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欧美无遮挡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中文字幕一区二区日韩欧美,久久久久国色αv免费观看,亚洲熟女乱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首頁 ? 歷史故事 ?英雄不問出身,衛(wèi)霍叔侄屢立奇功

        英雄不問出身,衛(wèi)霍叔侄屢立奇功

        時間:2023-02-25 歷史故事 版權反饋
        【摘要】:英雄不問出身,衛(wèi)霍叔侄屢立奇功經過了長時間的治理,漢武帝完成了皇權專制統(tǒng)治的基本程序,集中了專制的權力,漢帝國的國家機構在他的控制之下又開始了正常的運轉。維持和平不容易,引發(fā)戰(zhàn)爭卻并不難。漢武帝接到警報,馬上做出強硬的反應。他召集高級將領開會,命令將士立即予以反擊。隨即,匈奴軍隊又入侵雁門,殺掠漢朝1000多人口。河南地的收復,解除了匈奴對長安的威脅,扭轉了漢朝在匈奴戰(zhàn)爭中的被動態(tài)勢。

        英雄不問出身,衛(wèi)霍叔侄屢立奇功

        經過了長時間的治理,漢武帝完成了皇權專制統(tǒng)治的基本程序,集中了專制的權力,漢帝國的國家機構在他的控制之下又開始了正常的運轉。這時,朝廷中主和派代表韓安國病愈復出,并敏銳地感覺到了時局的變化,轉而主戰(zhàn),成為武帝的得力助手。武帝還把張湯升為太中大夫,起用衛(wèi)青等一批新的將領,籌集了大量的軍餉,大規(guī)模的反擊戰(zhàn)爭已經準備就緒。漢朝同匈奴的邊境如同一個巨大的火藥桶,時時刻刻都充滿著大爆炸的危險。

        維持和平不容易,引發(fā)戰(zhàn)爭卻并不難。匈奴與西漢都不畏懼戰(zhàn)爭,戰(zhàn)爭也就終于爆發(fā)了。

        這是一場大規(guī)模的正面沖突,一方是抗擊匈奴的漢朝軍隊;另一方則是侵略成性的匈奴武裝。(123shoppingwar.com)

        公元前129年(元光六年),匈奴統(tǒng)治者發(fā)動了一次大規(guī)模的入侵戰(zhàn)爭,一路燒殺搶掠,長驅直入,先頭部隊都攻到了上谷(今山西省北部地區(qū))地區(qū)。

        加急的警報如雪片般向長安城飛來。漢武帝接到警報,馬上做出強硬的反應。他召集高級將領開會,命令將士立即予以反擊。五年之后,漢武帝發(fā)起了第二次對匈奴人的用兵。

        在派兵前,漢武帝作了周密的部署。他把4萬漢軍分成四路,每路約1萬人馬左右,派衛(wèi)青從上谷出發(fā),封為車騎將軍,正面攻擊匈奴;公孫賀從云中(今山西西北長城南、河套東北)出發(fā),封為輕車將軍;公孫敖從代郡出發(fā),封為驃騎將軍;李廣從雁門出發(fā),封為驍騎將軍。后三路人馬為衛(wèi)青的策應。

        漢武帝囑咐這四路將領在關市(漢朝和匈奴交易的場所)附近尋找戰(zhàn)機,以求穩(wěn)妥,力求在不深入敵境的情況下,給予來犯之敵有力的打擊。他想使匈奴人左右難顧,同時提高漢軍部隊的推進速度。

        軍臣單于探聽到漢武帝派出了四個將軍兵分四路北上,就根據漢軍的推進線路重新布置人馬。匈奴人最怕的是李廣,因此把大部分兵力集中到雁門這一帶,并在雁門北部用重兵設置了一個大伏擊圈,準備活捉李廣。

