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世界上取得成功的人,是那些努力尋找他們想要的機會的人,如果找不到機會,他們就會自己創(chuàng)造機會。
從前,鳥媽媽下了三個蛋,孵出三只同樣的小鳥。鳥媽媽給它們喂同樣的食物,教它們同樣的生存本領。三只小鳥漸漸長大,鳥媽媽便讓它們離開鳥巢,各自去開創(chuàng)屬于自己的天地。
三只小鳥飛到一片河邊的草地上,一只鳥抬眼看看四周,說:“哎呀,這里太好了,附近是大片的田地,河水又清又純,還有成群的雞、鴨、牛、羊,能在這里生活,保證一輩子吃喝不愁,還有這么多伙伴陪著,肯定不寂寞。我們應該在這里安家生活,過一種安逸的日子。”
另兩只小鳥覺得這里太普通了,留下來沒什么意思,便對那只小鳥說:“好吧,你既然覺得這里好,就留在這里吧,我們還想再到別處看看,有沒有更好的地方?!?/p>
這兩只小鳥離開了河邊,終于飛到了五彩斑斕的云彩里。其中一只鳥從云端向下看,覺得自己高高在上,能俯視地面上的一切,在它的眼里,一切是那么的渺小,便得意地引吭高歌起來。它對另一只鳥說:“在云端生活,可比那河邊強多了,咱們就把家安在這里吧,永遠有高高在上的感覺,多好?。 ?/p>
另一只鳥覺得云端是比河邊好得多,但依然不是它想要的。它說:“這里比河邊好,但依然不是我想要的,我相信世界上還有比這里更好的地方。如果你愿意留在這里生活,那么我只能自己去尋找了?!?/p>
第二只鳥留在了云端,第三只鳥振翅翱翔,向著九霄,向著太陽,執(zhí)著地飛去。
到后來,落在河邊的那只鳥成了麻雀,留在云端的成了大雁,飛向太陽的成了雄鷹。
有著同樣起點的三只鳥,最后有了不同的命運,跟它們選擇的生活圈子有直接關系。每一個圈子都有一定的文化氛圍、價值取向、道德定位、生活習慣,并且對新加入圈子的成員有著很強的同化作用。新進入圈子的人,如果不小心,慢慢地就被環(huán)境同化,會成為與那個圈子吻合的人。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選擇了什么樣的圈子生活,可能就會成為什么樣的人。
大學生畢業(yè)以后,都想有一個工作環(huán)境好、社會地位高、收入豐厚的工作。這種想法當然正確,但卻不一定是完全絕對正確的。
為什么這么說呢?
一個人想在某一方面得到發(fā)展,那么他必須走進適合自己發(fā)展的圈子。圈子影響和決定著一個人的前途和命運!只有在二十幾歲找到喜歡的行業(yè),并且走進這個圈子,在這個圈子好好經營自己,到30歲的時候你才能找到自己的發(fā)展之路,成為自己理想心目中的人!
很多時候,我們正是因為進入的圈子不理想,到后來,成了連自己都討厭的人。
圈子具有不可低估的力量,一方面它會同化我們,另一方面,它也會引導我們,幫助我們。
當下社會,不是靠個人能力單兵作戰(zhàn)的時代,而是靠集體作戰(zhàn)甚至是集團作戰(zhàn)的時代。一個人的實力多大,不是看他個人掌握多少知識,有多大的智慧,而是看他和他背后站著的人的合力有多大。
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我們是靠碼字為生的人,那么必須在出版界認識許多策劃能力相當強的編輯,才能真正把自己的作品做到位,做到極致;如果我們是編輯,那么能力的大小主要體現在我們背后有多少好的作者。
同樣一個人,想在某項事業(yè)上取得成功,站在圈子里和圈子外是不一樣的。最起碼圈子里的人知道自己做什么才有效,事半功倍,而圈子外的人只能盲目地去做,事倍功半。
在大學畢業(yè)后,我們可能N次向自己夢想的圈子進軍,去那些公司尋找機會,也被拒絕過N次。被拒絕的原因倒不是我們的文憑和戶口問題,主要是我們沒有工作經驗,沒有過硬的業(yè)務組織能力。雖然我們極力表示以后會有,但雙方都明白,這需要一定的時間。
而且,即使進入了這樣的公司,單位也需要花費人力、財力和時間來培養(yǎng)我們,還不一定就能把我們培養(yǎng)到預期的程度。所以,多數公司想找的就是圈內的高手,到單位第二天就能給他們帶來效益,而不是花大力氣去培養(yǎng)。
一個公司的老總曾這樣說過:他們寧可花10萬元聘一個人一年,也不愿意花1 000元養(yǎng)一個人一年。我們現在看看自己的水平,在行業(yè)內是不是屬于被養(yǎng)之列?
二十幾歲的我們,怎樣才能進入符合自己發(fā)展需要的圈子呢?
很多圈子,如果我們在這個領域里沒什么特殊關系,僅憑現有的能力,是很難進入圈子里一家比較理想的公司的。
我們的能力,如果不在工作中真正地實踐,僅靠在書本課堂上學習,是永遠不能培養(yǎng)出來的,更不可能真正了解這個行業(yè)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把握好每一個細節(jié)。
如果我們實在進不去這個圈子的理想公司,那就“曲線救自己”,退而求其次,找一家與這個圈子有直接或者間接關系的公司,從這個行業(yè)中最不起眼的環(huán)節(jié)或者最末端開始做起。
如果進不去大公司,就選擇新開業(yè)的、規(guī)模小的公司。這樣的公司剛剛成立,處于起步階段,各種條件自然艱苦一些,但是也好進入。我們就在那里留下來,那里將是我們進入一個行業(yè)、一個圈子的切入點。這一點對我們的人生至關重要。
盡管我們找到的公司不是很理想,工作環(huán)境很糟糕,但是我們必須認識到,自己已經跨入了喜歡的圈子!只要我們在這個圈子好好努力,經營自己的關系,相信有一天,在這個圈子里會有我們夢想的位置!
進入一個圈子,沒有任何發(fā)展機會時,就給自己定下一個目標,鎖定這個圈子里的一個位置,然后經營好自己的品質,讓這個圈子里更多的人知道,我是可以信賴的人,同時珍惜自己能得到的哪怕很小的做事機會,一定把這些事情做完美。還有,工作時不要只把目光盯在自己的辦公桌上,而是要把目光放到整個單位甚至整個行業(yè)當中去。
最后,在自己想取得發(fā)展的行業(yè)里,不論處于這個行業(yè)的哪一個環(huán)節(jié),都要珍惜自己的每一天,珍惜自己遇到的每一個人!
提供幾個進入某一圈子的最簡單的辦法:
1.選擇對這個行業(yè)有重大影響力的教授,考他的研究生或者博士生,利用導師的關系進入這個圈子。
2.利用招聘的機會,進入處于該行業(yè)某一環(huán)節(jié)的公司工作。
3.利用網絡,尋找這個圈子的工作人員的QQ群。
4.嘗試做這個圈子相關行業(yè)的工作,主動推薦自己的服務。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