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準備者必有機會
有人坐等機會,希望好運氣從天而降。成功者積極準備,一旦機會降臨,便能牢牢地把握。
一位探險家在森林中看見一位老農(nóng)正坐在樹樁上抽煙斗,于是他上前打招呼說“您好,您在這兒干什么呢?”
這位老農(nóng)回答“有一次我正要砍樹,但就在這時風雨大作,刮倒了許多參天大樹,這省了我不少力氣。”
“您真幸運?!?/p>
“您可說對了,還有一次,暴風雨中的閃電把我準備要焚燒的干草給點著了?!?/p>
“真是奇跡!現(xiàn)在您準備做什么?”
“我正等待發(fā)生一場地震把土豆從地里翻出來?!?/p>
如果你失業(yè),不要希望差事會自動上門,不要期待政府。工會打電話請你去上班,或期待把你解聘的公司會請你吃回頭草,天下沒有這么好的事情。
有位年輕人,想發(fā)財想得發(fā)瘋。一天,他聽說附近深山里有位白發(fā)老人,若有緣與他相見,則有求必應,肯定不會空手而歸。
于是,那年輕人便連夜收拾行李,趕上山去。
他在那兒苦等了5天,終于見到了那個傳說中的老人,他向老者求賜給他。
老人便告訴他說:“每天清晨,太陽未東升時,你到海邊的沙灘上尋找一?!脑甘?。其他石頭是冷的,而那顆‘心愿石’卻與眾不同,握在手里,你會感到很溫暖而且會發(fā)光。一旦你尋到那顆‘心愿石’后,你所祈愿的東西就可以實現(xiàn)了!”
每天清晨,那青年人便在海灘上檢視石頭,發(fā)覺不溫暖又不發(fā)光的,他便丟下海去。日復一日,月復一月,那青年在沙灘上尋找了大半年,卻始終也沒找到溫暖發(fā)光的“心愿石”。
有一天,他如往常一樣,在沙灘開始撿石頭。一發(fā)覺不是“心愿石”,他便丟下海去。一粒、二粒、三粒……
突然,“哇……”
青年人大哭起來,因為他突然意識到:剛才他習慣性地扔出去的那塊石頭是“溫暖”的——
當機會到來時,如果你麻木不仁就會和它失之交臂。
一位老教授退休后,拜訪偏遠山區(qū)的學校,傳授教學與當?shù)乩蠋煼窒?。由于老教授的愛心及和藹可親,使得他到處受到老師及學生的歡迎。
有次當他結束在山區(qū)某學校的拜訪行程,而欲趕赴他處時,許多學生依依不舍,老教授也不免為之所動。當下答應學生,下次再來時,只要他們能將自己的課桌椅收拾整潔,老教授將送給該名學生一份神秘禮物。
在老教授離去后,每到星期三早上,所有學生一定將自己的桌面收拾干凈,因為星期三是每個月教授例行會前來拜訪的日子,只是不確定教授會在哪一個星期三來到。
其中有一個學生想法和其他同學不一樣,他一心想得到教授的禮物留作紀念,生怕教授會臨時在星期二以外的日子突然帶著神秘禮物來到,于是他每天早上都將自己的桌椅收拾整齊。
但往往上午收拾妥善的桌面,到了下午又是一片凌亂,這個學生又擔心教授會在下午來到,于是在下午又收拾了一次。想想又覺得不安,如果教授在一個小時后出現(xiàn)在教室,仍會看到他的桌面凌亂不堪,便決定每個小時收拾一次。
到最后,他想到,若是教授隨時會到米,仍有可能看到他的桌面不整潔,終于小學生想清楚了,他必須時刻保持自己桌面的整潔,隨時歡迎教授的光臨。
老教授雖然尚未帶著神秘禮物出現(xiàn),但這個小學生已經(jīng)得到了另一份奇特的禮物。
被動等待或守株待兔,根本是浪費時間、錯失良機的舉動,而這亦無異于把自己的命運交付給未可知的外力來決定。
有許多人終其一生,都在等待一個足以令他成功的機會。而事實上,機會無所不在,重要的在于,當機會出現(xiàn)時,你是否已準備好了。
如故事中小學生給我們的啟示,自己準備妥善,得以迎接機會的到來,是可以循序漸進而學習的。
在過去的歲月中,或許我們一直在等待成功的機會,而耗去了過多的時光,卻等不到機會的出現(xiàn),從今天起,在等候的同時,我們可以開始做好準備,讓自己保持在最佳狀態(tài),以便機會出現(xiàn)時,你可以緊緊抓住,不讓它溜過。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