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才兼?zhèn)涞漠嫾疑蛑芎喗椋蛑芩龅呢暙I
沈周是明朝中期的著名畫家,字啟南,號石田,晚號白石翁,江蘇吳縣人。
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同時被列為“明四家”。他們的畫,對后世的影響很大。沈周則為“明四家”之首。
沈周于1427年出生在一個世代儒生的地主家里。他既聰敏又老成,不善言談,喜干實事。幼年時,家里曾給他請了一個學問淵博、又善繪畫的老師,名叫陳寬。但由于 沈周聰明過人,沒過幾年,他的詩文繪畫都超過了老師。陳寬只好離去。后來,沈周拜吳縣的趙同魯為師。趙同魯不僅善詩文,而且精于山水畫,沈周在他的教育幫助下,進步就更快了。
15歲的時候,少年老成的沈周,就替代父親做了鄉(xiāng)里的糧長。有一次,他到南京接洽公務,恰好遇上了一個愛好文學的上司名叫崔恭,沈周就作了一首百韻詩獻上去。詞章華美,崔恭看后大為贊賞,便當面試才,讓他以南京的古跡鳳凰臺為題,重作一首詩。沈周拿走筆來,一揮而就,作得更為精美。崔恭贊嘆地稱他是“初唐四杰王勃復生”,并下令地方官,免除他的糧長之職。從此以后,沈周得以潛心攻讀詩文和從事繪畫創(chuàng)作,不受俗務的羈絆。
沈周勤奮刻苦,每年堅持寫生,沒有真山真水的感受,從不輕易動筆作畫。因而他平生喜出外游歷,曾多次到太湖、宜興、杭州、嘉興、南京,揚州一帶漫游。每到一地,他必然對景物寫生,并賦詩記事。那些地方都留有他的真跡。如:《兩江名勝圖冊》、《吳江圖》、《靈隱山圖卷》等。為了提高繪畫技巧,他還喜歡栽花種竹,以對之寫生。這使得沈周的水墨山水畫,富有真實的思想感情和濃郁的現(xiàn)實生活氣息。
沈周也十分注意臨摹學習前輩畫家的繪畫技法。特別是名家名作。每幅作品他都要一絲不茍地反復臨摹,沒有取得幾分收獲從不肯輕易罷休。因此,他臨摹出來的名家名作都十分逼真。最后他融會各家技法創(chuàng)立了自己的風格,當時沈周被人們譽為“全能”畫家。
沈周不僅畫畫得好,而且為人忠厚、正直,為人們所崇敬。一次,鄰居丟失了東西,誤認為沈周家里擺放的那件同樣的物品是自己的。沈周知道后,便主動地把東西送上門去。后來鄰居把失物找到了,又把沈周家的東西歸還回來,沈周只是微微一笑。
還有一次,沈周出高價買進一部古書,放在書房里。有位朋友看見了,認為那是他家丟的舊物,并說明在某一卷里曾記著一件事。打開書一看,果然是這樣,沈周便讓那個朋友把古書帶回,卻不愿意說出買書的價錢。
另有一次,有一個以賣畫為生的貧士,因為母親生病無錢醫(yī)治,就臨摹了一幅沈周的畫,并來請求他本人的題字,以便借他的名譽多賣幾個錢。沈周聽了,很同情那個貧士,便將畫做了些修改,題上款,還特意蓋上了自己的圖章。后來,那幅畫果然被賣了個好價錢,那個貧士母親的病也得到了及時的醫(yī)治。
有一個姓王的總兵要沈周給他畫一幅肖像畫。沈周花了一個月的時間,將王總兵的面貌、神態(tài)描繪得惟妙惟肖,人們都說沈周畫得好,但王總兵看了卻很不高興,說:
“我倒不在乎像不像,我是武官,你應把我畫得更威武一些?!?/p>
沈周感到為難。這時,旁邊一個侍從告訴他:“我家大人最喜歡墻壁上那幅吊眼猛虎,你照著那幅畫的模樣畫,他一定滿意。”
果然,沈周把王總兵改畫成虎頭虎腦的樣子。王總兵看后才高興了起來。為此,沈周決心終身不應科舉,不求官,也不再為官家作畫。他一直過著一心一意研究繪畫藝術(shù)的隱士生活,長期從事繪畫和詩文創(chuàng)作。
40歲前,沈周多畫小幅畫,以后始拓為大幅,筆墨堅實豪放,風格沉著渾厚。他亦作細筆,于謹密中仍具渾淪之勢,人稱“細沈”。沈周作畫取景為江南山川和園林景物;兼工花卉、鳥獸,善用重墨淺色,別有風韻;亦畫人物。
隨著時間推移,沈周畫名越來越大,前來求畫的人也越來越多。據(jù)史料記載,有段時間,每天黎明,大門還沒有打開,求畫的人所乘的船已塞滿了河港。有一天,沈周去西湖游覽,住在寶石峰僧舍,竟被求畫的人圍困在那里,出不了門。他的一位朋友劉邦彥曾寫詩說:
“送紙敲門索畫頻,
僧樓無處避紅塵。
東歸要了南游債,
須化金仙百億身?!?/p>
沈周在晚年仍然保持著豁達的性情,對求畫題字之人,有求必應,并把它看成是對提高藝術(shù)技巧的鞭策。直到1509年,83歲時,他還一直堅持作畫。他的作品很多,著作有《石田集》等。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