壓急劇升高。
(2)射血期:隨著左心室的繼續(xù)收縮,室內(nèi)壓力繼續(xù)上升,當(dāng)超過主動脈血壓時,心室血液沖開主動脈瓣而射入主動脈,進入射血期,持續(xù)約0.25s。射血期前段,血液射入動脈的速度快,射入的血量約占心室一次射血量的70% ,心室容積明顯縮小,該期稱快速射血期,此期約0.10s。射血期后段,射血速度減慢,稱減慢射血期,此期約0.15s;在減慢射血期末室內(nèi)壓已略低于主動脈血壓,但因射入主動脈的血液具有較大的動能,依其慣性血液逆壓力梯度仍可繼續(xù)射入主動脈;射血量占總射血量的30% ,心室容積繼續(xù)縮小至最低值。
2.心舒期 心室在收縮之后的舒張期內(nèi)進行血液充盈,為下次射血儲備血量。
(1)等容舒張期:心室收縮完畢后開始舒張,室內(nèi)壓迅速下降,當(dāng)室內(nèi)壓低于主動脈壓時,主動脈根部內(nèi)血液返流,推動主動脈瓣關(guān)閉;此時室內(nèi)壓仍然高于房內(nèi)壓,二尖瓣仍處于關(guān)閉狀態(tài),心室再次形成密閉的腔,無血液進出心室,心室容積不變,故稱為等容舒張期,歷時約0.06~0.08s。此期室內(nèi)壓急劇下降。
(2)充盈期:當(dāng)室內(nèi)壓下降到低于房內(nèi)壓時,心房內(nèi)血液沖開二尖瓣進入心室,心室便開始充盈。由于室內(nèi)壓明顯降低,甚至造成負壓,這時心房和肺靜脈內(nèi)的血液因心室的抽吸作用而快速流入心室,心室容積迅速增大,故稱為快速充盈期,此期持續(xù)約0.11s。在快速充盈期進入心室的血液量約為總充盈量的70% ,是心室充盈的主要階段。隨后,血液進入心室的速度減慢,故稱為減慢充盈期,此期持續(xù)約0.22s。在心室舒張的最后0.1s,心房收縮,房內(nèi)壓升高,將心房內(nèi)的血液繼續(xù)壓入心室,使心室進一步充盈。此期進入心室的血液約占心室總充盈量的10% ~30% 。可見在心臟射血及充盈過程中,心房的作用遠不及心室重要。因此發(fā)生心房纖維顫動時,心臟的射血功能影響較小。
右心室的泵血過程與左心室基本相同,但由于肺動脈血壓約為主動脈血壓的1/6,因此在心動周期中右心室內(nèi)壓的變化幅度要比左心室內(nèi)壓小得多。
因此,心臟泵血機制可以概括為:心室射血的動力主要是心室肌收縮所造成的室內(nèi)壓升高,超過動脈壓;心室充盈的主要原因是心室肌的舒張所引起的室內(nèi)壓降低的低壓抽吸作用;而決定血流的單向流動則是瓣膜的單向開放和關(guān)閉?,F(xiàn)將心動周期中多種變化歸納為表4-1。
表4-1 心動周期中心腔壓力、心室容積、瓣膜開閉及血流變化
(三)心臟泵血功能的評價和影響因素
1.心臟泵血功能的評價 心臟泵血功能的好壞直接影響機體各個器官的血液供應(yīng)。如泵血量太少,不能滿足機體各個器官的需要,將嚴重影響器官功能,一些重要臟器如心、腦、腎供血不足將產(chǎn)生嚴重后果。因此,臨床常需要對心臟的泵血功能進行評價,常用的心泵功能評價指標主要有以下幾種。
(1)每搏輸出量和射血分數(shù):一側(cè)心室每收縮一次所射出的血量,稱為每搏輸出量(stroke volume),簡稱搏出量。在安靜狀態(tài)下,正常成人搏出量約70ml(60~80ml),且左右心室基本相等。每次搏動,心室內(nèi)血液并沒有全部射出,心舒期末,心室腔內(nèi)的血液約125ml,稱為心室舒張末期容積(enddiastolic volume)。每搏輸出量占心室舒張末期容積的百分比,稱為射血分數(shù)(ejection fraction),健康成人安靜時為55% ~65% 。在心室功能減退、心室異常擴大的情況下,雖然搏出量與正常人無明顯差別,但此時的射血分數(shù)已明顯下降。因此,評價心臟泵血功能時,射血分數(shù)比搏出量更為客觀。
(2)心輸出量和心指數(shù):一側(cè)心室每分鐘射入動脈的血量,稱為每分輸出量,簡稱心輸出量。心輸出量等于搏出量和心率的乘積。正常成人安靜時,心率若75次/分,心輸出量則為4~6L/min,平均約為5L/min。心輸出量與機體代謝水平相適應(yīng),并與年齡、性別等因素有關(guān)。情緒激動或肌肉活動時可使心輸出量增加,可高達25~35L/min。在相同條件下,女性的心輸出量約低于男性10% ;青年人心輸出量大于老年人。
不同個體因其代謝水平不同,對心輸出量的需求也不一樣,如身材高大者心輸出量大于身材矮小者。因此,單以心輸出量作為評價不同個體心功能的指標是不全面的。人在安靜狀態(tài)下心輸出量不與身高、體重呈正比,而與體表面積呈正比。以單位體表面積計算的心輸出量稱為心指數(shù)。我國中等身材成人的體表面積約為1.6~1.7m2,靜息時心輸出量以5L/min計,則心指數(shù)為3.0~3.5L/(min?m2)。
