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欧美无遮挡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中文字幕一区二区日韩欧美,久久久久国色αv免费观看,亚洲熟女乱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首頁 ? 理論教育 ?烏克蘭大選的美國攻略及中國思考

        烏克蘭大選的美國攻略及中國思考

        時間:2023-08-22 理論教育 版權反饋
        【摘要】:他的夫人是出生在美國的烏克蘭人,實際上是美國人。此外,尤先科還有一個和西方關系密切的烏克蘭最大的女企業(yè)家,在經(jīng)濟上全力支持他,號稱和他是政治夫妻?! 《跒蹩颂m大選出現(xiàn)初步結果后,美國和歐洲公開表示反對,這也是很少見的。烏克蘭每一次選舉,俄羅斯都是公開、高調出訪。

          烏克蘭于1994 年在前蘇聯(lián)加盟國中第一個實現(xiàn)了國家政權平穩(wěn)交接,但是其總統(tǒng)執(zhí)政集團的大部分仍然由當年共產(chǎn)黨體制下的人員組成。這個集團堅決打擊渴望烏克蘭加入民主社會的民間力量及其爭取自由選舉的努力,而后者在資源上處于劣勢。今年 5月,美國民主基金會官員Nadia M. Diuk 稱,美國民主基金會于去年8月鎖定烏克蘭為其2004年的工作重點,認為美國在烏克蘭的努力將會產(chǎn)生最大的影響和收效。

          外電報道,美國在過去兩年共花費6500萬美元資助烏克蘭的反對派別。美國官方解釋,這些資助只是國務院每年用于構建全球民主的10億美元費用的一部分,通過民間基金會和獨立新聞機構等,輸送給烏克蘭一些黨派。

          當俄羅斯對烏克蘭的變局處于守勢時,美國在烏克蘭大選中大張旗鼓,前臺幕后,連導帶演,戲核何在?現(xiàn)時上演的一幕,終究是烏克蘭乃至世界的悲劇或喜???中國的看官們對此作何思考和解讀?——這不只是他國樣本,何嘗不是本國鏡鑒。

          一、有沒有策劃,是不是陰謀?

          瑪 雅:分析指出,烏克蘭事件再次證明,美國通過推進民主瓦解甚至顛覆別國不符合美國利益的政權,是否認同這一觀點?

          房 寧:這不僅是分析,這是事實。很簡單,烏克蘭歷史上是蘇聯(lián)的一部分,蘇聯(lián)解體后它獨立了,但在傳統(tǒng)的政治、經(jīng)濟、社會關系上,還是屬于獨聯(lián)體的大范疇。而西方,特別是美國,希望進一步遏制俄羅斯,防止它重新復興,烏克蘭,還有之前的格魯吉亞,都成了美國封堵俄羅斯的前哨陣地。烏后它獨立了,但在傳統(tǒng)的政治、經(jīng)濟、社會關系上,還是屬于獨聯(lián)體的大范疇。而西方,特別是美國,希望進一步遏制俄羅斯,防止它重新復興,烏克蘭,還有之前的格魯吉亞,都成了美國封堵俄羅斯的前哨陣地。烏克蘭由于地理和經(jīng)濟發(fā)展歷史,分成了兩塊,一塊是東部說俄語地區(qū),更傾向于俄羅斯,西部靠近波蘭這一塊,傾向于西方。原本是國內(nèi)選舉,但在全球化時代,很難脫離外國的影響,比如尤先科本人就長期住在美國,這次是回來參加大選。他的夫人是出生在美國的烏克蘭人,實際上是美國人。此外,尤先科還有一個和西方關系密切的烏克蘭最大的女企業(yè)家,在經(jīng)濟上全力支持他,號稱和他是政治夫妻。很明顯,尤先科就是美國支持和中意的人。

