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少說話,多做事
公司是做事的地方,不是聊天的場所。說得再多,工作還得靠結果證明。所以,老板大多喜歡干實事的員工,而對夸夸其談的人總是心存芥蒂。
1
那天,軍子跟我聊天,說:“前段時間我在公司說了一些不該說的話,有些話當時沒想,就說了出來?,F在幾個頭兒都知道了,對我很有意見?!?/p>
說話太多、太過,這絕對是職場的禁忌。然而,20幾歲的年輕人卻常犯這種錯誤。有的人當時就吃到了苦頭,有的人則直到吃虧之后才幡然醒悟。
至今我還記得幾年前發(fā)生在公司的一幕。
當時公司財務上出現了危機,為了籌集資金,老板忙得焦頭爛額。
有一天,我跟老板出去辦事,同車的還有財務部的劉會計。車一直開著,我和司機坐在前排,老板和劉會計在后邊說事。雖然聲音不大,我卻能聽得見。
“明天上午小濤來后,直接讓他結賬走人!”老板鐵青著臉冷冷說道。
“也是,這樣的人不能要?!眲嫺胶椭?。過了一會兒,他又道:“你說這孩子平??粗C靈的,這次怎么這么傻呢?”
“不知道,吃飽撐著了唄!”
小濤負責公司的外聯工作,辦事很有一套。因為每天在外邊跑,曬得黑瘦,同事們都稱他“包黑炭”。挺不錯的一個小伙子,這次卻捅了大婁子。
原來,老板前幾天好不容易談了個大客戶。對方已經答應合作,只等合同一簽,30萬的預付款馬上就能打過來。這筆資金一到賬,不僅能解公司燃眉之急,而且公司今年的業(yè)績一片大好。
可就在前天晚上,對方往公司打電話,老板正好有事出去了。電話一直響著,小濤就過去接起來。
本來他只需告訴對方:老板不在,請您打他手機即可。可當對方問及貴公司今年跟哪些公司合作過,又出過哪些新品時,小濤竟然如實相告——顯然他說的跟老板原先告訴對方的東西出入很大。
對方立即決定終止合作。一場眼看成交的生意就這樣泡湯了。
第二天,小濤果然被辭退了,臨走被扣除了半個月的工資。可老板仍然恨意未消,畢竟這次損失太大了。
一句話只要說出了你的口,就再也收不回來了。它也許會傳到同事的耳朵里,也許會傳到老板那里,也許還能傳到競爭對手那里。而在你看來平淡無奇的一句話,到了某些人那里可能就成了致命的傷害。
因此,在說話之前,我們不僅要想到這句話對自己有沒有影響,更要想到這句話會對別人有什么影響。不該說的話,絕對不說。
2
在學校里,老師鼓勵我們張揚個性、自由地發(fā)表言論,當然是知無不言、對人對事言無不盡。可在職場上,就完全不同了。為了各自的利益,每個人的言行都具有明顯的傾向性。即使你純屬無心的言論,也難免被別人理解為有各種各樣的動機。如果說得太多、太過,一旦被人抓住話柄,就難免讓自己陷入困境。
小晶從財會學校畢業(yè)就到某超市做收銀員的工作。對于小晶來說,這份工作實在太簡單了,所以小晶總是一邊工作一邊聊天。一會兒她埋怨工作時間太長、站得腿都酸了。一會兒,她又說這里生意真好,客人一個接一個,忙起來連喘氣的機會都沒有。
其實,她干活兒挺利索的,可就是閑話太多了。說完了工作說同事、說完了同事說上司,東家長、西家短,都逃不過她那張嘴。她的嘴成了一個小喇叭,隨時都會嘹亮地吹響。
本來,老板是把小晶當做財務主管培養(yǎng)對象的,但看她一張漏斗嘴,滿嘴攏不往風,就逐漸對她失去了信心。
一天,小晶那張嘴終于惹來了麻煩。她不知從哪里得來的消息,居然說有位值班經理跟超市的某個女服務員關系不一般。一時間,這事傳得沸沸揚揚,什么版本都有。本來兩個人的關系一直處于地下狀態(tài),這樣一來,再也遮掩不住。按照超市的規(guī)定,員工之間不許談戀愛,那個女服務員只好辭職而去。
從此,值班經理對小晶懷恨在心。那天,他在值班時聽到小晶又在說“工資太少,工作時間太長,頭兒用人太狠”,就將這些話捅到老板那里。老板聽后,對小晶的印象更差了。
轉眼間,小晶的試用期到了。她滿以為以自己的工作能力完全可以順利轉正,可老板想都沒想,直接就把她辭退了。
20幾歲的時候,我們往往走向兩個極端:要么不能及時表達自己的需要,要么就是過分地表達自己的看法。
在不能把握恰當的分寸、不能分辨哪些話該說哪些話不該說的情況下,我們只有盡量少說。少說為佳,這對于初入職場的我們來說絕對適用。
3
少說絕對不是不說,是少說那些閑話、廢話,把說話的時間節(jié)省下來,用在做事上去。
小柳是某公司業(yè)務部新來的主管。新官上任,小柳并沒有像以前的主管那樣夸下多大的海口,而是悄悄地到自己負責區(qū)域的經銷點去轉了個遍。半個月后,他才制訂出一套行銷方案。上司問他今年的業(yè)績目標,他并沒有夸下??谡f要達到多大的銷量,只是說每個季度比上個季度遞增30%。
公司會議上,小柳大多時間都是在傾聽別人的講話。輪到他發(fā)言時,也只是簡短幾句話,但每句話都說到了點子上。
盡管小柳很少說話,卻贏得了公司上下的一致認可。因為一連幾個月的業(yè)績擺在面前,讓人不服不行。
公司是做事的地方,不是聊天的場所。說得再多,工作還得靠結果證明。所以,老板大多喜歡干實事的員工,而對就夸夸其談的人總是心存芥蒂。
強大的做事能力,這是你在職場生存的基礎。你可以不會說話,但一定要會做事。因此,你必須首先少說話、勤思考、多做事,等熟悉了環(huán)境、作出了業(yè)績,那時再說也不遲。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