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欧美无遮挡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中文字幕一区二区日韩欧美,久久久久国色αv免费观看,亚洲熟女乱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首頁 ? 百科知識 ?精神分析的犯罪學說

          精神分析的犯罪學說

          時間:2023-07-16 百科知識 版權(quán)反饋
          【摘要】:由弗洛伊德所創(chuàng)立的精神分析學說對犯罪學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是值得注意的一件事。凡違背“天地良心”的,皆為犯罪。犯罪學的哲學講究罪的等級。犯罪和正義均具有普遍世界的意義。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對犯罪學的貢獻是很大、很深刻的,也出乎他的意料。令人不可思議的是,弗洛伊德將通常的犯罪因果關(guān)系顛倒了。根據(j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犯罪人(罪犯)的罪惡感產(chǎn)生在前,而實施犯罪的行為在后。

          科學是一場沒有終結(jié)的探索接力賽??茖W家應具有自覺的科學歷史意識。21世紀的犯罪學家應回顧、了解19和20世紀的犯罪學歷史,其中19世紀中葉和后期最為關(guān)鍵。在科學史上,這是一個重大的轉(zhuǎn)折點,包括達爾文進化論的確立。

          由弗洛伊德所創(chuàng)立的精神分析學說對犯罪學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是值得注意的一件事。晚期,他提出了“三層人格結(jié)構(gòu)”理論。在犯罪學領(lǐng)域有一個課題是非?;竞秃诵牡模悍缸锖腿烁?。由此可見,人格結(jié)構(gòu)的重要性。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西方物理、化學家開始叫開原子世界的大門,與此同時,弗洛伊德則試圖揭開人格(心理)結(jié)構(gòu)的奧秘。他相信該結(jié)構(gòu)由三部分組成:1.本我(id),2.自我(ego),3. 超我(super ego)。

          本我即禽獸我(id),指最原始的、與生俱來的潛意識結(jié)構(gòu)部分,其中包含著幾十萬年前人性中最接近獸性的那部分本能沖動。它像一口本能和欲望沸騰的大鍋,具有一團非理性的、不可遏制的、老是向外噴涌的心理能量,按照“快樂原則”,一味追求滿足,而不顧社會是不是允許?!凹核挥?,勿施于人”被徹底拋在了腦后。按我的理解或解讀,本我是“生來犯罪人”的核心,也是“犯罪世界”的最深根基。有人腦解剖學的深厚背景。它和“罪的本身”可以畫等號。

          自我(ego)充當仲裁者。它監(jiān)督“獸我”,讓它得到適當?shù)?、合理的、社會允許的滿足。有個比喻很形象,也很準確: 本我(禽獸我)是匹烈馬,自我是騎手。烈馬是動力,騎手是給馬規(guī)定、指出方向。自我駕馭本我。因為馬是匹野馬,不聽話,說明本我的烈性和潛力。如果任馬去為所欲為,人類社會的和諧秩序會立即遭破壞,散架,無法成立。那便是無法無天,犯罪世界占絕對上風??梢哉f,自我是“三個君主”(外部世界、本我和超我)的仆人;也是本我和超我之間的過濾器或調(diào)節(jié)器。

          超我(super ego)是指道德化了的自我。它代表良心(conscience)和自我理想(ego ideal)。作為我國傳統(tǒng)的“圣賢”代表人物孔子一生的言行便是“超我”的最高典范。他說:“吾日三省吾身 ......”這正是“超我”的表述。“省”即內(nèi)省,反省自己的言行,是不是合乎“天地良心”,遵守社會道德準則。如果人人這樣“吾日三省吾身”,那么,全世界的監(jiān)獄便是空蕩蕩的。我國傳統(tǒng)的“天地良心”概念比西方的conscience(良心)說法更深刻,更哲學。它把“天地”都納入其中,是漢字的妙絕!這只有中國人才能體認到。“天地良心”比任何科學、完美的法律更基本,有效,也更哲學。它日夜在我們心中。這便是我提出的“小警察”這個概念。它比穿制服、佩槍的“大警察”更有約束力,更威嚴,也更管用。