        李廣遭到匈奴的伏擊,突圍不成,又被匈奴兵射傷,被生擒活捉,失去了抵抗能力。所幸李廣驍勇,竟然逃了回來,而他所帶領的士兵卻已全軍覆滅了。

        公孫敖領1萬人馬從代郡出發(fā),也遇上了匈奴一支主力騎兵。公孫敖的部下被匈奴兵大殺一陣,死傷7000多人。幸好公孫敖逃得快,領著殘兵敗將逃了回來。

        公孫賀從云中出發(fā),一路上連個匈奴兵的影子也沒見到。在得知雁門和代郡兩路兵馬吃了敗仗后,公孫賀害怕匈奴兵再回兵來圍攻自己,立即下令班師回朝。

        只有衛(wèi)青,率軍一直攻擊到匈奴的龍城。匈奴兵大部分調往雁門攻擊李廣去了,后防空虛,在龍城守衛(wèi)的僅有幾千人。衛(wèi)青領1萬人馬,以多攻少,打了勝仗,所殺和俘獲700多人,得勝而回。

        漢武帝下令把公孫敖和李廣及違反軍令的中下級指揮官、軍吏送交司法部門,又把潰敗逃跑的士兵抓起來投入獄中。接著,他按這次出兵的功和罪進行賞罰。衛(wèi)青打了勝仗,被封為關內侯;公孫賀沒有戰(zhàn)敗,也算有功,被封為南竅侯;公孫敖和李廣損兵折將,本當斬首,準許交錢贖為庶人;其他不服從指揮、棄軍逃回的校尉和違反規(guī)定的軍吏則依軍法嚴肅處理。

        衛(wèi)青本是奴仆出身,卻精于騎馬射箭,勇敢超過常人,指揮有方,這是他取勝的原因之一。衛(wèi)青對于上下官員都十分謙恭,對手下士卒也格外照顧。眾人都樂于為他效命,稱贊他有大將的氣度和才能。

        沒過多久,邊關告急文書又被火速送來——當時正是秋天,匈奴人肥馬壯,想要報復,因此再次南下侵犯漢朝邊境。軍臣單于派了2萬多人馬打進漢境,攻殺遼西太守,擄走2000多人,繼而又圍攻漁陽,漁陽太守被匈奴兵擊敗,韓安國被打敗,逃到右北平,沒過幾個月就病死了。隨即,匈奴軍隊又入侵雁門,殺掠漢朝1000多人口。漢武帝捺不住性子了,決定堅決反擊。

        為了找人代替韓安國的位置,漢武帝再次起用李廣,讓他到右北平擔任太守一職,接管韓安國曾經帶領的部隊,還把衛(wèi)青派到北方。

        衛(wèi)青率領3萬大軍從雁門出發(fā),將軍李息則帶領一支騎兵由代郡北上,與衛(wèi)青的部隊遙相呼應。漢武帝汲取了原來分兵太多易被各個擊破的教訓,加強了這兩路的兵力。由于這兩路軍隊的力量比較集中,因而具有較強的突破能力,連戰(zhàn)連捷,殲滅匈奴數千人。

        公元前127年(元朔二年)的春天,衛(wèi)青和李息得勝歸來沒幾天,漢武帝又將他們派了出去——不思悔改的匈奴兵再次攻入上谷和漁陽,殺掠漢朝官吏、百姓1000多人。

        以前幾次出擊,漢軍都是直奔匈奴騷擾的地區(qū)。匈奴人早已料到這一點,在得知漢軍人數眾多時,他們就會迅速撤走;而漢軍小股力量殺來時,匈奴就會將其包圍、剿滅。這次出擊,漢武帝汲取了前幾次出兵的教訓,改變了策略,制訂了一套聲東擊西的計劃。