          而在烏克蘭大選出現(xiàn)初步結果后,美國和歐洲公開表示反對,這也是很少見的。美國對各個國家都利用民主這種冠冕堂皇的手段進行干預和影響,但是直接、公開地不接受一個選舉結果,明確支持反對派,這在以往還沒有過。美國這次反應迅速,要求再選,直至選出它中意的人,明確干涉一個國家的內(nèi)部事務。歐洲甚至提出不符合歐洲的標準,完全是強加于人,顯然是在替烏克蘭做選擇。媒體稱,很多去抗議選舉結果的人,實際上是被尤先科陣營花美元雇來的。這讓我想起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里的一句話,那是被美元雇來的。我用那句話來說,他們實際上是被美元雇來扮演人民的無賴。這個事實提醒我們,作為善良的人們,應該通過美國在烏克蘭的丑惡表演,對什么是民主、什么是自由,乃至什么是人民,有一個更深刻、更警覺的認識,因為在街上抗議的人未必是人民,可能是被美元買來扮演人民的一些丑角。

          王紹光:從Nadia M. Diuk的講話可以看得很清楚,目前在烏克蘭發(fā)生的事情跟美國當時計劃的幾乎如出一轍,是按照劇本演出來的一幕劇,而不是烏克蘭老百姓或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這場變局可以說是美國策劃好的,要不然不可能那么巧合。Diuk的講話是今年5月份,后邊的事情按照那個步驟發(fā)生,幾乎一模一樣。

          美國民主基金會,你說它與美國政府、中央情報局有關系,它會顯得很冤枉,但是所有警覺的人都不會把它看成一個獨立的支持民主的機構。它的網(wǎng)站公布了支持烏克蘭和中國民運的賬目,那些錢都是資助action(行動)的。對中國的資助分三塊:大陸、香港和西藏。在香港,有個組織集中拿到各種資助,然后分到香港所謂的民主派手里。這些稍微想一想,都不是非常innocent(單純)的事情,都是后邊有人在規(guī)劃。

          秦 暉:民主政治是可以影響選民的,從這個意義上說,的確有所謂的影響和操縱??墒侨魏我环N民主國家的政策施加影響,都要比任何一種專制國家強。再影響也還是通過選民的權利來決定,它要是真專制根本用不著影響嘛。有些人老是說,誰誰誰影響了選民,你有資格說這種話嗎?你根本就不把選民的權利當回事,根本就是一個人說了算的。民主政治就是影響選民的一種游戲。假如你也是一個民主國家,你當然可以批評或者評論,說某種影響是應該的,某種影響是有偏頗的,某種影響是出了格的。但這有一個前提,你自己的行為必須比所謂的影響選民更說得過去一點。影響選民并不是值得抨擊的事情,就看通過什么手段來影響。造謠、搞違法行為不行,但如果只是宣傳攻勢,組織志愿者參加,民主政治經(jīng)常有這種事情。

          報紙在炒作美國資助烏克蘭反對派的事,那么俄羅斯投入了多少?我覺得中國人有一種很怪的情結,對這種事特別感興趣。影響選民有什么不好?比你剝奪選民的權利,自己獨斷專行來玩,要高尚得多嘛。而且要說美國對烏克蘭施加了什么影響,那俄羅斯又施加了什么影響?烏克蘭每一次選舉,俄羅斯都是公開、高調出訪。俄羅斯在這個問題上是全力以赴的,完全不是像美國一樣通過什么基金會,當然美國的基金會也是由政府資助的。

          徐友漁:通過民主來顛覆一個政權,這個概念本身就是非常矛盾和不合理的。所謂顛覆只能是用非法的手段,比如武力或者陰謀。民主必須要通過一個投票程序,選民是不可能被槍押著去投票的,也不可能一個國家成千上萬的人都被欺騙。也許可以說,美國對它的價值傾向花了很多金錢和力量,但是通過民主來顛覆一個政權,這種說法的荒謬性是顯而易見的。民主怎么能顛覆?如果我們通過民主來改變政體,在中國才會說這是一個顛覆行動。這個概念本身就是一個非法治國家的概念。

          如果是一個非常小的島國,也許大國可以操縱,烏克蘭是個中等大小的國家,用策劃和陰謀來解釋當?shù)氐恼尉謩?,我想甚至馬克思和恩格斯都不會同意。當然要承認,美國追求自己的戰(zhàn)略利益,肯定不是那么君子的,肯定要做那種事情,但是現(xiàn)在烏克蘭的局勢,要說是美國策劃和陰謀的結果,我覺得是非?;奶频?。這可能是在中國這種意識形態(tài)宣傳下才會出現(xiàn)的說法。至于在那里顯示自己的存在和力量,推行價值觀,顯然不只是美國,俄羅斯也會做。美國資助6500萬美元,俄羅斯占據(jù)天時地利人和各種方便,也會花很大力量。如果說外來干預和影響,它們之間肯定會抵消。既然大國都有自己的利益,都要在那里玩政治游戲,現(xiàn)在這個局面,是一個平衡的結果,在比較大的程度上反映了當?shù)卣瘟α康膶Ρ群推胶?,決不是哪一家操縱的結果。

          二、幾分利益,幾分道義?