          什么是犯罪?犯罪指什么?凡違背“天地良心”的,皆為犯罪。這是21世紀犯罪學哲學的精髓和要害。它也是我撰寫本書稿的“一以貫之”的“道”。2012年11月16日香港海關(guān)向媒體公布,近日在一個集裝箱內(nèi)查獲900多支象牙!這是不法分子走迂回路線,由東非經(jīng)中東等地,再偷運到香港。這不僅是犯法,更為邪惡的是違背“天地良心”。它比違法更有罪,罪大惡極!罪是有等級的。犯罪學的哲學講究罪的等級。沒有等級,就沒有犯罪學,更沒有它的哲學。

          我推崇荀子心目中的“道”: 天道、人道以及兩者的相互關(guān)系?!暗勒?,非天之道,非地之道,人之所道也,君子之所道也?!保ā度逍А罚┑朗侨藗兯仨毠餐袷氐纳鐣▌t。億萬人生活在社會共同體中,彼此之間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和爭奪。為了制約每個人的自然欲望(獸我的貪欲),調(diào)節(jié)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使人們能夠共同、和諧地生活而不致于發(fā)生犯罪和動亂,必須制定維持社會秩序的準則。當然,政治秩序是最高的、決定其他秩序的秩序。

          犯罪和正義均具有普遍世界的意義。荀子追求“君子之所道”,弗洛伊德所說的“超我”便相當于荀子心目中的“君子”。今天21世紀,全球70億人(包括剛出生的嬰兒),每個人都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這三部分構(gòu)成。當然,這只是一個大概情況。實際情形要復雜得多!我國哲學史上把人性分成性善和性惡,線條畢竟太粗。弗洛伊德的三個組成部分細分了,層次多了,是種進步。按照我們?nèi)祟惿飳W進化,特別是人腦進化的邏輯(順序和層次),我對這三部分的解讀如下: 人腦最里面一層為獸性腦(比如鱷魚等爬蟲類腦);再外面一層腦的解剖組織為自我;最外層,薄薄的一層,僅僅是最近一萬多年進化的產(chǎn)物。中國古人所說的“圣賢”,指的正是這層大腦的支配、管轄的結(jié)果。比如孔子、孟子和佛陀等圣人。

          而實際情況要復雜得多!俄羅斯古典主義作家們(托爾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人)的創(chuàng)作主題正是刻畫這種復雜性。新精神分析學派代表人物之一弗羅姆(E. Fromm,1900-1980)有本著作《人心》(The Heart of Man)它第一章正是:“人,是狼還是羊?”實際情況決不是“黑或白”,“善或惡”,而是一個圓圈,半個白圈里嵌著一個黑點;同時,半個黑圈里又嵌著一個白點。這便是中國的太極圖。把太極圖同弗洛伊德的“三層人格結(jié)構(gòu)”合在一起,會有助于我們認識自己,走近并理解犯罪世界,特別是理解“犯罪的根源”。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對犯罪學的貢獻是很大、很深刻的,也出乎他的意料??茖W(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發(fā)展歷史往往出乎人的最初料想。X射線的發(fā)現(xiàn)是一個典型的例子。若是沒有這個發(fā)現(xiàn),DNA也就無從談起。而今天在犯罪學中,DNA是個非常重要的破案工具。1915年弗洛伊德寫過一篇題為《由于罪惡感而犯罪的人》。令人不可思議的是,弗洛伊德將通常的犯罪因果關(guān)系顛倒了。馬克思、弗洛伊德和愛因斯坦這三人都為猶太人,他們在各自領(lǐng)域均信奉嚴格的因果律,是絕對的決定論者。弗洛伊德發(fā)現(xiàn),罪犯首先認為自己有罪,在他的潛意識層有種很深的罪惡感,想通過犯罪行為而受到處罰。然后欣然接受懲罰來達到消除罪惡感的目的。--在犯罪人身上,這種很強烈的欲望是病理性質(zhì)的。根據(j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犯罪人(罪犯)的罪惡感產(chǎn)生在前,而實施犯罪的行為在后。這便是犯罪因果關(guān)系的顛倒。畢竟,這是精神病現(xiàn)象的表現(xiàn)。

          人腦在幾十萬年進化進程中依次形成三個層級的示意圖。最里面一層為最原始的部分,是本我(禽獸我,或鱷魚腦)的成分;中間的解剖組織為自我;最外面一層為超我,形成時間最短,薄薄一層,不過一萬年左右。我認為,這三個組成用粗線條勾畫出了人腦的大致解剖結(jié)構(gòu),有利于我們叫開“犯罪世界”的大門。若是加上太極圖這個符號,則更能讓我們走近、理解犯罪的原因。弗洛伊德的思路、因果關(guān)聯(lián)邏輯基本上是對頭的。進入21世紀,我們理應把人腦結(jié)構(gòu)安放在當代腦科學、基因和分子生物學的基礎上。但完全、徹底揭示“罪的本身”是辦不到的!