        本來,匈奴這次集中攻擊漢朝東北部的邊郡漁陽和上谷,并集中優(yōu)勢兵力準備迎頭痛擊救援的漢軍。衛(wèi)青得到武帝的授意,假裝讓部隊向東北方向推進,到了北部卻突然向西殺去,直沖匈奴西部沒有防御準備的高闕(今內蒙古陰山西長城口)和隴西。匈奴人沒料到漢朝不解漁陽和上谷之圍,反而撲向他們西部防御空虛的地帶,一時間驚慌失措。而衛(wèi)青和李息則心無旁騖,直搗高闕,以優(yōu)勢兵力殺得匈奴人大敗。漢兵隨即沿黃河南下隴西(今甘肅臨洮南),由北向南迂回攻擊在河南地(今內蒙古河套以南)一帶游牧的匈奴。漢軍好似從天而降,匈奴人被打了個措手不及,一路潰敗。衛(wèi)青和李息揮兵大肆砍殺,殺死、殺傷匈奴兵3000余人。當時正在那里的匈奴樓煩王和白羊王見大勢不好,帶著心腹棄地而逃,匈奴人畜養(yǎng)的牛羊全部落到漢軍手里。

        河南地自從秦末被匈奴人奪取,已經被匈奴經營了八十多年,直到這時才重新被奪回。這里是中原、匈奴必爭的一塊戰(zhàn)略要地,距漢朝都城長安不過數百里,距匈奴腹地也不遠。匈奴騎兵只需要花一兩天的時間便可從河南地直趨長安城下。所以,匈奴人一直把河南地作為向中原進攻的橋頭堡。對漢朝來說,匈奴占有河南地就等于在漢朝頭上懸了一把利刃,漢朝隨時有刀臨脖頸的危險。河南地的收復,解除了匈奴對長安的威脅,扭轉了漢朝在匈奴戰(zhàn)爭中的被動態(tài)勢。而漢朝占有了河南地,就等于往匈奴的心口插進一把鋼刀。河南地成了漢朝軍隊進攻匈奴的絕佳軍事基地。因此,漢朝收復河南地,大大振奮了漢朝的士氣和君臣抗擊外侵的信心。

        事后論功行賞,衛(wèi)青被封為長平侯,食邑3800戶;衛(wèi)青部下校尉蘇建被封為平陵侯,張次公為岸頭侯;其余士兵也得到犒勞和賞賜,軍心大振。

        之前,郎中主父偃就獻計說:“河南地一帶土地肥沃,有黃河作為天然的水源,是塊肥沃之地。況且,黃河天險阻止了匈奴的進攻,秦朝大將蒙恬就曾在那里修造城墻,抵御匈奴。臣以為我們現在也應該在這些地方構建新城,設立郡縣,從根本上抗擊匈奴、保衛(wèi)邊疆?!?/p>

        漢武帝很贊同這個建議,召開廷議,討論固邊筑城之事,不料遭到大臣們極力反對。他們說:“這樣做不是跟秦始皇筑長城沒什么兩樣了嗎?我們勞民傷財不說,又有誰愿意到那么偏遠的地方定居呢?”

        漢武帝覺得主父偃的建議是對的,力排眾議,派蘇建征調十多萬人去建筑朔方城(今內蒙古黃河以南的鄂爾多斯),又征發(fā)關東地區(qū)的民夫,把黃河以南當年蒙恬修建的所有要塞加固修理。這次筑城固邊,花去的金錢難以計數,漢朝的府庫都被搬空了,崤山以東的百姓每十萬人一批輪流去服勞役,苦不堪言。代價是慘重的,但也是值得的,一座座城堡在邊境上夯實筑成,河南地的防守能力比以前有了很大提高。

        除了在河南地筑城防守之外,漢武帝把東部上谷郡伸到匈奴界中去的一塊無險可守的土地放棄給了匈奴。然后,他又下令進行大規(guī)模的移民實邊活動,移民10萬人,充實朔方郡。大量的移民不但加強了邊防,而且也解決了一部分沒有土地的農民的生存問題。

        大規(guī)模的移民使荒涼的河南地煥發(fā)了生機。土地被開墾,牧場也得到了充分利用。經過軍民的共同開發(fā),河南地成為塞北的一顆明珠。為了便于管理河南地,漢武帝在原來秦朝九原郡的基礎上,改名為五原郡,治所在九原(今包頭市西北),河南地正式地回到中央政權的懷抱之中。

