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履職新聞寫作既要準確,又要鮮活,要把人大代表履職工作規(guī)律和新聞寫作的規(guī)律高度融合起來,使人大代表履職新聞報道達到一種全新的境界。
人大代表是人大工作的基礎,是聯(lián)系人民群眾的橋梁和紐帶。記者就要貼近代表,展示代表風采,激發(fā)代表的履職熱情,充分體現(xiàn)人民當家做主的主人翁精神。人大代表本身就是一個活生生的新聞源,他們生活、工作在人民群眾中,對群眾的意愿、疾苦和普遍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有著深刻的了解,能客觀反映人民的愿望和心聲。因此,記者要以誠懇的態(tài)度向代表學習,深入了解代表身前幕后的故事,揭示他們的履職情懷和鮮活感人的履職業(yè)績。
當前,人大代表新聞在寫作形式上有些不盡人意的地方。一是公文式的寫作,在這一類寫作中,總結類和調查報告類的文章并不少見。二是側重工作動態(tài)的寫作,這種寫法一般不管題材新聞價值的大小,也不考慮人大代表工作的內在規(guī)律,一律采用單一的消息(新聞)體裁進行寫作。這一類的作品難于有創(chuàng)造性的東西,作品往往掩蓋了人大代表思想的光芒,記者缺少自己的獨立見解,文章宣傳效果平淡,難見“鮮味”。三是記者對人大代表工作不熟悉,對代表本人了解不多,所以文章寫出來沒有真情之感,行文呆板、僵化。
熟悉人大代表工作,特別是要熟悉具體的采訪對象,即活生生的代表本人。在這個前提下,記者運用新聞專業(yè)技巧,才能把文章寫得有血有肉。再往高一層次講,就是文章要有思想性,寫出代表靈魂深處閃光的東西。記者善于捕捉有價值的題材,再用新聞和藝術的方式將有價值的題材高度結合起來,把具有政治性、藝術性、新聞性的“三性”文章“盛宴”奉獻給受眾,使新聞宣傳工作達到相得益彰,能使受眾回味無窮。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