          瑪 雅:美國以民主為價值觀,在世界各地推行這一價值觀,但在外交政策上,它的國家安全戰(zhàn)略利益始終是第一位的。這意味著,美國的道義外交終歸要服從于它的利益外交。在支持或者反對一個政權的政治取向上,戰(zhàn)略利益和民主價值兩個因素如何影響美國的政策?

          王紹光:美國的所謂支持民主,我認為從來都是假的。有人開玩笑說,世界上有兩種民主,一種是美國人喜歡的,一種是美國人不喜歡的,我加上一句話,世界上有兩種獨裁政權,一種是美國人喜歡的,一種是美國人不喜歡的。在這方面,美國有非常多的經(jīng)驗,從1947年成立中央情報局以來,怎么顛覆一個政權,怎么扶植一個反對派成長,有一整套方法。以前還成立過一個美國學校,專門培植反對派,原來設在巴拿馬,后來遭到反對,搬到美國去了。中央情報局幾十年來的所作所為,從美國的立場來講,可以說是戰(zhàn)果赫赫,從支持民主、反對獨裁來講,也是臭名昭著。舉幾個事件:

          1948年,意大利共產(chǎn)黨的勢力非常強大,完全有可能贏得選舉,CIA破壞意大利民主選舉,造成共產(chǎn)黨主席陶里亞蒂失敗。1953年,美國推翻伊朗民主選舉出來的政府,后來從1953年到1979年是巴列維王朝,非常反動、殘酷的一個政權,但美國人一直支持。1959年開始支持海地的獨裁者。老獨裁者死后,又支持他的兒子。海地多少年來之所以搞不好,是因為美國一直在支持它的獨裁政權。1961年,美國試圖推翻古巴政府,發(fā)生了著名的朱安事件。1962年支持暗殺剛果民選領袖盧蒙巴,使得現(xiàn)在的扎伊爾一直陷入內(nèi)亂。1964年推翻巴西民選政府,其后軍政府執(zhí)政20多年。后來美國人譴責巴西的人權記錄,但是忘了說,那是他們支持的。1965年在印度尼西亞支持右翼軍人勢力,就是后來垮臺的蘇哈托。當時100萬人被殺,說是共產(chǎn)黨,其實和共產(chǎn)黨根本沒關系。1973年推翻智利的阿連德,是民主選舉出來的政府,因為是社會主義的。后來的皮諾切獨裁政權,是美國人扶持上去的。1979年蘇聯(lián)入侵阿富汗,美國開始支持阿富汗的free fighter(自由戰(zhàn)士)。很多自由戰(zhàn)士后來成為塔利班和第一次炸世貿(mào)大樓的人。1989入侵巴拿馬,把巴拿馬的總統(tǒng)抓到美國去審判,這在國際關系上是絕無僅有的事情。1998年到2000年,為了搞垮前南斯拉夫塞爾維亞的米洛舍維奇,美國提供5500萬美元支持那里的反對派,法、德等國提供了2000萬。當時的模式和后來幾年在其它地方是一樣的。2002年到現(xiàn)在,美國一直試圖推翻委內(nèi)瑞拉的查韋斯政府,這是民選出來的政府。2003年要搞垮格魯吉亞的謝瓦爾德納澤,做法叫"天鵝絨革命",幾乎是搞垮米洛舍維奇的同一波策劃者。這些人從一個國家搞到另一個國家,現(xiàn)在到了烏克蘭。所以烏克蘭僅僅是一連串事件中最近的一個,但不會是最后一個。