        看到西漢經營河南地,軍臣單于既氣憤又著急,一病不起,很快離開人世。匈奴諸王為爭奪單于的位子展開了激烈的爭奪。

        本來,軍臣單于的太子於單應該是匈奴王國的法定繼承人,但軍臣單于的弟弟左谷蠡王伊稚斜早就覬覦單于之位,積累了強大的軍事力量。軍臣單于一死,他馬上自立為單于。太子於單不甘心將單于的位子拱手相讓,領著自己所屬的人馬和伊稚斜展開了決斗,結果被伊稚斜打得大敗,逃到漢王朝境內請求投降。漢武帝很高興,對於單采取了友好的姿態(tài),把於單封為陳安侯,以顯示漢朝的博大胸懷??伸秵巫鳛橥辽灵L的匈奴人,不太適應中原的生活,沒過幾個月就死了。伊稚斜單于的身份正式確立下來。

        這時,漢武帝的母親王太后也去世了。漢武帝為母親舉行了隆重的葬禮,并按照規(guī)矩,在這以后的兩年時間里止息干戈,以盡孝道。伊稚斜單于見漢武帝為了服孝而停止了軍事行動,來了精神,立即變本加厲地攻擊漢朝邊郡。匈奴右賢王也乘機向南進犯,多次派兵侵犯河南地,有時攻擊到朔方城下。漢武帝忍無可忍,于公元前124年(元朔五年)的春天下令對匈奴用兵。

        這次用兵規(guī)模很大,漢軍開始由國內的防御轉為在匈奴境內追擊匈奴。車騎將軍衛(wèi)青為統(tǒng)帥,率領3萬騎兵從河南地北邊的高闕出發(fā),衛(wèi)尉蘇建被拜為游擊將軍,左內史李沮為強弩將軍,太仆公孫賀為騎將軍,代地相李蔡為輕車將軍,各領一部人馬一齊從朔方城出發(fā),大行李息、岸頭侯張次公為將軍,從右北平一帶一起北上。

        衛(wèi)青統(tǒng)帥六個將軍和十多萬人馬大舉進入匈奴境內,同時出擊,重點攻擊西線。

        匈奴右賢王剛從河南地大掠一番,此時正興高采烈地在帳中飲酒作樂,忽聽手下報告說衛(wèi)青率大隊人馬要找他報復,差點就落荒而逃。但他又想到這里距漢境一千多里,估計衛(wèi)青集結好軍隊再走這么遠的路得好幾天的時間,就決定就地休息,第二天再往北轉移。

        右賢王沒有想到的是,衛(wèi)青集結軍隊的速度很快,而且又是從河南地起兵,實際距右賢王駐地只有六七百里。漢軍很快就把右賢王的居住地團團圍住。

        右賢王聽說漢軍忽然包圍上來,驚恐萬狀,慌忙備鞍上馬,帶著一個心愛的小妾和幾百名心腹乘夜突圍。衛(wèi)青派輕騎校尉郭成等人猛追不舍。右賢王熟悉地形,將郭成等人甩掉,但他部下的副王十多人卻被活捉,同時被俘獲的還有15000多人和近百萬頭牲畜。

        勝利的消息早就由人飛快地報告到漢武帝那里去了。漢武帝欣喜若狂,派使者手持大印,對衛(wèi)青說:“皇上令臣持大將軍印,即在軍中拜為大將軍。”衛(wèi)青從此成為大將軍,并獲得加封食邑8700戶。漢武帝還下令封衛(wèi)青的大兒子衛(wèi)伉為宜春侯,另兩個兒子衛(wèi)不疑和衛(wèi)登分別被封為陰安侯和發(fā)干侯。衛(wèi)青見到漢武帝時再三謙讓說:“臣有幸在皇上的軍隊里,依靠皇上的神威取得了一點勝利,這是將士們共同取得的功勞。陛下給臣的封賞和榮譽已經太高了,現在又封臣的三個兒子為侯。犬子小的尚在襁褓之中,大的也沒能為陛下立下一點功勞,陛下卻裂地封侯,這不是臣在軍隊里勉勵將士奮力拼殺的本意。希望皇上能收回成命。”