          1961年秋,我在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剛參加工作,同辦公室有個叫劉中一的旅日華僑,畢業(yè)于日本的農(nóng)學院,回國負責摸清日本戰(zhàn)后農(nóng)業(yè)科學研究成果。1962年他開始患病,常跑到我和其他同事的桌前低下頭作深深的懺悔:“我有罪,對不起黨和政府,對不起大家,我有罪......”(中文說得結(jié)結(jié)巴巴)可見,在劉中一大腦里有罪惡感。幸好他不是弗洛伊德所研究的對象: 通過實施犯罪,有受到懲罰的欲望。劉中一卻很安靜,沒有企圖去犯罪,最后通過接受凈化心靈的凈化性懲罰(Cleaning Punishment)來驅(qū)散內(nèi)心的犯罪感,達到心理上的解脫: 恢復超我與本我之間的適當平衡。

          弗洛伊德所研究的犯罪人是故意用一種很容易被人發(fā)覺、抓捕的方式去犯罪。比如犯罪人有意留下許多明顯的線索。犯罪人被抓獲之后渴望供認不諱,竹筒倒豆,徹底坦白自己的罪,甚至不惜夸大罪行。顯然,弗洛伊德研究的現(xiàn)象屬于精神病學的犯罪心理學(Psychiatric Criminal Psychology)。他的對象顯然是位精神病患者。在“犯罪世界”,精神病人的犯罪現(xiàn)象是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富有很高的學術(shù)價值和現(xiàn)實意義。

          有這樣一起個案: 刺殺前美國總統(tǒng)里根的犯罪人A的動機是: A同W小姐戀愛。W瞧不起A,說他沒有出息。有一天,A對W說:“等著瞧,我要做出一件驚天動地的壯舉!”犯罪人A用刺殺里根的行為證明自己有出息。古今中外這種犯罪心理學問題常有發(fā)生。

          弗洛伊德是從腦解剖和精神病學起步的。1886-1938年,他私人開業(yè)治療精神疾病。1915年,他發(fā)表論文《由于罪惡感而犯罪的人》,為犯罪學中的精神分析流派奠定了基礎,指出了大方向,他本人便宣布退出犯罪學領(lǐng)域。弗洛伊德好比是這樣一位開拓者: 他在荒山野地悄悄地挖出了大約半噸黃金,然后便說:“看哪,這里有個大金礦!”于是不少人便在這里挖出了金子,他自己便悄悄地離開了。這便是精神病學的犯罪心理學。這里面有太多的精神病學哲學。

          動物世界沒有精神病患者。你可曾聽說,大象、獅、虎、狼......有精神病患者?動物的腦不像人腦發(fā)達。它們有語言,但遠不夠發(fā)達、系統(tǒng)和精細,達不到犯罪程度。犯罪要有相應發(fā)達的語言符號系統(tǒng)。

          下面再來講講我的同事--日本歸國華僑劉中一。今天我還能記起他的模樣: 體格中等,但粗壯,性格厚道,三十五歲上下,已婚,生有一女,中國話說得結(jié)結(jié)巴巴。發(fā)病時的1962年,單位送他去安定門精神病院接受治療。我受單位委托,去看過他多次。醫(yī)生診斷他為精神分裂,但很安靜,不打人、殺人,更不去縱火,犯罪。有一次,我看到他一個人在專心地做件事:醫(yī)院特為他做了一塊小板子,上面布滿了十幾個橡皮制的凸出的奶頭,劉中一不斷地將奶頭按下去。這個被按平,另一個又彈起來。這樣,他便在不停地按平過程中,心理上得到平衡和安慰。醫(yī)生告訴我,在患者眼里,這個世界總是凹凸不平的,他要撫平世界。平了,他才舒服、滿足。

          醫(yī)生的話讓我吃驚。精神分裂癥患者劉中一的視覺是病態(tài)的,嚴重扭曲了。不錯,世界是我們的感覺復合。但有健全感覺和病態(tài)感覺之分。比如視覺上的距離感,正常人過馬路,目測汽車離自己約有100米,越過馬路是安全的;若患者目測車離自己是200米,實際為15米,這時過馬路,發(fā)生車禍便是必然?;颊咚烙谲囕喯?,這便是“真實”,也是“真理的標準”。

