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jié) 迅速簡化原則
迅速簡化原則,是指在認罪案件審判程序中,程序的啟動和審理都采用相對快速、簡便的方式,以促進訴訟效率提高的原則。刑事訴訟以追求公正為首要價值目標,但同時必須兼顧對效率價值的追求,“遲來的正義非正義”,公正、正義本身就要求訴訟必須是有效率的,訴訟拖延、案件積壓都將嚴重損壞訴訟的公正性。正是基于對公正和效率價值的雙重追求,各國普遍將訴訟及時原則作為指導整個刑事訴訟立法、司法實踐的基本原則而規(guī)定于刑事訴訟法中,甚至上升到憲法高度。而迅速簡化原則正是訴訟及時原則在認罪案件審判程序中的具體要求和體現(xiàn),是訴訟及時原則的下位階原則。
一、訴訟及時原則概述
所謂訴訟及時原則,是指刑事訴訟過程中的訴訟活動,應當在一個合理的時間內(nèi)盡可能迅速而不拖延地實施的原則。訴訟及時原則是貫穿整個刑事訴訟全過程的原則,適用于審前階段和審判階段的全部訴訟活動。訴訟及時原則要求訴訟活動應當在一個合理的期限內(nèi)盡可能迅速地實施,并非要求不計手段和后果只追求訴訟活動的快速進行。訴訟及時原則有兩項要求:一是刑事訴訟的進程不能過于緩慢、拖拉。因為訴訟拖延過長,會導致證據(jù)遺失,放縱犯罪分子。二是刑事訴訟的進程亦不可過于草率、急促。過于草率、急促會導致被追訴方?jīng)]有必要的時間準備防御、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凹皶r是草率和拖拉兩個極端的折衷,人們都不希望在無充足時間收集信息并思考其意義的情況下草率作出判決?!?sup>(14)訴訟及時原則既強調(diào)訴訟的效率,又強調(diào)訴訟的公正,訴訟及時原則要求將公正和效率有機結(jié)合起來,強調(diào)在保障公正的前提下,盡可能地提高訴訟效率。
訴訟及時原則在各國刑事訴訟中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訴訟期間制度。期間制度的實施,有利于保障訴訟及時,防止訴訟拖延,將訴訟活動限定在一個相當合理的時間范圍內(nèi),有利于保障訴訟參與人的各項訴訟權利。因此,無論大陸法系還是英美法系國家一般都規(guī)定有各種訴訟期間,特別是對拘留、逮捕等強制措施更是規(guī)定了嚴格的時限,以防止侵害被告人的人權。如《德國刑事訴訟法典》第163條c第3款規(guī)定:“為查明身份而剝奪自由,總共不允許超過12小時。”第二,集中審理原則。對于審判期限,各國一般沒有具體規(guī)定時限,只是強調(diào)審判應不遲延并不間斷地集中進行。如《德國刑事訴訟法典》第226條確定了“不間斷地在場”原則:“審判是在被召集作裁判人員、檢察院和法院書記處一名書記員不間斷地在場情形下進行?!钡?29條又規(guī)定了中斷開庭審理的時間范圍限制,體現(xiàn)了集中原則。德國學者赫爾曼教授認為:“集中原則只是在普遍的快速原則下對開庭審理所規(guī)定的一個特別原則。”(15)而我國刑事訴訟法中不僅對各種強制措施、偵查活動規(guī)定具體期限,對于審判也規(guī)定有明確時限。第三,設立多種簡易速決程序。筆者在前文已經(jīng)提到,無論是大陸法系國家,還是英美法系國家,普遍設立了多種刑事簡易速決程序,以適應不同案件的需要,節(jié)約司法成本,提高訴訟效率。如意大利1988年修改刑事訴訟法時設立了五種簡易速決程序;美國的辯訴交易制度則既可以適用于輕微犯罪案件,也可以適用于重罪案件,有資料顯示美國大約90%的案件通過辯訴交易方式得以迅速處理。
二、迅速簡化原則的要求
