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證概述】
鼻咽干燥癥,是干燥綜合征在鼻咽部的表現(xiàn)。有局限于鼻咽干燥,或以鼻咽干燥為主,或合并鼻咽干燥者多種情況。是一種侵犯鼻咽黏膜為主的慢性系統(tǒng)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本病的病因可能與遺傳、免疫、激素、內分泌和病毒感染等因素有關。其病理改變主要為黏膜組織受淋巴細胞和漿細胞浸潤而有進行性破壞,導致鼻咽部黏膜分泌減少,出現(xiàn)鼻咽干燥癥狀。本病90%以上為女性,30—40歲發(fā)病占大多數,本病據其臨床表現(xiàn)屬中醫(yī)學“燥病”范疇。臨床常用滋陰潤燥以及滋補肝腎的藥物治療,??墒盏綕M意的療效。也可用治療干燥綜合征的驗方治療。
【驗方集錦】
(一)內服驗方
1.滋陰調理湯
[方藥] 太子參、沙參各20g,玄參、當歸、烏梅、丹參、黃芪各15g,玉竹、麥冬各12g,赤芍10g。
[用法] 每日1劑,水煎服。用1~2個療程。對照組30例,用復合維生素B、維生素C各2片,口服;咽干用西瓜霜含片2片,含服;鼻干用復方薄荷滴鼻液滴鼻;每日3次,用2~3個療程。均7日為1個療程。
[療效] 治療鼻咽干燥癥39例。結果:兩組分別顯效(癥狀消失,鼻、咽部黏膜恢復良好)28、12例,有效10、13例,無效1、5例,總有效率97.43%、83.33%(P<0.05)。[中國中西醫(yī)結合耳鼻咽喉科雜志,2003(1)]
2.玄麥利咽湯
[方藥] 玄參、麥冬各15g,玉竹、牡丹皮、荊芥、防風、僵蠶、桔梗、薄荷、天花粉、黃芩、牛膝、連翹各10g,甘草6g。隨癥加減。
[用法] 每日1劑,水煎頻服,緩慢咽下。對照組40例,用玄麥甘桔低糖顆粒1袋,每日3次沖服。均30日為1個療程。
[療效] 治療鼻咽干燥癥42例。結果:兩組分別治愈15、7例,顯效各10例,有效14、9例,無效3、14例,總有效率92.86%、65%。[實用中醫(yī)內科雜志,2005(2)]
3.養(yǎng)陰利咽湯
[方藥] 沙參、玄參、麥冬、黃芩、金銀花、連翹、當歸、枸杞子、桔梗各10g,牡丹皮、茯苓各12g,薄荷6g(后下),枇杷葉3片,甘草3g。
[用法] 每日1劑,水煎服。對照組40例,用薄荷水25ml,慶大霉素8萬U,地塞米松5ml,每天2次霧化吸入。均7日為1個療程。禁煙酒。用2個療程。
[療效] 治療鼻咽干燥癥60例。結果:兩組分別痊愈19、5例,顯效26、10例,有效14、16例,無效1、9例,總有效率98.4%、77.5%(P<0.01)。[遼寧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6(5)]
4.大補地黃丸
[方藥] 山藥15g,生地黃、熟地黃、枸杞、山茱萸各12g,炒黃柏、當歸、白芍、肉蓯蓉、玄參、天花粉、天冬、麥冬各10g,炒知母6g。
[用法] 每日1劑,水煎服。
[療效] 治療鼻咽干燥癥11例。結果:近期痊愈4例,有效7例。[中醫(yī)雜志,1990(8)]
5.玉女甘露湯
[方藥] 玉竹30g,女貞子、懷山藥各20g,當歸、白花蛇舌草各15g,生曬參(另煎)5g為主。
[用法] 每日1劑,水煎服。
[療效] 治療鼻咽干燥癥21例。結果顯效8例,有效12例,無效1例。[浙江中醫(yī)學院學報,1990(3)]
6.潤燥六黃湯
[方藥] 炙黃芪30~60g,生地黃、熟地黃、當歸、玄參各15~30g,黃精30g,天冬、麥冬各15g,黃連、黃柏各3~6g。便秘加何首烏、肉蓯蓉、火麻仁;關節(jié)腫痛加秦艽、威靈仙、忍冬藤;舌尖邊紫暗有瘀點,皮膚紫癜者加桃仁、紅花、丹參。
[用法] 每日1劑,水煎后分2次溫服。
[療效] 治療鼻咽干燥癥20例。結果:基本痊愈12例,顯效6例,有效1例,無效1例。[山東中醫(yī)雜志,1993(2)]
(二)中西醫(yī)結合驗方
射干清咽湯
[方藥] 射干20g,山豆根15g,玄參30g,金銀花、連翹、赤芍、薄荷、黃柏、牽牛子、天花粉各10g,青黛、大黃、甘草各6g。聲嘶加胖大海、蟬蛻;咽干甚加麥冬、知母。
[用法] 每日1劑,水煎服。12日為1個療程。并用阿莫西林0.5g,甲硝唑0.4g,每天3次口服;7日為1個療程。禁煙酒、辛辣之品,少食肥甘厚味。
[療效] 治療鼻咽干燥癥60例。結果:兩組分別痊愈19、5例,顯效26、10例,有效14、16例,無效1、9例,總有效率98.4%、77.5%(P<0.01)。[中國實用鄉(xiāng)村醫(yī)生雜志,2008(8)]
(三)茶飲劑驗方
加味增液湯
[方藥] 玄參、麥冬、生地黃各15g,桔梗、薄荷、橘核、夏枯草、赤芍、白芍、白芷、木蝴蝶各10g,丹參20g,甘草6g。灼熱痛甚加金銀花、南沙參、北沙參、牛蒡子;咳嗽甚加紫菀、百部;咽癢加蟬蛻;聲嘶甚加荔枝核、田七。
[用法] 每日1劑,水煎,代茶飲,緩慢咽下;用1周,間隔1日,1個月為1個療程??谇谎子们圜臁⒈?外搽。
[療效] 治療鼻咽干燥癥39例。結果:痊愈13例,顯效9例,有效14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92%。[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7(31)]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