          我確信,精神有健全者和患病者之分,整個世界有正常和異常以及秩序和混亂的區(qū)別!根據(jù)龍勃羅梭的學說,“生來犯罪人”指的是,這類人生下來就是注定要犯罪的。他們的生理遺傳特征決定了他們是“呱呱落地哭三聲,命已注定”。就是說,人性本身是惡,人是作為潛在的犯罪人而出生的。這是犯罪學的哲學一個最根本的命題,該命題離“罪的本身”最近。

          當我在柏林旅居的日子,曾在柏林精神分析研究所工作過的精神分析犯罪學家亞歷山大(F. G. Alexander,1891-1964)有個命題老在我耳邊回蕩: 從心理動力來講,所有的人都是生來犯罪人。這里有“原罪”或“罪的本身”隱身處。當我經(jīng)過原第三帝國希特勒總理府及其地下室廢墟的時候,我便會想起20世紀最大的犯罪分子希特勒。當然,遠不止他一個。誰能否認,“四人幫”不是犯罪分子的幫兇?“四人幫”不是在法庭受到正義的審判嗎?在窮折騰的歷次政治運動中,有多少個“家破人亡”!今天,我把這一切均視作“犯罪世界”。

          1993年柏林仍然可以見到戰(zhàn)爭的廢墟。它屬于“罪的世界”的遺存。更可怕的是,這次世界大戰(zhàn)的結(jié)果又成了下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原因。比如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結(jié)果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結(jié)果差一點成了第三次世界大戰(zhàn)的原因--犯罪的原因。“冷戰(zhàn)”時期的柏林是第三次世界大戰(zhàn)最危險的導火線之一,當然還有古巴導彈危機等。

          1988-2004年,我三次造訪過柏林。這是我2004年6月26日落腳的一家普通旅店,中等水準,小康。比起二戰(zhàn)前,建筑物顯得單薄。這是戰(zhàn)后在一片廢墟上造起來的。住在這里,我自然想起20世紀最大的戰(zhàn)爭犯罪分子希特勒的反人類罪。根據(jù)罪的分類,反人類的戰(zhàn)爭罪為最邪惡者,為罪大惡極。時到21世紀,這種罪還在橫行。高科技世界和罪的世界并存為天下第一荒誕。

          我忘不了2004年夏天我在柏林大學圖書館瀏覽、閱讀幾本犯罪學經(jīng)典的情景。戰(zhàn)前,20世紀二三十年代,柏林大學是世界著名高等學府之一,同劍橋大學齊名。可惜,它的圖書館已被戰(zhàn)火毀掉了大部分。那回我走進去閱讀的地方僅僅是部分殘骸經(jīng)復原后的樣子。那次我復印了500多頁資料,其中大多數(shù)為西方“犯罪類型學”研究的成果。我這一生并未進過某大學法律系或犯罪學專業(yè),但“犯罪世界”對我的吸引力本身便是引導我的最偉大的博士生導師、教授和學者。

          走出柏林大學圖書館,我在附近一家咖啡屋坐下來寫日記。隔著大玻璃窗看過往的車水馬龍,我在問自己: 希特勒屬于哪類犯罪人?回答是: 希特勒屬于政治性犯罪人,其中代表德意志民族復仇心理是一個核心因素。他不應劃入“生來犯罪人”或“本能性犯罪人”。

          2004年6月,我在德國柏林(原東柏林),住在一家三星級小賓館,附近有條街,二戰(zhàn)前很繁華,后來衰敗了,無法復原。馬路右邊有排咖啡屋,我常落座在那里想心事。在旅德日記本上,我常寫下我對“戰(zhàn)爭與犯罪”的思考。因為在1945年5月,我所在的這一帶全是戰(zhàn)火留下的廢墟。在日記中我寫道:人類是作為不能適應社會秩序的犯罪人而來到這個世界的。這里才是原罪,即犯罪的根。我們的嬰兒時期并不是純潔無瑕的。因為人只想追求滿足和快樂。母親的奶水不充足,孩子便哭,用嘴去咬奶頭(這是攻擊性,是犯罪)。后來,孩子才形成了自我和超我,絕大多數(shù)為社會所接受,不再是“懷恨兒童”(Children Who Hate),不再是“攻擊性兒童”(The Aggressive Child)。而一戰(zhàn)后的希特勒則是懷恨、攻擊性極強的青年。他對猶太人、俄國人、吉普賽人、黑人、英國人和法國人發(fā)動的戰(zhàn)爭,在本質(zhì)上是“復仇與犯罪”。