認罪案件審判程序就是針對被告人認罪的案件適用相應簡化審理的程序,是訴訟及時原則在審判程序方面的具體體現(xiàn)。迅速簡化原則就是在訴訟及時原則要求下適用于認罪案件審判程序的一個特別原則。相應地,迅速簡化原則也包括兩方面的要求:第一,訴訟活動不能過于拖沓、繁瑣,應盡量迅速進行并盡量簡化;第二,訴訟活動不能過于快速和簡單,應確保公正的底線。公正和效率的平衡發(fā)展是迅速簡化原則追求的最高目標。一味追求訴訟公正(包括實體公正和程序公正)而完全不考慮訴訟成本和效率,或者一味追求訴訟的高效和成本節(jié)省而不顧手段和后果的正當與否,都是與迅速簡化原則相背離的做法。迅速簡化原則強調(diào)認罪案件審判程序是在保障公正的前提下對審判程序的迅速簡化審理,具體體現(xiàn)在以下兩個方面:第一,訴訟期間大幅縮短。認罪案件審判程序,相比主要適用于不認罪案件的普通程序,程序有所簡化或者省略了某些環(huán)節(jié),訴訟時間大大縮短。例如,美國辯訴交易的適用導致被告人在罪狀認否程序中作出有罪答辯而省略正式庭審程序,法官對協(xié)議進行審查后一般接受協(xié)議內(nèi)容,按照協(xié)議定罪判刑,訴訟時間比適用陪審團庭審大大縮短。再如,我國現(xiàn)行的簡易程序規(guī)定審限為20日,沒有延長規(guī)定,而普通程序?qū)徟衅谙逓橐粋€月,至遲不得超過一個半月,特殊情況還可以再延長。簡易程序的訴訟期間明顯短于普通程序。第二,審判程序的發(fā)動、審理的方式,迅速簡便。認罪案件審判程序的提起迅速,審理程序簡化或者省略,訴訟進程快。如德國的處罰令程序,采書面審理程序,檢察官、被告人無需出庭,程序簡便、迅速,效率高,能夠在較短的時間解決大量的案件,有效緩解審判壓力。
三、迅速簡化原則的作用
迅速簡化原則的適用對于保障認罪案件審判程序的公正和效率,以及保障訴訟當事人的權利也具有重要意義。首先,迅速簡化原則有利于認罪案件審判程序中訴訟公正的實現(xiàn)。如果被告人對指控的犯罪事實無異議,即表示認罪后,仍需要經(jīng)歷復雜、繁瑣的程序才能被定罪量刑,仍需要經(jīng)歷漫長的未決羈押,那么程序的公正性就不得不受到質(zhì)疑。迅速簡化原則并非不計后果一味追求效率,而是仍然強調(diào)保障被告人訴訟權利的行使,并強調(diào)認罪自愿性和證據(jù)相對充分,在此基礎上簡化審理程序,既保證了訴訟結(jié)果的公正也保障了程序的公正。其次,迅速簡化原則有利于訴訟參與人的人權保障。刑事訴訟中被告人的人身自由常常受到司法機關的限制,并且一直處于焦急等待狀態(tài),訴訟時間越短,被告人的痛苦就越少,特別是被告人處于羈押狀態(tài)下,更是希望盡早結(jié)束訴訟。被告人認罪的案件中,被告人對于犯罪事實已經(jīng)承認,就更加關心可能判處的刑罰,希望迅速結(jié)案并開始刑罰的執(zhí)行。同時,對被害人而言,訴訟的迅速了結(jié)能夠盡早撫慰其受傷的心靈,并早日擺脫犯罪陰影,開始正常的生活。因此,“懲罰犯罪的刑罰越是迅速和及時,就越是公正和有益”。(16)再次,迅速簡化原則有利于實現(xiàn)刑罰的教育和威懾功能,維護法律的權威。正如貝卡里亞所言,“犯罪與刑罰之間的間隔愈短,在人的心目中犯罪與刑罰這兩個概念的聯(lián)系就越突出、越持續(xù),因而,人民就很自然地把犯罪看作起因,把刑罰看作不可缺少的必然結(jié)果”;“只有使犯罪和刑罰銜接緊湊,才能指望相聯(lián)的刑罰概念使那些粗俗的頭腦從誘惑他們的、有利可圖的犯罪圖景中立即猛醒過來。推遲刑罰只會產(chǎn)生使這兩個概念分離開來的結(jié)果”。因此,迅速簡化原則能夠使人們認識到刑罰是犯罪的必然結(jié)果而更深刻地感受到刑罰的威懾力從而保障了刑罰的教育和威懾功能,起到對犯罪的一般預防,并且罪犯得到及時的懲罰也有力地維護了法律的權威和不可侵犯性。最后,迅速簡化原則有利于訴訟效率的提高。認罪案件審判程序的提起、審理采用迅速、簡便的方式,大大縮短了訴訟的時間,節(jié)省了司法成本,從而保障有限的司法資源得到合理配置,重大、疑難案件能夠獲得較多的司法資源,使整個司法制度得以正常運轉(zhuǎn)和提高效率。迅速簡化原則的最首要價值就在于其對訴訟效率的提高,并且是在保障公正底線的前提下對效率的提高,因此,是公正和效率平衡發(fā)展的重要保障。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