顱蓋骨骨折最常見,是由于暴力直接作用于顱蓋骨所致的顱骨骨質(zhì)斷裂、重疊或移位。包括線狀骨折、凹陷骨折、粉碎骨折和顱縫分離。
【影像學表現(xiàn)】
1.X線平片 線狀骨折呈銳利、僵直,寬窄不等、方向不定的線條狀透光影,多為直線狀,亦可呈折曲狀(圖7-1-1)。凹陷骨折全層顱板斷裂,骨片內(nèi)外板凹入顱內(nèi)。切線位觀察凹陷可呈漏斗形,也可與顱板平行下陷(圖7-1-2)。粉碎性骨折為多發(fā)骨折線向不同方向延伸,形成不規(guī)則碎骨片,常伴有骨片移位和凹陷。顱縫分離的診斷標準為顱縫寬度超過1.5mm,或者兩側相差1.0mm以上。
圖7-1-1 顱骨線狀骨折
顱骨側面像顯示橫行走行線狀透亮線,銳利、僵直
圖7-1-2 顱骨凹陷骨折
顱骨正位像,恰好相當于頂部正中切位像,顯示顱骨內(nèi)外板局限性凹入顱內(nèi)
2.CT 骨窗圖像上可顯示顱骨全層斷裂,個別情況下可單獨內(nèi)板斷裂,骨折線寬窄不一,凹陷骨折全層凹入顱內(nèi),壓迫腦組織。粉碎性骨折游離碎骨片可以刺破硬腦膜造成局部出血(圖7-1-3A、B)。
圖7-1-3 右顳骨骨折伴局部腦挫裂傷、硬膜下和蛛網(wǎng)膜下腔出血
A.骨窗觀察,右側顳骨骨板斷裂,向顱內(nèi)塌陷;B.軟組織窗觀察,骨折下顱內(nèi)帶狀高密度影,附近腦實質(zhì)、腦溝、腦裂內(nèi)亦可見高密度血腫。同時可見顱外軟組織腫脹
圖7-1-4 血管溝與骨折線對比
由左上方斜行向右下方的透亮線僵直、銳利,為骨折線;與之交叉的透亮線稍淺淡、光潤,走行柔和,為血管溝壓跡,與骨折不同
【鑒別診斷】
顱蓋骨骨折需要做鑒別診斷的主要是線狀骨折。線狀骨折的鑒別對象主要是顱板的血管溝。骨折線位置不固定,呈僵直、銳利的直線形;血管溝有特定的部位和走向,如冠狀縫附近斜向上后方的血管溝。另外,血管溝走行紆曲柔和、由粗變細(圖7-1-4)。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