          如果我們稍微分析一下這個pattern(模式),可以看得很清楚,有三個地方是美國一定插手的。第一是美國的后院,拉丁美洲Caribbean(加勒比海)地區(qū),大量的五六十年代的事件都發(fā)生在這里。第二是戰(zhàn)略爭奪的重點地區(qū),和潛在的敵手爭奪,包括蘇聯(lián)、中國,比如去年的格魯吉亞,很小的國家,但是地理位置非常重要。第三就是有石油的地方。這幾年不論是伊拉克、委內(nèi)瑞拉、格魯吉亞,都有豐富的石油資源。那么美國的目的就很清楚,不是支持不支持民主,而是符合不符合它的利益。凡是不符合美國利益的民主政權,它會想辦法把它推翻,凡是符合美國利益的獨裁政權,它會想辦法支持。所以我覺得,美國人談支持民主,只對無知的人具有誘惑力,稍微了解一下美國歷史,都會覺得是個笑話。

          秦 暉:雙重標準絕對是有的,因為美國有它的國家利益。美國的對外政策決不是以所謂純粹道義原則為基礎,這是毫無疑問的。不過反過來說,哪一個國家是這樣呢?中國當年還支持過屠殺了多少共產(chǎn)黨人的智利政府。這個情況是存在的,但是比冷戰(zhàn)時減少了。當然減少并不是美國人比過去高尚了,變得更善良了,原因是冷戰(zhàn)時期蘇聯(lián)是它最大的敵人,所以只要反蘇,有些很專制的政權它也支持。冷戰(zhàn)后,蘇聯(lián)這么強大的一個敵人沒有了,它的這種需要就下降了。這個事情也不見得是壞事,道理很簡單,比如美國現(xiàn)在把反恐放在頭一位,對中國的態(tài)度就有所改善,如果從所謂道義外交的角度來講,也可以說是一種雙重標準,但是這對我們是有利的。

          民主外交和維護美國國家利益的外交,有時候是會產(chǎn)生矛盾的。比如一個專制國家比較親美,那怎么辦?從來是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不同的側重的。現(xiàn)在國內(nèi)有很多人把這兩個東西弄成一回事,認為美國的利益就是把所謂的西方價值推向全世界,西方的價值就是民主。按照這個邏輯,凡是美國支持民主,就是屬于一種利益外交,和道義外交沒有任何區(qū)別。事實上,不一定支持民主政權都符合美國的利益,在歷史上有大量這樣的現(xiàn)象。這主要取決于美國面臨的敵人有多強大。當面臨強大敵人時,所謂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我認為美國冷戰(zhàn)以后的外交,道義外交的色彩要濃得多。這是事實。

          三、民主是未來,還是斬斷未來?

          瑪 雅:分析認為,如果尤先科失敗,美國勢必采取措施,甚至不惜以分裂烏克蘭為代價,借以削弱俄羅斯。如果尤先科上臺,而親俄勢力繼續(xù)抗爭,烏克蘭也面臨分裂。臺灣3·20大選后島內(nèi)情緒已十分對立,如果不是美國“捏”住,或許也分裂了。從烏克蘭的分裂趨勢和臺灣的政治混亂來看,推行西方民主對于轉型中的國家意味著什么?對中國民主發(fā)展有何啟示?

          房 寧:烏克蘭這件事最大的啟示就是,在全球化時代,任何一個民族國家的政治、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都是和世界聯(lián)系在一起的。在政治體制改革、民主政治建設方面,一方面要積極推進社會民主,另一方面要看到,民主不是孤立的,的確應該考慮到整個世界的環(huán)境。烏克蘭這件事從反面給我們敲了警鐘,就是當一個國家在推進民主的時候,有可能為外國勢力干預和影響它的政治、經(jīng)濟和社會發(fā)展打開一個途徑。民主可能會對國家、民族造成嚴重的傷害,成為斬斷民族未來的一把利劍。所以,民主和自由都不是抽象的,對于一個民族來說,對于人民來說,要追求民主確實要提高警惕,否則就有可能傷害了自己。烏克蘭就是一個非常典型、鮮活的例子,格魯吉亞也是這樣。

          烏克蘭26日的選舉不論誰獲勝,國家民族肯定是要走向分裂的。美國如果不同意,就要再選,選了以后如果東部的人不同意,俄羅斯人不同意,那又會怎么樣?烏克蘭的前景并不很美妙。所以一個國家,特別是我們中國,民主是要不斷推進的,但是需要非常地謹慎和警覺,真正使民主成為自己國家人民的事業(yè),而不被別有用心的強大的外國勢力所利用,變成掌握我們命運的一個手段、一個管道。