          人類文明最高的努力(尤其是宗教、哲學和藝術(shù))都在同人腦中的本我(禽獸我)作格斗,包括消滅戰(zhàn)爭,特別是銷毀核武器和生化武器。若是毀不掉,自我和超我便是本我(禽獸我)的手下敗將。同“禽獸我”作搏斗有多難?。?/p>

          二戰(zhàn)后,有關(guān)希特勒的傳記和評論全世界出版了上百近千種,但從犯罪學的哲學和精神分析的視角去研究的學術(shù)專著便不多見,也許還是個空缺。美國著名記者兼?zhèn)饔涀骷蚁囊晾眨╓.L. Shirer, 1904-1993)是這樣說起希特勒的:“他有著惡魔般的性格、花崗石般的意志、不可思議的本能、無情的冷酷、杰出的智力、馳騁的奇想以及驚人的判斷人和局勢的本領(lǐng)。只是到最后由于權(quán)力和勝利沖昏了頭腦,他才做出了不自量力的事情......對大多數(shù)德國人來說,希特勒具有或者不久就會具有一個真正天生領(lǐng)袖的氣質(zhì)。在后來暴風雨般的12年中,他們要盲目地追隨他,好像他具有出自上蒼賦予的莫明睿斷?!边@段話出自夏伊勒的著作《第三帝國的興亡》第一卷,第11節(jié)。

          一戰(zhàn)前柏林的“波茨坦廣場”,馬車和有軌電車并存。德國文明水平達到了鼎盛時期。

          之后,希特勒發(fā)動的戰(zhàn)爭不僅把歐洲毀了,也把德國斷送了??梢姡涣x的戰(zhàn)爭是最大的、反人類的罪。動物世界沒有戰(zhàn)爭,所以沒有犯罪。因為動物的語言不夠發(fā)達,所以沒有戰(zhàn)爭。語言符號系統(tǒng)同戰(zhàn)爭有密切的因果關(guān)聯(lián)。人類的戰(zhàn)爭在本質(zhì)上是語言符號之爭。

          應該承認,希特勒上臺是民選的結(jié)果。在某種意義和程度上,希特勒是靠他的天才演說(語言)才能--煽動性,鼓動性--取得元首寶座的。大多數(shù)德國人都跟隨希特勒走向世紀最大犯罪的道路。野生動物世界不會出個希特勒式的“領(lǐng)袖人物”。因為動物世界沒有人類精巧的極富有號召力的語言符號系統(tǒng),所以不會犯罪,更不會犯發(fā)動二戰(zhàn)這樣大規(guī)模、慘烈、血腥的集體(團伙)罪。

          柏林墻倒坍后個別地方成了遺跡,成了青少年涂鴉的地方。其實柏林墻便是二戰(zhàn)后的產(chǎn)物。它是第三次世界大戰(zhàn)最危險的導火線之一。從它建立到被推倒,許多試圖逃往西柏林的東德人被東德邊防軍開槍打死。在本質(zhì)上,這是謀殺,是犯罪,是政治性犯罪。意味深長的是,沒有一個西柏林人越過柏林墻逃往東柏林--這是為什么?熱力學第二定律說,熱會從比較熱的地方流向冷的地方,這是大自然的意志。人性里頭也有意志。意志決定行動。

          【注釋】

          [1]龍勃羅梭《犯罪人》,1911年,英文版,序言

          [2]《愛因斯坦文集》,商務印書館,第1卷,第83頁;第3卷,第476頁,1979年。**《愛因斯坦文集》,商務印書館,第1卷,第83頁;第3卷,第476頁,1979年。

          [3]*《愛因斯坦文集》,商務印書館,第1卷,第83頁;第3卷,第476頁,1979年。**《愛因斯坦文集》,商務印書館,第1卷,第83頁;第3卷,第476頁,1979年。

          [4]孔德《實證主義哲學》兩卷,1932年德文版;《實證主義精神的講演》1956年,德文版;《實證主義的本質(zhì)和意義》1959年,德文版。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我要反饋