(3)心臟做功:心臟要克服動脈血壓所形成的阻力才能完成泵血。在不同動脈血壓的條件下,心臟射出相同血量所消耗的能量或做功量是不同的。當(dāng)動脈血壓升高時,心臟射出與原來相同的血量,必須加強收縮,做更大的功,心肌耗氧量也增加;否則,射出的血量將減少。反之,在動脈血壓降低時,心臟做同樣的功,可射出更多的血液??梢姡眯呐K做功量比單用心輸出量來衡量心泵血功能更為全面。
2.影響心輸出量的因素 心輸出量是搏出量和心率的乘積,凡能影響后兩者的因素都能影響心輸出量。而搏出量又受心室肌的前負荷、后負荷和心肌收縮力的影響。
(1)心肌前負荷(心室舒張末期充盈量):心室舒張末期充盈量是靜脈回心血量和射血后心室內(nèi)的剩余血量之和。在一定范圍內(nèi),靜脈回心血量增加,心室舒張末期充盈量增加,心肌前負荷增大,心室容積隨之增大,心肌纖維初長度(即收縮前的長度)增大,心肌收縮力增強,每搏輸出量增多;相反,則每搏輸出量減少。如果靜脈血回心速度過快、量過多,可造成心肌前負荷過大,心肌初長度過長,超過心肌最適初長度時,心肌收縮力反而減弱,導(dǎo)致每搏輸出量減少,可引起急性心力衰竭。故臨床靜脈輸液或輸血時,其速度和量應(yīng)掌握適當(dāng)。
(2)心肌后負荷(動脈血壓):心肌后負荷是指心肌收縮時所遇到的阻力,即動脈血壓。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條件下,動脈血壓增大時,心肌收縮力增強,使每搏輸出量保持在正常水平。如果動脈血壓長期高于正常,心室肌將長期處于收縮加強狀態(tài)而逐漸出現(xiàn)心室重構(gòu),此時搏出量可能在正常范圍,但心臟做功量增加;久之,心臟將不堪重負,最終導(dǎo)致心力衰竭。因此,對由后負荷增大引起的心力衰竭患者,可考慮用擴張血管的藥物降低動脈血壓,減輕心肌后負荷,增加每搏輸出量,對改善心功能是有益的。
(3)心肌收縮能力:心肌收縮力是指心肌細胞不依賴于前、后負荷的一種內(nèi)在特性。人體的心肌收縮能力受神經(jīng)和體液因素影響。交感神經(jīng)興奮時,心肌的收縮能力(包括收縮的強度和速度)增強,腎上腺髓質(zhì)分泌的腎上腺素增多,心肌的收縮能力也增強。收縮能力愈強,搏出量愈多,心率也愈快。
(4)心率:心率40~180次/分范圍內(nèi),心率加快可使心輸出量增加。但如果心率太快(超過180次/分)時,因心舒期明顯縮短,心室充盈量顯著減少,將引起心輸出量減少;心率過慢,(低于40次/分)時,雖然舒張期延長,但心室充盈已達到極限,不能再增加充盈量和搏出量,心輸出量亦明顯減少。由此可見,心率過快或過慢,心輸出量都會減少。
(四)心力儲備
健康成年人在安靜狀態(tài)時的心輸出量約為5L/min左右,強體力勞動或劇烈運動時可增加到25~30L/min,為安靜時的5~6倍,說明正常心臟的泵血功能有相當(dāng)大的儲備量,這種心輸出量能隨機體代謝的需要而增加的能力,稱為心力貯備。心力貯備越大,表明心臟的泵血功能越好,越能夠適應(yīng)緊張激烈的運動需要。經(jīng)常進行體力勞動,堅持體育鍛煉,可使心力貯備提高。而心力貯備過小,安靜時心輸出量尚能滿足機體代謝的需要,但稍進行體力活動,則心悸氣短,不能勝任,說明心輸出量不能滿足機體代謝的需要,是為心衰的表現(xiàn)。
(五)心音
在每一個心動周期中,由心肌舒縮、瓣膜啟閉、血流沖擊心室及大動脈壁等因素引起振動而產(chǎn)生的聲音,稱為心音(heart sound)??捎寐犜\器在胸壁聽取,也可用心音圖儀描記成心音圖。
正常情況下每一心動周期可產(chǎn)生四個心音,分別稱為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心音。一般情況下,用聽診器只能聽到第一、第二心音(表4-2),在一些健康兒童及青年人可聽到第三心音,40歲以上的健康人有時可聽到第四心音。
表4-2 第一心音與第二心音比較
1.第一心音 發(fā)生在心室收縮期,標志著心室收縮的開始。主要由心肌收縮、房室瓣關(guān)閉及心室射出的血液沖擊主動脈壁引起的振動匯合而成。特點是音調(diào)低,持續(xù)時間較長,約為0.12~0.14s。第一心音在左胸壁第5肋間鎖骨中線處(心尖處)最清晰。其強弱可反映心肌收縮的力量及房室瓣的功能狀態(tài)。
2.第二心音 發(fā)生在心室舒張期,標志著心室舒張期的開始。由動脈瓣關(guān)閉及血流沖擊心室和動脈根部的振動而形成。其特點是音調(diào)高,持續(xù)時間較短,約為0.08~0.10s。在主動脈瓣區(qū)及肺動脈瓣區(qū)最清晰。其強弱可反映動脈血壓的高低及動脈瓣的功能狀態(tài)。
聽取心音可了解心率及心律、心肌收縮力、瓣膜的功能狀態(tài)是否正常等。瓣膜關(guān)閉不全或狹窄時,均可使血液產(chǎn)生渦流而發(fā)生雜音。因此,心音聽診在某些心臟疾病的診斷中有重要意義。
免責(zé)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