          王紹光:民主有一個隨之而來的boundary(邊界),基本上在一個國家之內(nèi)。我們支持民主只能支持本國人民真實意愿的表達,不能是從外邊來的、被操縱扭曲的一種民意。現(xiàn)在西方一些小一點的民主國家,在民主理念上更真摯一些,但像美國這樣的國家,為了自己的戰(zhàn)略利益可以不惜一切代價,無所不用其極。這樣干預其它國家的民主進程是非常危險的。有人指望美國的干預是無私的,真的為了民主,這種想法要么是幼稚,要么是非常邪惡的。因為美國從來沒有真正出于對民主的愛戴來支持民主,看它的歷史就證明了這一點。我們看西方民主,可以學它在本國做的一些東西,它在本國的很多做法是按照民主在做,但是希望西方干預來使得自己國家的民主進程加快,只會適得其反。

          秦 暉:從一個國家的主觀動機來講,有什么樣的打算都是可能的,但是這個事情就看它的操縱符合不符合民主政治的運作程序了。怎么叫不惜代價?干脆出兵把烏克蘭西部占領了?烏克蘭不太可能分裂,如果真的分裂那是有很深的原因的,決不是美國一家能夠操縱得了的。美國當然有它的國家利益的考慮,正如俄國,正如中國,正如任何一個國家。俄國追求它的利益也是可以理解的。這個問題上,利益有關各方都試圖對烏克蘭施加影響,假如這個影響是在民主政治允許范圍內(nèi),那有什么可指責的呢?

          很多人說,中國搞民主就要分裂,老早就有這個說法。轉型國家像蘇聯(lián)、南斯拉夫和捷克,它們的分裂同所謂的民主化過程以及多民族國家并沒有必然的聯(lián)系。很多多民族的國家都經(jīng)歷了民主化過程,也沒有出現(xiàn)分裂局面。中國將來如果出現(xiàn)這個過程,更可比較的是那些國家,而不是像蘇聯(lián)、南斯拉夫和捷克這些聯(lián)邦制國家。

          徐友漁:美國當然愿意推行它的政治體制跟價值觀,但我們哪怕把美國想得比較壞,如果它在烏克蘭造成分裂混亂的局面,剛好給俄羅斯干預一個借口。在這個意義上,如果烏克蘭分裂成兩塊,未見得符合美國的利益,美國人不會那么蠢。討論烏克蘭分裂的現(xiàn)實可能性沒有太大意義,尤其把這種現(xiàn)實可能性用來探討中國。除非有人愿意造這么一個假問題來煞有介事地討論,純粹是為了中國內(nèi)部的政策需要和官方意識形態(tài),順著這條思路走是非常愚蠢的。

          如果要把烏克蘭問題和中國相聯(lián)系來說,中國有一部分人和有某種思潮的人談了一些不太可能的情況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就像他們歪曲俄羅斯的局面一樣。他們經(jīng)常說,你們想搞政治體制改革,你看俄羅斯情況多么壞。中國要推行政治體制改革當然有很多問題,當然應該非常謹慎,當然寧愿步伐非常之慢。但據(jù)我的研究和請教一些更專門的研究者,俄羅斯的情況并不是像他們說的那樣壞,而且他們預想的情況更是子虛烏有的。俄羅斯的局面被他們歪曲了,烏克蘭的局面也被他們歪曲了,實際上用來達到自己國內(nèi)的政治目的。

          四、北約東擴,合圍中國?

          瑪 雅:Diuk講話中稱,烏克蘭至今未被北約接納,是因為沒有達到北約期待的民主化標準。如果尤先科獲勝,他的西方情結將為烏克蘭打開步入北約之門。烏克蘭加入北約,對俄羅斯形成威脅,俄羅斯勢將強烈反彈,那么美俄之間的爭斗是否會引發(fā)新一輪冷戰(zhàn)?而烏克蘭的加盟,也將使北約距離中國更近。據(jù)稱,北約的下一個目標是吉爾吉斯坦,在那里建立空軍基地,離中國只十幾分鐘的飛行。如何估價烏克蘭沖突對世界格局的影響?北約東擴是否對中國形成戰(zhàn)略威脅?