        漢武帝堅持了自己的意思,又下詔給御史,對其他有功人員進行封賞,公孫敖封為合騎侯;都尉韓沉封為龍額侯;騎將軍公孫賀和輕車將軍李蔡分別被封為南印侯和樂安侯。

        除重賞高級將領之外,漢武帝對領軍的中級軍官也給予賞賜,封校尉李朔為陟軹侯,趙不虞為隨成侯,公孫戎奴為從平侯;將軍李沮、李息以及校尉豆如意、中郎將綰等都因功賜爵關內侯,李沮、李息和豆如意分別賜給食邑300戶。

        這邊漢朝君臣舉國歡慶,那邊匈奴人卻怒火中燒。他們僅僅從漢朝掠奪了一點東西,卻被漢軍打得落花流水,損失慘重,因此惱羞成怒,又向漢朝發(fā)動了瘋狂的進攻。這年秋天,一心復仇的匈奴人再次入侵漢朝邊界,殺死代郡都尉朱央,俘虜漢人1000多人。

        公元前123年(元朔六年)春天,漢武帝決心再給匈奴人一次教訓。他命令大將軍衛(wèi)青從定襄出發(fā),作為總指揮;合騎侯公孫敖為中將軍,太仆公孫賀為左將軍,翕侯趙信為前將軍,衛(wèi)尉蘇建為石將軍,郎中令李廣為后將軍,左內史李沮為強弩將軍,全部歸大將軍衛(wèi)青指揮。

        得知漢軍大隊北上,匈奴火速退兵。漢軍隨后緊追,殲敵數千人。匈奴畢竟是馬背上的民族,撤退迅速,衛(wèi)青見追不上,只好率軍后退,在邊郡進行休整。

        過了不到兩個月,漢軍突然向北疾進,衛(wèi)青統(tǒng)率著十余萬騎兵從定襄北進數百里。措手不及的匈奴人進行了頑強抵抗,但漢軍還是推進一百多里,安營扎寨。

        前將軍趙信原本是匈奴的一個小王,后來不知道因為什么原因投降了漢朝,被封為翕侯。他作為匈奴人,熟悉匈奴的情況,是這次大軍的開路先鋒,和右將軍蘇建率領3000多騎兵在大軍前面開路。

        衛(wèi)青的外甥霍去病這時也在衛(wèi)青帳下。

        霍去病是衛(wèi)青的姐姐衛(wèi)少兒與平陽縣小吏霍仲孺私通生下的孩子。但霍去病比同為私生子的舅舅衛(wèi)青幸運。他出生后不久,衛(wèi)子夫與衛(wèi)青就先后被漢武帝看中,衛(wèi)家一門從此大富大貴,霍去病也跟著沾了光。在參加這次戰(zhàn)爭的時候,霍去病只有18歲,但身體健壯,喜歡騎馬射箭。大將軍衛(wèi)青很喜歡這個外甥,就帶他一起隨軍北擊匈奴。漢武帝也很欣賞霍去病,囑咐衛(wèi)青一定要讓霍去病獲得戰(zhàn)功,以便于封賞。衛(wèi)青得了漢武帝的授意,給霍去病挑選了800名壯士,都是漢軍中百里挑一的精銳。他任命霍去病為驃騎校尉,相當于一支現代的特種部隊的隊長。

        衛(wèi)青除派出前將軍趙信和右將軍蘇建前面探路之外,又命令另外四個將軍公孫賀、公孫敖、李廣、李沮每人各帶一隊人馬分頭去找匈奴,確定匈奴的位置,以便大軍的合擊?;羧ゲ☆I著手下800名將士也不甘落后,自告奮勇率軍獨自尋找匈奴。衛(wèi)青做好這一切安排后,就坐鎮(zhèn)大營,等候消息。