          房 寧:北約已經(jīng)到我們跟前了。1999年科索沃戰(zhàn)爭后,我和王小東寫了《全球化陰影下的中國之路》,就是說北約東擴西進合圍中國。我們當時預言,北約最終的目的是把與中國西北邊境比鄰的國家納入它的勢力范圍,對中國形成戰(zhàn)略合圍。美國和日本有《新安保條約》,這就是亞洲的北約,在臺灣策動臺獨勢力,分裂中國,在朝鮮半島制造緊張局勢,最終瓦解朝鮮政權,這樣就在東邊對中國形成戰(zhàn)略、戰(zhàn)術的圍堵和遏制。在西邊,美國進一步把俄羅斯控制在其版圖之內(nèi),然后進逼中國的西部邊境?,F(xiàn)在烏茲別克、哈薩克,包括阿富汗,美軍已經(jīng)開到了中國西北邊境的國家,應該說,已經(jīng)完成了對中國的戰(zhàn)略合圍。烏克蘭如果加入北約,那么美國在中國西部的戰(zhàn)略態(tài)勢就完全連成一線了,就更加鞏固了。

          美國主要是要防止對它形成威脅的國家,這樣的潛在的國家只有兩個,俄羅斯和中國。俄羅斯目前處在衰落中,還看不到崛起的前景,至少在未來的20-30年內(nèi)不構成對美國的威脅。中國是蒸蒸日上的,盡管中國主觀上并不想去挑戰(zhàn)誰,但客觀上形成了挑戰(zhàn)。所以美國把中國作為主要戰(zhàn)略對手,這是為世人所共知的一個事實。美國最終的目的是要遏制中國的崛起,這是它一個基本的國家戰(zhàn)略。

          徐友漁:北約跟華沙條約是冷戰(zhàn)期間勢力均衡的產(chǎn)物,華約解散后,從道理上北約沒有必要繼續(xù)存在,它還要東擴,是非常沒有道理的。這說明,哪怕俄羅斯宣稱自己走上民主化道路,西方對待俄羅斯也不是完全按照民主價值在考慮,它有一個戰(zhàn)略因素。西方覺得俄羅斯是一個強大對手,不說希望俄羅斯垮掉,至少是希望俄羅斯非常微弱。對西方戰(zhàn)略家來說,這是很自然的,但是站在國際公正和正義的立場,這是毫無道理的。這種延續(xù)冷戰(zhàn)思維方法對世界和平、全球的民主化是毫無益處的。北約有這種圖謀,想把烏克蘭劃入自己的范圍。俄羅斯強烈反對這一點,中國政府支持俄羅斯,從道理上是非常說得過去的。

          具體談到北約東擴對中國形成多大威脅,我覺得還為時過早,有點杞人憂天。我懷疑故意夸大這種影響還是為了國內(nèi)的政治目的。北約東擴是針對俄羅斯,越是得手俄羅斯的反彈會越大,西方政治家在這個問題上是比較愚蠢的。前面有那么大一個利益攸關的軍事強國在那看著,要談中國,我覺得還太遠了,除非想制造一個什么氣氛。

          王紹光:烏克蘭這件事,不光是美國在起作用,北約也在起作用,要把它的邊境往東推。像烏克蘭這樣一個東西兩邊中介之地會使戰(zhàn)略平衡向一邊傾斜,所以這個戰(zhàn)略利益是非常之大的。如果美國得手的話,俄羅斯會進一步削弱。在現(xiàn)在這種世界基本上是一個單極占主導,其它多極都還不太能夠制約這個單極的情況下,俄羅斯的進一步削弱對整個世界的格局是不利的,從中國的利益來講也是不利的。

          新的冷戰(zhàn)還言之過早。冷戰(zhàn)時有一個比較平衡的世界格局,一個東方社會主義陣營,一個西方資本主義陣營,兩邊力量大致平衡?,F(xiàn)在不是這樣,俄羅斯的實力已經(jīng)大大削弱,除了在軍事上,尤其在核打擊上,和美國有一個大致的平衡以外,其它方面已經(jīng)沒法比了,經(jīng)濟實力跟中國都沒法比?,F(xiàn)在中國、歐洲和世界上大多數(shù)國家都希望出現(xiàn)一個多極的世界,如果這次美國得手,對形成多極世界可能會有影響。

          (作者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 清華大學 香港中文大學)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

        我要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