        到了日暮時分,公孫賀、公孫敖、李廣和李沮各自帶自己的人馬返回,毫無匈奴主力的消息,只消滅了些小股匈奴騎兵。只有趙信、蘇建和霍去病他們三路人馬直到天黑也沒有返回。衛(wèi)青忙派人召回公孫賀他們幾位將軍,讓他們帶人前去接應一下,卻仍舊沒有幾人的消息。

        又過了一天一夜,三位將軍仍沒有返回,衛(wèi)青急得團團轉。正在這時,蘇建回來了。他渾身是血,被兩個士兵抬了進來,失聲痛哭,講述了事情經過。

        原來,蘇建和趙信把士兵合在一起,仗著趙信熟悉道路,一直向前推進,不料迎面碰到了匈奴的大軍。漢軍還來不及撤退就被匈奴人包圍了。蘇建和趙信試圖突圍,與匈奴兵混戰(zhàn)一整天也沒能擺脫困境,手下的人馬損失大半。就在這時候,趙信面對絕境突然投降了匈奴。蘇建帶著幾百人拼命沖出來,在匈奴人的一路追殺下好不容易逃回報信。

        蘇建和趙信全軍覆滅,衛(wèi)青非常震驚。他召來軍正閎、長史安和議郎周霸等負責軍紀的官員,討論如何處理敗軍之將蘇建。議郎周霸說:“蘇建是大將軍派出的部下,未能斬敵立功,反倒全軍覆滅,只有自己一個人逃回來,應當斬首,以申明大將軍的聲威。”軍正和長史都替蘇建辯護,說:“蘇將軍以3000人對付匈奴數萬大軍,兵力相差太懸殊,才吃了敗仗。但他沒跟著趙信投降敵人,一直抵抗到全軍滅滅才拼死逃回來報信,已經盡到了一個將軍的職責。如果把他殺了,以后將士們萬一打了敗仗,誰還敢回來呢?這不是如同逼迫他們去投降敵人嗎?請大將軍三思。”

        衛(wèi)青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想了半天才說:“我很榮幸地以皇親國戚的身份率師北伐,并不擔心沒有威名,而周霸讓我殺蘇建來提高自己的威名,這很不合我的心意。雖然我有處斬大將的職權,但也不能專擅生殺大權。就是蘇建有罪,也應當奏明圣上,讓圣上親自來裁決,我不能自作主張把蘇建殺死?!本瓦@樣,衛(wèi)青將蘇建暫時囚禁在軍中,繼續(xù)等待霍去病的消息。

        很快,霍去病和手下回來了?;羧ゲ∈痔嵋活w人頭,后面的壯士還押著兩個匈奴俘虜,來到衛(wèi)青帳中稟報說:“我領著手下這800人離開大營,北進數百里尋擊匈奴,一路上沒遇到任何抵抗。昨天晚上,我們接近了一座小山,見山谷里整整齊齊地排列著上百座帳篷。我一看,就知道這是匈奴的一座較大的軍營。我們偷偷從山腳下繞過匈奴的哨兵,轉到了匈奴兵營的北面,趁匈奴人沒有防備,集中兵力猛攻其中一座最大的帳篷。帳篷中三個匈奴軍官正在飲酒,我們沖進去時,其中一個要拔刀反抗,被我一劍斬殺。其他人把另外兩個匈奴頭子生擒活捉。匈奴人做夢也沒想到漢兵會鉆到那里去,全無準備,加上夜色昏暗,匈奴士兵被驚叫聲驚醒,以為遭到我們的大部隊的攻擊,急忙逃命。我和手下趁亂一通追殺,大約斬殺了2000多名匈奴士兵,剩下的逃得無影無蹤。我怕匈奴人去召集救兵,到這時才領著人回來向大將軍繳令。被我們活捉的俘虜,經過審問得知,一個是匈奴單于的叔父羅姑比,另一個是匈奴的相國,我殺死的是匈奴單于爺爺輩的大王藉若侯產?!?/p>

        大將軍衛(wèi)青聽了,高興壞了,覺得霍去病這一仗足以作為全軍的戰(zhàn)果,立即決定收兵。

        這次出兵,漢軍連續(xù)采取了兩次軍事行動,共消滅匈奴兵19000多人。漢武帝認為這次出兵雖有收獲,可是兩路兵馬全軍覆滅,功過相當,所以沒有加封衛(wèi)青,只給予一些財物以示獎勵;驃騎校尉霍去病率800壯士直搗匈奴大營,斬獲3名匈奴高級官員,并斬獲匈奴兵2028名,被封為冠軍侯,賞食邑2500戶;校尉張騫為漢軍做了很好的向導,使?jié)h軍人馬免于受渴挨餓,又加上他以前出使的勇敢,被封為博望侯;蘇建率3000人苦戰(zhàn)匈奴數萬人,不敵而敗,不肯投降,最后全軍覆滅,只身一人逃了回來,按漢律,亡師喪土要處死,但念在蘇建一片忠心,又是兵力相差懸殊,所以就讓蘇建自贖死罪為平民。

        此外,漢武帝還賞賜了上谷太守郝賢。郝賢四次跟從衛(wèi)青,參加了抗擊匈奴的戰(zhàn)爭,一共捕獲匈奴人1300多名,累計立有戰(zhàn)功,被封為終利侯;騎士孟已隨霍去病斬虜匈奴的高級官員有功,被賜爵關內侯,食邑200戶。

        漢朝這邊大加賞賜的時候,匈奴人也在熱烈慶祝,當然不是慶祝損失慘重,而是慶祝得到了熟知漢朝內情的趙信。

        三軍易得,一將難尋,趙信不僅是西漢比較有分量的將領,而且熟悉漢情。伊稚斜對于趙信格外加恩,把趙信封為自次王,權力之大,僅次于伊稚斜單于一人,伊稚斜單于為了拉攏趙信,還把自己的姐姐嫁給了趙信。趙信一時名利雙收,人財兩得,更加死心塌地跟從伊稚斜單于。他熟知漢朝軍隊的訓練和進攻方法,所以相應地就比伊稚斜單于更有辦法對付漢軍。

        趙信針對漢軍不能大規(guī)模長驅直入的缺點,讓伊稚斜單于將兵力全部轉移到大荒漠以北的地方,這樣如果漢武帝急于同匈奴主力決戰(zhàn),必然要派兵長途跋涉荒涼貧瘠的大荒漠地區(qū)和一些沼澤地帶。而匈奴士兵則可以在荒漠以北養(yǎng)精蓄銳,以逸待勞。這樣就可以將遠程而來,糧草不濟,士兵疲憊不堪的漢軍打得措手不及,大敗而回。

        伊稚斜單于聽了趙信的計策,心中暗自贊嘆,為自己收羅到這么一位文武雙全的人才而自鳴得意。他二話沒說,馬上同意按趙信的計策去做。

        趙信的計策切中了漢軍的弱點,漢武帝不敢派兵長途跋涉去攻擊大漠以北的匈奴主力。在漠南,派出大軍進攻往往還是勞而無功。匈奴人遠離漢朝邊塞的辦法,使得漢軍對匈奴人無可奈何,只好一心積聚力量,只等糧草備齊,時機成熟之后,再征漠北攻擊隱藏在北部的匈奴武裝。

        趙信見漢軍因他的計策而無所收益,就靈活地運用游擊戰(zhàn)的方法。他派出數萬人的小股軍隊,有時從漠北出發(fā),趁著漢朝大軍向回撤退,北方邊郡空虛的時候,突然攻擊漢朝北部邊郡。等到漢軍反擊時,又急速撤回到大漠以北,讓漢軍疲于奔命。

        但由于伊稚斜單于看到連打幾次大敗仗,損失了不少人馬和牲畜,也想先休息一下,加上趙信的計策,所以漢匈邊境也出現了一年無戰(zhàn)爭的和平景象。盡管有小隊匈奴人馬的騷擾,但漢匈邊境上已經不再有大軍猛進時揚起的滾滾煙塵了。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我要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